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微学习资源开发的思考
1
作者 葛丽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4-96,共3页
对儒家优秀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一个热点。研究开发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微学习资源,并将其渗透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可避免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淡化中华民族的本根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融意识,有助于... 对儒家优秀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一个热点。研究开发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微学习资源,并将其渗透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当中,可避免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淡化中华民族的本根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融意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微学习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心理与世俗人生观念的冲突——《鼓掌绝尘·月集》意蕴摭谈
2
作者 徐定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3-65,共3页
古吴金木散人撰写的《鼓掌绝尘》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由“风”、“花”、“雪”、“月”四个中篇组成,其中月集选在近人路工先生编的《明清平话小说选》之中。作者“自序”云:“无意撩人,有心嘲世。”路工先生在《小说... 古吴金木散人撰写的《鼓掌绝尘》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由“风”、“花”、“雪”、“月”四个中篇组成,其中月集选在近人路工先生编的《明清平话小说选》之中。作者“自序”云:“无意撩人,有心嘲世。”路工先生在《小说选》的序中称是书为“一卷明末社会的百丑图”,以为书内的形象“没有一个是好人”,作品旨在揭示“封建社会总崩溃前夜的情景,显示它必然走向没落、破灭的命运”。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看,路工先生的评判是中肯的,也对小说“嘲世”的创作意图作了明确的阐释。然而,若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考察这部小说的参照系,我们又能从另一个角度,即在社会文化学的意义上看到这部小说的深层意蕴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并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延续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由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所积淀而成的社会心态,到了明朝末期似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心理 封建社会 社会效应 儒家传统道德 道德意识 传统道德文化 儒家伦理精神 人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欲”相通──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富恩教授
3
作者 汤勤 陆健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伦理道德 “理” “欲” 复旦大学 宋明理学 儒家学说 社会管理活动 儒家传统道德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