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盐效应对水解反应催化常数测定的影响
1
作者 章本礼 谭嫦娥 高振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苯甲醛缩二叔丁醇(BDTB)、原苯甲酸三乙酯(TEDB)和N-(p-甲氧基亚苄基)吡咯烷鎓离子(MOBP)为底物,研究了在各种条件下,用不同盐维持离子强度对水解反应的酸碱催化常数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离子强度低,溶剂为水或以水为主要组份的混... 以苯甲醛缩二叔丁醇(BDTB)、原苯甲酸三乙酯(TEDB)和N-(p-甲氧基亚苄基)吡咯烷鎓离子(MOBP)为底物,研究了在各种条件下,用不同盐维持离子强度对水解反应的酸碱催化常数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离子强度低,溶剂为水或以水为主要组份的混合溶剂时,判断特殊和普通酸碱催化及测定普通催化常数的标准方法可不受特殊盐效应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反应 催化常数 特殊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点壁面催化速率常数确定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维中 乐嘉陵 刘伟雄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以平衡流动作为热环境估算的依据,提出了用数值求解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和实验测量热流值确定模型表面材料催化速率常数的方法。用5组分17个化学反应DunnKang空气化学模型和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对激波管中球头和... 以平衡流动作为热环境估算的依据,提出了用数值求解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和实验测量热流值确定模型表面材料催化速率常数的方法。用5组分17个化学反应DunnKang空气化学模型和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对激波管中球头和平头圆柱模型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驻点热流随催化速率常数变化的分布,并根据激波管实验测量的热流值确定了表面材料Pt、SiO2、Ni和某种飞船材料的催化速率常数,建立了数值分析高焓流动边界层催化特性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速率常数 热化学非平衡 激波管 平衡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衍生物电催化氧化NADH及催化速率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敏 董绍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用微盘电极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氧化二氢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酸(NADH)。用微电极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磺酸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羧酸基二茂铁,α-羟乙基二茂铁,α,α'-二经乙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 用微盘电极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氧化二氢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酸(NADH)。用微电极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磺酸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羧酸基二茂铁,α-羟乙基二茂铁,α,α'-二经乙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4×10 ̄(-6),6.9×10 ̄(-6),1.7×10 ̄(-6).6.2×10 ̄(-7),1.5×10 ̄(-6)cm ̄2/s)及乙酞基二茂铁电催化氧化NADH的催化速率常数(4.68×10 ̄3(mol/L) ̄(-1))。探讨了温度、pH及β-环糊精的络合效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催化 氧化 催化速率常数 辅酶 NADH
全文增补中
Hirulog-s纤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常数测定
4
作者 付强 张静怡 +4 位作者 胡健力 余硕 包斌 戴秋云 吴文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8-1479,共2页
Hirulog-s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通过对水蛭素结构改造获得的一种新型合成水蛭肽,其序列为:(D)-FPRP-GK(Stearic acid)-GG-QGDFEPIPEDA-YDE-NH2,Hirulog-s半衰期达到T1/2=212.2±58.4min.水蛭素具有间接促进尿激酶诱导的纤溶作用,... Hirulog-s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通过对水蛭素结构改造获得的一种新型合成水蛭肽,其序列为:(D)-FPRP-GK(Stearic acid)-GG-QGDFEPIPEDA-YDE-NH2,Hirulog-s半衰期达到T1/2=212.2±58.4min.水蛭素具有间接促进尿激酶诱导的纤溶作用,为考察新型水蛭肽Hirulog-s影响纤溶因子亲和性的程度,本文基于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PA)和纤溶酶原(plg)的相互活化作用研究Hirulog-s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体现出来的纤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ulog-s 合成水蛭肽 纤溶作用 酶促反应动力学 催化常数 米氏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Ⅱ)配合物水解切割DNA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庆华 杨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0-964,共5页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二(2鄄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髤配合物。我们利用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在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切割双链pBR322DNA。通过采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无氧操作实验,脱水丙二醛产物分析,以及T4DNA连接酶...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二(2鄄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髤配合物。我们利用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在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切割双链pBR322DNA。通过采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无氧操作实验,脱水丙二醛产物分析,以及T4DNA连接酶连接实验等方法,确认该切割反应是通过水解途径进行的。进一步地,我们对切割反应进行了较详细的动力学研究,求出其催化速率常数Kcat为0.72±0.02h-1(pH=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 锰(Ⅱ)配合物 水解 pBR322DNA T4DNA连接酶 自由基清除剂 催化速率常数 切割反应 动力学研究 实验研究 凝胶电泳 生理条件 反应体系 操作实验 产物分析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