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气相羰化镍基复合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刘志军 黄艳芳 +1 位作者 刘金红 姚虎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1,56,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Mo/AC和Ni-Mo-La/AC复合催化剂,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其催化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和醋酸甲酯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并用吸附法表征了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结果证明,Ni-Mo/AC催化剂在... 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Mo/AC和Ni-Mo-La/AC复合催化剂,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其催化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和醋酸甲酯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并用吸附法表征了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结果证明,Ni-Mo/AC催化剂在反应中容易积炭,失活较快,La元素的加入对活性组分在AC上的均匀分散及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有所改善,降低了失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醋酸 羰基化 复合催化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改性的ZSM-5催化剂对甲苯和甲醇择形甲基化反应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谭伟 侯珂珂 +4 位作者 刘民 李文慧 刘海鸥 宋春山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3-522,共20页
在常压下,以N2为载气,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NiO改性的ZSM-5催化剂催化甲苯和甲醇择形烷基化反应的性能。采用Ar物理吸附、XRD、XRF、TEM、XPS、H2-TPR、NH3-TPD、Py-IR、UV-Vis、UV-Raman、TG、GC-MS等手段表征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 在常压下,以N2为载气,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NiO改性的ZSM-5催化剂催化甲苯和甲醇择形烷基化反应的性能。采用Ar物理吸附、XRD、XRF、TEM、XPS、H2-TPR、NH3-TPD、Py-IR、UV-Vis、UV-Raman、TG、GC-MS等手段表征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在ZSM-5催化剂上负载质量分数为3%或5%的Ni,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催化甲苯甲基化反应后,NiO改性ZSM-5催化剂上出现了金属Ni,这可能是由于在积炭过程中,伴随着氢转移过程或者是水消炭反应过程而产生的H2将NiO还原为金属Ni;而且,催化剂的积炭量明显降低,同时作为积炭前驱体的稠环芳烃的生成量也明显减少,推测可能是由于金属Ni的存在,抑制了烷基苯脱氢生成稠环芳烃积炭前驱体的反应,因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ZSM-5分子筛 Ni物种 催化稳定性 抑制脱氢 择形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卤醇脱卤酶的制备及催化合成ATS-5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国斌 翟良创 +2 位作者 汪斌 姚佳 周全法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6-32,共7页
研究了海藻酸钠固定化卤醇脱卤酶(HHDH)的制备条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5%,HHDH给酶量2.4×104U/m L,戊二醛浓度1.00%,氯化钙浓度1.5%和固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HHDH包埋率为52.1%,活力回收率为75.2%.固定化HHDH间... 研究了海藻酸钠固定化卤醇脱卤酶(HHDH)的制备条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5%,HHDH给酶量2.4×104U/m L,戊二醛浓度1.00%,氯化钙浓度1.5%和固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HHDH包埋率为52.1%,活力回收率为75.2%.固定化HHDH间歇催化合成(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ATS-5),经5批次反应后,相对活力为51.2%;固定化HHDH连续催化合成ATS-5,在10 d后底物转化率为90.6%,ATS-5精馏提纯收率为98.2%,纯度达到99.3%,光学纯度达到99.1%.固定化HHDH在4℃下储存80 d后无明显酶活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固定化 卤醇脱卤酶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反应中HZSM-5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温路新 杜茂喜 +2 位作者 杜凌云 王勇 李云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以乙酸与异成醇的气固相酯化反应为典型反应,考查了硅/铝比、焙烧工艺及反应条件对HZSM-5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沸石的择形催化作用,反应副产物中有异戊烯而没有异戊醚;异戊烯的生成速率对反应温度的变化... 以乙酸与异成醇的气固相酯化反应为典型反应,考查了硅/铝比、焙烧工艺及反应条件对HZSM-5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沸石的择形催化作用,反应副产物中有异戊烯而没有异戊醚;异戊烯的生成速率对反应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对空速及酸/醇比的变化不敏感;沸石的硅/铝比对结焦影响很大。指出烯烃的聚合结焦为双分子反应,需要两个毗邻的强酸中心催化;研制高硅铝比及低温活性好的催化剂是提高其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 催化剂的稳定性 酯化反应 乙酸异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放大实验中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发礼 吕绍洁 +1 位作者 唐松柏 赵明英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37,共5页
用La-Ba-Ox-助剂作为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研究了从0.5ml放大到30ml和200ml装量时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催化剂装量放大时用薄层反应器和通过反应条件的合理调整(如适当地降低反应空速与反应管外加热的... 用La-Ba-Ox-助剂作为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研究了从0.5ml放大到30ml和200ml装量时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催化剂装量放大时用薄层反应器和通过反应条件的合理调整(如适当地降低反应空速与反应管外加热的温度等),使200ml装量的催化剂反应时床层热点温度与0.5ml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温度相差≤60℃,从而在CH4∶O2=(4.75~5.08)∶1、CH4空速5000h-1、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840℃条件下,实现了200ml装置催化剂的1000h稳定运转,其C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保持在62.4%~71.9%和16.5%~17.3%,甲烷转化率为23.5%~26.6%。该结果与0.5ml催化剂装量的1000h稳定性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催化稳定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催化热解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鲁长波 宋文立 林伟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3-257,共5页
通过喷动床-固定床两步法生物质催化热解工艺研究了HUSY/-γA l2O、HZSM-5/-γA l2O3、N iMoHUSY/-γA l2O3和N iMoHZSM-5/-γA l2O34种催化剂的结焦性能、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越强,其产焦率越高,且过强的催化剂... 通过喷动床-固定床两步法生物质催化热解工艺研究了HUSY/-γA l2O、HZSM-5/-γA l2O3、N iMoHUSY/-γA l2O3和N iMoHZSM-5/-γA l2O34种催化剂的结焦性能、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越强,其产焦率越高,且过强的催化剂酸性不利于主要产物选择性的提高;催化剂B酸位在反应初期就基本失活,L酸在随后的反应中起主要催化作用;催化剂失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不可再生失活。故应研究适合于生物质催化热解的具有特殊孔结构、弱酸性和高活性稳定性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稳定性 产焦率 失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方式对Ti/IrO_2+MnO_2阳极析氧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志国 刘华英 +2 位作者 周贤良 华小珍 彭新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264-267,271,共5页
通过热分解法制备Ti/IrO2+MnO2阳极,研究水冷、空冷、氮气保护随炉冷(氮冷)及炉冷4种冷却方式对Ti/IrO2+MnO2阳极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冷得到的Ti/IrO2+MnO2阳极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循环伏安电荷q*可到达140mC/cm2左... 通过热分解法制备Ti/IrO2+MnO2阳极,研究水冷、空冷、氮气保护随炉冷(氮冷)及炉冷4种冷却方式对Ti/IrO2+MnO2阳极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冷得到的Ti/IrO2+MnO2阳极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循环伏安电荷q*可到达140mC/cm2左右,但该阳极的稳定性最差;炉冷电极及氮冷电极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均较差;空冷阳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循环伏安电荷q*可到达118mC/cm2,且稳定性是4种电极中最高的。综合分析,空冷是比较合理的冷却方式,它能确保Ti/IrO2+MnO2阳极在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的同时又拥有最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方式 Ti/IrO2+MnO2电极 催化活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吉媛媛 满毅 +1 位作者 王焕茹 薛丽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以长期评价-再生为一个运行周期,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于520℃且有水的条件下,考察了用于C4烯烃转化制丙烯的ZSM-5催化剂的稳定性,并采用NH3-TPD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总酸量,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与其酸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除在第1运行周期... 以长期评价-再生为一个运行周期,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于520℃且有水的条件下,考察了用于C4烯烃转化制丙烯的ZSM-5催化剂的稳定性,并采用NH3-TPD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总酸量,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与其酸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除在第1运行周期中,C4烯烃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外,从第2运行周期开始,C4烯烃转化率和丙烯收率几乎不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经过累积4 000 h的评价后,C4烯烃转化率约为65%,丙烯收率大于30%。结合NH3-TPD表征结果发现,C4烯烃转化制丙烯的反应可在较低催化剂酸量下进行,催化剂的酸性或酸分布影响C4烯烃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当C4烯烃转化率高时,丙烯收率与催化剂的酸量关系不密切,但C4烯烃转化率低时,丙烯收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C4烯烃转化 催化稳定性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可望 王婉人 汪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90-396,400,共8页
由于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容易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中毒失活,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双(亚乙基二氨)氯化金(Ⅲ)中间体,将Au纳米颗粒沉积在SBA-15孔道之中。使用SBA-15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将Au纳米颗粒包裹在介孔结构之中... 由于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容易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中毒失活,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双(亚乙基二氨)氯化金(Ⅲ)中间体,将Au纳米颗粒沉积在SBA-15孔道之中。使用SBA-15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将Au纳米颗粒包裹在介孔结构之中,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SBA-15载体上制备TiO薄膜,稳定Au纳米颗粒。使用苯甲醇氧化反应评估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在连续3次反应后,Au纳米颗粒仍均匀分布在SBA-15的孔径中并且催化性能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原子层沉积 二氧化钛薄膜 负载型纳米催化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琳茹 赵宁 +1 位作者 王晓波 黄鑫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单原子催化剂兼具100%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受到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单原子催化剂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其规模化制备及在重要工业反应的应用。近年来,火焰喷雾热解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可规...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单原子催化剂兼具100%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受到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单原子催化剂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其规模化制备及在重要工业反应的应用。近年来,火焰喷雾热解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可规模化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本综述对单原子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方法和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火焰喷雾热解制Mo、Pt、Pd、La、Zr基单原子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转化、CO氧化、CO_(2)加氢制甲醇和光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湿式制备方法,火焰喷雾热解法所制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结构稳定性、抗积炭性、各组分的物相及其空间分布可控等优势。对火焰喷雾热解制单原子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雾热解 单原子催化 规模化制备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法制备BCN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
11
作者 卜学琳 曾祥会 +6 位作者 陈辉 方伟 杜星 王大珩 何漩 李薇馨 赵雷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31-7037,7059,共8页
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为氮源,以硼酸为硼源制备不同前驱体,通过高温氨解直接合成硼碳氮(BCN-x,分别记为BCN-EDA,BCN-DETA和BCN-TETA)。利用XRD、SEM、TEM、XPS、UV-Vis和PL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在无牺牲剂... 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为氮源,以硼酸为硼源制备不同前驱体,通过高温氨解直接合成硼碳氮(BCN-x,分别记为BCN-EDA,BCN-DETA和BCN-TETA)。利用XRD、SEM、TEM、XPS、UV-Vis和PL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在无牺牲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对BCN-x样品的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片状结构,且BCN-EDA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好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所制备的BCN-x可以在350~780 nm可见光照射下将CO_(2)还原为CO和CH_(4),且BCN-EDA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CO产量为32.20μmol/g,且在20 h内能保持相当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碳氮 催化CO_(2)还原 光生载流子分离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性能研究
12
作者 袁滨 安欣 刘玉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48,共6页
开发了一种工业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简称萘法苯酐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生产量级制备。采用单管模试装置对催化剂的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萘法苯酐催化剂在单管风量4.0 m^(3)/h、熔盐温度340~350℃时,萘负荷达75~8... 开发了一种工业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简称萘法苯酐催化剂),并进行了工业生产量级制备。采用单管模试装置对催化剂的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萘法苯酐催化剂在单管风量4.0 m^(3)/h、熔盐温度340~350℃时,萘负荷达75~85 g/m^(3),反应器出口苯酐收率为102%~104%(w),产物中萘醌收率不高于0.5%(w)。诱导期开停车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频繁开停车能力。催化剂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工业萘法苯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飞温稳定性。此外,重复开停车过程中萘法苯酐催化剂性能基本不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酐 催化稳定性 开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镍与骨架镍催化性能比较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日志 杜艳 +4 位作者 陈长林 邢卫红 徐南平 陈长祥 张正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4-706,共3页
The paper chiefly compar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nd Raney nickel in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p-nitrophen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 The paper chiefly compar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nd Raney nickel in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p-nitrophen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Raney nickel under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fresh and used nickel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nitrogen sorption and particle analyz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article size,surface structure,etc. may play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ckel samples.The aggregation of nano-particles would lead to the deactivation of nano-sized nickel,while the jamming of pores would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activation of Raney nick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 骨架镍 催化活性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的粒径可控合成及其在甲醇转化中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烽 董梅 +5 位作者 苟蔚勇 黄立志 李俊汾 樊卫斌 秦张峰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582,共7页
以四丙基氢氧化胺为模板剂、聚乙二醇为添加剂,水热合成了粒径在0.1~14μm且分布均一的ZSM-5分子筛,并采用XRD、SEM、BET、Py-IR、NH3-TPD和ICP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粒径分子筛在甲醇转化制碳氢化合物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 以四丙基氢氧化胺为模板剂、聚乙二醇为添加剂,水热合成了粒径在0.1~14μm且分布均一的ZSM-5分子筛,并采用XRD、SEM、BET、Py-IR、NH3-TPD和ICP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粒径分子筛在甲醇转化制碳氢化合物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调变PEG添加量、硅源种类和水含量以及控制陈化和晶化条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变分子筛晶粒尺寸。随着粒径的减小,ZSM-5晶粒的聚集程度、比表面积和Si/Al比提高,而结晶度、Brnsted酸浓度和总酸量有所下降。在甲醇催化转化制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中,粒径为0.1μm的分子筛催化稳定性最好;随着粒径的增大,其稳定性逐渐下降,粒径为14μm的分子筛催化剂寿命明显降低。同时,粒径对甲醇转化产物分布也有较大影响;小粒径分子筛有利于生成轻质烃类(C1~C4),而大粒径分子筛对C5以上烷烃和芳烃的选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粒径 甲醇转化 碳氢化合物 催化稳定性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膜反应器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爱勇 肖羽堂 +1 位作者 吕晓龙 高冠道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30,共6页
传统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催化剂应用形式方面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将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进行耦合可从不同角度较好解决此类难题;目前的光催化膜反应器主要有悬浮型、负载型和内嵌型光催化膜反应器3种;在全面论述各类光催化... 传统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催化剂应用形式方面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将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进行耦合可从不同角度较好解决此类难题;目前的光催化膜反应器主要有悬浮型、负载型和内嵌型光催化膜反应器3种;在全面论述各类光催化膜反应器的工艺特性的基础之上,针对当前光催化耦合分离膜在合理选择膜类型和膜孔径方面存在理论不足的现状,首次提出耦合分离膜在膜类型和膜孔径选择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依据和一套可操作性极强的选择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离膜 催化剂分离 污染物分离 膜光催化稳定性 膜孔径选择 催化剂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一步水热合成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传香 陈亚玲 +3 位作者 巩云 刘慧颖 戴玉明 丛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石墨烯(MoS 2/RGO)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极等分别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石墨烯复合后,MoS 2... 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石墨烯(MoS 2/RGO)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极等分别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石墨烯复合后,MoS 2呈少层花瓣状结构,层间距增加且均匀附着在石墨烯薄层上;二硫化钼催化剂的氧还原过程主要以二电子途径进行,而MoS 2/RGO复合催化剂在氧还原过程中可发挥协同催化作用,其氧还原过程中平均转移电子数为3.58,且复合催化剂在20000 s后的电流密度保持率高达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二硫化钼/石墨烯 氧还原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_x(M=Pd,Fe,Cr)对有序介孔碳的辅助合成及其负载Pt后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盾 何建平 +4 位作者 周建华 王涛 狄志勇 王道军 丁晓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5-391,共7页
以MClx(M=Pd,Fe,Cr;x=2,3,3)为金属源,辅助合成有序介孔碳(OMC),以改善其负载Pt后的电催化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显示,适量PdCl2的引入并未破坏介孔碳的有序结构,由于经历有机碳的高温裂解,OMC-PdCl2主要以金属Pd... 以MClx(M=Pd,Fe,Cr;x=2,3,3)为金属源,辅助合成有序介孔碳(OMC),以改善其负载Pt后的电催化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显示,适量PdCl2的引入并未破坏介孔碳的有序结构,由于经历有机碳的高温裂解,OMC-PdCl2主要以金属Pd为存在形式,较为均一嵌入OMC的骨架中,并在负载Pt的过程中与Pt形成二元催化剂.电化学氢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Pt/OMC-MClx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电化学活性面积为Pt/OMC的2-4倍;其中Pt/OMC-PdCl2最佳,活性面积达120.2m2.g-1,Pt/OMC-CrCl3和Pt/OMC-FeCl3次之.此外,Pt/OMC-MClx还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经100个循环测试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仅衰减22%-40%,使得该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盐 辅助催化 氢吸附-脱附 催化稳定性 有序介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负载型PtSnNa/SUZ-4催化剂中Na^+助剂组分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静静 李书超 +2 位作者 周华兰 许波连 范以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7-861,共5页
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结合X射线衍射(XRD)、H2化学吸附、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丙烷脱氢负载型Pt Sn Na/SUZ-4催化剂中Na+助剂组分的作用。结果表明,Na+组分可中和SUZ-4载体表面的强酸... 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结合X射线衍射(XRD)、H2化学吸附、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丙烷脱氢负载型Pt Sn Na/SUZ-4催化剂中Na+助剂组分的作用。结果表明,Na+组分可中和SUZ-4载体表面的强酸中心、提高催化剂的Pt金属分散度、抑制脱氢产物的裂解和积炭的生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丙烷脱氢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但是过量Na+组分的存在会削弱Sn物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易被还原,导致催化剂丙烷脱氢活性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PtSn催化 SUZ-4分子筛载体 钠离子助剂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N_2O分解催化剂BaCo_6Al_(2.3)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星星 马木提江.吐尔逊 +1 位作者 孙兴涛 王新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aCO3修饰的NiO和Co3O4,用于N2O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研究发现,有最佳组成的BaCo6催化剂比BaxNi6(x=0-2)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BaCo6催化剂,加入了适量作为黏结剂的勃姆石以增加催化剂的力学强度.所得BaCo6Al2.3催化剂,既...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aCO3修饰的NiO和Co3O4,用于N2O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研究发现,有最佳组成的BaCo6催化剂比BaxNi6(x=0-2)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BaCo6催化剂,加入了适量作为黏结剂的勃姆石以增加催化剂的力学强度.所得BaCo6Al2.3催化剂,既有很好的力学强度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450℃,该BaCo6Al2.3催化剂在含0.2%N2O、5%O2、2%H2O、0.01%NO的Ar气氛中,表现出非常稳定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分解 催化稳定性 力学强度 杂质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域型贵金属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冶州 王双 +2 位作者 申涛 朱叶 王得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4-1277,共14页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仅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烧结,还能够减少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脱落以及溶解等问题,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寿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限域型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限域、非金属氧化物限域、金属氧化物限域以及碳层限域的贵金属催化剂。根据限域层制备策略不同,重点分析了限域层的孔结构、导电性、致密性、抗腐蚀性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介绍了实现碳层限域的三种策略,包括“沉积-转化”、“嵌入-转化”以及“一步热解”。分析表明,通过构筑具有丰富孔结构、高导电性及合适厚度的限域层能够在保证活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同时对未来限域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限域型贵金属催化 物理限域层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