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像差探测的太阳望远镜副镜姿态校正方法
- 1
-
-
作者
王昆延
戴懿纯
金振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天文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天文联合基金(No.U1831134)。
-
文摘
重力和温度作用会导致结构变形从而引起副镜姿态失调、像质变差等问题,如何获取副镜相对主镜的失调量是进行副镜姿态校正的关键环节。以2 m环形太阳望远镜副镜姿态校正系统为例,研究了基于小视场波前像差测量的副镜姿态校正方法。针对偏心和倾斜存在耦合,而在小视场中无法通过多视场的波前像差探测实现解耦的问题,分析了采用正则因子约束低灵敏度失调量和直接约束低灵敏度失调量两种方法的校正效果。提出了正则因子对失调量约束的两种实施方案:基于稳定0点位置的失调量调整和相对位置的失调量调整。根据失调量校正的灵敏度矩阵模型、波前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以及六杆机构的执行误差,分别从像质补偿效果、失调量求解精度和累积误差三个方面对不同的校正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以一定的正则因子对失调量基于稳定0点位置进行整体约束的校正方案,失调量的求解和系统的像质改善均能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能够将波面均方根误差从0.4959λ改善到0.0062λ,且不会在连续的调整过程中引入较大的累积误差,该方案更适用于基于小视场像差测量的副镜姿态校正系统。
-
关键词
太阳望远镜
副镜校正
像差探测
失调量
耦合
-
Keywords
Solar telescope
Secondary mirror alignment
Aberration detection
Misalignment
Coupling
-
分类号
TH75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消除角膜前表面反射杂散光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程少园
曹召良
胡立发
穆全全
宣丽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703039)
-
文摘
人眼角膜前表面反射的杂散光是视网膜有效反射率的10~100倍,对人眼波前像差探测和视网膜高分辨率成像影响很大。为了有效消除角膜前表面反射杂散光,本文介绍并对比了偏振分束法、共焦滤波法、细光束离轴照明法和环形照明法等消除角膜前表面反射杂散光的方法。分析表明,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杂散光,但均不够理想,而环形照明法和共焦滤波法相结合具有光能利用率高、消杂光效果好、简单易行等优点,是消除人眼角膜前表面杂散光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杂散光
像差探测
环形光阑
共焦小孔
-
Keywords
stray light
aberration detection
annular diaphragm
confocal hole
-
分类号
O435.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TH78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