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重减渣不同溶剂萃取组分结构及对催化临氢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焕娣 袁梦龙 +4 位作者 蔡新恒 张文 王廷 董明 申海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3-1384,共12页
以甲苯、正戊烷、正庚烷、正庚烷/甲苯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4种溶剂分级萃取沙特重质减压渣油(沙重减渣)获得的可溶物及不溶物为原料,脱沥青油(DAO)、催化柴油(LCO)和催化油浆(FCC-slurry oil)为溶剂油,在反应温度415℃、氢初压7 MPa、... 以甲苯、正戊烷、正庚烷、正庚烷/甲苯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4种溶剂分级萃取沙特重质减压渣油(沙重减渣)获得的可溶物及不溶物为原料,脱沥青油(DAO)、催化柴油(LCO)和催化油浆(FCC-slurry oil)为溶剂油,在反应温度415℃、氢初压7 MPa、萃取组分质量分数10%、催化剂质量分数1000μg/g以及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进行催化临氢热转化实验,研究分级萃取组分结构特征、临氢反应性能差异以及溶剂油对戊烷沥青质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沙重减渣5种分级萃取组分分子以孤岛型结构为主,含硫化合物所占比例超过70%,每个分子至少含有1~2个硫原子。催化临氢反应结果表明,分级萃取组分中富含的多硫化合物通过定向加氢-选择性脱硫反应路径,同时实现脱硫及孤岛型结构轻质化,使得5种分级萃取组分(戊烷沥青质(C5As)、庚烷可溶物(C7S)、庚烷沥青质(C7As)、混合溶剂1可溶物(M1S)、混合溶剂1沥青质(M1As))的总转化率均大于97%,其中C7S、C5As及M1S 3种组分的轻质化率大于94%;当从C5As中萃取分离出C7S后得到C7As, C7As临氢转化缩合率增加了218%,通过研究发现,C7S对C7As良好的溶解及较高的饱和溶解度是移除C7S后C7As临氢反应缩合率显著增加的本质原因。3种溶剂油抑制戊烷沥青质临氢反应缩合反应的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LCO>FCC-slurry oil>DAO,这与溶剂油LCO的饱和组分含量较低以及在反应过程承担传氢作用的纯芳烃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大于91.5%)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萃取 催化临氢反应 溶解度参数 含硫化合物 孤岛型结构转化 溶剂油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减压渣油高温催化临氢热转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明 龙军 +3 位作者 侯焕娣 申海平 王蕴 李吉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以塔河减压渣油(简称塔河减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小型试验装置和中型连续试验装置上,对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催化临氢热转化加工塔河减渣的工艺操作条件及改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高分散的油溶性催化剂,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 以塔河减压渣油(简称塔河减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小型试验装置和中型连续试验装置上,对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催化临氢热转化加工塔河减渣的工艺操作条件及改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高分散的油溶性催化剂,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添加量、溶剂油添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助剂添加量对塔河减渣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的转化率和缩合率的影响,优化了操作参数。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塔河减渣催化临氢热转化中型试验,得到初馏点大于524℃组分的裂化率为85.2%,馏分油收率为80%,金属(Ni+V)和沥青质脱除率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减压渣油 高温转化 催化临氢热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沥青质临氢热转化反应规律研究
3
作者 董明 王子军 +4 位作者 侯焕娣 蔡新恒 申海平 龙军 王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深入认识沥青质分子结构,分析典型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对其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规律进行研究。典型沥青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均以大陆型沥青质结构为主(质量分数超过75%),大部分沥青质分子中杂原子含量较高,特别是硫含... 为深入认识沥青质分子结构,分析典型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对其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规律进行研究。典型沥青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均以大陆型沥青质结构为主(质量分数超过75%),大部分沥青质分子中杂原子含量较高,特别是硫含量(质量分数通常为3%~8%),且一个沥青质分子中可能存在多个杂原子。沥青质中的硫以噻吩硫为主(质量分数超过80%),氮以五元环吡咯型为主(质量分数超过79%),氧的形态较为复杂。单独沥青质和高沥青质含量的劣质渣油催化临氢热转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沥青质分子均可裂化(裂化率超过77%)。含五元杂环沥青质组分较容易转化,不含杂环的沥青质组分较难转化;沥青质中五元杂环(特别是五元环噻吩)含量越高,裂化率越高。沥青质裂化需要适宜的反应温度(不小于435℃)、较高的氢分压(不小于12 MPa)、较长的反应时间(不小于10 h)和较高的催化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不小于100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大陆型沥青质 催化临氢热转化 分散型催化 五元杂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噻吩类化合物的临氢转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侯焕娣 赵毅 +3 位作者 董明 申海平 代振宇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以有机钼为前驱体制备了分散性纳米RDC-Mo催化剂,采用微型反应釜进行了噻吩类模型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DBT)热转化及RDC-Mo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对比了热转化及催化临氢过程噻吩类模型化合物热转化反应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 以有机钼为前驱体制备了分散性纳米RDC-Mo催化剂,采用微型反应釜进行了噻吩类模型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DBT)热转化及RDC-Mo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对比了热转化及催化临氢过程噻吩类模型化合物热转化反应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HRTEM)对所制备的分散型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模拟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分散型催化剂催化临氢热转化显著提高噻吩类化合物转化率以及不同结构噻吩类反应差异的内因。结果表明:制备的分散型催化剂RDC-Mo具有高度分散纳米尺寸特征,其晶粒尺寸为3.63 nm。相比于热转化,高分散纳米催化剂RDC-Mo作用的催化临氢过程显著强化了噻吩类化合物的转化,使其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高分散度纳米催化剂显著强化了噻吩类化合物与催化剂活性中心、H2的可接近性;H2经纳米催化剂活化形成的氢自由基强化噻吩类化合物中与S相连的芳环碳定向加氢,促使C—S键断裂能垒大幅下降,在较低温发生断裂;该反应路径正是造成分散型催化剂临氢体系显著提高噻吩类化合物裂化转化率的内在原因。受定向加氢的概率、在活性中心MoS2吸附难易以及定向加氢后C—S键键长变化3方面的影响,不同结构噻吩类化合物转化率由大到小顺序为苯并噻吩、噻吩、二苯并噻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类化合物 催化临氢 高分散纳米催化 定向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燃料脱硫醇的临氢催化提馏新工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占柱 张凯 +2 位作者 毛俊义 夏国富 闵恩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共5页
在催化蒸馏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临氢催化提馏工艺,用于喷气燃料脱硫醇。该工艺主要的特点是用一个催化提馏塔代替通常使用的反应器和气提塔,在催化提馏塔中气相和液相逆流接触,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临氢反应,反应产物用蒸馏和... 在催化蒸馏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临氢催化提馏工艺,用于喷气燃料脱硫醇。该工艺主要的特点是用一个催化提馏塔代替通常使用的反应器和气提塔,在催化提馏塔中气相和液相逆流接触,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临氢反应,反应产物用蒸馏和气提的方法脱除。氢气是反应物,也是气提介质。应用该技术在温度230 ℃、压力0.4~2.0 MPa、空速4~6 h- 1、氢油体积比20~30 的条件下,使阿曼、沙特轻质、伊朗轻质等原油的喷气燃料中硫醇硫含量小于20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脱硫 硫醇 临氢催化 提馏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催化剂上生物油临氢催化改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莹 王铁军 +4 位作者 张琦 马隆龙 常杰 汪璐 王晨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镍基催化剂。以乙酸为模型化合物,对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并讨论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催化剂的处理方式对其活性的影响,对临氢催化改质机理进行了讨论。在筛选出的活性较高的Mo-10Ni/γ-Al_2O_3催化剂...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镍基催化剂。以乙酸为模型化合物,对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并讨论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催化剂的处理方式对其活性的影响,对临氢催化改质机理进行了讨论。在筛选出的活性较高的Mo-10Ni/γ-Al_2O_3催化剂上,对生物油临氢催化改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经改质后pH值由2.16升至2.84,含水量由46.2%增至58.99%,表明通过对羧基临氢催化改质来降低生物油的酸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 临氢催化改质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基催化剂上生物油临氢催化改质的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莹 王铁军 +2 位作者 马隆龙 张琦 陈冠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680,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Ru/γ-Al2O3系列催化剂,进行乙酸临氢催化活性评价,考察不同担载量及不同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临氢催化改质机理进行讨论,并在筛选出的活性较高的CoRu/γ-Al2O3催化剂上,对生物油临氢催化改质进行研究。... 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Ru/γ-Al2O3系列催化剂,进行乙酸临氢催化活性评价,考察不同担载量及不同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临氢催化改质机理进行讨论,并在筛选出的活性较高的CoRu/γ-Al2O3催化剂上,对生物油临氢催化改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经改质后pH值由2.33上升到2.47,含水量由35.53%增加到3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氢催化改质 快速热解生物油 Ru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非贵金属临氢脱腊催化剂异构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耿承辉 高志贤 周敬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通过水热条件下合成分子筛试验条件的考察,获得了合成条件和性能良好的ZSM 8分子筛。采用无定形硅铝和ZSM 8分子筛制备出复合载体型的非贵金属临氢脱腊催化剂,通过锌和钨改性组分的添加,提高现有工业催化剂的异构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水热条件下合成分子筛试验条件的考察,获得了合成条件和性能良好的ZSM 8分子筛。采用无定形硅铝和ZSM 8分子筛制备出复合载体型的非贵金属临氢脱腊催化剂,通过锌和钨改性组分的添加,提高现有工业催化剂的异构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载体、改性组分对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但改性组分的添加次序无明显作用。与以前β沸石基催化剂性能相比,ZSM 8基催化剂不仅提高了润滑油收率,而且产品润滑油的粘度指数也明显提高。催化性能的改进可以归结为改性后催化剂异构化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8分子筛 合成 临氢脱腊催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迎宪 危凤 李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3-759,共7页
实验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解的沥青质在703K下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由NiMo/γ-Al2O3催化的临氢裂解反应。3种沥青质转化反应都能较好地吻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1.704×10-2、2.435×10-2和9.360×10-... 实验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解的沥青质在703K下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由NiMo/γ-Al2O3催化的临氢裂解反应。3种沥青质转化反应都能较好地吻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1.704×10-2、2.435×10-2和9.360×10-2。建立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用于求解沥青质裂解转化生成液体油反应速率常数(k1)和与之平行的生成焦炭+气体反应速率常数(k3),以及由液体产物继续转化生成焦炭+气体的反应速率常数(k2)。对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速率常数k1分别为1.697×10-2、2.430×10-2和9.355×10-2,k2分别为3.605×10-2、2.426×10-2和6.347×10-3,k3分别为6.934×10-5、5.416×10-5和4.803×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热裂解 临氢热裂解 临氢催化裂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轻汽油临氢醚化催化剂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吉春 胡劲松 +1 位作者 黄星亮 王洛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8,共6页
在实验室以FCC汽油75℃前的轻馏分为原料,研究了负载贵金属具有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双键异构化和叔碳烯烃与甲醇醚化反应三种功能的HSY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60℃、氢分压1.5MPa、轻汽油与甲醇体积比10:1和混合进料的液体空速2.... 在实验室以FCC汽油75℃前的轻馏分为原料,研究了负载贵金属具有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双键异构化和叔碳烯烃与甲醇醚化反应三种功能的HSY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60℃、氢分压1.5MPa、轻汽油与甲醇体积比10:1和混合进料的液体空速2.0h^(-1)的条件下,戊二烯的加氢转化率达100%,叔戊烯醚化转化率为68%左右,叔己烯醚化转化率为47%,非活性烯烃3-甲基-1-丁烯异构化为2-甲基-1-丁烯的异构化转化率达67%左右。临氢醚化后的轻汽油经催化蒸馏深度醚化,叔戊烯总转化率达到90.6%,叔己烯总转化率达61.5%,与重汽油调合后,汽油总烯烃含量降至29.6%,汽油辛烷值提高1.6~2.2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 轻汽油 临氢醚化催化 反应特性 研究 汽油料 甲醇 反应 醚化 异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减压渣油的临氢催化热裂化反应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文安 李金璐 +1 位作者 李传 杜俊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3-470,共8页
采用高压釜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煤焦油减压渣油(CTVR)的临氢催化热裂化反应行为,并采用改进的B-L法分析了反应前后沥青质组成结构,采用SEM、FT-IR等手段表征了原料及反应产物中甲苯不溶物。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TVR临氢催化... 采用高压釜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煤焦油减压渣油(CTVR)的临氢催化热裂化反应行为,并采用改进的B-L法分析了反应前后沥青质组成结构,采用SEM、FT-IR等手段表征了原料及反应产物中甲苯不溶物。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TVR临氢催化热裂化转化率提高,而反应产物中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先减少后增大,在反应温度360℃时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达到最小值。CTVR中甲苯不溶物由无机矿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组成,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在较低温度下部分转化成减压馏分油与减压渣油。随着反应温度升高,CTVR临氢催化热裂化产物中沥青质质量分数略有增加,超过350℃时,沥青质开始缩合生成甲苯不溶物,导致沥青质质量分数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减压渣油 分散型催化剂下的临氢热裂化 甲苯不溶物 沥青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氢源对十二烷基芘热裂化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焕娣 赵毅 +4 位作者 王子军 代振宇 权奕 董明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9-555,共7页
采用微型反应釜进行了模型化合物十二烷基芘的热转化、添加供氢剂四氢萘(THN)热转化及分散型催化剂(RDC-Mo)作用下的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来源活性氢对十二烷基芘热转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模拟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采用微型反应釜进行了模型化合物十二烷基芘的热转化、添加供氢剂四氢萘(THN)热转化及分散型催化剂(RDC-Mo)作用下的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来源活性氢对十二烷基芘热转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模拟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活性氢对十二烷基芘裂化反应的影响不同,供氢剂抑制缩合的同时也抑制裂化反应;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抑制缩合促进裂化,且显著提高烷基芳烃侧链在α位断裂选择性(提高43百分点)。分子模拟探究其原因是,高分散度RDC-Mo催化剂活化氢气形成的活性氢更容易定向进攻十二烷基芘芳环与侧链相连碳(简称Ipso碳),促使侧链α位C—C键断裂能垒显著下降(129 kJ/mol),远低于侧链β位断裂能垒(>325 kJ/mol),从而显著促进裂化反应的同时提高侧链在α位断裂选择性;而供氢剂四氢萘最容易供出α位的氢与十二烷基芘Ipso碳存在很大空间位阻,不能实现定向加氢进而促进裂化,其主要作用是稳定体系中的自由基,抑制自由基链反应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临氢热转化 高分散纳米催化 十二烷基芘 脱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延长石油及中国石化研发出柴油加氢降凝催化剂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78,共1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的FDW一3临氢降凝催化剂性价比高、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FDW-3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使用寿命长(比国外同类催化剂长8个月以上)、价格低、低凝柴油产率高和品质高...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的FDW一3临氢降凝催化剂性价比高、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FDW-3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使用寿命长(比国外同类催化剂长8个月以上)、价格低、低凝柴油产率高和品质高等优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永坪炼油厂、榆林炼油厂、延安石化厂共4套合计2.2Mt/a柴油加氢装置应用催化剂的结果表明:与进口高效降凝催化剂相比,使用FDW-3降凝催化剂,柴油加氢单元的物料入口温度可降低10。18℃,装置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柴油产率提高2.5%以上、低凝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3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临氢降凝催化 低凝柴油 降凝 陕西 柴油加装置 研发 合作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9—C_(10)芳烃临氢脱烷基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士文 廖巧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3-206,共4页
C_9—C_(10)芳烃临氢脱烷基王士文,廖巧丽(天津大学化工系,天津300072)WangShiwenandLiaoQiaoli(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TianjinUniv... C_9—C_(10)芳烃临氢脱烷基王士文,廖巧丽(天津大学化工系,天津300072)WangShiwenandLiaoQiaoli(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芳烃 临氢催化 脱烷基 顺次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蕴 汪燮卿 +3 位作者 吴治国 王卫平 王鹏飞 邹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考察了典型煤焦油(取自山西保德,下称BD)及新疆塔河减压渣油(VR)中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性能差异。以热重分析方法模拟了2种正庚烷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发现BD正庚烷沥青质更易转化,250℃以上就有明显失重,VR正庚烷沥青质在400℃以上才会... 考察了典型煤焦油(取自山西保德,下称BD)及新疆塔河减压渣油(VR)中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性能差异。以热重分析方法模拟了2种正庚烷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发现BD正庚烷沥青质更易转化,250℃以上就有明显失重,VR正庚烷沥青质在400℃以上才会发生明显的热裂化反应。在催化临氢热转化过程中,BD正戊烷沥青质中的正庚烷沥青质同样更易发生转化,而且相同条件下反应体系中焦炭生成率更低;反应温度340℃时BD正庚烷沥青质转化率为98.87%,而360℃时VR正庚烷沥青质的转化率仅为35.33%;反应后产物中BD正庚烷沥青质氢碳比升高,芳香度降低,发生了明显的加氢反应,VR正庚烷沥青质则以发生脱烷基侧链反应为主。根据煤焦油沥青质反应的规律和原料性质,提出了以"最大化脱除中低温煤焦油中金属杂质,兼顾沥青质转化"为目的的中低温煤焦油浆态床加氢新思路,在高压釜小试条件下表现出了良好的原料适用性,值得进一步放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反应性能 热裂化反应 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裂解反应选择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迎宪 危凤 李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934,共6页
在703K下,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的沥青质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NiMo/γ-Al2O3存在时的临氢催化裂解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物转化率水平下,3种裂解反应按液体产物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临氢催化裂解、临氢热裂解、热裂解反应... 在703K下,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的沥青质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NiMo/γ-Al2O3存在时的临氢催化裂解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物转化率水平下,3种裂解反应按液体产物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临氢催化裂解、临氢热裂解、热裂解反应,而按焦炭的选择性的排列顺序则相反。在热裂解反应中,沥青质中大量的硫被转化生成高硫焦炭;在临氢热裂解反应中,氢气分子对高硫焦炭的生成只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在临氢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充分激活氢气分子,使其有效地对沥青质及中间产物发生"加氢"(氢化)作用,显著地抑制了焦炭的生成,提高了液体产物的稳定性、选择性和品质(低相对分子质量和低硫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热裂解 临氢热裂解 临氢催化裂解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