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和道德如何现实化
1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5-1401,共7页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创建性的原则。范瑞平在其新书《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的第三部分利用儒家思想资源回应了生命科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建构框架,它包括了四个方面:其一,在“气一元论”的宇宙论基础上,以儒家身心合一的视角探讨生命伦理问题;其二,儒家重构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其三,儒家家庭本位的伦理立场;其四,提出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则的特征是构成性的、客观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在商榷部分,提出片面的“生存性恐惧”是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而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对声势浩大的片面的生存性恐惧的制造。进而,如果无法解决“道德力量的来源”和“如何克服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这两个问题,就无法缓解当代社会恶的泛滥,也无法真正应对生命科技的伦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家庭主义
儒家
重构主义
当代
儒家生命伦理学
道德现实化
片面的生存性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基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超越思路
2
作者
路绪锋
刘东丽
+1 位作者
招弘瑶
张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的理论脉络,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生命伦理学提供重要参照,进而在与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对立的视角下,针对生命科技的时代问题和中国文化背景,既实现儒家伦理学的现代诠释,又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理论的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方法论困境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间穿越历史的时代性对话——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评介
3
作者
边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0,F0003,共3页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题间的本质关联,努力把中国乃至东方世界的生命伦理学建构在自己的根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重构主义儒学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
4
作者
范瑞平
邓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成性原则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各个文化中的构成性原则创建了新的社会实在,因为它构成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每种具体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文化之间更应该相互学习构成性原则,它可以解释、细化和实施重要的调节性原则提供实质内容。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的方法论是在调节性原则和构成性原则之间进行反思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调节性原则
构成性原则
反思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和道德如何现实化
1
作者
蔡昱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5-1401,共7页
文摘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创建性的原则。范瑞平在其新书《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的第三部分利用儒家思想资源回应了生命科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建构框架,它包括了四个方面:其一,在“气一元论”的宇宙论基础上,以儒家身心合一的视角探讨生命伦理问题;其二,儒家重构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其三,儒家家庭本位的伦理立场;其四,提出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则的特征是构成性的、客观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在商榷部分,提出片面的“生存性恐惧”是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而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对声势浩大的片面的生存性恐惧的制造。进而,如果无法解决“道德力量的来源”和“如何克服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这两个问题,就无法缓解当代社会恶的泛滥,也无法真正应对生命科技的伦理挑战。
关键词
儒家
家庭主义
儒家
重构主义
当代
儒家生命伦理学
道德现实化
片面的生存性恐惧
Keywords
Confucian familism
Confucian reconstructionism
contemporary Confucian bioethics
moral realization
one-sided existential fear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基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超越思路
2
作者
路绪锋
刘东丽
招弘瑶
张珊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文摘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的理论脉络,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生命伦理学提供重要参照,进而在与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对立的视角下,针对生命科技的时代问题和中国文化背景,既实现儒家伦理学的现代诠释,又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理论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方法论困境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Keywords
Confucian bioethics
methodological dilemma
universalism
particularism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间穿越历史的时代性对话——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评介
3
作者
边林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出处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0,F0003,共3页
文摘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题间的本质关联,努力把中国乃至东方世界的生命伦理学建构在自己的根系上。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重构主义儒学
本质
Keywords
Confucian bioethics, reconstructionist Confucianism, virtue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
4
作者
范瑞平
邓蕊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基金
2024年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重点项目(SXGZL202416)。
文摘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成性原则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各个文化中的构成性原则创建了新的社会实在,因为它构成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每种具体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文化之间更应该相互学习构成性原则,它可以解释、细化和实施重要的调节性原则提供实质内容。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的方法论是在调节性原则和构成性原则之间进行反思平衡。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学
调节性原则
构成性原则
反思平衡
Keywords
Confucian bioethics
regulative principles
constitutive principles
reflective equilibrium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和道德如何现实化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基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超越思路
路绪锋
刘东丽
招弘瑶
张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间穿越历史的时代性对话——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评介
边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
范瑞平
邓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