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氰酸酯树脂与环氧树脂催化共聚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延风 张学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8-210,共3页
采用DSC、FTIR和凝胶实验研究了异辛酸钴催化氰酸酯树脂与环氧树脂的共聚反应。并对共聚树脂的冲击性能、介电性能和耐热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体系中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共聚体系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可以降低很多,而共聚树脂的组成... 采用DSC、FTIR和凝胶实验研究了异辛酸钴催化氰酸酯树脂与环氧树脂的共聚反应。并对共聚树脂的冲击性能、介电性能和耐热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体系中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共聚体系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可以降低很多,而共聚树脂的组成几乎不变。同时共聚冲击性能下降不多而介电性能和耐热性能保持不变。因此在氰酸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共聚体系中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简化共聚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 催化共聚 冲击性能 耐热性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络合物催化CO/St共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涌深 孙涛 +3 位作者 曹平 郭锦棠 姚芳莲 孙经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93-796,共4页
采用以醋酸钯为催化剂母体组成的催化体系 ,催化CO/St(苯乙烯 )的共聚合 .动力学研究表明 ,共聚合经历了短暂的过渡期 ,其间形成了真正的活性中心 .
关键词 钯络合物 一氧化碳 苯乙烯 动力学 催化共聚 聚酮 催化 催化活性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基吡啶钴催化乙烯齐聚合和原位共聚合
3
作者 刘盘阁 黄英娟 闫卫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共5页
研究了{2-[2-Me-4-OMe-C_6H_3N=C(Me)]_2C_5H_3N}CoCl_2(催化剂1)催化乙烯齐聚合以及它与不同茂金属催化剂Et[Ind]_2ZrCl_2(催化剂2)、Me_2Si[Ind]_2ZrCl_2(催化剂3)和Me_2Si[2-Me-Ind]_2ZrCl_2(催化剂4)复配,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 研究了{2-[2-Me-4-OMe-C_6H_3N=C(Me)]_2C_5H_3N}CoCl_2(催化剂1)催化乙烯齐聚合以及它与不同茂金属催化剂Et[Ind]_2ZrCl_2(催化剂2)、Me_2Si[Ind]_2ZrCl_2(催化剂3)和Me_2Si[2-Me-Ind]_2ZrCl_2(催化剂4)复配,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原位共聚合。讨论了茂金属催化剂类型和聚合温度的改变使共聚活性发生变化的规律,并对部分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1与催化剂2复配在40,60,80℃时催化乙烯原位共聚合均出现了正共单体效应,60℃时出现共单体效应的最大活性为6.4 Mg/(mol·h),高于40℃和80℃时的相应值。同时,催化剂1/催化剂2/MAO和催化剂1/催化剂3/MAO体系随着共聚催化剂金属活性中心的夹角减小,出现正共单体效应时最佳配比点的活性下降;而催化剂1/催化剂4/MAO体系出现了负的共单体效应,密度最低可达到0.9209g/ cm^3.所得支化聚乙烯的物理性能取决于α-烯烃的插入率,插入率主要与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共聚 齐聚合 亚胺基 茂金属催化 共单体效应 吡啶 COCl2 甲基铝氧烷 共聚催化 支化聚乙烯 MAO 催化 发生变化 聚合温度 活性下降 最佳配比 活性中心 a-烯烃 物理性能 复配 插入 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4-814,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主要由球形MgCl2/SiO2负载的齐聚催化剂、球形MgCl2/SiO2负载的共聚催化剂、烷基铝氧烷组成。
关键词 催化体系 原位共聚 乙烯 球形MgCl2 SIO2 齐聚催化 共聚催化 烷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催化转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敏 陈立班 李卓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由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甲烷、甲醇及低碳烯烃 ,用二氧化碳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合成气 ,催化共聚生成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催化 催化转化 催化加氢 选择性催化氧化 二氧化碳 催化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6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 共聚催化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级催化聚合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秋霖 罗理琼 +2 位作者 刘平伟 李伯耿 王文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1-851,共11页
通过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同,可实现以乙烯为唯一单体的串级催化聚合,合成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但开发高选择性、高共聚能力、适合高温聚合的串级聚合催化体系仍极具挑战。本... 通过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同,可实现以乙烯为唯一单体的串级催化聚合,合成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但开发高选择性、高共聚能力、适合高温聚合的串级聚合催化体系仍极具挑战。本文围绕不同类型的乙烯齐聚/聚合反应,评述了乙烯二聚、三聚、四聚及聚烯烃大单体合成技术及其相应的串级催化聚合的研究进展。迄今,大部分串级催化聚合是在较低的聚合反应温度下进行的,有限的串级催化体系适合高温聚合;乙烯二聚和三聚串级催化聚合可合成短支链较均一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物,但在乙烯四聚串级催化聚合中1-辛烯的选择性亟待提高;此外,通过聚烯烃大单体的串级催化聚合,可为具有特殊链拓扑结构的高性能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开拓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催化聚合 聚烯烃 热塑性弹性体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 齐聚催化 共聚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支化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及其应用
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192,共1页
合成支化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及其应用,属于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复配催化体系及用途。本发明解决了主催化剂中两种催化剂间的干扰性问题,并能使用同一种助催化剂。该催化体系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主催化剂包括齐... 合成支化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及其应用,属于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后过渡金属复配催化体系及用途。本发明解决了主催化剂中两种催化剂间的干扰性问题,并能使用同一种助催化剂。该催化体系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主催化剂包括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齐聚催化剂为具有小取代基位阻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共聚催化剂为具有大取代基的位阻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这种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活性为1×10^5~1×10^6gPE/(mol·h·M),单体插入率为7~3%。在助催化剂烷基铝氧烷的作用下,主催化剂使乙烯为唯一聚合单体进行串连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树脂。其分子量范围1×10^5~3×10^5,熔点为12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催化 支化聚乙烯 催化体系 应用 合成 共聚催化 齐聚催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海琳 崔英德 王飞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5-57,68,共4页
CO_2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CO_2功能高分子材料备受人们关注。简述了CO_2聚合树脂的研究开发状况及树脂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前景,指出CO_2树脂实用化的有效途径和有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功能高分子材料 催化合成 降解 催化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3C1桥联CGC的合成以及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米普科 孔晓娟 +2 位作者 许胜 朱玉玲 任迎春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3-501,共9页
以富烯为原料,与胺基锂进行加成反应后与第四族金属氯化物反应,采用连续化法制备了sp3C1-桥联限制构型茂金属,用1H NMR、13C NMR、EA以及MASS进行了表征,对6,6-二烷基富烯与胺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该系列化合物以甲基铝氧烷(MAO)为... 以富烯为原料,与胺基锂进行加成反应后与第四族金属氯化物反应,采用连续化法制备了sp3C1-桥联限制构型茂金属,用1H NMR、13C NMR、EA以及MASS进行了表征,对6,6-二烷基富烯与胺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该系列化合物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0.1 MPa压力下高活性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活性为1.196×106g Polymer/mol Metal h,聚合物中1-辛烯含量达到5.71%.为合成sp3C桥联限制构型茂金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与经典CGC相比,我们的方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合成方法相对简单、共聚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桥联 CGC 共聚催化
原文传递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英娟 闫卫东 +1 位作者 曹晨刚 胡友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7-82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合成的主要研究进展 ,包括乙烯与α 烯烃共聚合的“共单体效应” ,乙烯“原位共聚”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新方法。阐述了影响“共单体效应”的因素 ,对其中出现的一些规... 综述了近年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合成的主要研究进展 ,包括乙烯与α 烯烃共聚合的“共单体效应” ,乙烯“原位共聚”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新方法。阐述了影响“共单体效应”的因素 ,对其中出现的一些规律进行了归纳并作了简要解释。评述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新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共单体效应 原位共聚 后过渡金属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6,共1页
环氧烷烃、二氧化碳共聚及与内酯三元共聚催化剂及其共聚方法 该专利涉及环氧烷烃、CO2共聚及与内酯三元共聚催化剂及其共聚方法。催化剂为非对称取代β-二亚胺基锌络合物。共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与单体(或以及第三单体)配... 环氧烷烃、二氧化碳共聚及与内酯三元共聚催化剂及其共聚方法 该专利涉及环氧烷烃、CO2共聚及与内酯三元共聚催化剂及其共聚方法。催化剂为非对称取代β-二亚胺基锌络合物。共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与单体(或以及第三单体)配成一定比例的溶剂,加入到高压釜中,向高压釜内加入一定压力的CO2进行共聚反应,用甲醇终止反应,提取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共聚催化 环氧烷烃 第三单体 共聚反应 二氧化碳 锌络合物 对称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2为原料制备降解塑料新技术通过鉴定
13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3,共1页
由江苏中科金龙股份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化学所联合研制的以CO2为原料制备完全可降解塑料材料新技术最近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重大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开发出新型CO2共聚催化剂分离系统,得到了无色催化剂含量低于1mg/L的脂肪族聚碳... 由江苏中科金龙股份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化学所联合研制的以CO2为原料制备完全可降解塑料材料新技术最近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重大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开发出新型CO2共聚催化剂分离系统,得到了无色催化剂含量低于1mg/L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生产出聚氨酯材料。这种新型全生物降解泡沫塑料可应用于包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鉴定 技术开发 原料制备 CO2 降解塑料 共聚催化 国家环保总局 聚氨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出聚烯烃弹性体原位合成新方法
14
作者 燕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48,共1页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聚烯烃弹性体原位合成新方法。该方法是以乙烯为唯一原料,在双膦胺铬齐聚催化剂与吡啶胺基铪共聚催化剂的作用下,原位制备聚烯烃弹性体。该方法避免了额外添加α-烯烃,并且使用单一反应器原...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聚烯烃弹性体原位合成新方法。该方法是以乙烯为唯一原料,在双膦胺铬齐聚催化剂与吡啶胺基铪共聚催化剂的作用下,原位制备聚烯烃弹性体。该方法避免了额外添加α-烯烃,并且使用单一反应器原位制备,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流程与设备成本,且所制得的聚烯烃弹性体具有更低的密度和结晶度,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产品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 产品综合性能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原位制备 共聚催化 设备成本 制备工艺流程 合成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制降解塑料技术通过鉴定
15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鉴定 技术开发 降解塑料 二氧化碳 共聚催化 聚氨酯材料 国家环保总局 金龙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xact共混体系耐辐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矫阳 李淑凤 +2 位作者 陆永俊 谷凤丹 郭月莹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5,共4页
以共聚医用聚丙烯(PP)为基材,用茂金属催化的多功能性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Exact)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Exact对PP耐辐射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PP/Exact和PP/SEBS两种共混体系的耐辐射性能,材料的耐辐射性能通... 以共聚医用聚丙烯(PP)为基材,用茂金属催化的多功能性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Exact)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Exact对PP耐辐射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PP/Exact和PP/SEBS两种共混体系的耐辐射性能,材料的耐辐射性能通过辐射前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来评价。结果表明:添加Exact后,PP的耐辐射性能和后期效应有明显提高。为了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PP/Exact共混体系中Exact含量为25%时,PP的耐辐射效果最佳;SEBS对PP的耐辐射改性效果优于Ex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医用聚丙烯 茂金属催化多功能性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 耐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