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测量与效度检验 被引量:57
1
作者 王庆娟 张金成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9,110,共15页
作为文化的内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员工重要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CTVW)的内涵与维度,并通过三项实证研究对CTV W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一... 作为文化的内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员工重要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CTVW)的内涵与维度,并通过三项实证研究对CTV W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一的测量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以关系和谐为核心的儒家关系导向,其下包括尊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四个维度,CTV W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建构效度。研究二的效用分析表明,CTV W能够较好地预测员工的公平敏感性与组织公民行为,CTV W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研究三的差异分析表明,具有不同社会历练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儒家传统价值观,CTV W量表的效度得到进一步验证。最后,本文就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及其它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 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传统与林语堂小说 被引量:5
2
作者 肖百容 马翔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与五四激进的反传统潮流不同,林语堂以辩证理性的态度以及非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对儒家传统做出评判。反映在小说里,具体表现为林语堂对儒家处世传统与人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儒家人性传统的反拨。实际上,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与儒家传... 与五四激进的反传统潮流不同,林语堂以辩证理性的态度以及非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对儒家传统做出评判。反映在小说里,具体表现为林语堂对儒家处世传统与人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儒家人性传统的反拨。实际上,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与儒家传统始终处于一种富于张力的关系之中,他在继承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因此释放了五四时期被压抑的"多重现代性"而带来了不同的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林语堂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 被引量:33
3
作者 孙向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105,共16页
个体之于现代社会具有根基性意义。个体自由概念在历史上发展出了个体权利和个体自律双重意义。尊重个体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但个体权利的扩张亦会延伸出个体本位的消极后果,在西方社会,这需要西方文化传统的制衡,并辅以道德性的个体... 个体之于现代社会具有根基性意义。个体自由概念在历史上发展出了个体权利和个体自律双重意义。尊重个体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但个体权利的扩张亦会延伸出个体本位的消极后果,在西方社会,这需要西方文化传统的制衡,并辅以道德性的个体自律思想的建立。儒家传统缺少作为现代社会之基础的非道德性的个体权利观念,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并不在于重视个体权利,而在于儒家心性之学传统中的个体自律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个体自律的思想反复使知识分子从重视个体权利滑向整体主义,从而使得个体权利的观念始终没有在现代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从本质上讲,重视个体权利的现代社会大前提一旦在现代中国确立,则儒家传统中的个体自律意识反而会在现代中国更有生命力,从而成为抵御个体主义消极后果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权利 个体自律 个体主义的积极影响 个体主义的消极后果 儒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困境与现代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小明 廖永林 王巧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5,共3页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有一个从先秦源初强调对等关系到汉代及其之后强调非对等关系的转变。先秦至汉代之后家庭伦理的发展变化,启示着当代家庭伦理建构既要注意政治权力的背反,恢复完善家庭作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本性,又要注意与现代本...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有一个从先秦源初强调对等关系到汉代及其之后强调非对等关系的转变。先秦至汉代之后家庭伦理的发展变化,启示着当代家庭伦理建构既要注意政治权力的背反,恢复完善家庭作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本性,又要注意与现代本源情感和现实生活方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家庭伦理 现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论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被引量:11
5
作者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站在“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的高度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对儒教中国及其命运的分析 ,对“儒学第三期发展”前景的展望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美籍华裔学者、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 站在“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的高度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对儒教中国及其命运的分析 ,对“儒学第三期发展”前景的展望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美籍华裔学者、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指出其在理论上创新及其意义与理论上的不足和缺陷 ,揭示了杜维明文化哲学思想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文化保守主义 现代新儒家 儒家传统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对儒家传统的继承——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钢 江靓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38,共4页
训政思想是孙中山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宪政民主建设的全面规划和思考。作为革命程序论的一部分,训政思想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开放创新的文化观,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对中国儒家传统的吸收和借鉴。由于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带有... 训政思想是孙中山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宪政民主建设的全面规划和思考。作为革命程序论的一部分,训政思想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开放创新的文化观,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对中国儒家传统的吸收和借鉴。由于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带有一定的保守性,主要表现在"先知先觉"、"知难行易"以及"保姆"思想等方面。这与儒家传统观念有密切关联,反映出儒家传统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来源,并对其训政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训政思想 儒家传统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煌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前学界在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儒家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结构方面的专题研究则尚未见到。然而,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却是核心价值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目前学界在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儒家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及其结构方面的专题研究则尚未见到。然而,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却是核心价值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构也有着重要启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和"是儒家传统价值观体系的核心,而"生"是这一核心的发展方向。"亲亲"、"仁民"与"爱物"则是该体系的层次。而"天人合一"则是其整体的框架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核心价值观体系 结构 和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8-83,共6页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思想模式 精神至上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如何支援现代民主——对亨廷顿问题的一种解答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75,共6页
本文针对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儒家传统支援现代民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制度环境———市场经济和法治框架在儒家传统社会中的确立 ,二是思想前提———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经过自我限定之后 ,重新定位于社会中的... 本文针对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儒家传统支援现代民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制度环境———市场经济和法治框架在儒家传统社会中的确立 ,二是思想前提———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经过自我限定之后 ,重新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在此前提条件之下 ,通过儒家政治人这一中介环节 ,儒家传统中的精神要素 ,如忧患意识的责任伦理、天下为公的道德情怀以及修身正己的自律意识等将成为支援现代民主重要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现代民主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德宽 常森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6期77-82,共6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 儒家传统 文化背景 汉字 许慎 儒学传统 “天” 人文意识 阐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复兴与国家治理精神重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赟 《学术前沿》 2013年第8期65-75,95,共12页
当代中国的改革面临着与世界历史秩序变动相关联的"大时代"情境,因而必须从内与外、远与近的关联性视角予以观照,从而实现主权国家的内部治理与中华文明的世界复兴的双赢。在此双重视域内,改革面临着两个基本性问题:一是通过... 当代中国的改革面临着与世界历史秩序变动相关联的"大时代"情境,因而必须从内与外、远与近的关联性视角予以观照,从而实现主权国家的内部治理与中华文明的世界复兴的双赢。在此双重视域内,改革面临着两个基本性问题:一是通过治教结构的调整解决当下的政治正当性危机,一是重建伦理生活与精神秩序。而这两个方面,都与儒家传统的复兴关联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教结构 伦理生活 精神秩序 儒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泉滋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4A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儒家传统文化 荣辱观 中国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柏拉图哲学认识论的科学性和伦理性——兼论柏拉图哲学认识论与中国儒家传统认识论的交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强以华 周翔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2,167,共8页
柏拉图在把关于可见的现象世界的认识排除在真理性的认识之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灵魂不朽的先天知识论,即灵魂回忆学说,并把这一学说看成是认识论的实质。围绕灵魂回忆学说,柏拉图指出,由于真理的对象(理念)具有真与善两种含义,所... 柏拉图在把关于可见的现象世界的认识排除在真理性的认识之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灵魂不朽的先天知识论,即灵魂回忆学说,并把这一学说看成是认识论的实质。围绕灵魂回忆学说,柏拉图指出,由于真理的对象(理念)具有真与善两种含义,所以灵魂(理智)对于真理(知识)的认识(回忆)也包含了求真与求善两种路径。这使得柏拉图哲学的认识论同时具有了科学性和伦理性。因此,若要准确地把握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必须完整地阐述他的关于真理性认识的两种路径,同时理解他的认识论的科学性和伦理性。并且,若是这样理解柏拉图的认识论,就会发现他的认识论乃至由其认识论所决定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与中国儒家传统认识论存在着明显的交融之处。这种交融说明,尽管不同民族各具自己独特的文明,但是,作为"人类"之"类",他们在本质上一定具有共同之处,他们创造的文明也一定具有相融之处,并构成了他们共同生存、和平共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儒家传统 认识论 求真 求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安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甚至人类共同体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次贷危机问题、三聚氰胺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学生弑师问题等,都可以归之为现代社会治理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各种矛...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甚至人类共同体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次贷危机问题、三聚氰胺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学生弑师问题等,都可以归之为现代社会治理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各种矛盾、冲突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现代社会治理开始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目前,中国社会已经到了重新思考社会治理之道的转折点。治理之道不仅影响中国社会的和平崛起,而且影响到其持续稳定和发展强盛。这就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群策群力,挖掘和整合多方面思想文化资源加以应对。应友人邀请,我最近到北京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专家举办了题为"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社会治理"小型研讨会。与会者认为,要思考和探索治理之道,中国传统智慧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汲取和借鉴。如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加以制约,筑起高高的法律堤坝,将利益驱动引发的欲望洪流限制在法定的河道里。儒家认为,只有通过弘扬人的天生善性,培育起区分善恶的廉耻心,才能建立起内在的行为自我约束机制,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道家以回归自然、清静无为、知足不争、无知无欲的观念来消解世人的名利欲望,想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抑制贪竞之风。但是,中国古代人性善、德治主义、人治主义、官员崇拜的传统影响了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所以,对中国社会的现代治理不能简单地依靠"翻炒"老祖宗的思想资源,必须根据现代社会治理的新语境、新格局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知识资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让中国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治理系统的顶层设计中发挥启示性作用。下面是由各位专家发言所整理的一组笔谈文章,希望它们能为学术界同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资源 儒家传统 现代社会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传统体育伦理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红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8-259,共2页
儒家传统体育伦理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中关于体育伦理方面的主体组成部分,本身是一个熔铸各族人民思维和实践成果的复合型体育伦理思想。面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儒家传统体育伦理正和整个儒家文化体系处在一个自我改造与创新时期... 儒家传统体育伦理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中关于体育伦理方面的主体组成部分,本身是一个熔铸各族人民思维和实践成果的复合型体育伦理思想。面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儒家传统体育伦理正和整个儒家文化体系处在一个自我改造与创新时期,在不断发展中吸取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思想和新内容,蕴涵着一些普遍化的伦理智慧和道德精神。今天我们将其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框架建构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学校体育课堂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优良品性,陶冶其高尚情操,树立其完美人格,使其健康成长为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体育伦理 大学生 德育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儒家传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席伟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19-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价值观认同问题,在涵括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时代精神和道德标尺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表述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价值观认同问题,在涵括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时代精神和道德标尺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表述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和个体层面的价值行为。就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体系的自洽性而言,内在的集体主义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矛盾必须得到解释,否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理顺,会影响这一最新意识形态命题的可接受度。本文从社会转型中所遇到的不同价值观碰撞冲突出发,通过对儒家公羊学中的"通三统"命题的阐述,力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不同层面如何实现范式上的融合并存进行学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儒家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体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除“启蒙”的蒙蔽——《启蒙心态和儒家传统》一书的编者手记
17
作者 黄万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启蒙是西方现代化的地方经验的普世化,其中包含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启蒙的世界观里,西方以外的各种本土文化资源都被看作前现代性的而丧失了现代的意义。中国近当代的文化危机,与这种反本土化的文化立场相关。在中华民族重启现代化... 启蒙是西方现代化的地方经验的普世化,其中包含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启蒙的世界观里,西方以外的各种本土文化资源都被看作前现代性的而丧失了现代的意义。中国近当代的文化危机,与这种反本土化的文化立场相关。在中华民族重启现代化的伟大航程中,必须考虑我们本土的文化资本和知识分子如何作用于中国的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西方中心主义 儒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儒家传统伦理重新鲜活起来——读《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
18
作者 陈食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 经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转型 利益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与茅盾的现实关切
19
作者 王确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89-93,共5页
同中国现代,尤其是五四时期的多数作家们一样,茅盾也有一个忧患的灵魂。面对着茅盾的精神世界,我们虽不能一下子看得出,是由于他忧患于历史和现实而寻找并找到了某种社会理想,还是因为他的意识中一直有一个或朦胧或清晰的人生和社... 同中国现代,尤其是五四时期的多数作家们一样,茅盾也有一个忧患的灵魂。面对着茅盾的精神世界,我们虽不能一下子看得出,是由于他忧患于历史和现实而寻找并找到了某种社会理想,还是因为他的意识中一直有一个或朦胧或清晰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从而使他为此而忧患一生,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茅盾 儒家传统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历史进程 儒家文化 中国文化 科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
20
作者 马东玉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9,共4页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马东玉将来儒家传统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对当代新儒家的传人来说,却是忍心动性的大问题。被世界学术界公认的老一代新儒家粱漱溟、熊十力等已经作古,活动于港台、闻名于西... 现代化中的儒家传统马东玉将来儒家传统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对当代新儒家的传人来说,却是忍心动性的大问题。被世界学术界公认的老一代新儒家粱漱溟、熊十力等已经作古,活动于港台、闻名于西方的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等第二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现代化 当代新儒家 杜维明 西方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知识分子 儒学传统 刘述先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