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铁催化还原法对水中三氯乙烯的快速脱氯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全燮 杨凤林 +3 位作者 薛大明 赵雅芝 冯文国 苍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107,共4页
采用零价铁还原、钯催化法对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还原脱氯静态试验研究,考察了钯化率、铁/钯用量、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铁还原、钯催化法对三氯乙烯还原脱氯迅速有效.在所... 采用零价铁还原、钯催化法对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还原脱氯静态试验研究,考察了钯化率、铁/钯用量、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铁还原、钯催化法对三氯乙烯还原脱氯迅速有效.在所选择的优化条件下,10min内脱氯率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脱氯 催化还原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煊军 刘祥萱 +1 位作者 王克军 黄先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研究了Ni Al OH-体系催化还原净化偏二甲肼废水,通过正交设计实验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i氢解作用具有可靠、定量、有效降解偏二甲肼的能力,该法极有希望成为防止偏二甲肼废水污染的新途径。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催化还原法 废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降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3
作者 宣小平 姚强 +1 位作者 岳长涛 李术元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1,共6页
催化脱硝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氧化物的方法 ,分为催化分解法和催化还原法 .后者又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NSCR) .概述了 NH3 作还原剂的SCR法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 ( SCR)的机理、... 催化脱硝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氧化物的方法 ,分为催化分解法和催化还原法 .后者又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NSCR) .概述了 NH3 作还原剂的SCR法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 ( SCR)的机理、SCR技术催化剂使用情况、SCR反应的吸附机理、反应化学关系式以及化学动力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催化还原法 脱硝 研究进展 氮氧化物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 被引量:12
4
作者 樊金红 徐文英 +1 位作者 高廷耀 马鲁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5-948,共4页
以硝基苯、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与2-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了铁单独处理和铁铜联合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硝基苯与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2-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以及2-硝基苯酚与4-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状态下,Fe-Cu催化还原体系降... 以硝基苯、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与2-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了铁单独处理和铁铜联合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硝基苯与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2-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以及2-硝基苯酚与4-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状态下,Fe-Cu催化还原体系降解各组分的效果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铜可以催化铁屑法对硝基苯的还原;无论是单一组分还是混合状态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除2-硝基苯酚以外,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均是以混合状态存在时催化降解速率比其单独存在时的慢;在双组分混合溶液中,另一种化合物对硝基苯催化还原降解产生的抑制作用大小为:2-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4-氯硝基苯.化合物的扩散速率越快,表面反应速率越慢时,它对混合溶液中其他共存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反应速率抑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类化合物 Fe-Cu催化还原法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氯代有机物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德礼 马鲁铭 +1 位作者 徐文英 周荣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研究了多种氯代有机物在铁、铜二金属体系中的还原脱氯处理效果,着重分析了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处理中的机理问题,探讨了还原脱氯反应的基本原理、还原脱氯反应中pH值的变化、出水中Fe2+浓度的变化以及有机物结构性质对还原脱氯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氯代有机物 催化还原法 机理分析 CU FE 脱氯反应 处理效果 还原脱氯 金属体系 基本原理 结构性质 氯处理 重分析 pH值 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还原法制备载Ag光催化剂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鹏 徐南平 时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在大颗粒负载型TiO2表面上制备了负载型Ag/TiO2光催化剂。以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活性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AgNO3溶液浓度、还原反应气氛、还原反应时间、反应液pH值、EDTA的加入等反应条件的影响; 研究... 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在大颗粒负载型TiO2表面上制备了负载型Ag/TiO2光催化剂。以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活性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AgNO3溶液浓度、还原反应气氛、还原反应时间、反应液pH值、EDTA的加入等反应条件的影响; 研究了光催化还原法制备载Ag催化剂的可行性, 得出光催化还原法的优化制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还原法 制备 催化 还原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工业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凌绍华 景长勇 +1 位作者 马婧 张立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 k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炉上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0%、喷入点温度为894℃、n(NH3)∶n(NOx)为1.2、雾化压力为0.35 MPa的条件下,NOx去除率最高,为72.8%,剩余... 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 k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炉上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0%、喷入点温度为894℃、n(NH3)∶n(NOx)为1.2、雾化压力为0.35 MPa的条件下,NOx去除率最高,为72.8%,剩余NOx质量浓度为196 mg/m3,剩余NH3质量浓度小于0.9 mg/m3,远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限定的NOx和NH3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水泥窑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烟气脱硝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Ti-Zr-柱撑膨润土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 被引量:6
8
作者 沈伯雄 吴姁徐 +2 位作者 马宏卿 邢玉姗 张馨予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6,共5页
以改性的有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Ti、Zr共柱撑有机膨润土(Ti-Zr-OPILC),并通过浸渍法负载Mn、Ce,制备得催化剂Mn-Ce/Ti-Zr-OPILC,运用XRD、BET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催化剂对N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 以改性的有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Ti、Zr共柱撑有机膨润土(Ti-Zr-OPILC),并通过浸渍法负载Mn、Ce,制备得催化剂Mn-Ce/Ti-Zr-OPILC,运用XRD、BET分析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考察了催化剂对N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得到很大提高,Mn和Ce在载体上分散性较好;在反应温度为220℃、体积空速为40 000 h^(-1)、n(NH_3):n(NO)为1、初始NO体积分数为0.06%、O_2体积分数为3.6%时,对NO去除率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锆共柱撑 一氧化氮 有机黏土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樊金红 徐文英 马鲁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7-941,共5页
采用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废水,优化了Cu和Fe的投加比例,并对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铁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铁的耗量和铜的溶出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和Fe的质量比在0.2左右较为适宜;初始pH值为3.0~10.0的硝基苯废... 采用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废水,优化了Cu和Fe的投加比例,并对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铁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铁的耗量和铜的溶出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和Fe的质量比在0.2左右较为适宜;初始pH值为3.0~10.0的硝基苯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其pH值基本稳定在8.1左右;铁的溶解消耗量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但在30mg·L^-1之内;铁的总消耗量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升高而增大,但在50mg·L^-1以内;铜基本不发生溶出.与用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本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具有运行管理方便、铁的消耗量少、费用低和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催化还原法 硝基苯 PH值 铁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催化还原法预处理附子中药废水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洧兰 王中琪 +2 位作者 叶正中 张志军 王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Fe-Cu催化还原法预处理附子废水,研究了该法去除COD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模拟评价,同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5.3,摇床转速140 r/min,铁、铜的投加量分别为30 g和5 g,HRT为2 h时,COD的去除率可达30.4%,废水的B/C由0... 采用Fe-Cu催化还原法预处理附子废水,研究了该法去除COD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模拟评价,同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5.3,摇床转速140 r/min,铁、铜的投加量分别为30 g和5 g,HRT为2 h时,COD的去除率可达30.4%,废水的B/C由0.18提高至0.56,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反应前后电极表面微观形貌的对比,可知反应后电极表面附着的沉淀物是导致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分析出了这些沉淀物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催化还原法 附子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还原法合成纳米Ag/TiO_2影响的电镜观察
11
作者 郭世宜 章福祥 +2 位作者 关乃佳 曾海生 张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的形成 ;在稳定的溶胶状态下 ,金属纳米银簇能稳定负载在纳米TiO2 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催化还原法 银/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金属纳米银簇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氮技术现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华 丁经纬 毛继亮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6,共3页
对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进行脱氮处理可大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显著改善环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氮技术是一种用于脱除燃料燃烧后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的技术。介绍SCR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加装SCR装置对空气预热器和引风机... 对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进行脱氮处理可大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显著改善环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氮技术是一种用于脱除燃料燃烧后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的技术。介绍SCR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加装SCR装置对空气预热器和引风机等相关辅机的设计和材料选型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烟气脱氮 SCR 脱氮处理 氮氧化物 燃煤电厂 燃料燃烧 空气预热器 引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脱硫化氢系统实验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冰燕 于海龙 +4 位作者 刘恩海 霍爱玺 王奕雅 孙运兰 朱宝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8,共7页
设计了一种催化还原法脱硫化氢并副产硫磺的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究了混合气体温度、氧气流量、通入氧气位置(进口与脱硫装置顶部端盖的距离)及初始H2S体积分数对H2S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的H2S脱除率在98%以上,随着混合气体温... 设计了一种催化还原法脱硫化氢并副产硫磺的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究了混合气体温度、氧气流量、通入氧气位置(进口与脱硫装置顶部端盖的距离)及初始H2S体积分数对H2S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的H2S脱除率在98%以上,随着混合气体温度的升高、氧气流量的增加或通入氧气位置与脱硫装置顶部端盖距离的增加,H2S脱除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初始H2S体积分数的增加,H2S脱除率略有下降,故选择合适的混合气体温度、氧气流量、通入氧气位置及初始H2S体积分数,可显著提高该系统的H2S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催化 催化还原法 H2S 脱除率 干法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还原法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
14
作者 陈殿英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催化还原法 硝酸盐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 固定床 催化 肼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ACF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中NO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正阳 姜理英 +1 位作者 戴启洲 陈建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5-48,74,共5页
文章对V2O5/ACF(活性炭纤维)进行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影响研究。实验表明:ACF用硝酸处理形成ACFN,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V2O5/ACFN催化剂,NO脱除率明显增加。同时研究了V2O5负载量、反应温度、NH3初始浓度、NO初始浓度、O2... 文章对V2O5/ACF(活性炭纤维)进行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影响研究。实验表明:ACF用硝酸处理形成ACFN,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V2O5/ACFN催化剂,NO脱除率明显增加。同时研究了V2O5负载量、反应温度、NH3初始浓度、NO初始浓度、O2含量等因素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发现V2O5/ACFN在180℃低温时,在NH3/NO为1.1、NO初始体积分数1000×10-6和O2体积分数5%时NO脱除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V2O5/ACFN NO脱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水滑石涂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貟亚锋 李亮 +2 位作者 罗梦玉 杨婷婷 胡守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硝酸盐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中,为了探索检测及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有效方法,采用双滴定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钴铝水滑石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钴铝水滑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钴铝摩尔比为... 硝酸盐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中,为了探索检测及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有效方法,采用双滴定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钴铝水滑石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钴铝水滑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钴铝摩尔比为1∶1,2∶1,3∶1时,均形成了水滑石特有的结构。实验利用钴铝水滑石制备成涂膜电极,通过线性伏安扫描法研究各电极材料电化学还原硝酸盐的效果。钴铝摩尔比为2∶1时电化学还原硝酸盐的效果最好,并且还原峰电流与硝酸盐浓度及扫描速率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钴铝水滑石涂膜电极可应用于电化学检测硝酸盐和去除硝酸盐的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铝水滑石 涂膜电极 催化还原法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49
17
作者 陈进生 商雪松 +3 位作者 赵金平 张福旺 徐亚 李建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69,共6页
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定期检测与评价是烟气脱硝系统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厦门某电厂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其表观活性、微观性能和表面沉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与表征,研究发现:运行了25 144 h后的催化剂活性(K/K0)为0.... 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定期检测与评价是烟气脱硝系统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厦门某电厂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其表观活性、微观性能和表面沉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与表征,研究发现:运行了25 144 h后的催化剂活性(K/K0)为0.72;孔径小于3.5 nm孔道基本消失,比表面积下降的幅度为13.5%~17.7%;VOx物种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催化剂的晶体粒子也有抱团现象;运行催化剂表面沉积的Ca2+、Na+、K+、P的质量浓度分别是新鲜催化剂的4.5~5.0、115~140、4.6~5.7和7.4~7.9倍,同时存在砷的累积。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可为我国今后全面开展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价提供借鉴,对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优化、再生工艺选择、延长催化剂的寿命、降低SCR系统的生产运行成本等方面均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催化 性能 检测 表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废弃SCR脱硝催化剂元素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晨 陆强 +2 位作者 蔺卓玮 李文艳 董长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06-3312,共7页
随着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以及SCR脱硝工程的大量建设,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高效处置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高附加值成分的元素回收是较为合理的处置方案。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废弃SCR脱硝催化剂3种主要元素Ti、V... 随着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以及SCR脱硝工程的大量建设,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高效处置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高附加值成分的元素回收是较为合理的处置方案。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废弃SCR脱硝催化剂3种主要元素Ti、V、W(或Mo)回收的主要技术方案,其中Ti元素的回收主要是通过钠化焙烧法或浓碱浸出法首先分离Ti元素,而后通过酸洗法回收获得二氧化钛;V元素的回收方法主要包括铵盐沉淀法、萃取法和电解法,从而得到五氧化二钒或者偏钒酸铵;W元素的回收方法主要包括钙盐沉淀法、钠盐结晶法和酸沉法,从而得到三氧化钨。在此基础上,对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为开发高效合理的元素回收技术提供依据,并指出后续研究中还需要优化酸洗法回收Ti元素的酸洗条件以及V、W元素的纯化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回收产品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回收 废物处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硝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Mn-Fe/TiO_2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彦霞 房晶瑞 +2 位作者 雷本喜 汪澜 考宏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TiO2催化剂,并采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锰前体种类、负载量(活性组分质量占载体质量的百分比)、Fe含量(Fe物质的量占活性组分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TiO2催化剂,并采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锰前体种类、负载量(活性组分质量占载体质量的百分比)、Fe含量(Fe物质的量占活性组分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高于以硝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有利于脱硝活性的提高,而Fe的添加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有重要作用,但Fe含量超过15%后,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焙烧温度超过650℃时会使活性组分的结晶度提高,导致脱硝活性的降低。在锰前体为乙酸锰、负载量为15%、Fe含量为15%、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200℃的条件下,Mn-Fe/TiO2催化剂的NO转化率约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铁 二氧化钛催化 脱硝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渣应用于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伯雄 孙喜 +2 位作者 陈建宏 Surjit Singh 胡国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0,共5页
对棉杆热解渣分别进行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综合活化,并以它们为载体,分别负载锰铈的氧化物获得催化剂,探讨它们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脱硝性能。同时对3种催化剂进行BET、NH3-TPD、H2-TPR和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化学综合... 对棉杆热解渣分别进行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综合活化,并以它们为载体,分别负载锰铈的氧化物获得催化剂,探讨它们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脱硝性能。同时对3种催化剂进行BET、NH3-TPD、H2-TPR和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化学综合法活化后所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可达到1 614 m2/g,且其微孔中孔分布最为丰富;NH3-TPD表征结果说明化学活化法所得催化剂对NH3吸附效果最佳,其次为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的催化剂;H2-TPR表征结果可知经化学活化法所得催化剂氧化还原性最好,其次为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的催化剂;脱硝试验结果可知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到的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SCR活性最佳,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硝 锰铈氧化物 热解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