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伪装本” 被引量:8
1
作者 赵长海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45,共6页
通过对古籍中的伪书、革命文献中的伪书及盗印书中的伪书考察,认为伪装本书刊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出版物中,是版本学中比较重要而且特殊的一种版本形态。革命文献中的伪装书是指在近现代文献中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伪装,掩盖其... 通过对古籍中的伪书、革命文献中的伪书及盗印书中的伪书考察,认为伪装本书刊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出版物中,是版本学中比较重要而且特殊的一种版本形态。革命文献中的伪装书是指在近现代文献中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以便达到宣传发行效果的进步出版物。伪装书又称“托名本”、“改题本”,在版本学上则称之为“伪装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 伪书 伪装书 伪装本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苏轼“乌台诗案”的几种刊本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德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5-9,共5页
苏轼“乌台诗案”,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 苏轼“乌台诗案”,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谳》则可断定是伪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诗谳 刊本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嘉川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7,共3页
辨识伪书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伪书也自有其价值 ,不可一概弃而了之。明代学者胡应麟从四个方面 ,第一次探讨了伪书的价值问题。
关键词 胡应麟 伪书价值 辨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书纪年》非伪书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晋生 吴薇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93,共6页
《竹书纪年》非伪书辨吴晋生,吴薇薇《竹书纪年》(又称《竹书》、《纪年》、《今本》等)是春秋战国晋、魏史官所记之史书,是我国古代唯一留存的一部编年通史。此书第1卷开篇追记黄帝、颛顼、帝喾三帝之史事,但无确切的纪年;第2... 《竹书纪年》非伪书辨吴晋生,吴薇薇《竹书纪年》(又称《竹书》、《纪年》、《今本》等)是春秋战国晋、魏史官所记之史书,是我国古代唯一留存的一部编年通史。此书第1卷开篇追记黄帝、颛顼、帝喾三帝之史事,但无确切的纪年;第2卷记帝尧、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尧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大字注 《今本竹书纪年》 《史记》 王国维 小字注 沈约 周公 伪书 盘庚迁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咸炘论古籍辨伪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化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7,192,共7页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咸炘在一篇短文和若干著作中论述了古书的体例、古籍辨伪的方法和理论。他对古书体例的研究,比如其目录学,深受章学诚的影响,在章学诚的基础上加以推演、补充,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古籍辨伪要重视校雠学和...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咸炘在一篇短文和若干著作中论述了古书的体例、古籍辨伪的方法和理论。他对古书体例的研究,比如其目录学,深受章学诚的影响,在章学诚的基础上加以推演、补充,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古籍辨伪要重视校雠学和辨明书籍的宗旨,且严格定义伪书的概念。在分析一些古籍的真伪时,刘咸炘能够做到不轻疑,不迷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古籍辨伪 古书体例 《伪书谳绪论》 目录学 章学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真伪问题再考辨 被引量:5
6
作者 殷祝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解释。凌濛初在《唐诗广选序》中提出,此书乃王世贞家的"馆客某者"从王氏携归的李攀龙《古今诗删》原稿中的唐诗部分摘抄而成的伪书。学界多以此为不足信,然考诸现存文献可知:是说却是史源最为直接,可以较为圆满地解释《唐诗选》的内容,抵牾最少,最为近真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 李攀龙 伪书 凌濛初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振雅云笺》伪书考——兼谈明清尺牍文选之商业化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晓栋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古今振雅云笺》是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应用借鉴类尺牍选本的典范,其优点是辑录历代名人尺牍较全,具有尺牍小品文选的文学性,且主题突出、编目详尽、检索便利,也有尺牍活套的实用性。该书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前后,托伪徐渭纂辑,真正... 《古今振雅云笺》是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应用借鉴类尺牍选本的典范,其优点是辑录历代名人尺牍较全,具有尺牍小品文选的文学性,且主题突出、编目详尽、检索便利,也有尺牍活套的实用性。该书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前后,托伪徐渭纂辑,真正编辑者或为长洲书贾张嘉和,曾几经改易、多次刊印。该书系参考当时所流行的各类尺牍选本而编订,明以前之尺牍选文所据底本以王世贞《尺牍清裁》为主。所辑明代尺牍,作者较全,多不见载于专著,具有文献辑佚价值。明清以来尺牍选本商业化特征明显,且伪书颇盛,除商人炫俗射利外,也与明中叶以来盛行尺牍的社会习俗及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振雅云笺》 尺牍 徐渭 伪书 张嘉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辨伪献疑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昌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0,F0003,共3页
随着对出土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电子检索等现代学术手段的使用,许多"伪书"被证明其实并不伪。这就迫使我们对古籍辨伪的概念、目的、方法、证据、论证过程以及成果应用等提出质疑,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 古籍 辨伪 伪书 疑古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鹖冠子》研究简评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兆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的版本和注释研究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鹖冠子》 黄老学派 元气论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书脞语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凌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4,214,共3页
文章介绍伪书产生的两个原因 ,并对辨伪和正确看待伪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伪书 版本 辨伪方法 盗版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伪书”的定义及判定原则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化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78,共7页
文章分析了历史上以及当今学术界对"伪书"的一般定义和判定原则,认为存在外延过宽的弊端,并没有考虑到书籍编撰方式、形成和流传过程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而导致在辨伪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相互矛盾或游移不定的表述。基于近些年... 文章分析了历史上以及当今学术界对"伪书"的一般定义和判定原则,认为存在外延过宽的弊端,并没有考虑到书籍编撰方式、形成和流传过程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而导致在辨伪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相互矛盾或游移不定的表述。基于近些年来简帛学的发展,尤其是古书体例研究取得的成果,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伪书"定义,并设定了相关的判定原则。这个新的定义及相关的判定原则应该会减少古书中伪书的数量,它不仅可用于古文献的辨伪,也适用于现当代文献的辨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书 定义 辨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伪学家胡应麟 被引量:3
12
作者 仓修良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5期103-108,114,共7页
本文对明代学问家胡应麟的治学精神、辨伪学理论,及其建立辨伪学的因素等问题。
关键词 胡应麟 辨伪学 王世贞 藏书家 伪书 《经籍会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杨慎 《七略》 《少室山房笔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书的成因、危害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玉国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以伪造虚假信息为标志的图书即伪书的盛行,给不断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新闻出版业制造了不和谐的音符,引起了出版界的震动和反思。剖析了伪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以及产生的社会危害,寻求杜绝伪书生产和流通的对策,对新闻出版业树立和落实科... 以伪造虚假信息为标志的图书即伪书的盛行,给不断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新闻出版业制造了不和谐的音符,引起了出版界的震动和反思。剖析了伪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以及产生的社会危害,寻求杜绝伪书生产和流通的对策,对新闻出版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书 虚假信息 成因 危害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与全祖望的又一桩学术疑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祖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73,166,共13页
方以智的《通雅》,《四库提要》评价是一部"考据精核"的著作,在明代考证家中"卓然独立",清代的考据学因此"沿波而起"。然而乾嘉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却很少称引。戴震的《声韵考》只字不提,却突出地征引了... 方以智的《通雅》,《四库提要》评价是一部"考据精核"的著作,在明代考证家中"卓然独立",清代的考据学因此"沿波而起"。然而乾嘉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却很少称引。戴震的《声韵考》只字不提,却突出地征引了其子方中履的著作。这些内容竟是《通雅》中的学术要点。如此不合著述征引文献常理的现象,证明戴氏对《通雅》有所忌讳,同时又显露了对其关注和欣赏的心理。全祖望在《经史问答》中批评《通雅》"不能审别伪书","所引多无稽",对其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乾嘉时代的学人视伪书如仇。征引伪书为学者大忌。《通雅》留下了硬伤,理应被学人轻视。这就是梁启超难以索解的"乾嘉诸老"为什么"很少征引"、"很少称道"《通雅》的真正原因。戴震碍于全氏之说,不满其偏激之评,又出于对乡贤的爱护和对自身的保护,于是才有迂回征引而传扬方氏学术之举,并因此影响其弟子以及学人的著述,形成了乾嘉前后学术界对《通雅》征引冷热不均的极大反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全祖望 《声韵考》 《经史问答》 忌讳 伪书 迂回征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书》研究三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显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由于书名和内容都与“楚”有关,署名“明陶晋英撰”的《楚书》自明末“问世”以来就被看作是一部记录楚地山水、历史、物产、风俗的地理类著作。一些重要的丛书也先后将其收录,从而形成了《楚书》的多种版本。但它却是一部内容完全摘抄... 由于书名和内容都与“楚”有关,署名“明陶晋英撰”的《楚书》自明末“问世”以来就被看作是一部记录楚地山水、历史、物产、风俗的地理类著作。一些重要的丛书也先后将其收录,从而形成了《楚书》的多种版本。但它却是一部内容完全摘抄自明代王士性《广志绎》的伪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书》 陶晋英 《广志绎》 王士性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园集外诗》伪书说新证--兼谈文献辨伪的思路和方法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传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3,共8页
署名袁枚的《随园集外诗》来历不明,其所收《湖上》《咏蚶二十韵》《读今人诗四首》实为抄袭、窜改俞廷瑛《琼华诗集》中的《湖上》《咏蚶二十韵》《题吴梅村诗集》《题朱竹垞诗集》《题王渔洋诗集》和《题查初白诗集》而成。《随园集... 署名袁枚的《随园集外诗》来历不明,其所收《湖上》《咏蚶二十韵》《读今人诗四首》实为抄袭、窜改俞廷瑛《琼华诗集》中的《湖上》《咏蚶二十韵》《题吴梅村诗集》《题朱竹垞诗集》《题王渔洋诗集》和《题查初白诗集》而成。《随园集外诗》出现于民国初年,其与《随园轶事》《疑云集》《古本金瓶梅》等当为同一拨书贾伪造,最大的怀疑对象为王文濡。《随园集外诗》造伪手法较为复杂,探讨其具体情形,对古书辨伪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集外诗》 伪书 袁枚 俞廷瑛 王文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诚信需要制度保障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诚信问题 出版业 保障 社会主义 诚实守信 荣辱观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靖炎两朝见闻录》内容之来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兴潘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伪书《靖炎两朝见闻录》并非陈东所著,其内容是由抄袭者将丁特起的《孤臣泣血录》的全部和佚名的《宣和遗事》部分内容稍加篡改、拼凑,托以陈东之名。其作伪不是以前研究者所认为的由误题所致,而是抄袭者有意为之。但是,由于其自身史学... 伪书《靖炎两朝见闻录》并非陈东所著,其内容是由抄袭者将丁特起的《孤臣泣血录》的全部和佚名的《宣和遗事》部分内容稍加篡改、拼凑,托以陈东之名。其作伪不是以前研究者所认为的由误题所致,而是抄袭者有意为之。但是,由于其自身史学素养不高,拼凑手段拙劣,导致其书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炎两朝见闻录》 《孤臣泣血录》 《宣和遗事》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台湾学界的《心史》伪书说
19
作者 陈福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宋元之际闽籍作家郑思肖的《心史》是一部重要的民族文献,台湾学界自傅斯年起对《心史》有怀疑,姚从吾、刘兆祐、李则芬、林清科、林庆彰、杨玉峰、李敖、汪荣祖等人则认为它是伪书。他们的有关论文以前大陆学者很难看到,现在流传亦不... 宋元之际闽籍作家郑思肖的《心史》是一部重要的民族文献,台湾学界自傅斯年起对《心史》有怀疑,姚从吾、刘兆祐、李则芬、林清科、林庆彰、杨玉峰、李敖、汪荣祖等人则认为它是伪书。他们的有关论文以前大陆学者很难看到,现在流传亦不广。而且,两岸的研究者对此也未作过梳理和评述。台湾学者的观点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经过逐篇逐条辨析,论定台湾学界的《心史》"伪书说"一条也没有学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郑思肖 台湾学界 闽籍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书之争与教育史研究的文献学基础
20
作者 乔卫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F0003,共5页
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概述了中国伪书的辨别方法,并以《子夏易传》和《古文尚书》两个伪书公案为例, 说明伪书本身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参鉴意义,故而不可一概而废。因此,关注伪书的问题,有助于强化教育史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关键词 教育史 伪书 子夏易传 古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