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液双相体系中β-D-呋喃果糖苷酶催化转移反应的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宁 曹劲松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20,共5页
筛选出一些有利于维持 β D 呋喃果糖苷酶稳定性的有机溶剂 ,并研究了其在水 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催化转移反应的基本特性。非水相体系组成、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丁酸乙酯 缓冲液双相体系中 ,有利于该酶... 筛选出一些有利于维持 β D 呋喃果糖苷酶稳定性的有机溶剂 ,并研究了其在水 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催化转移反应的基本特性。非水相体系组成、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丁酸乙酯 缓冲液双相体系中 ,有利于该酶发生转移反应、合成低聚糖的反应条件为 :有机溶剂体积比 91 5 8% (蔗糖底物初始量为 4 7 5 2 g/L ,酶添加量 0 5U/mL) ,pH 6 0 ,保温温度 5 4℃ ,此时振荡反应 32min后低聚糖合成率可达 3 4 1%。聚羟乙基异丁烯酸固定化 β D 呋喃果糖苷酶在丁酸乙酯 水双相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呋喃果糖苷酶 水-有机溶剂双相体系 转果糖作用 催化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坤兰 高爽 奚祖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以磷钨杂多酸盐作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30%H2O2为氧源,研究了中性条件下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n(H2O2)∶n(双键)=1.2∶1,m(溶剂)/m(大豆油)=... 以磷钨杂多酸盐作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30%H2O2为氧源,研究了中性条件下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n(H2O2)∶n(双键)=1.2∶1,m(溶剂)/m(大豆油)=3.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时,生成环氧大豆油中的碘值小于0.04g(I)/g,环氧值大于6%,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不降低催化活性。整个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大豆油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不对称合成(Ⅰ)--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光学活性α-氨基酸 被引量:7
3
作者 俞凌翀 王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4期336-340,共5页
在固液两相条件下用手性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与α-溴代羧酸酯反应,合成了十二个具有光学活性的α-(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羧酸酯,经肼解和水解,得到相应的光学活性α-氨基酸,光学纯度百分率为3.6-17.8%。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酰亚胺 转移催化 手性季铵盐 光学活性 转移催化反应 催化不对称合成 羧酸酯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洪云 陈璐 +2 位作者 高焕新 金国杰 丁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2-1175,共4页
以 H_2O_2为氧化剂,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氯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氯丙烷,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催化剂回收困难,而在氯仿溶剂中,催化剂容易回收。在氯仿溶剂中环... 以 H_2O_2为氧化剂,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氯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氯丙烷,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催化剂回收困难,而在氯仿溶剂中,催化剂容易回收。在氯仿溶剂中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较低,通过加入适量的助剂 K_2HPO_4能抑制环氧氯丙烷的水解而提高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氯丙烯环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以氯仿为溶剂,K_2HPO_4用量(相对于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0.04%,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m(氯内烯):m(H_2O_2)=5.0,m(催化剂):m(H_2O_2)=1.0。在此条件下,H_2O_2的转化率为96.4%,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9.4%和86.2%。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回收的催化剂性能接近新鲜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氯丙烯 环氧化 环氧氯丙烷 过氧化氢 氯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脂肪族α-氨基酸 被引量:3
5
作者 俞凌翀 严梅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本文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由脂肪族醛或酮、氯仿和氨合成了九个脂肪族α-氨基酸,产率21.4—52.4%。直链脂肪醛也能起反应。付产物α-氨基酰胺的离析,为环氧化物中间体历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转移催化反应 脂肪醛 环氧化物 氨合成 脂肪族醛 合成脂肪 中间体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作用下苄苯醚催化转移氢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6
作者 熊俊 潘晶莹 吕秀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7-1442,共6页
引言 木质素是由含氧苯丙烷单元构成的一种复杂三维网状聚合物,是构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储量仅次于纤维素,估计每年全世界由植物生长可产生1500亿吨木质素[1]。
关键词 木质素 苄苯醚 供氢剂 微波 催化转移氢解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环氧化苯乙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军辉 李军 +2 位作者 张爱平 刘俊龙 高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H2O2直接氧化苯乙烯制环氧苯乙烷的反应,考察了溶剂、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苯乙烯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的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乙酸乙酯为溶剂,n(苯乙烯)∶n(H2O2)∶n(催化...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H2O2直接氧化苯乙烯制环氧苯乙烷的反应,考察了溶剂、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苯乙烯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的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乙酸乙酯为溶剂,n(苯乙烯)∶n(H2O2)∶n(催化剂)=300∶300∶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反应液中苯乙烯质量分数为10%。在该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为85.5%,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为84.9%。催化剂可过滤回收,循环使用2次后的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苯乙烯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的研究
8
作者 刘军辉 张爱平 +2 位作者 张毅 刘俊龙 高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02-1105,共4页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双氧水直接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反应,考察了溶剂、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底物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2-二氯乙烷为溶剂,n(H2O2)... 研究了磷钨杂多酸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双氧水直接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反应,考察了溶剂、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底物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2-二氯乙烷为溶剂,n(H2O2)∶n(底物双键)=1∶1,n(底物双键)∶n(催化剂)=100∶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底物质量浓度65 g/L。最适宜反应条件下产物环氧值达8.74 g.100 g-1,催化剂可循环再利用,并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端羟基聚丁二烯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香兰醛树脂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强 隆泉 +1 位作者 石敏先 郑保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醛(香兰醛)和Merrifield树脂为原料,在以 DMF为反应介质、K2CO3 为固相碱、18 冠 6醚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固 液 固三相转移催化体系中,合成了一种以醛基为反应活性基团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交联聚苯乙烯 4 苄氧基 3 ... 以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醛(香兰醛)和Merrifield树脂为原料,在以 DMF为反应介质、K2CO3 为固相碱、18 冠 6醚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固 液 固三相转移催化体系中,合成了一种以醛基为反应活性基团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交联聚苯乙烯 4 苄氧基 3 甲氧基苯甲醛树脂。用 FTIR和有机元素分析对树脂进行表征,树脂的醛基含量通过DNP衍生化产物进行元素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苄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聚苯乙烯树脂 转移催化反应 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反应活性 合成树脂清除剂 香兰醛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硫氰酸铵
10
作者 庞秀言 孙汉文 +1 位作者 李志远 张红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7-408,共2页
Ammonium thiocyanate was prepared in 2 steps from aqueous ammonia and carbon disulfied by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in yield of 72 7%, when catalysts consisted of OP 4 and OP 21 in mole ratio of 4∶6. The effects of re... Ammonium thiocyanate was prepared in 2 steps from aqueous ammonia and carbon disulfied by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in yield of 72 7%, when catalysts consisted of OP 4 and OP 21 in mole ratio of 4∶6.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ime, mole ratio of OP 4 to OP 21 and conparison with other catalysts on the reaction were descu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铵 转移催化反应 合成 催化 OP-4 O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酯基取代酞菁铜及其光导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泳 陈红征 汪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Copper-tetra-4-(butyloxycarbonyl) phthalocyanine, copper-tetra-4-(octyloxycarbonyl) phthalocyanine and copper-tetra-4-(dodecoxycarboxyl) phthalocyanine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reaction. The re... Copper-tetra-4-(butyloxycarbonyl) phthalocyanine, copper-tetra-4-(octyloxycarbonyl) phthalocyanine and copper-tetra-4-(dodecoxycarboxyl) phthalocyanine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reaction. The reaction has several advantag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carboxyl-esterified method, such as the milder conditions, the shorter reaction time(3—6 h), the higher yield(>95%),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substituent group length of these compounds, the morphology and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molecules in their casting films is different, leading to the different photoconductivities of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基取代酞菁铜 转移催化反应 光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相相转移催化氧化芴制备芴酮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俊 于丽梅 +1 位作者 张文珠 高占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3-1176,共4页
该文利用气-质联用仪确证了芴中杂质的结构和含量。反应物和产物的物料衡算揭示:在以二甲苯和水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季铵盐为相转移剂、空气为氧化剂氧化悬浮于二甲苯中的芴制备芴酮的反应中,芴的转化率为100%;芴100%的转化成芴... 该文利用气-质联用仪确证了芴中杂质的结构和含量。反应物和产物的物料衡算揭示:在以二甲苯和水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季铵盐为相转移剂、空气为氧化剂氧化悬浮于二甲苯中的芴制备芴酮的反应中,芴的转化率为100%;芴100%的转化成芴酮和水,无其他副产物;反应前后原料芴中的杂质数目没有变化,每个杂质的物质的量也保持相等。用纯芴在相同的条件进行氧化反应,芴的转化率为100%,得到纯度100%的芴酮,验证了前述结果。从反应液中分离出芴酮后,溶剂、催化剂、相转移剂、水均可循环使用。同时讨论了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溶液 氧化反应 芴酮 转移催化反应 绿色化学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氢转移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逄雅洁 李瑾 +3 位作者 任祉杰 马瑛琪 钟莲 赵如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5,共9页
本文以NaH_(2)PO_(2)·H_(2)O和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以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CHS)为稳定剂,制备氧化石墨烯(GO)负载纳米铜(CuNPs)复合物(GO-CuNPs-CH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壳聚糖脱乙酰度对GO-CuNPs-CHS中CuNPs尺寸形... 本文以NaH_(2)PO_(2)·H_(2)O和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以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CHS)为稳定剂,制备氧化石墨烯(GO)负载纳米铜(CuNPs)复合物(GO-CuNPs-CH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壳聚糖脱乙酰度对GO-CuNPs-CHS中CuNPs尺寸形貌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GO-CuNPs-CHS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对4-硝基苯酚(4-NP)的氢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使用低脱乙酰度壳聚糖为稳定剂有利于制备小粒径、近球形的CuNPs。以脱乙酰度为52.3%的壳聚糖为稳定剂制备的GO-CuNPs-N3中CuNPs的平均粒径为(9.0±1.3)nm。GO-CuNPs-CHS的氢转移催化性能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强,以GO-CuNPs-N3为催化剂时仅需8 min 4-NP转化率可达到98.4%,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6868 min^(-1),反应活化能Ea为40.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转移催化反应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鎓盐的固液相转移平衡研究(Ⅰ)——溴化四丁铵和羧酸钾的平衡常数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雨生 郑珞 赵英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5期649-651,共3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液-液相转移催化反应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有一些水分子会随着离子对一起萃入有机相并在其周围形成水化膜,这不仅会降低反应速度有时还会引起种种副反应。另一个缺点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强亲水性的离子。在这两种情况下... 目前广泛应用的液-液相转移催化反应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有一些水分子会随着离子对一起萃入有机相并在其周围形成水化膜,这不仅会降低反应速度有时还会引起种种副反应。另一个缺点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强亲水性的离子。在这两种情况下改用固液相反应可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鎓盐为催化剂的固液相转移是否真正的可逆过程,它的相转移规律如何,至今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研究了溴化四丁铵与某些羧酸钾盐之间的反应平衡常数,其它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过程 平衡常数 转移催化反应 转移规律 水化膜 固液相转移 固液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株果糖基转移酶的活性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利平 韩亚伟 +2 位作者 毛多斌 管丽红 陈永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8期332-333,339,共3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不同菌种粗酶液对蔗糖的催化反应,获得了6种产果糖基转移酶的菌种,为后期果糖基转移酶的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 果糖基转移酶:催化反应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催化材料创新及其在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谢在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27,共5页
介绍了金属及氧化物组装修饰多孔催化材料和含骨架杂原子多孔催化材料在低碳烯烃增产技术中的应用、复合孔道的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增产芳烃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以及有机/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和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材料在含氧化合物合成... 介绍了金属及氧化物组装修饰多孔催化材料和含骨架杂原子多孔催化材料在低碳烯烃增产技术中的应用、复合孔道的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增产芳烃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以及有机/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和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材料在含氧化合物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等.基于催化作用的本质,提出了通过解决多孔材料催化功能化及孔道调变等关键科学问题,将从根本上推动基本有机化学品生产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催化材料 金属及氧化物组装修饰 骨架杂原子 复合孔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催化材料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材料 基本有机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条件下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氯丙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声 张生军 +3 位作者 赵公大 李军 安庆大 高爽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H2O2为氧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C16H33(70%)+C18H37(30%))N(CH3)3]3[PW4O16]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反应.结果表明,在氯丙烯/H2O2/催化剂(摩尔比)=400∶100∶1条件下,50~55℃反应3 h,环氧氯丙烷的... 系统地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H2O2为氧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C16H33(70%)+C18H37(30%))N(CH3)3]3[PW4O16]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反应.结果表明,在氯丙烯/H2O2/催化剂(摩尔比)=400∶100∶1条件下,50~55℃反应3 h,环氧氯丙烷的收率为85~87%.在NaH2PO4存在下,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活性无明显降低,新鲜催化剂和回收催化剂的31P MAS NMR谱分析结果表明NaH2PO4对催化剂结构和组成具有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烯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H2O2 环氧化 环氧氯丙烷
原文传递
三炔丙基异氰尿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其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苏锋 史铁钧 +1 位作者 杨兆攀 谭德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85-2091,共7页
以3-溴丙炔、异氰尿酸为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三炔丙基异氰尿酸酯(TPIC),并用FT-IR、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A表征了热固化后的TPIC的热性能。结果表明:热固化后的树脂在375℃开始分解,800℃的残炭率达75%。根据DSC曲线... 以3-溴丙炔、异氰尿酸为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三炔丙基异氰尿酸酯(TPIC),并用FT-IR、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A表征了热固化后的TPIC的热性能。结果表明:热固化后的树脂在375℃开始分解,800℃的残炭率达75%。根据DSC曲线,TPIC的熔点为167℃左右,并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Reich-Levi法分别计算了热固化反应活化能,它们分别为46.81、48.70和40.92kJ.mol-1,热固化反应级数都接近1,并探讨了固化反应过程与机理。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这3种方法均适用于TPIC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丙炔 异氰尿酸 转移催化反应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的合成改进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雯 吴桂英 +4 位作者 马晓青 杜孟洪 王盼盼 张文亚 陈水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乌拉地尔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降压药物,现对其已有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讨论了相转移催化条件和逆向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6-(3-氯丙基)氨基-1,3-二甲基尿嘧啶和1-(2-甲氧基苯基)哌嗪盐酸盐为原料,进行乌拉地尔合成的反应结果。逆向相... 乌拉地尔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降压药物,现对其已有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讨论了相转移催化条件和逆向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6-(3-氯丙基)氨基-1,3-二甲基尿嘧啶和1-(2-甲氧基苯基)哌嗪盐酸盐为原料,进行乌拉地尔合成的反应结果。逆向相转移催化条件下所获收率高于相转移催化条件。当选择β-CD为逆向相转移催化剂,水为溶剂,反应温度为95℃,在1500 r min 1转速下经2~3 h反应,可以大于80%的收率获得含量为96.6%~98.0%乌拉地尔粗品。乌拉地尔粗品精制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其适宜条件是7℃时,二氯甲烷为溶剂,丙酮为反溶剂,所获得乌拉地尔成品含量〉98.5%,收率〉95%。乌拉地尔结构经1H-NMR、MS、IR和元素分析确证。与已有工艺比较,改进的合成方法具有显著缩短反应时间,产物分离简单易行,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逆向相转移催化反应 反溶剂重结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化β沸石的硅铝分布及表面酸性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包佳青 谢在库 +1 位作者 陆贤 陈庆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30-1935,共6页
研究了铝酸钠溶液处理对β沸石硅铝分布及表面酸性质的影响 ,通过 XRD,NH3-TPD,Pyridine-IR及 NMR表征了经 Na Al O2 溶液处理后的 Hβ沸石的表面酸性质 .结果表明 ,Hβ沸石的总酸量增加 ,B酸量和 L酸量亦增加 . Na Al O2 溶液处理对β... 研究了铝酸钠溶液处理对β沸石硅铝分布及表面酸性质的影响 ,通过 XRD,NH3-TPD,Pyridine-IR及 NMR表征了经 Na Al O2 溶液处理后的 Hβ沸石的表面酸性质 .结果表明 ,Hβ沸石的总酸量增加 ,B酸量和 L酸量亦增加 . Na Al O2 溶液处理对β沸石具有补铝功能 ,补铝机理为 Al(OH) - 4阴离子在 Si(0 Al) A 位发生同晶取代 .甲苯歧化与 C9芳烃烷基转移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结果表明 ,Na Al O2 溶液处理可以提高 β沸石催化剂的芳烃转化率和 (B+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化β沸石 同晶取代机理 硅铝分布 表面酸性 烷基转移催化反应 催化剂甲苯 碳9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