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超稠油催化水热裂解改质降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川 陈艳玲 +1 位作者 王元庆 杨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127,共4页
简介了一种有机酸钼盐的制备方法并作为催化剂用于胜利油田郑六平二井超稠油的水热裂解降黏。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下列优化条件: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24h,加入该井地层水,油水比7:3,催化剂加量为稠油质量的0.2%,pH值12;在优化... 简介了一种有机酸钼盐的制备方法并作为催化剂用于胜利油田郑六平二井超稠油的水热裂解降黏。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下列优化条件: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24h,加入该井地层水,油水比7:3,催化剂加量为稠油质量的0.2%,pH值12;在优化条件下经催化水热裂解的实验超稠油,50℃黏度由524.5Pa.s降至14.95Pa.s,降黏率97.15%;当加入水的盐度(NaCl浓度)在7~15g/L范围或反应温度在200~320℃范围时,降黏率变化很小。经催化水热裂解后,该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减少,饱和烃、芳香烃增多;N、C、S元素减少,H、O元素及H、C比增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催化水热裂解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胶质的加氢脱硫;胶质、沥青质分子中支链的脱烷基;沥青质中含硫化合物通过加氢变为硫醇并分解;胶质中醇的一系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催化水热裂解 有机酸钼盐 反应条件 改质 降黏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降黏开采稠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向华 蒲春生 +2 位作者 刘洋 张荣军 秦文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g稠油与30g 0.5%催化荆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Pa·...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g稠油与30g 0.5%催化荆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2,耐矿化度达50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Pa·s降低到1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催化水热裂解 过渡金属催化 乳化 降黏 改质 稠油开采 蒸汽吞吐井 胜利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降黏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晓东 崔盈贤 +2 位作者 何柏 刘全洲 孟科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基于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使用专利水溶性催化剂SP-1(MeL型化合物)和降黏助剂R(复合无机盐)的注空气缓和催化氧化稠油降黏技术。在0.5升反应釜中进行辽河稠油催化氧化,以酸值和黏度(50℃,125 1/s)为测定参数,优选出了室内操作条件:SP-1加... 基于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使用专利水溶性催化剂SP-1(MeL型化合物)和降黏助剂R(复合无机盐)的注空气缓和催化氧化稠油降黏技术。在0.5升反应釜中进行辽河稠油催化氧化,以酸值和黏度(50℃,125 1/s)为测定参数,优选出了室内操作条件:SP-1加量0.2%,R加量1.4%,加水量60%,反应温度200℃,反应压力0.5 MPa,反应时间36小时。在该反应条件下辽河稠油样黏度由382.6 Pa.s降至23 mPa.s。模拟油田焖井条件,将反应时间延长至5天,氧化后稠油样黏度由43.55 Pa.s降至16 mPa.s,酸值由13.50 mg KOH/g降至6.13 mg KOH/g。模拟蒸汽吞吐油层条件,将反应压力提高至8 MPa,氧化5天后尾气含N295.37%,O21.63%,CO21.53%,其他气体1.47%,表明该催化反应中空气的利用率很高。图6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空气催化氧化 催化水热裂解 降黏 反应条件 优化 蒸汽吞吐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地面催化改质降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邓刘扬 唐晓东 +2 位作者 李晶晶 魏宇涛 卿大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综述了稠油地面催化改质、催化水热裂解改质、离子液体改质和物理场辅助催化改质降黏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催化水热裂解的理论机理研究方面对水热裂解催化降黏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稠油水热裂解涉及的催化裂解化学反应及其机理。
关键词 稠油 催化改质 催化水热裂解 离子液体 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超稠油复合催化降粘体系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春红 赵长喜 +3 位作者 程红晓 韩学文 潘忠 王晓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9年第12期18-21,共4页
河南油田创新地进行了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研究。本实验考察了无水体系、含水体系、水热催化裂解体系、乳化降粘体系、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体系(即复合催化降粘体系)对特超稠油作用后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对特超稠油的降粘... 河南油田创新地进行了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研究。本实验考察了无水体系、含水体系、水热催化裂解体系、乳化降粘体系、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体系(即复合催化降粘体系)对特超稠油作用后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对特超稠油的降粘效果,探讨了乳化水热催化裂解降粘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作用下,特超稠油中重质组分发生部分裂解,原油物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体系对河南油田超稠油的降粘率达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催化复合体系 复合催化降粘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