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同之际僧格林沁参劾孙毓汶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7,共7页
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爆发的僧格林沁参劾孙毓汶案是一桩有名的案子。这不仅因为僧王和孙毓汶都是要人,更因为恭亲王奕和孙毓汶后来在甲申易枢和甲午战争中的“恩怨”也被牵涉了进来。结合新发现的孙毓汶长篇密信和档案、日记资料... 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爆发的僧格林沁参劾孙毓汶案是一桩有名的案子。这不仅因为僧王和孙毓汶都是要人,更因为恭亲王奕和孙毓汶后来在甲申易枢和甲午战争中的“恩怨”也被牵涉了进来。结合新发现的孙毓汶长篇密信和档案、日记资料,可对此前鲜为人知的案情和各方运作获得深入认识。由此可知,恭亲王因此案“深恶”孙毓汶的说法恐怕还需检讨。此外,本案爆发于咸丰皇帝北狩热河之时,其解决则在辛酉政变之后,颇能反映辛酉政变前后高层政治情势和政治生态由高压到宽松的突出变化。这也是同治中兴的一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纳 团练 恭亲王 僧格林沁 孙毓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保卫战与僧格林沁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士钵 于伯铭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军在沙俄和美国的支持下,于咸丰八年——十年(1958—1860年)曾先后三次进犯天津大沽海口。守卫大沽的清军爱国官兵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对进犯的侵略军进行了“顽强而且固执”的抵抗,众多爱国官兵为维护民...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军在沙俄和美国的支持下,于咸丰八年——十年(1958—1860年)曾先后三次进犯天津大沽海口。守卫大沽的清军爱国官兵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对进犯的侵略军进行了“顽强而且固执”的抵抗,众多爱国官兵为维护民族的尊严血染疆场。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大沽保卫战未能取得最后胜利。侵略者“在付出很大损失的代价”并体会了“血是浓于水”的味道后,才得以踏上中国的土地。侵略军在大沽遭到的打击,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以前曾经领教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保卫战 清军 咸丰 战役 海口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敌舰 英法侵略军 岸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僧格林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德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僧格林沁(?——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清末将领、显贵。他的生父毕启,曾被清政府封为四等台吉。嗣父科尔沁札萨克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是道光帝的姐夫,1825年(道光五年),索特纳木多布斋病死后... 僧格林沁(?——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清末将领、显贵。他的生父毕启,曾被清政府封为四等台吉。嗣父科尔沁札萨克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是道光帝的姐夫,1825年(道光五年),索特纳木多布斋病死后,僧格林沁就承袭了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的爵位。困僧格林沁与道光帝是甥舅至亲,得到道光帝的重用,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翌年,命总理行营,“出入禁闱,最被恩眷”,成为道光帝最为信任的皇亲国戚。道光帝临死时,他是“顾命大臣”之一,可见其地位的显要。咸丰帝继位后,因僧格林沁和咸丰帝属表兄弟关系,又得到咸丰帝的宠信,一直让他掌握着清朝精锐部队的军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咸丰帝 北伐军 道光帝 农民起义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保卫战 清政府 太平军 札萨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历朝实录》僧格林沁资料概述——兼及若干评价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邢亦尘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92-95,共4页
被视为畿辅“长城”的僧格林沁,是科尔沁蒙古贵族,从政时间历道、咸、同三朝,领亲王衔位至极品,“南曾北僧”,权倾朝野,与曾国藩同为支撑清王朝的两大支柱。因此他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 被视为畿辅“长城”的僧格林沁,是科尔沁蒙古贵族,从政时间历道、咸、同三朝,领亲王衔位至极品,“南曾北僧”,权倾朝野,与曾国藩同为支撑清王朝的两大支柱。因此他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近年在翻阅《大清历朝实录》(下简称《清实录》)过程中,发现有关僧格林沁军事、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系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官方重要文献。但它是统治阶级撰写的官书,有其阶级偏见和失实之处,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批判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清实录 评价问题 鸡心 科尔沁蒙古 农民起义 英法联军 通州 太平军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战役中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2
5
作者 包虎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60-62,共3页
1 当前,学术界对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战役中的功过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全盘否定,一是肯定他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我认为后一种比较确切,符合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特别是对在... 1 当前,学术界对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战役中的功过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全盘否定,一是肯定他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我认为后一种比较确切,符合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特别是对在近代历史上十分显赫的僧格林沁,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天津大沽口战役,是我国近代史上震惊世界的抗击外国武装进攻的反侵略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争有胜有败,败多胜少,但胜败之中,有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由于清皇朝的饮差大臣僧格林沁“调度有方”,广大爱国清兵英勇奋战,“幸获全胜”。恩格斯对这类战争给予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历史功绩 战役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反侵略战争 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 近代史 近代历史 全盘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奕新铣訢集团的兴衰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熟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关键词 军机大臣 咸丰帝 总理衙门 垂帘听政 军机处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北京条约》 僧格林沁 朱学勤 文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时期的无赖——陈国瑞 被引量:4
7
作者 贾熟村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54,共6页
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史,不仅要研究农民阶级,研究地主阶级,还要研究当时的流氓无产阶级。研究流氓无产阶级,则可从研究其代表人物做起。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陈国瑞正是其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 太平天国 陈国 僧格林沁 曾国藩 流氓无产阶级 太平军 詹启纶 清政府 代表人物 总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等人不是主战派 被引量:2
8
作者 邵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2,共4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等人不是主战派邵雍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他作为主战派的首领,对一切外国人一般都怀有敌意”①;“在处理外交政策时,与他处理户部的贪污胥吏一样僵硬”②。我国史学界亦有同志持类似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等人不是主战派邵雍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他作为主战派的首领,对一切外国人一般都怀有敌意”①;“在处理外交政策时,与他处理户部的贪污胥吏一样僵硬”②。我国史学界亦有同志持类似看法,并进一步把肃顺与那拉氏、奕的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帝 僧格林沁 大沽之战 主战派 英法联军 外国侵略者 《北京条约》 巴夏礼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奕欣在北京政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春晓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7-108,共2页
简论奕欣在北京政变中的作用齐春晓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西太后叶赫那拉氏和恭亲王奕欣联合发动了宫廷政变,从此,叶赫那拉氏登上了政治舞台,政变中,西太后固然是中心人物,但纵观政变的前前后后,恭亲王奕欣起到的作用并... 简论奕欣在北京政变中的作用齐春晓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西太后叶赫那拉氏和恭亲王奕欣联合发动了宫廷政变,从此,叶赫那拉氏登上了政治舞台,政变中,西太后固然是中心人物,但纵观政变的前前后后,恭亲王奕欣起到的作用并不比西太后小。可以说,没有恭亲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政变 那拉氏 外国侵略者 咸丰帝 宫廷政变 西太后 垂帘听政 僧格林沁 丧权辱国的条约 英法联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祥略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忠明 《安徽史学》 1998年第4期49-51,56,共4页
关键词 文祥 太平军 总理衙门 洋务派 八旗兵丁 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京师同文馆 事务 下议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北伐军对京师的冲击与影响──纪念太平天国北伐失利130周年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蕙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93-98,共6页
太平天国北伐军对京师的冲击与影响──纪念太平天国北伐失利130周年赵蕙蓉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走私日益猖獗,流毒全国,由此而逐渐演变成中国近代社会动荡的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随着... 太平天国北伐军对京师的冲击与影响──纪念太平天国北伐失利130周年赵蕙蓉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走私日益猖獗,流毒全国,由此而逐渐演变成中国近代社会动荡的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大量侵入,使本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北伐 冲击与影响 太平军 北伐军 太平天国革命 僧格林沁 步军统领衙门 京师 京城 林凤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状元苏乞儿 被引量:2
12
作者 晓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1-22,共2页
清朝末年,广州将军之子苏察哈尔灿(简称苏灿)终日游手好闲,他目不识丁,却有挥毫狂草的雅兴,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哄得老爹高兴。一天,苏灿在怡红院庆贺自己25岁生日,恰逢清朝显贵王爷僧格林沁与助其围剿“乱党”有功的赵无忌也在这里饮酒... 清朝末年,广州将军之子苏察哈尔灿(简称苏灿)终日游手好闲,他目不识丁,却有挥毫狂草的雅兴,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哄得老爹高兴。一天,苏灿在怡红院庆贺自己25岁生日,恰逢清朝显贵王爷僧格林沁与助其围剿“乱党”有功的赵无忌也在这里饮酒消遣。一披头散发的老乞丐上前乞讨,随从欲将其撵出门外,苏灿却拦住随从,口喊“打赏”,并告诉老乞丐,他在此吃饭、看戏、宵夜……由他全包。老乞丐十分感激。怡红院里有美女数人,苏灿巧遇了为报世仇潜伏在此当妓女的丐帮姑娘如霜,并被如霜的美貌所吸引,为得到如霜,他拿出十万两银票。而僧格林沁及曾杀害如霜父亲、丐帮帮主的赵无忌也看中了如霜。僧格林沁拿出一颗珍珠,口称是大内的定风珠,无价之宝。如霜说她喜欢珍珠,先回房等候赵大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怡红院 察哈尔 清朝末年 珍珠 广州 武功 拿出 狂草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主战派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世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9-55,共7页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影响深远。可是历来有关这次战争的专著与论文却寥若晨星,尤其在涉及到这次战争过程中清朝统治...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影响深远。可是历来有关这次战争的专著与论文却寥若晨星,尤其在涉及到这次战争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战诸臣的言论、活动及其特点,迄无专文论列,而这对全面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史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史学界诸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僧格林沁 近代中国 主战派 清政府 咸丰帝 资本帝国主义 影响深远 侵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丰帝的动摇政策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金芳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2期76-79,共4页
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年间,以英法为元凶,俄美为帮凶的资本主义列强再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造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所执行的时战时和、战抚不定的动摇政策却是起了决定性的... 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年间,以英法为元凶,俄美为帮凶的资本主义列强再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造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所执行的时战时和、战抚不定的动摇政策却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夷务 始末 兵力 清军 清政府 僧格林沁 太平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捻军闻见录》手稿考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古寅 刘竹立 《中州学刊》 1984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捻军是清朝末年,仅次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支重要农民起义军,它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当前,学术界对捻军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研究。河南省图书馆馆... 捻军是清朝末年,仅次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支重要农民起义军,它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当前,学术界对捻军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研究。河南省图书馆馆藏《捻军闻见录》手稿,过去未曾公开发表过,现在,我们进行整理并作一介绍,以资史学界进一步研究捻军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军 手稿 豫军 河南省图书馆 僧格林沁 夏邑县 咸丰九年 纪略 考略 三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僧洛林沁生年新探 被引量:1
16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1-91,共1页
僧格林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先后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和捻军及抵抗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关于这位历史人物,其生年却不得而知,汉文史料未见记载,满文、蒙文史料又尚未发掘。最近,吉林大学政治学系佟佳江撰... 僧格林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先后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和捻军及抵抗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关于这位历史人物,其生年却不得而知,汉文史料未见记载,满文、蒙文史料又尚未发掘。最近,吉林大学政治学系佟佳江撰文提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政协副主席泉山同志,根据民间流传的僧王属羊及十五岁当王爷的传说,结合文献记载,考证出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即一八一一年。他还考证出清代史料记载的僧格林沁生父名为毕启实属音误,应为布和德力格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汉文史料 清代史 父名 北伐军 英法联军 德力 镇压太平天国 蒙文 捻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1859年大沽口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德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18-121,共4页
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大沽口,清军英勇还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联军兵船12艘,击毙、击伤英兵460人,法兵14人。英国军官死5人,伤23人,甚至海军司令贺布也受了伤。还活捉英、法兵各1名,并缴获了舢板船3只,洋枪41枝,以及其他许多军... 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大沽口,清军英勇还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联军兵船12艘,击毙、击伤英兵460人,法兵14人。英国军官死5人,伤23人,甚至海军司令贺布也受了伤。还活捉英、法兵各1名,并缴获了舢板船3只,洋枪41枝,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清军在这次作战中仅伤亡32人,大沽炮台只遭到轻度破坏,海口一切防御也没有损失。由此可见,侵略者在这次战役中失败之惨。连侵略分子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一次可怕的惨败”,“这是英国人自撤出喀布尔后在亚洲所遭到的最严重的失败”。在大沽口保卫战中,清军“整个仗打得很漂亮”,正如黄燮清在诗中歌颂的那样:“王奋厥武扼奔突,神雷怒发灰其坚,水深火烈群鬼沸,巨艘十二同歼旃。余艇败逸乞外援,诸夷慑伏谁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战 僧格林沁 英法联军 清军 咸丰帝 军用物资 海口 英国人 舢板船 战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枪会与捻军关系简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池子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05-109,51,共6页
长枪会,又名一心团,是太平天国时期山东的“团练”武装。这个组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近代史词典》“长枪会起义”条介绍说: 长枪会是在地主团练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起义军。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菏泽郭家糖房秀才郭秉钧... 长枪会,又名一心团,是太平天国时期山东的“团练”武装。这个组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近代史词典》“长枪会起义”条介绍说: 长枪会是在地主团练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起义军。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菏泽郭家糖房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或称‘长枪会’。他们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粮盐船只装卸货物,获得经费,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十万人的团练。说长枪会是地主团练,这只是个表面现象,但如果我们作更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长枪会的起意者乃菏泽志道都人郭秉钧。据《菏泽县志》记载:“(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军 团练 中国近代史 近代中国 太平天国 僧格林沁 纪略 起义军 统治者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咸丰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对英法的外交政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享清 韩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往,史学界普遍认为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英法侵略者始终采取了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他是地主阶级投降派的总代表。但是,近来有人通过对咸丰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对英法外交政策的考察,认为咸丰帝此时并没有彻底投降,而是采取... 以往,史学界普遍认为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英法侵略者始终采取了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他是地主阶级投降派的总代表。但是,近来有人通过对咸丰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对英法外交政策的考察,认为咸丰帝此时并没有彻底投降,而是采取了一种谈判议抚和武裝反抗相结合的双重性外交政策,而且在这种双重性的外交政策中,其侧重点在于武装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帝 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僧格林沁 谈判 地主阶级 军事斗争 史学界 防御工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塘为何不设防?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厚良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北塘为何不设防?翟厚良北塘是大沽口北30里北塘河(今蓟运河)入海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北塘处于不设防状态,英法联军正是从此处登陆,打进北京。北塘为什么不设防?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咸丰皇帝"坚持投降政策",希望英... 北塘为何不设防?翟厚良北塘是大沽口北30里北塘河(今蓟运河)入海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北塘处于不设防状态,英法联军正是从此处登陆,打进北京。北塘为什么不设防?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咸丰皇帝"坚持投降政策",希望英法公使从北塘进京交换《天津条约》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咸丰帝 英法联军 大沽炮台 外国公使 《中国近代史》 诱敌深入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