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咸同之际僧格林沁参劾孙毓汶案研究 |
杨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大沽保卫战与僧格林沁 |
冯士钵
于伯铭
|
《中州学刊》
|
1985 |
4
|
|
3
|
试论僧格林沁 |
陈德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4
|
《大清历朝实录》僧格林沁资料概述——兼及若干评价问题 |
邢亦尘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2
|
|
5
|
评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战役中的历史功绩 |
包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8 |
2
|
|
6
|
试谈奕新铣訢集团的兴衰 |
贾熟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7
|
太平天国时期的无赖——陈国瑞 |
贾熟村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肃顺等人不是主战派 |
邵雍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9
|
简论奕欣在北京政变中的作用 |
齐春晓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0
|
文祥略论 |
胡忠明
|
《安徽史学》
|
1998 |
2
|
|
11
|
太平天国北伐军对京师的冲击与影响──纪念太平天国北伐失利130周年 |
赵蕙蓉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12
|
武状元苏乞儿 |
晓陈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3
|
略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主战派 |
胡世芸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
14
|
咸丰帝的动摇政策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
许金芳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6 |
2
|
|
15
|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捻军闻见录》手稿考略 |
李古寅
刘竹立
|
《中州学刊》
|
1984 |
1
|
|
16
|
僧洛林沁生年新探 |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7
|
试析1859年大沽口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
陈德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2
|
|
18
|
长枪会与捻军关系简论 |
池子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19
|
论咸丰帝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对英法的外交政策 |
郑享清
韩昱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20
|
北塘为何不设防? |
翟厚良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