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桑耶寺僧诤的焦点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德存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4,共6页
桑耶寺辩论会 (亦称吐蕃僧诤 )是 8世纪由赤松德赞王主持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佛法辩论会。会议在围绕如何修行成佛的问题上提出了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 ,故又称“顿渐之争”。围绕这两大问题 ,双方具体讨论了“佛性论”和“观心与观行” 。
关键词 桑耶寺僧诤 佛教 佛性论 观心 观行 顿门 渐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吐蕃僧诤记》关于政治因素的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久迈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8,共9页
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众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这次僧诤事件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吐蕃僧诤记》作者认为吐蕃与唐朝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导致汉僧一方在论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笔者不敢苟同这个观点,在引用作者原语基础之上... 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众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这次僧诤事件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吐蕃僧诤记》作者认为吐蕃与唐朝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导致汉僧一方在论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笔者不敢苟同这个观点,在引用作者原语基础之上,重新分析史料,逐一点破他的论证过程,并认为吐蕃僧诤的结果是吐蕃本身对宗教选择的结果,符合宗教适应社会发展这一规律,而与唐蕃之间的政治矛盾毫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诤 摩诃衍 吐蕃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民僧”的概念辨析、身份界定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瑄 张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100,共8页
清初文献多见“遗民逃禅”“浮屠遗民”之说,表明“遗民僧”的特殊属性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彼时尚未被作为一种新的群体类型进行区分。陈垣《清初僧诤记》首次以“遗民僧”称名这一群体,意涵明确。不过,“遗民僧”除应满足于“遗民立场”... 清初文献多见“遗民逃禅”“浮屠遗民”之说,表明“遗民僧”的特殊属性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彼时尚未被作为一种新的群体类型进行区分。陈垣《清初僧诤记》首次以“遗民僧”称名这一群体,意涵明确。不过,“遗民僧”除应满足于“遗民立场”与“僧人形貌”的基本条件下,还应根据其不同来源作细致考察。大抵而言,“遗民僧”可以分为“遗民而僧”与“僧而遗民”两种类型。前者强调的是其对佛教的认同度,后者则尤应注意其政治立场。“遗民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个体研究,群体性、综合性研究相对薄弱。除了应加强基础文献的整理之外,尤应加强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重心等方面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遗民 遗民 陈垣 《清初僧诤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岭南佛门生态考论--以新修《曹溪通志》之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涓 谢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8,共8页
明清之际佛门诤讼活动频繁,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种特异的文化景观。朝代鼎革,使大批士人涌入佛门,为佛门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士人身份的特殊性使佛门诤讼在单纯的宗门教理之争外具备了新的因子。康熙初年,发生于岭南遗民僧之间,围绕新修... 明清之际佛门诤讼活动频繁,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种特异的文化景观。朝代鼎革,使大批士人涌入佛门,为佛门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士人身份的特殊性使佛门诤讼在单纯的宗门教理之争外具备了新的因子。康熙初年,发生于岭南遗民僧之间,围绕新修《曹溪通志》的诤讼,表面看是济、洞两家门户之争,实质则是部分遗民僧对佛门话语权的维护,对明清僧官制度以政权干涉佛教事务的反抗,对清朝统治者试图控制佛门遗民的抵触。由此事件,可以看到清初佛教政策下遗民僧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遗民僧对自身双重身份的体悟及诤讼者个性化的形式表达,这一定程度映射出清初岭南佛教生态的大致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佛门 僧诤 澹归今释 雪槱真朴 《曹溪通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江南禅宗的国师之争与士绅动向——康熙九年玉林通琇宜兴“强僭龙池”案述考
5
作者 陈波 夏维中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康熙十二年,以玉林通琇为代表的临济宗和以寒松智操为代表的曹洞宗争夺江南常州宜兴县善权寺控制权之“善权常住诤”一案,是清初江南僧诤的重要内容。而康熙九年发生的玉林“强僭龙池”案,不仅是“善权常住诤”的前奏,同样也是当时江南... 康熙十二年,以玉林通琇为代表的临济宗和以寒松智操为代表的曹洞宗争夺江南常州宜兴县善权寺控制权之“善权常住诤”一案,是清初江南僧诤的重要内容。而康熙九年发生的玉林“强僭龙池”案,不仅是“善权常住诤”的前奏,同样也是当时江南影响极大的僧诤案之一,惜长期尘封,不为人知。所谓“强僭龙池”,是指玉林试图谋夺龙池祖廷即宜兴龙池山禹门寺住持。而玉林此举,遭到了龙池僧人、宜兴部分士绅以及木陈道忞的强烈反对。龙池之争,虽以玉林失败而告终,但对此后的“善权常住诤”以及康熙十三年善权寺玉林系僧人与叶塘陈氏的流血冲突产生了重大影响,故有“善权浩劫,祸始龙池”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诤 宜兴龙池 玉林通琇 木陈道忞 储方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真理 坚守信仰——史学大师陈垣入党记
6
作者 王宗征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58,共3页
1959年初,已近八十岁高龄的史学大师陈垣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对陈垣的入党申请非常重视,并立即研究,很快就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在这年1月28日接纳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位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享誉中外的... 1959年初,已近八十岁高龄的史学大师陈垣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对陈垣的入党申请非常重视,并立即研究,很快就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在这年1月28日接纳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位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享誉中外的老一辈史学大师,坚守信仰追求真理,并在耄耋之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大师 陈垣 入党申请 中国共产党党员 唐长孺 清初僧诤 明季滇黔佛教 中国知识界 新道教 共产主义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