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对磷钼钒杂多酸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通好 冷玉春 +3 位作者 杨洪茂 王国甲 姜玉子 甄开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讨论了镧的置換度和稀土元素对含氧有机化合物在杂多酸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的影响,并与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关联。镧的引入不影响氧化脱氢反应,而明显削弱插入氧反应。其它稀土元素的影响与镧相同。
关键词 稀土 磷钼钒杂多酸 催化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粘土负载的金催化剂制备及其常温催化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祝琳华 李奉隆 +1 位作者 司甜 何艳萍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研究粘土的性质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将金溶胶分别负载到类水滑石(LDHs)和经过壳聚糖改性的蒙脱石(CS-MMT)表面,得到纳米金颗粒呈高度分散状态的金催化剂样品.通过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 为了研究粘土的性质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将金溶胶分别负载到类水滑石(LDHs)和经过壳聚糖改性的蒙脱石(CS-MMT)表面,得到纳米金颗粒呈高度分散状态的金催化剂样品.通过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了金催化剂样品的物相、金的含量、金颗粒的粒径分布及金的存在价态,测试了催化剂样品对CO的常温转化率.结果表明:Au0是粘土负载的金催化剂对CO常温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碱性载体LDHs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83%Au/Mg Al-CO32--LDHs表面只检测到Au0,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6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能够达到100%,而酸性载体CS-MMT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71%Au/CS-MMT表面同时存在氧化态和金属态的金,且Auδ+/Au0=1.1,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1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仅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负载的金催化 类水滑石负载的金催化 CO常温催化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铕掺杂对纳米TiO_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杨秋景 徐自力 +3 位作者 谢超 薛宝永 杜尧国 张家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11-1714,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杂 Eu3+ 的纳米 Ti O2 ,用 XRD和 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以正庚烷为气相有机污染物的实例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发现 Eu3+ 进入 Ti O2 晶格中引起了 Ti O2 晶格膨胀 ,导致晶格畸变增大 ,抑制了 Ti O2 晶相...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杂 Eu3+ 的纳米 Ti O2 ,用 XRD和 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以正庚烷为气相有机污染物的实例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发现 Eu3+ 进入 Ti O2 晶格中引起了 Ti O2 晶格膨胀 ,导致晶格畸变增大 ,抑制了 Ti O2 晶相的转变和粒径的增长 .结果表明 ,Eu3+ 掺杂可提高 Ti O2 的光催化活性 ,并且当掺杂摩尔分数为 0 .3 %时 ,光催化活性最好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光催化活性下降 ,而利用较高的水解酸度则有利于得到光催化活性较高的样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TiO2制备 催化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及其修饰电极对丙三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良 陈声培 +3 位作者 林珩 许振芳 林洵 孙世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和以Sb ,S吸附原子修饰的Pt (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和以Sb ,S吸附原子修饰的Pt (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 ,可显著提高丙三醇电催化氧化活性 ,与Pt电极相比较 ,Sb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丙三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 0 .14V .相反 ,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 ,几乎完全抑制了丙三醇的电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PT电极 修饰电极 丙三醇 吸附 氧化 催化氧化活性 电化学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PO-5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及对环己烷的催化氧化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柏子龙 陈清 陈绍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 ,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铁含量的 Fe APO- 5分子筛 ,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 XRD、FTIR、AA及 Mossbauer分析。XRD与 FTIR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Al PO4 - 5分子筛的结构 ,且铁元素进入到分子筛骨架。Mossbauer分... 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 ,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铁含量的 Fe APO- 5分子筛 ,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 XRD、FTIR、AA及 Mossbauer分析。XRD与 FTIR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Al PO4 - 5分子筛的结构 ,且铁元素进入到分子筛骨架。Mossbauer分析表明 Fe APO- 5存在两种铁物相 ,都是以三价 Fe OOH,四面体的形式存在。此外 ,以环己烷为反应物 ,考察了 Fe APO- 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对环己烷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PO-5分子筛 环已烷 催化 催化氧化活性 合成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含氰废水的活性碳催化氧化法
6
作者 林桓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含氰废水 活性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黄金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保护金铂合金纳米簇催化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春霞 高延才 +1 位作者 李洪伟 吴玉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9-250,共2页
以单磷酸鸟苷(GMP)作为保护配体,通过引入金和铂原子成功制备了金-铂合金纳米簇(NCs)。产物Au-PtNCs@GMP在无强氧化剂H2O2参与的情况下,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2,2′-偶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氧化过程均显示了... 以单磷酸鸟苷(GMP)作为保护配体,通过引入金和铂原子成功制备了金-铂合金纳米簇(NCs)。产物Au-PtNCs@GMP在无强氧化剂H2O2参与的情况下,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2,2′-偶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氧化过程均显示了很强的催化效应。但是,在相同条件下所合成的单金属纳米簇——AuNCs@GMP和PtNCs@GMP的催化性能却远远低于这些合金纳米簇。进一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深入研究了Au-PtNCs@GMP与单金属纳米簇在结构上的差异,从而揭示了它们在催化效应上的差异性本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纳米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合金纳米簇 单磷酸鸟苷配体 氧化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催化氧化处理法用于印染废水脱色的中试报告
8
《印染》 1978年第5期3-5,共3页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纤维素、旦白质、果胶、油脂、蜡质、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染色助剂及各种化工原料等。这些污染物质中,既有无机物、有机物,也有有毒物质,且色度大。因此,具有明显的危害性。此外,由于加工品种、加工内...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纤维素、旦白质、果胶、油脂、蜡质、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染色助剂及各种化工原料等。这些污染物质中,既有无机物、有机物,也有有毒物质,且色度大。因此,具有明显的危害性。此外,由于加工品种、加工内容、加工工艺的多变,废水的水质也会随时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催化氧化 印染废水脱色 处理法 中试 中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
9
作者 王福生 钟志鹏 +3 位作者 郭爱红 王成俊 谢藏娥 张宝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70,共3页
采用电解NaOH水溶液配合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来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用的直流电解槽以石墨作为阳极,有效面积为30 Cm2;不锈钢作为阴极,有效面积为9 cm2,并保持两极极板距离20 mm。实验结... 采用电解NaOH水溶液配合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来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用的直流电解槽以石墨作为阳极,有效面积为30 Cm2;不锈钢作为阴极,有效面积为9 cm2,并保持两极极板距离20 mm。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3 A条件下电解质量分数为1%的NaOH水溶液,以活性炭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10-30 s可以去除十二碳硫醇恶臭物质。处理后的污水无色无臭,可以直接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恶臭污水 污水处理 电解法 活性催化氧化 氧化钠水溶液 十二碳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C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剑 张波 +1 位作者 胡文清 戴琪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8-693,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gO/AC催化剂因MgO分散度提高使碱中心数目增加,以及π电子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中心附近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浓度增大,这两方面的原因使MgO/AC催化剂比Mg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活性;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的适宜反应条件为:10.0%MgO/AC催化剂用量(以对异丁基苯乙酮为基准)为0.15 g/mmol、n(异丙醇):n(对异丁基苯乙酮)=10:1、82℃、4 h,在此条件下对异丁基苯乙酮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活性催化 对异丁基苯乙酮 1-(4-异丁基苯基)乙醇 氢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蒙脱石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宫宝安 吕贻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3-87,共5页
从天然膨润土出发,制备了Ni^(2+)蒙脱石(简表成Ni_(2+)-M)催化剂,并在液相脱硫过程中评价了它们的催化氧化活性.样品的DTA与TPR结果表明,蒙脱石层间可交换Ni^(2+)离子在较高温度下可以直接与氧结合成氧化物,对于Ni^(2+)-M催化剂高温失活... 从天然膨润土出发,制备了Ni^(2+)蒙脱石(简表成Ni_(2+)-M)催化剂,并在液相脱硫过程中评价了它们的催化氧化活性.样品的DTA与TPR结果表明,蒙脱石层间可交换Ni^(2+)离子在较高温度下可以直接与氧结合成氧化物,对于Ni^(2+)-M催化剂高温失活,这种结合的影响可能较Ni^(2+)离子受热激活而嵌入层结构的影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蒙脱石 液相脱硫 催化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奇的双帽Keggin型铬钒磷杂多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则强 高孝恢 +2 位作者 张平民 肖慎修 陈天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用水热合成方法首次合成了一种用低价过渡金属元素Cr(Ⅲ )取代的高钒杂多化合物M13 PV12 Cr2 O4 2 ·2 1H2 O(M =K或H) ,通过元素分析、UV、IR以及XRD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铬钒磷杂多酸盐 水热合成 双帽Keggin结构 元素分析 量子化学 氧化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lytic ozonation of phenol and oxalic acid with copper-loaded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9
13
作者 饶义飞 罗汉金 +1 位作者 韦朝海 罗凌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00-306,共7页
A novel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process in water treatment was studied, with a copper-loaded activated carbon (Cu/AC) that was prepared by an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e... A novel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process in water treatment was studied, with a copper-loaded activated carbon (Cu/AC) that was prepared by an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ested as a catalyst in the ozonation of phenol and oxalic acid. Cu/AC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XRD, BET and SEM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ozonation alone, the presence of Cu/AC in the ozonation processe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or oxalic aci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er, i.e., turt-butanol alcohol (t-BuOH),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both phenol and oxalic acid in the Cu/AC catalyzed ozonation process decreases by 22% at 30 min. This indicates that Cu/AC accelerates ozone decomposition into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The amount of Cu(II ) produced during the reaction of Cu/AC-catalyzed ozonation of phenol or oxalic acid is very small, which shows that the two processes are both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loaded activated carbon PHENOL oxalic acid hydroxyl radical catalytic ozo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