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降压药及镇静催眠药联合中毒致死1例
1
作者 侯嘉祺 林丽华 +5 位作者 王淑娟 刘祥 江敏 柴乾乾 周亦武 刘茜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46岁,某年3月31日早晨被发现死于其住所内。经调查,李某与其妻张某关系不好,3月29日李某酒醉回家后,张某给其喂服大量安定类药物及降压药物。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中毒 镇静催眠药 降压药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抢救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国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抢救的临床经验和方法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7年 12月~ 1999年 7月抢救成功 2 0例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上海YB DXW A电动自控洗胃机洗胃。呼吸停止者及时气管插...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抢救的临床经验和方法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7年 12月~ 1999年 7月抢救成功 2 0例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上海YB DXW A电动自控洗胃机洗胃。呼吸停止者及时气管插管 ,必要时行金宝 30 0C碳肾血液灌洗 ,同时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拮抗药物 ,使用东莨菪碱、地塞米松治疗中毒性肺水肿。结果 :2 0例中毒患者均治愈 ,神志转清时间 8~ 72h ,平均 18 6h ,住院时间 72h~ 10d。结论 :抢救必须当机立断 ,包括彻底洗胃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时机 ;尽早使用拮抗药物 ,脑细胞活化剂 ;控制脑水肿 ,防治肺部感染 ,保护肝肾功能 ;合理应用血液灌流或透析 ,及时识别及救治中毒性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催眠药 镇静药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50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孙秋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0-101,共3页
关键词 纳洛酮 镇静催眠药 中毒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范化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瑛 孙艳格 +2 位作者 闫岩 李超 吕凯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13-1617,共5页
背景使用精神类药物,尤其是镇静催眠药,可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目的了解社区规范化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1—3月,采用系统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已接受规范化管理的老年(60~80岁)慢性病患者... 背景使用精神类药物,尤其是镇静催眠药,可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目的了解社区规范化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1—3月,采用系统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已接受规范化管理的老年(60~80岁)慢性病患者中选取581例进行调查,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患者分别为512、277、50、190例。通过查阅2017年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结果 193例(33.2%)老年慢性病患者确诊为失眠症且使用了镇静催眠药。随着年龄、患慢性病种数的增加,患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率升高(P<0.05);患2种慢性病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率高于患1种慢性病者(P<0.05)。使用率排在前3位的镇静催眠药为艾司唑仑(63.2%,122/193)、唑吡坦(18.7%,36/193)、佐匹克隆(15.5%,30/193)。95.9%(185/193)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4.1%(8/193)的患者采用加大剂量。31.6%(61/193)的患者有6个月以上需要间断使用镇静催眠药,68.4%(132/193)患者的服药时间为1~2个月。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镇静催眠药使用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和慢性病患病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长期用药率不高。应关注高龄患者及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并给予其健康指导,以减少跌倒等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老年人 慢性病 入睡和睡眠障碍 催眠药和镇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方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3-884,共2页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88.6%,以70~79岁者居多,占55.3%。<60岁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社区门诊失眠患者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9.6%(236/237),唑吡坦类药物的使用率为0。其中18.1%(43/237)的失眠患者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10年以上。结论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引起社区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催眠药和镇静药 治疗 社区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静药物急性中毒86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鑫虎 邱俏檬 +2 位作者 卢中秋 洪广亮 梁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2007年2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经过、预后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2007年2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经过、预后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6。中毒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年龄段(占39.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女59.3%、男40.7%)(P﹤0.05)。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8.4%。中毒患者职业排在前2位的是待业人员、农民,文化程度以小学最多。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81.4%。药物进入人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中毒药物前3位依次是安定、氯氮平、舒乐安定。病情重度40例(46.5%),中度24例(27.9%)。治疗花费2000元以内35例(40.7%),5000元以上24例(27.9%)。81例(94.2%)治愈出院,5例(5.8%)放弃治疗。行药物检测的20例(23.3%)。洗胃62例(72.1%),所有病人均予补液,45例(52.3%)使用利尿剂,39例(45.3%)予抗感染治疗,55例(64.0%)予醒脑治疗,使用解毒剂26例(30.2%),血液透析15例(17.4%),机械通气11例(12.8%)。结论:就诊的镇静药急性中毒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20~39岁者居多,中毒病人职业中待业、务农分别居第1、2位,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患者中毒时间在12月、1月、2月相对呈一高峰,患者病情以中、重度为主,经过适当、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能抢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催眠药和镇静药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安眠药合并酒精混合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俞锐敏 章仕坚 +2 位作者 蒋亚斌 黄新智 蒋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两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治疗24h前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剂量组催醒时间、症状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两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治疗24h前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剂量组催醒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比常规剂量组短(P<0·05),两组治疗24h后APACHE-Ⅱ、Glasgow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组APACHE-Ⅱ、Glasgow评分改善幅度较常规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时选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比常规剂量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药物疗法 催眠药和镇静药/中毒 纳洛酮/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暴露催眠镇静药及阿片类镇痛药的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白锐 谢冰 +2 位作者 丛斌 马春玲 文迪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94-698,共5页
药物中毒在医疗机构的接诊率较高且其后果较为严重,其流行病学特点也直接影响国家法律政策的变更以及地方管理政策的施行。我国对涉药非正常死亡案例的统计一般来源于司法鉴定中心和医疗单位,但由于工作内容及专业的限制导致信息管理形... 药物中毒在医疗机构的接诊率较高且其后果较为严重,其流行病学特点也直接影响国家法律政策的变更以及地方管理政策的施行。我国对涉药非正常死亡案例的统计一般来源于司法鉴定中心和医疗单位,但由于工作内容及专业的限制导致信息管理形式存在差异,鉴定人员很难针对涉药案例进行专业的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毒物控制中心的年度报告,并结合我国药物暴露特点,重点分析催眠镇静药、阿片类镇痛药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在中毒死亡案例中的暴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中毒 催眠镇静药 阿片类镇痛药 暴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焦虑药和催眠镇静药合理应用讲习班在吉林召开
9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年第1期9-9,共1页
1986年8月18~22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抗焦虑药和僬眠、镇静药合理应用讲习班”。这是根据1985年卫生部与联合国控制药物滥用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药物依赖性的预防合作项目”举办的... 1986年8月18~22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抗焦虑药和僬眠、镇静药合理应用讲习班”。这是根据1985年卫生部与联合国控制药物滥用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药物依赖性的预防合作项目”举办的。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减少有可能造成成瘾(即依赖性)药物的误用,及造成的不良后果。主要是指各种抗焦虑药(如安定等)及镇静药(如安眠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药 合理应用 催眠镇静药 药物滥用 世界卫生组织 讲习班 精神药物 镇静催眠药 药物依赖性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眩颗粒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闵小芬 李前进 +3 位作者 尹艳艳 李维祖 葛玉红 明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 研究定眩颗粒的镇静、催眠、镇吐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 ,研究受试药的镇静作用 ;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 ,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 ;采用小鼠腹... 目的 研究定眩颗粒的镇静、催眠、镇吐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 ,研究受试药的镇静作用 ;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 ,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 ;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观察受试药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定眩颗粒可明显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 ,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 ;延长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潜伏期 ,并能减少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次数 ;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 定眩颗粒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 ,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药和镇静药/药理学 睡眠/药物作用 呕吐/药 物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云鹏 冷玉芳 +5 位作者 郑家怡 李红瑞 牛文杰 薛兴 马晓丽 刘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73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泊酚在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 目的系统评价环泊酚在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及Stata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s,患者2192例,其中环泊酚组1154例,丙泊酚组1038例。与丙泊酚组比较,环泊酚组麻醉诱导成功时间(MD=0.28 min,95%CI 0.08~0.47 min,P=0.006)和麻醉苏醒时间(MD=1.16 min,95%CI 0.44~1.87 min,P=0.001)明显延长,注射痛(OR=0.04,95%CI 0.02~0.06,P<0.001)、低血压(OR=0.64,95%CI 0.49~0.83,P=0.0008)、低氧血症(OR=0.44,95%CI 0.21~0.91,P=0.03)、呼吸抑制(OR=0.19,95%CI 0.11~0.32,P<0.001)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镇静成功率、医师满意度、体动、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麻醉的效果相当,但环泊酚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注射痛、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药 镇静药 全身麻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咪唑安定镇静术在儿童口腔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夏斌 刘克英 +2 位作者 王春丽 孙利军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在门诊对儿童实施口服咪唑安定镇静术下的口腔治疗,观察镇静效果,并对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在门诊常规条件下进行治疗时按Venham行为表现分类属于极不配合或无有效交流的23名4~14岁身体健康的儿童(ASAⅠ)为研究对象... 目的:在门诊对儿童实施口服咪唑安定镇静术下的口腔治疗,观察镇静效果,并对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在门诊常规条件下进行治疗时按Venham行为表现分类属于极不配合或无有效交流的23名4~14岁身体健康的儿童(ASAⅠ)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45人次的口服咪唑安定(0.15~0.70 mg/kg)镇静下治疗。每次镇静治疗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镇静和行为分度,治疗结束时记录患者及其家长对镇静方式的满意度和接受度。结果:23人中男孩为19人,女孩4人,平均年龄6.2岁。在所有的45人次治疗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施治医师对其中40人次的镇静效果满意并完成了预定的治疗,3名儿童的镇静效果不理想转为全身麻醉下治疗,只有2名儿童的家长对再次镇静下治疗提出异议。7名按期复查的儿童中有6名能接受常规条件下的口腔诊疗。结论:儿童口腔治疗时口服镇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一部分常规治疗有困难的病例顺利接受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牙科 投药 口服 催眠药和镇静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镇静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剑颖 邓群 +3 位作者 郭旭升 刘双庆 张玉红 何忠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DMED)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睡眠等方面的镇静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DMED)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睡眠等方面的镇静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镇静。患者安睡可唤醒并配合时撤除机械通气,术后6h酌情拔除气管插管。记录每小时及拔管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压(SBP)和带气管插管时间、MV时间,记录患者对带管期间睡眠的评价。结果给予镇静药物后10min、拔管前,D组较P、M组HR下降(P<0.05或P<0.01),拔管后D组较P组HR降低(P<0.01)。给药10min P组和M组较D组的呼吸频率也明显下降(P<0.01)。与P组和M组比较,D组SBP在给药后10min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后2h则明显降低(P<0.05),拔管前D组SBP较P组明显下降(P<0.01)。各组气管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D组MV时间较P、M组均有所下降(P<0.01)。患者对带气管插管期间的睡眠评价,以D组最为满意(P<0.05)。结论 DMED用于OSAS患者术后镇静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睡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催眠药和镇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快速测定血液中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银涛 王绘军 +2 位作者 王俊伟 郑经 吴玉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采用液液提取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建立同时测定血液中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血液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 目的采用液液提取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建立同时测定血液中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血液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至近干后,用甲醇溶解残渣,过0.22μm滤膜后测定。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经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20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血液中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在5~2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0 3~0.999 8,检出限为0.1~1.0μg/L;在10、50、200μg/L3个添加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71.2%~93.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8.6%,准确度(偏倚)在±9.8%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高效、灵敏度高,可用于法医毒物学领域血液中13种安眠镇静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催眠药和镇静药 色谱法 液相 质谱分析法 液液萃取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严重中毒致肾功能衰竭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立明 袁逾白 +1 位作者 焦秀兰 张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5-815,共1页
关键词 药物中毒 肾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急性肾衰竭 四氯化碳中毒 临床资料 多脏器衰竭 镇静催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16
作者 张超 于霞 +2 位作者 黄海荣 刘伟 刘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对具有较好体外抑菌活性的七氟烷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MTB的菌落数量变化。制备痰菌悬液模拟痰液环境,观察七氟烷在4 h内的抗结核活性;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验证4 h内七氟烷的细胞毒性。结果:丙泊酚、地佐辛、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均无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仅七氟烷在体外对H37Rv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25%。进一步发现,3%、6%、9%浓度七氟烷处理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3.086±0.196、4.165±0.083和4.162±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89±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0,P=0.003);9%七氟烷处理4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为3.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0.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300,P<0.001)。在痰菌悬液中,用9%七氟烷处理2 h和4 h可产生明显的抗MTB活性,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5.846±0.384和5.947±0.2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6.264±0.150和6.331±0.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73和6.091,P值分别为0.025和0.006)。并且CCK-8实验发现,0~9%浓度七氟烷处理THP-1细胞4 h内均可维持细胞存活率在(81.033±3.190)%以上。结论:七氟烷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TB活性,在模拟痰液环境中保持短时间杀菌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催眠药和镇静药 体外研究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14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三英 李承旭 彭仙珍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观察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1共 12 5例 ,对照组 10 6例 ,均为急性乙醇中毒和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 ,治疗组 2为 17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 3组患者均先给予吸氧 ,洗胃 ,利尿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对症、... 目的 观察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1共 12 5例 ,对照组 10 6例 ,均为急性乙醇中毒和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 ,治疗组 2为 17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 3组患者均先给予吸氧 ,洗胃 ,利尿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 1:昏睡者按 0 .4~ 0 .8mg·h 1 ,浅昏迷者按 0 .8~ 1.2mg·h 1 ,深昏迷者和 (或 )呼吸抑制者按 1.2~ 2 .0mg·h 1 静脉注射纳洛酮 ,或将纳洛酮按 0 .0 1~ 0 .0 4mg·kg 1 ·min 1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滴注 ,直至清醒、恢复自主呼吸为止。治疗组 2 :昏睡者给予 0 .4~ 0 .8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 5min后同一剂量重复 1次 ;浅昏迷者给予 0 .8~ 1.2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可每隔 5min后重复同一剂量 1次 ;深昏迷和 (或 )呼吸抑制者给予 1.2~ 2 .0mg纳洛酮静脉注射 ,无效者可每隔 5min后重复同一剂量 1次 ,直至清醒 ,恢复自主呼吸。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呼吸兴奋药。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适症状 ,准确记录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 1清醒及呼吸改善平均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 ,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 2治愈率 94.1%。治疗组 1和治疗组 2有 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中毒 乙醇 中毒 镇静催眠药 中毒 海洛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例临床犬中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宏娟 车有权 杨明赫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7期169-169,共1页
1发病情况安眠药、镇静药中毒。麦町犬,黑白花色,48日龄。4月中旬犬主从外地得此犬并带回家,临行前2小时投喂安眠药1片,20分钟后再次投喂2片。约10分钟后,该犬表现兴奋,四处游走,吠叫不止;犬主第3次投喂另1种安眠药3片。第2天早到达哈... 1发病情况安眠药、镇静药中毒。麦町犬,黑白花色,48日龄。4月中旬犬主从外地得此犬并带回家,临行前2小时投喂安眠药1片,20分钟后再次投喂2片。约10分钟后,该犬表现兴奋,四处游走,吠叫不止;犬主第3次投喂另1种安眠药3片。第2天早到达哈市,立刻带该犬到本医院求治,此时该犬已昏睡12小时,体温35qC,四肢末梢冰冷,呼吸、心跳微弱。蟑螂药中毒。京巴犬,白色,17月龄。犬主张某家有蟑螂,将混有少量白糖的蟑螂药,投放于厨房角落。4月21日下午,被犬误食。送院治疗时表现为狂叫不止,四肢强直性、持续性痉挛,口吐白沫,肛门处有黄色稀便并混有鲜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巴犬 中毒 诊治 临床 眠药 发病情况 镇静药 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子龙 张志成 +2 位作者 李大伟 帅维正 邹剑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及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9月海军总医院ICU机械通气时间>24h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即咪达唑仑组(n=23)、丙泊酚组(n=27)和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及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9月海军总医院ICU机械通气时间>24h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即咪达唑仑组(n=23)、丙泊酚组(n=27)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n=26),分别采用相应药物对患者进行镇静。统计各组患者总评估次数中达到Richmond烦躁-镇静评分(RASS)目标分值和达到非言语疼痛评估表(CPOT)目标分值的比例,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表(CAM-ICU)评估谵妄阳性比例,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时间,分析各组镇静有效性,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比例、控制通气比例、每日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极差。结果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达到RASS评分目标分值的比例(86.54%)高于咪达唑仑组(69.32%,P<0.05),但与丙泊酚组(79.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达到CPOT评分目标分值的比例(63.1%)高于咪达唑仑组(51.2%,P<0.05)和丙泊酚组(49.5%,P<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谵妄阳性、控制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P<0.05)。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例、平均动脉压极差、心率极差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优于单独应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催眠药和镇静药 二异丙酚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海聪 李渊 +6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田心 王燕 戴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 目的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达标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ysfun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价。结朵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的SDRS和HAMA评分也较基线总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失眠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高血压 催眠药和镇静药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