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的发展和催化模拟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楼小凤 何观芳 +1 位作者 胡志晋 张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在三维混合相对流云模式中发展了盐粉催化方案,该方案考虑了盐粒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增加了盐溶滴的质量Qn和浓度Nn两个预报量。利用盐粉催化模式进行了个例模拟试验,并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30... 在三维混合相对流云模式中发展了盐粉催化方案,该方案考虑了盐粒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增加了盐溶滴的质量Qn和浓度Nn两个预报量。利用盐粉催化模式进行了个例模拟试验,并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30个.L-1剂量的盐粉两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降水量可增加10%;当催化剂量减少时,增雨效果不明显。同时催化剂量超过1 000个.L-1,可导致降水总量减少。催化时间提前或延后都会影响增雨效果。模拟第70min后出现了少量的减雨,并持续到降水结束。通过分析催化后云中水成物,发现盐粉催化不仅影响了暖雨过程,而且云雨滴通过冻结形成霰等过程也影响了冷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粉催化方案 三维对流云模式 催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云系云微物理结构和人工增雨催化个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小敏 刘奇俊 章建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3-43,共11页
改进了胡志晋、刘奇俊的云物理方案,并实现了与GRAPES模式的耦合;利用包括了新云物理方案的GRAPES模式对祁连山地区一次山区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祁连山地区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并开展了人工催化的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改进了胡志晋、刘奇俊的云物理方案,并实现了与GRAPES模式的耦合;利用包括了新云物理方案的GRAPES模式对祁连山地区一次山区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祁连山地区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并开展了人工催化的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耦合的双参数方案能够较好的模拟此次降水范围、强度及云场分布的特点和规律;(2)新方案给出了祁连山云系的合理微观结构和它的特征;(3)播撒冰晶可以增加降雨,在云初始阶段播撒增雨范围较广,在云发展阶段播撒增雨范围较集中;(4)播撒冰晶后,云的动力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模式 双参数云物理方案 云物理过程 催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云盐粉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邢 王广河 +1 位作者 楼小凤 胡志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7-1068,共12页
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一次对流云降水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试验。模式中考虑了盐粉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20μm粒径的盐粉进行单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雨量可增加20%,催化次数的增多会导致... 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一次对流云降水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试验。模式中考虑了盐粉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20μm粒径的盐粉进行单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雨量可增加20%,催化次数的增多会导致降水的减少。霰融化成雨是雨滴增长的主要机制,霰碰并过冷云水是霰增长的主要机制,催化后霰融化成雨和霰碰并过冷云水的速率均有提高。催化会引起水成物云滴、冰晶、霰和雨滴的比质量变化。霰和云滴的粒径也在催化后出现了明显的增大。催化后短时间内动力过程出现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粉催化 三维对流云模式 催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云催化宏微观物理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卫国 陶玥 周毓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57,共21页
层状云系是进行人工增雨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重要对象,增雨作业需要有科学可行的技术指标来指导实际作业的科学实施,而合理准确评估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数值模式合理地仿真模拟实际催化作业的过程,进而研... 层状云系是进行人工增雨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重要对象,增雨作业需要有科学可行的技术指标来指导实际作业的科学实施,而合理准确评估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数值模式合理地仿真模拟实际催化作业的过程,进而研究增雨作业后云和降水的一系列宏微观特征的变化及其机理,是建立和改进催化作业技术的必要途径,也是评估实际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使用三维中尺度冷云催化模式对2014年4月15日河北省一次层状云降水的飞机催化作业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力图对实际作业过程进行合理再现,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飞机播撒的AgI(Silver iodide)催化剂在空中的扩散传输特征,分析催化对云和降水宏微观特性的影响,并对此次飞机催化作业的增雨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播撒的AgI催化剂烟羽扩展的水平尺度可达数十公里以上,垂直方向上,大部分AgI粒子则主要集中在作业层上下约1 km的厚度范围内,AgI粒子的向上输送明显强于向下的输送;催化后云中的冰晶和雪粒子明显增加,导致催化模拟前期的霰增长受到抑制,之后随着霰碰并雪过程及零度层附近冰相粒子淞附过程的增强,云中霰的总量逐渐增加;催化作业后,催化云的雷达回波强度有明显增强,且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催化导致地面降水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时间变化特征,催化后3小时,作业影响区向作业区下游扩展100 km以上,总体呈现减雨—增雨的区域分布特征;数值模拟评估表明,整个评估区内的净增雨量达到3.6×10^7 kg,平均增雨率为1.1%,暖层霰粒浓度和尺度的增加是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作业目标云系的催化条件一般,而播撒的AgI剂量偏大,造成增雨作业效果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冷云催化模式 催化仿真模拟 人工增雨 物理响应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霰粒子参数对强对流云降水和催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楼小凤 孙晶 +1 位作者 史月琴 师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4-488,共15页
本文利用三维对流云Ag I催化模式,开展了霰粒子密度和落速参数的敏感性模拟试验,以研究高凇附度时霰粒子参数的选取对催化模拟结果的影响。敏感性试验中对七个霰微物理过程进行了调整。分析发现改变霰落速参数和霰密度,可以引起3小时模... 本文利用三维对流云Ag I催化模式,开展了霰粒子密度和落速参数的敏感性模拟试验,以研究高凇附度时霰粒子参数的选取对催化模拟结果的影响。敏感性试验中对七个霰微物理过程进行了调整。分析发现改变霰落速参数和霰密度,可以引起3小时模拟的总降水量增加4.9%。催化后改变了敏感性试验中霰落速和上升气流的配置,并影响到霰碰并云水和冰晶的过程,及霰融化成雨水的过程。在高凇附度云中如果只增加霰密度而没有增加相应的落速系数,将使云中霰含量大幅增加。霰参数也影响了自然云和催化云的降水效率。过量催化使得催化云的降水效率低于自然云。增加霰密度的同时也增加霰落速系数,将使其降水效率高于对照试验,从而影响催化效果。在高凇附度云中采用大密度和较大下落系数,并且利用比数浓度平均落速计算霰粒子比数浓度的下落过程,会使催化效率从25%减少到15%,极大地改变催化效果。所以在高凇附度的暴雨个例中,应当采用高霰密度和相应的高霰落速,否则减雨的催化效果将会被大幅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霰参数 敏感性试验 催化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酶催化剂催化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的研究 Ⅰ.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文涛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黄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5,共4页
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S)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价廉易得的模拟酶催化剂,在其最佳用量w(底物)=1%、c(NaOH)=1.... 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S)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价廉易得的模拟酶催化剂,在其最佳用量w(底物)=1%、c(NaOH)=1.0mol/L、c(NTS)=0.38mol/L时,60℃下反应18h,可以获得81.8%的粗品收率,其纯度可达96.7%。DNS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得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邻磺酸 氧气 催化氧化 模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性能的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新斌 杨艳 +2 位作者 胡玲 桂明德 朱申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91-1293,共3页
研究了新型 Schiff碱双锰及双铁配合物在模拟酶催化 Ph 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及被 Ph IO氧化破坏反应中的结构效应 .结果表明 ,随着这些配合物的环内空腔逐渐增大 ,其抗氧化稳定性、催化活性及催化反应产率依次降低 .
关键词 模拟 催化性能 SCHIFF碱 双核配合物 模拟催化 自氧化反应 结构效应 单加氧酶 pHIO 环己烷 亚碘酰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模拟酶催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明 李锦花 +3 位作者 肖玲艳 陈有为 黄姣 陈丹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2-854,共3页
基于在pH 10.2的碱性介质中,用氯化血红素作为模拟酶催化剂,过氧化苯甲酰经对羟基苯乙酸衍生化后生成荧光二聚体,该荧光物质经激发光照射产生荧光,据此提出了荧光光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方法。在激发波长310 nm、发射波长40... 基于在pH 10.2的碱性介质中,用氯化血红素作为模拟酶催化剂,过氧化苯甲酰经对羟基苯乙酸衍生化后生成荧光二聚体,该荧光物质经激发光照射产生荧光,据此提出了荧光光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方法。在激发波长310 nm、发射波长400 nm处,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浓度在0.5~50 mg·L^(-1)范围内与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1 mg·kg^(-1)。方法用于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测定,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8.0%~10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过氧化苯甲酰 氯化血红素 模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光催化浮床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研究
9
作者 胡弘 王恩强 +1 位作者 谭东栋 许士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5-177,共3页
利用负载TiO2光催化膜的石英短管设计了1种简单的模拟光催化浮床反应器,并以上海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对该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6 h的光催化降解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Mr(相对分子质量)>100、10~100、1~10... 利用负载TiO2光催化膜的石英短管设计了1种简单的模拟光催化浮床反应器,并以上海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对该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6 h的光催化降解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Mr(相对分子质量)>100、10~100、1~10、<1 ku的有机物的降解率分别达90.9%、70.67%、92.98%、82.35%。光催化前后的GC-MS结果表明,模拟光催化浮床对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都有比较好的去除效率,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在40%以上,个别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催化浮床 二级出水 深度处理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液相催化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的研究──碱种类及其浓度和原料初始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高文涛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黄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研究了碱种类及其浓度Ma、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浓度MNTS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碳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模拟酶催化剂、M3=1.0mol/L、MNTS=0.38mol/L于控温湿度60℃下反应... 研究了碱种类及其浓度Ma、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浓度MNTS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碳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模拟酶催化剂、M3=1.0mol/L、MNTS=0.38mol/L于控温湿度60℃下反应18h,可以获得81.2%的粗品收率,其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可达96.7%。DNS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得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邻磺酸 氧气 催化氧化 模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涛 向清祥 +4 位作者 李正凯 游劲松 余孝其 闫乾顺 谢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对近年来环肽的合成方法及环肽的性质和应用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环肽 合成 分子识别 模拟催化 性质 应用 均环肽 杂环肽 纳米管 离子传输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噻唑类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章明 陈振锋 +1 位作者 梁宏 石少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几种噻唑类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表征、抑菌、荧光和模拟酶催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噻唑类席夫碱 配合物 研究进展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模拟催化性质 农药 合成方法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无酶快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 程美佳 +3 位作者 谢金晖 刘天娇 李虹佳 辛嘉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67-476,共10页
葡萄糖的检测在食品与医疗行业中尤为重要,电化学无酶检测与可视化检测因其测量快、便捷、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检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葡萄糖无酶快检技术,对无酶葡萄糖传... 葡萄糖的检测在食品与医疗行业中尤为重要,电化学无酶检测与可视化检测因其测量快、便捷、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检测、医疗卫生等领域,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葡萄糖无酶快检技术,对无酶葡萄糖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其中,构建模拟酶技术在电化学与可视化检测中均得到了广泛研究,讨论了它们在临床医学与食品分析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葡萄糖无酶检测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发研究及在医疗和农业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无酶检测 电化学检测 可视化检测 模拟催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闫有旺 于汝生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体、模拟酶催化、膜分离技术、色谱中对映体和位置异构...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体、模拟酶催化、膜分离技术、色谱中对映体和位置异构体的分离、固相提取、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分析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化学分析技术 应用研究进展 仿生传感器 模拟催化 膜分离技术 位置异构体 二十世纪 研究范畴 分子化学 固相提取 药物分析 分析原理 对映体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activity of CuO/ZrO_2 composite catalyst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阎建辉 姚茂海 +2 位作者 张丽 唐有根 杨海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56-62,共7页
Zirconia-supported CuO (CuO/ZrO2)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citric acid-assisted sol-gel technique. For comparison, CuO/ZrO2 materials were also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 Zirconia-supported CuO (CuO/ZrO2)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citric acid-assisted sol-gel technique. For comparison, CuO/ZrO2 materials were also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as-prepared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uO/ZrO2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H2 evolution from oxalic acid solution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The effects of molar ratio of CuO to ZrO2, preparation method, phase change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durability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hoto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activity of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2.41 mmol.h i.g-~) can be obtained when CuO/ZrO2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is synthesized by sol-gel technique and the mole ratio of CuO to ZrO2 is 40%. The activity of copper oxide supported on monoclinic ZrO2 calc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tetragonal ZrO2 calcined at lower temperature, and the bes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is 9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rO2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hydrogen evolution simulated sunl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by wet scrubbing using ultraviolet/TiO_2/H_2O_2 process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波 仲兆平 付宗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 Nitric oxide(NO) from flue gas is hard to remove because of low solubility and reactivity. A new technolog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sing ultraviolet(UV)/TiO2/H2O2 process is studied in an efficient laboratory-scale reactor. Effects of several key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are studied, including TiO2 content,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UV lamp p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xygen volume fraction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r UV lamp power. Meanwhile, a lower NO initial content or a higher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will result in higher NO removal efficiency. In addition, oxygen volume fraction has a little effect.The highest NO removal efficiency is achieved at the TiO2 content of 0.75 g/L, H2O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5 mol/L, UV lamp power of 36 W, NO initial content of 206×10-6 and TiO2/H2O2 solution volume of 600 m L. It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O removal from coal-fired flue gas with UV/TiO2/H2O2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nitric oxide UV/TiO2/H2O2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有机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汉民 郑卓 陈惠麟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9-399,共11页
关键词 有机分子催化 不对称催化 相转移催化 路易斯碱催化 路易斯酸催化 模拟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