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而好读”漫谈
1
作者 彭少祥 《湖湘论坛》 1991年第5期93-94,共2页
“老而好读”早在《论语》中就有记载。“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是说孔子晚年把学习抓得很紧,唯恐失掉了机会。“韦编三绝”的故事就是讲孔子把《易经》翻来复去读烂了几册。宋代著名爱国词人陆游,52岁时曾作诗说:“灯前目光虽非昔,犹... “老而好读”早在《论语》中就有记载。“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是说孔子晚年把学习抓得很紧,唯恐失掉了机会。“韦编三绝”的故事就是讲孔子把《易经》翻来复去读烂了几册。宋代著名爱国词人陆游,52岁时曾作诗说:“灯前目光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唐代诗仙李白也有“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诗句。据说,晚清学者林纾,为了鞭策自己多读书,在自家墙上贴了一张“棺材”的幽默画,上题“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真把读书求知视若生命了。不读书,勿宁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仙李白 诗说 千日 二万 胡仔 陶诗 诗云 柳文 儒家创始人 典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孔子
2
作者 韩义缘 胡昌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Z1期79-81,78,共4页
郭沫若与孔子都处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有一些相似的阅历和心态。孔子思想直接影响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向前推进,思想上的不断进步,他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的理解逐步加深。他对祖国是尽忠的,对父母是尽孝的。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儒家创始人 历史时期 仁者爱人 儒家学说 孔子哲学 儒家文化 子贡 新兴地主阶级 非礼勿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