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链转移聚合法制备聚对甲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
1
作者 严丽丽 陈巧玲 +3 位作者 施晓枫 张冬 陈莉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首次以钴Ⅱ肟氟化硼配合物(CoBF)催化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由催化链转移聚合法制备聚对甲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poly(p-Methylstyrene)),考察不同CoBF的用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BF用量的增加,聚对甲... 首次以钴Ⅱ肟氟化硼配合物(CoBF)催化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由催化链转移聚合法制备聚对甲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poly(p-Methylstyrene)),考察不同CoBF的用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BF用量的增加,聚对甲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另外,还采用了基于重均聚合度(DPw)的Mayo方程,计算出催化剂表观链转移常数(ct)为3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链转移聚合 对甲基苯乙烯 链转移常数 Mayo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蜂蜜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磁分散固相萃取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少丹 唐嘉琦 +1 位作者 贾博 吕运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3,共9页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RGET-ATRP)在磁性微球(MMs)表面连续接枝了聚碱类聚合物和聚乙二醇刷。首先将MMs包覆硅胶,接枝氨基,然后在其表面接枝溴引发剂,最后在MMs表面进行聚合,制备了亲水性聚合物刷磁性微球(H...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RGET-ATRP)在磁性微球(MMs)表面连续接枝了聚碱类聚合物和聚乙二醇刷。首先将MMs包覆硅胶,接枝氨基,然后在其表面接枝溴引发剂,最后在MMs表面进行聚合,制备了亲水性聚合物刷磁性微球(HMMs)。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HMMs进行表征,并研究了HMMs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HMMs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利用制备的HMMs,采用磁分散固相萃取(MDS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蜂蜜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Cs)残留。TCs的平均回收率为85.8%~94.5%,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92~2.56μg/kg和6.40~8.53μg/kg。该方法成功地用于蜂蜜中TCs残留的快速分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散固相萃取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亲水性聚合物刷 磁性微球 四环素类抗生素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新威 胡祖明 +1 位作者 潘婉莲 刘兆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1-23,26,共4页
阐述了纳米纤维的概念,介绍了无机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的制备,以及用电纺丝法、海岛型双组分复合纺丝法、催化挤出聚合、分子喷丝板纺丝法制备有机纳米纤维的技术,并对各制备技术的发展作了分析。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制备工艺 电纺丝 海岛型双组分复合纺丝 催化挤出聚合 分子喷丝板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2-1270,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的制备技术,如共混法,后改性法(射线辐照法、过氧化物处理法、反应挤出法),催化聚合法,交联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HMSPP的大分子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特征,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工业生产的适用性,对HM... 综述了国内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的制备技术,如共混法,后改性法(射线辐照法、过氧化物处理法、反应挤出法),催化聚合法,交联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HMSPP的大分子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特征,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工业生产的适用性,对HMSPP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HMSPP制备技术的展望。催化聚合法是未来HMSPP乃至整个聚丙烯(PP)工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催化剂的改进和聚合工艺的优化实现高性能PP制备,是PP企业获得长久竞争力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后改性 催化聚合法 长链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系中间相沥青分子结构对其炭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辉涛 郭建光 +1 位作者 李文龙 李轩科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77,共9页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因具有高模量、低电阻率、高导热等特性,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以采用HF/BF3催化萘一步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AR-MP)和采用AlCl3催化萘两步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N-MP)为原料,制备了高性能炭纤维。通过元...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因具有高模量、低电阻率、高导热等特性,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以采用HF/BF3催化萘一步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AR-MP)和采用AlCl3催化萘两步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N-MP)为原料,制备了高性能炭纤维。通过元素分析、TG-MS、FT-IR、13C-NMR、MALDI-TOF-MS、XRD和SEM等手段对上述沥青和纤维进行了分析表征,对比了不同催化聚合工艺制备的中间相沥青的分子结构和性能,并进一步探究了中间相沥青分子结构差异对其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R-MP分子构型偏向于半刚性的棒状,含有更多的环烷结构和甲基侧链,其预氧化后的纤维显示出更好的碳平面取向,使其石墨化纤维具有更好的热导率(716 W/m·K);而N-MP分子构型偏向于刚性的圆盘状、芳香度高,其纤维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更少,石墨化后具有更大的拉伸强度(3.4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沥青 中间相沥青 催化聚合法 分子结构 微晶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新华 李永 +2 位作者 储兆洋 杨旭 王翠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3,共7页
为制备新型细菌纤维素(BC)气凝胶可控接枝聚合物,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以含溴的细菌纤维素为引发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溴化铜(CuBr_2)... 为制备新型细菌纤维素(BC)气凝胶可控接枝聚合物,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以含溴的细菌纤维素为引发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溴化铜(CuBr_2)为催化剂,制备了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PDMAEMA)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能谱分析仪对大分子引发剂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借助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表征了接枝物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以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为原料,采用ARGET ATRP法成功制备了BC-g-PDMAEMA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27,接枝率为875.76%,接枝后纤维直径增大且在纤维表面形成覆盖层,热稳定性由205℃升高到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气凝胶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