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晓丽 白燕 张永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2018级312名(对照组)和2019级266名(试验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开展融入儒家生命伦理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 目的:探讨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2018级312名(对照组)和2019级266名(试验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开展融入儒家生命伦理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束后调查试验组护生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效果的感受,分析两组护生关怀能力、服务老年人意愿和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266名护生中96.2%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对医学生有可借鉴的智慧和思想,83.1%认为教学设计参与性和启发性较好,92.5%对课程评价总体满意。与老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家庭关系、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程度会影响护生服务老年人意愿(P<0.05)。试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服务老年人意愿、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护生关怀能力和服务老年人意愿,促进其道德品质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儒家生命伦理 传统文化 老年护理学 服务意愿 关怀能力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和道德如何现实化
2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5-1401,共7页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创建性的原则。范瑞平在其新书《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的第三部分利用儒家思想资源回应了生命科技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建构框架,它包括了四个方面:其一,在“气一元论”的宇宙论基础上,以儒家身心合一的视角探讨生命伦理问题;其二,儒家重构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其三,儒家家庭本位的伦理立场;其四,提出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则的特征是构成性的、客观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在商榷部分,提出片面的“生存性恐惧”是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而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对声势浩大的片面的生存性恐惧的制造。进而,如果无法解决“道德力量的来源”和“如何克服道德现实化的障碍”这两个问题,就无法缓解当代社会恶的泛滥,也无法真正应对生命科技的伦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家庭主义 儒家重构主义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 道德现实化 片面的生存性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基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超越思路
3
作者 路绪锋 刘东丽 +1 位作者 招弘瑶 张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的理论脉络,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生命伦理学提供重要参照,进而在与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对立的视角下,针对生命科技的时代问题和中国文化背景,既实现儒家伦理学的现代诠释,又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理论的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 方法论困境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伦理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白燕 宋梅 +1 位作者 刘华 周晓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推己及人"的朴素职业道德观可有效提高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修身至德"的养生观使老人不仅作为服务对象,也成为医养结合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在护理无法表述的失智、失语老人时,儒家"慎独"思想可有效加强从业者的自律性,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儒家生命伦理可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中的哲学与道德问题,为我国医养结合的伦理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 医养结合 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伦理学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燕 宋梅 +1 位作者 刘华 周晓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941-944,共4页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推己及人”的朴素职业道德观可有效提高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坚定职业精神;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修身至德”的养生观使老人不仅作为服务对象,也成为医养结合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在护理无法表述的失智、失语老人时,儒家“慎独”思想可帮助从业者加强自律性,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从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儒家生命伦理可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中哲学与道德问题,为我国医养结合的伦理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 医养结合 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间穿越历史的时代性对话——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评介
6
作者 边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0,F0003,共3页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题间的本质关联,努力把中国乃至东方世界的生命伦理学建构在自己的根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 重构主义儒学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 被引量:8
7
作者 程新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1,共6页
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和研究进路,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儒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儒家伦理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文化相对性,另方面,生命伦理学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因此,对当... 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和研究进路,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儒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儒家伦理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文化相对性,另方面,生命伦理学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因此,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儒家伦理不能自发地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核心价值。只有在认真地清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对儒学进行"现代诠释"或称之为"儒学创新"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儒家生命伦理学才能在后现代多元文化处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生命伦理 儒学创新 儒家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
8
作者 范瑞平 邓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成性原则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各个文化中的构成性原则创建了新的社会实在,因为它构成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每种具体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文化之间更应该相互学习构成性原则,它可以解释、细化和实施重要的调节性原则提供实质内容。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文化关切的方法论是在调节性原则和构成性原则之间进行反思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命伦理 调节性原则 构成性原则 反思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伦理观念在精神病伦理学中不可或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精神病伦理学”观点评介
9
作者 那佳 边林 柳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6-1411,共6页
精神病伦理学是范瑞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构成部分。范瑞平站在儒家生命伦理立场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第三十条有关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所体现出的医疗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批... 精神病伦理学是范瑞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构成部分。范瑞平站在儒家生命伦理立场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第三十条有关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所体现出的医疗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比较东西方生命伦理认识路径和实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儒家精神病伦理学在当代应该如何发展,儒家以家庭本位的伦理实践改善的必要性等进行反思。借助范瑞平的认识结论,对《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法理的道德依据质疑;对精神疾病患者“自主权”的特殊伦理规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儒家家庭伦理回应国际精神病伦理所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就教于范瑞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精神病伦理 儒家生命伦理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因编辑婴儿看基因优生学的伦理辩护与疑虑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琬琳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7期52-56,共5页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参赞天道原则""有限度的基因干预"观点做出相应的回应。最后指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若干不符国际伦理规范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优生学 基因治疗 基因增强 基因决定论 儒家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生命思想对沈从文生命观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投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一个人生命观的形成,既有来自其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响,也与来自思想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沈从文的生命观看起来类似于一种湘西乡下人的"人生哲学",实则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来自中西生命思想的综合性影响。沈从文生命观的... 一个人生命观的形成,既有来自其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响,也与来自思想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沈从文的生命观看起来类似于一种湘西乡下人的"人生哲学",实则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来自中西生命思想的综合性影响。沈从文生命观的内在构成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及西方现代生命哲学都具有深层的精神联系,并通过其创作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儒家伦理价值生命 道家自然哲学生命 西方现代生命哲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