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兵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思想混乱局面为背景,列宁撰写《怎么办?》一书,初步形成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思想。列宁批判经济派以对理论的忽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以重视革命理论为话语核心,主张培养职业革命家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思想混乱局面为背景,列宁撰写《怎么办?》一书,初步形成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思想。列宁批判经济派以对理论的忽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以重视革命理论为话语核心,主张培养职业革命家作为话语主体,创办全俄政治报作为话语载体,进而通过强化话语宣教以及批判经济主义的话语斗争实现党内思想统一,重构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地位,无产阶级政党得以在工人运动中发挥引领作用。列宁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启示在于,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断丰富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
2
作者 汪艳 王国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146,共9页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话语导向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设定该理论范式方法论的价值方向、根本观点,是该方法论体系之精髓与灵魂;在话语体系方面,树立以制度...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话语导向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设定该理论范式方法论的价值方向、根本观点,是该方法论体系之精髓与灵魂;在话语体系方面,树立以制度为载体的科学方法论架构,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给出该方法论在特定学科内的解释框架、分析途径,扮演着连接理论与实践桥梁的角色;在话语效果方面,实施以治理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体系,实践方法论的作用在于给出具体的操作策略,强调方法的具体应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形成从“哲学方法论”到“科学方法论”,再到“实践方法论”整套严密而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实践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以中央苏区为中心
3
作者 冯兵 钟以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意识形态话语只有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引领塑造作用。如何推动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进入日常生活领域,争取日常生活主体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建构意识形态话语必须考虑的... 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意识形态话语只有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引领塑造作用。如何推动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进入日常生活领域,争取日常生活主体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建构意识形态话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以话语日常化的方式,将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内容转化为接近民众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日常话语化重塑民众的日常生活空间,使民众受到意识形态话语的持久浸润,实现话语传播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最终成功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支持和参与苏维埃革命运动。话语日常化与日常话语化在革命年代突显的优势效用,成为新时代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地位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孟子用诗看先秦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桂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孟子用诗,主要将《诗经》作为政治文本和思想文本使用,是在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中构建儒家建构意识形态话语的努力,既展示着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乌托邦精神,又彰显了儒家士人重新统一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用诗,主要将《诗经》作为政治文本和思想文本使用,是在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中构建儒家建构意识形态话语的努力,既展示着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乌托邦精神,又彰显了儒家士人重新统一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此之后,将古代经典文本解读为对上讽谕君主、对下教化百姓、对己"独善其身"的具有现实功用的话语系统,便成为历代儒家思想家千百年中一贯遵循的基本政治策略和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经》 儒家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建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基于日常生活的视域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一般意义而言,话语议题的设置、话语主体素养以及话语表达方式对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形势变化,高... 基于日常生活的视域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一般意义而言,话语议题的设置、话语主体素养以及话语表达方式对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形势变化,高校要立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针对师生的利益诉求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议题设置;要通过知识传授、理论教育、思想引导、价值引领、技能培训等方式,遴选、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话语创造者、话语宣传者。此外,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要提升话语引导者的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参与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绩效的讨论评价;要注重运用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用好用活话语载体,构建艺术性、时代性、差异性、通俗性的话语表达方式,以情动人、以趣引人、以理服人,从而提高话语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 日常生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1
6
作者 谭亚莉 刘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4,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算法时代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和话语传播格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必须关照和考量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算法传播依托平台优势削弱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算法时代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和话语传播格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必须关照和考量算法传播特征及其规律。算法传播依托平台优势削弱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其信息个性化、偏好化分割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注意力资源,加大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主流价值观对算法传播的引领、推动话语变革创新、提高话语受众的算法素养、激活话语传播者的算法能量来优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传播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当代建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欢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0,共7页
话语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话语与权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话语权作为"权力的第二张面孔"在现代国家的演进过程中与国家意识形态完成了历史联姻,生成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思想主导权",并呈现出特定的现... 话语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话语与权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话语权作为"权力的第二张面孔"在现代国家的演进过程中与国家意识形态完成了历史联姻,生成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思想主导权",并呈现出特定的现实图景。意识形态话语权彰显了一个政党政权舆论和理论的自卫能力,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力量。就当代中国而言,建构意识形态强势话语权已是当务之急。其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物质基础是提升国家实力、打造理论队伍、建设话语平台;其根本方法是凝练好话语主题、把握好话语导向、贴近话语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话语 当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的诠释:意识形态对政治典型建构的操纵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方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1-173,共3页
政治典型是以话语系统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存在,意识形态通过其话语霸权操纵政治典型的建构。在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之下,政治典型的建构往往被归入模式化的理解轨道之中,导致了政治典型的单调乏味和意义超载。由于政治等级结构之下存在着... 政治典型是以话语系统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存在,意识形态通过其话语霸权操纵政治典型的建构。在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之下,政治典型的建构往往被归入模式化的理解轨道之中,导致了政治典型的单调乏味和意义超载。由于政治等级结构之下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等级结构,使得政治典型也存在着权威分等。人们通过对政治典型中话语的解读与评判,可以使政治典型的意识形态性自我展现。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政治典型再也得不到一般社会的认可和合法地位时,也就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典型 意识形态 话语诠释 建构 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斌 毛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2,共10页
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具有独特的建构逻辑,体现在政治立场、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话语表达、话语传播、价值体系建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之中。政治立场建构是前提和基础,集中体现在话语内容和话语标识的鲜明立场建构之中;... 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具有独特的建构逻辑,体现在政治立场、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话语表达、话语传播、价值体系建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之中。政治立场建构是前提和基础,集中体现在话语内容和话语标识的鲜明立场建构之中;理论体系建构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的话语范畴和话语基础为依据,呈现科学性和统合力;话语表达建构要以准确性、生动性、主导性、规范性为必要条件;传播体系建构要充分体现话语传播的融合性、有效性、多样性、可感性,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表现力;价值体系构建要彰显话语核心和话语发展的价值性、导向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和发展力,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建构 基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法治化建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荣涛 徐进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法治化建构,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法治方向的调适映射出清晰的时代烙印。通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法治化的哲学意蕴、理念塑造以及文本表达,法治价值逐渐融入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法治化建构,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法治方向的调适映射出清晰的时代烙印。通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法治化的哲学意蕴、理念塑造以及文本表达,法治价值逐渐融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丰富意识形态话语的现代性内涵,提升执政党的合法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法治化进程中,法治在党治国理政中的功能逐渐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法治化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基于批判话语分析与LDA方法
11
作者 王莉丽 郑博临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目的/意义]加强对美国智库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文本的批判性、战略性研究,有助于廓清美国精英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机制,针对性增进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效能,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更好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国际... [目的/意义]加强对美国智库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文本的批判性、战略性研究,有助于廓清美国精英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机制,针对性增进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效能,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更好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国际话语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方法/过程]本文以6家美国代表性智库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借鉴LDA主题建模与批判话语分析框架,从概念隐喻、宏观主题、认知框架纬度考察美国智库的话语建构模式,揭示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结果/结论]美国智库陷入国强必霸与零和博弈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漩涡,调用冷战、竞赛、转向等概念隐喻,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难以持续、缺乏制衡、一意孤行等负面意义;单一锚定军事与经济主题,强化军事威胁与经济崩溃的极端认知,消解中国式现代化“替代性方案”的话语主体性,使其被迫成为转嫁西方式现代化结构性矛盾的外部敌人。本文建议拆解还原权力关系,提升话语解构意识;聚合多元传播主体,重振经济“光明论”;摆脱认知依附,化认知空白为传播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智库 话语建构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 被引量:109
12
作者 刘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实现受到传播媒介环境变迁的直接影响。在"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成为媒介环境最显著特征的当下,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在话语表达权、话语传播权和话语主导权这三个环节,...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实现受到传播媒介环境变迁的直接影响。在"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成为媒介环境最显著特征的当下,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在话语表达权、话语传播权和话语主导权这三个环节,面临着"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带来的双重困境:传统话语中心体系的消解与话语权控制力的削弱;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解构与话语权传播力的下降;主流意识形态声音边缘化与话语权引导力的弱化。必须正视"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趋势的合理存在,在对其特点进行整体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坚持一元主导,增进协同合作;进行精准传播,打破圈层隔阂;营造良性环境,增强控制能力等策略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重构,以突破困境,切实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再中心化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 双重困境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建构路径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俞婷 丁俊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8,共6页
意识形态规定和制约着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样态,并需要借助文化载体表达内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基于话语建构视角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要警惕和预防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两种思潮,通过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转变、从理论... 意识形态规定和制约着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样态,并需要借助文化载体表达内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基于话语建构视角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要警惕和预防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两种思潮,通过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转变、从理论话语向大众语言转换、从沿用传统话语向建构和创新现代话语转化,探索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建构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歌谣运动与革命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永华 钟以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2-23,共12页
歌谣不仅是艺术演唱的形式,还是政治教化的工具。肇始于土地革命初期的红色歌谣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色歌谣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声音符号的叙事方式将其革命话语渗透到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中,... 歌谣不仅是艺术演唱的形式,还是政治教化的工具。肇始于土地革命初期的红色歌谣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色歌谣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声音符号的叙事方式将其革命话语渗透到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中,通过规约声音与听觉系统达到传播革命意识形态的目的,推动了革命意识形态话语在苏区范围内的建构,新的意识形态逐渐进入苏区民众生活,而这对于实现苏区民众的政治动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苏区的传播、转变苏区社会风貌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色歌谣运动 革命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形态工作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亚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1,共3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网络空间是实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受到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激烈斗争的挑战,也受到网络空间发展的特点和自身在网络意识形态方...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网络空间是实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受到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激烈斗争的挑战,也受到网络空间发展的特点和自身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的不足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遵循确保党的领导与借鉴统一战线思维结合,努力开展主动出击与及时沉着回应相结合,依法依规治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又要建设有高度有温度的理论体系,要推送特色鲜明和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创造接地气聚人气的话语表达形式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网络空间 话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与建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焕明 范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0,共7页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与建构事关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与灵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不断推进的互联网革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话语主体多元、话语内容碎片、话语载体滞后、话语环境...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与建构事关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与灵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不断推进的互联网革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话语主体多元、话语内容碎片、话语载体滞后、话语环境复杂等现实问题,从而导致话语权不断流失、陷入难以建构和认同的话语困境。基于此,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厘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与建构的原则与目标,寻求适应新时代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与建构的实践路径,是守护好我国人民的网络精神家园、不断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话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特征与演迁逻辑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鑫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56,207,共11页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和移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争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现实、实体、线下”维度的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逐渐演迁为“线上线下、实体互动、现实虚拟”维度的现代网络意识形态...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和移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争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现实、实体、线下”维度的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逐渐演迁为“线上线下、实体互动、现实虚拟”维度的现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治理模式。从话语主体模式的转型、话语客体状态的转变、话语空间建构的转换三重维度深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演迁逻辑,对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风险点、不断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 建构特征 演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禹辰 杨文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势愈趋复杂严峻。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话语主体多元、话语主题复杂、话语载体多样、话语效果难控等深刻的现实问题,牢牢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亟需依势而为、依...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势愈趋复杂严峻。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话语主体多元、话语主题复杂、话语载体多样、话语效果难控等深刻的现实问题,牢牢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亟需依势而为、依脉而动、依策而行地聚焦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三个层面,致力于在深化理论体系中捍卫意识形态话语阵地性与指导性、在紧抓历史机遇中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感召力与引领力、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壮大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与感染力,在三重维度下兼具时代发展与国际视野,全面、有序、深入地建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 建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盲流”到“新工人阶级”——近三十年《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 被引量:35
19
作者 黄典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2-48,共7页
通过对过去三十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新闻话语的分析,结合对相关政策文本的考察,本文旨在分析改革时期的执政党———国家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运用意识形态合法化机制在象征性层面弥合政治经济现实与传统意识形态话语... 通过对过去三十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新闻话语的分析,结合对相关政策文本的考察,本文旨在分析改革时期的执政党———国家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运用意识形态合法化机制在象征性层面弥合政治经济现实与传统意识形态话语间日益增大的裂痕。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变迁,农民工群体在官方话语中的命名和再现方式由消极被动和具有威胁性的负面框架逐渐转变为相对正面的"新工人阶级"框架。但这些话语的内在矛盾将农民工群体置于一种悖论的生命政治处境之中:一方面,关于农民的负面文化认知和城乡间制度化的社会经济差距,被整合进发展主义的"素质"话语,从而将农民工系统地定义为贬值的对象;另一方面,当农民工作为去个体化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群体出现时,他们在整体上又被看作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国家发展主义逻辑中的工具性价值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流 新工人阶级 农民工 话语建构 国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创新浅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运用特定话语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中介或渠道,对于形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出场有其客观必然性,呈现话语形态由现实样态转向虚实结合、...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运用特定话语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中介或渠道,对于形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出场有其客观必然性,呈现话语形态由现实样态转向虚实结合、话语引导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话语传导由整体“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话语关系由非均衡转向相对均势的演进态势。为此,推进话语形态走向多样化、引导方式厚植价值性、传导方式强化精准化、话语关系注重对话性,应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基本建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方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