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勇 王壮森 +2 位作者 邵龙义 弓嘉勋 吴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和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铝土岩系岩性和孔隙特征,以揭示铝土岩系储集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提出以铝的氢氧化物、铁矿物和黏土矿物三单元的铝土岩系岩石学命名分类方案;(2)铝质泥岩产状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碎屑状,(泥质)铝土岩多呈致密块状、豆状、鲕状、多孔土状和碎屑状,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是主要储气空间,孔隙度一般小于10%,以介孔为主;(3)华北地区铝土岩系纵向上总体上可分为5段,即铁岩(山西式铁矿,A段)、铝质泥岩(B段)、铝土岩(C段)、铝质泥岩(含碎屑)(D段)和暗色泥岩-煤岩段(E段);(4)在岩溶平台、缓坡和洼地分别发育潜穴/漏斗状、透镜状、层状/块状铝土岩沉积,岩溶平台及缓坡处有利于地表水淋滤,岩溶改造作用强,孔隙发育,储集层厚度大且物性好,但连贯性差,低洼处物性较差但储集层相对连续稳定。铝土岩天然气富集受源岩-储集层-裂缝综合控制,相关认识可为该层段和类似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上石炭统 铝土岩系 储集层特征 形成模式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157
2
作者 周心怀 项华 +2 位作者 于水 王刚 姚长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渤海海域辽西低凸起锦州南(JZS)太古宇变质岩油藏是渤海海域最大的潜山油藏,岩性以片麻岩及其形成的碎裂岩为主。根据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信息,将该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划分为4类:①网状缝-溶孔型;②角砾状破碎... 渤海海域辽西低凸起锦州南(JZS)太古宇变质岩油藏是渤海海域最大的潜山油藏,岩性以片麻岩及其形成的碎裂岩为主。根据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信息,将该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划分为4类:①网状缝-溶孔型;②角砾状破碎型;③溶蚀裂缝型;④微裂缝-致密型。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发育经历了成岩阶段→前埋藏阶段→抬升剥蚀褶皱断裂阶段→表生阶段→后埋藏阶段,主要控制因素为新生界沉积前古地貌及中、新生代构造应力作用,风化残积物主要分布于局部高点的宽缓斜坡区,构造作用、表生期的风化淋沥作用和油气充注期有机酸溶解作用等对储集层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的演化模式对类似潜山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方案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JZS油藏 变质岩潜山油藏 储集层特征 控制因素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滩控岩溶型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6
3
作者 金民东 曾伟 +5 位作者 谭秀成 李凌 李宗银 罗冰 张静蕾 刘吉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0-660,共11页
在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钻孔、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研究其储集层特征、不同类型储集层成因和控制因素,并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分布。岩心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和其与"花斑"状岩溶系统的发育组合特征,... 在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钻孔、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基础上,研究其储集层特征、不同类型储集层成因和控制因素,并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分布。岩心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和其与"花斑"状岩溶系统的发育组合特征,可将储集岩进一步划分为针孔、"花斑"针孔、溶洞及"花斑"溶洞等4种类型,其中"花斑"溶洞型储集层质量相对较好,其次为溶洞型和"花斑"针孔型,针孔型储集层质量相对较差。龙王庙组储集层的成因与控制因素表现为:区域浅滩化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面积颗粒云岩,以粒间孔和少量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滩相层状孔隙层为后期岩溶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期岩溶水沿先期孔渗层顺层流动溶蚀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加里东—海西期龙王庙组构造古地貌控制了岩溶水流体势,进而控制了储集层发育。沿古地貌斜坡带(磨溪201井—磨溪9井—磨溪12井一带)岩溶最为发育,往往形成"花斑"溶洞型或溶洞型储集层,是最有利的储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云岩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成因 “花斑”状岩溶系统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磨溪—高石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深部储集层特征——以南堡凹陷南部古近系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46
4
作者 董月霞 杨赏 +2 位作者 陈蕾 王琦 曹中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常规物性分析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集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南部物源区沙一段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沙一段在深层(4 00... 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常规物性分析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集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南部物源区沙一段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沙一段在深层(4 000 m以深)形成优质高产储集层的原因。研究区沙一段砂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和中—粗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石英、变质岩岩屑等刚性颗粒含量较高,杂基含量少,颗粒支撑;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2.8%,平均渗透率为154.9×10-3μm2,为低孔、中高渗型;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为主。母岩类型、沉积环境和沙一段异常高压是控制储集层物性的主导因素。推测渤海湾盆地4 000 m以深广泛发育具有较高自然油气产能的优质砂岩储集层,常规砂岩油气藏勘探有望进一步向深部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沙一段 辫状河三角洲 深层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为例 被引量:46
5
作者 施振生 董大忠 +2 位作者 王红岩 孙莎莎 武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840,共12页
基于薄片、氩离子抛光大片成像和纳米CT扫描等实验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二者的单层厚度、物质组成、孔隙... 基于薄片、氩离子抛光大片成像和纳米CT扫描等实验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二者的单层厚度、物质组成、孔隙类型及结构、面孔率和孔径分布均存在差异性。泥纹层单层厚约100μm,有机质含量大于15%,石英含量大于70%,有机孔占比和面孔率高,顺层缝发育,有机质和有机孔均相互连通构成网状。粉砂纹层单层厚约50μm,有机质含量为5%~15%,碳酸盐含量大于50%,无机孔占比高,顺层缝不发育,有机质和孔隙均相互不连通。泥纹层和粉砂纹层的形成可能与富硅生物的勃发有关,间歇期形成泥纹层,勃发期形成粉砂纹层。泥纹层和粉砂纹层可构成条带状粉砂、砂泥递变和砂泥薄互层3类纹层组合。条带状粉砂纹层组合的孔隙度和水平与垂直渗透率比值均最大,砂泥递变纹层组合次之,砂泥薄互层纹层组合最低,泥纹层与粉砂纹层含量比值造成水平与垂直渗透率比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页岩 纹层 储集层特征 成因机制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大型气田石英砂岩储集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3
6
作者 付金华 王怀厂 +1 位作者 魏新善 秦伯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的榆林气田是以上古生界山西组山2段石英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型气田。山2段石英砂岩属致密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具有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低、粗孔喉、孔隙结构较为均匀的特...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的榆林气田是以上古生界山西组山2段石英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型气田。山2段石英砂岩属致密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具有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低、粗孔喉、孔隙结构较为均匀的特点,形成于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是碎屑成分在较长距离的搬运过程中经过化学分解、机械分选作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气田 石英砂岩 储集层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奥陶系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长见 肖中尧 +4 位作者 张宝民 金英爱 桑洪 刘永福 党青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1,共7页
根据岩心、薄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塔里木盆地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奥陶系沉积相特征和储集层特征,进而指出古城坡折带的勘探潜力和方向。研究表明,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为台地边缘上斜坡垮塌沉积,奥陶系蓬莱坝组、鹰山组和一间房... 根据岩心、薄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塔里木盆地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奥陶系沉积相特征和储集层特征,进而指出古城坡折带的勘探潜力和方向。研究表明,古城4井区上寒武统为台地边缘上斜坡垮塌沉积,奥陶系蓬莱坝组、鹰山组和一间房组为台地前缘浅缓坡中低能砂屑滩与灰泥丘相沉积,吐木休克组为台地前缘深水缓坡瘤状灰岩沉积,却尔却克组为斜坡—深水陆棚—超补偿浅水盆地沉积;古城4井上寒武统白云岩受沉积环境、白云岩化和构造裂缝影响,储集层物性较好;而奥陶系灰岩原生孔隙发育差,且多期胶结作用充填了大部分原生孔隙,属于非储集层;古城4井以西、以北地区为中、下奥陶统高能滩体和有利储集层发育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城4井 坡折带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25
8
作者 高云峰 彭苏萍 +1 位作者 何宏 孔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 3 5口井的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 ,从沉积角度对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进行分类及评价。该区储集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主要沉积微相包括冲积扇、河道、三角洲分流河道、滨浅湖滩坝以及泛滥平原砂滩等 ,... 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 3 5口井的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 ,从沉积角度对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进行分类及评价。该区储集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主要沉积微相包括冲积扇、河道、三角洲分流河道、滨浅湖滩坝以及泛滥平原砂滩等 ,非均质性很强。根据岩性、沉积相带和物性参数 ,将储集层划分为 3类。物性最好的Ⅰ类储集层是曲流河道和三角洲分支河道的中—细砂岩 ,主要分布在南八仙、马海以及北丘陵等地区 ;物性中等的Ⅱ类储集层岩性为中—粗砂岩和含砾砂岩、砾状砂岩 ,以辫状河道砂体为主 ,包括部分滨浅湖滩坝砂体 ;物性较差的Ⅲ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泛滥平原砂滩、滨浅湖滩坝砂体 ,岩性为砾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Ⅱ类、Ⅲ类储集层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碎屑岩 储集层特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敏芳 焦养泉 +2 位作者 张福顺 徐志诚 黄传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3,共4页
通过对侏罗系主力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指出不同层位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储集性能。总体上讲,三工河组储层整体较优,发育II类和III类储层,西山窑组储层较差,发育III类和IV类储层,八道湾组储层最差,发育IV类和V类储层;陆西、中拐地区发... 通过对侏罗系主力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指出不同层位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储集性能。总体上讲,三工河组储层整体较优,发育II类和III类储层,西山窑组储层较差,发育III类和IV类储层,八道湾组储层最差,发育IV类和V类储层;陆西、中拐地区发育好储集层(I类和II类储层),五彩湾和阜东斜坡地区储集层性能较差(III类和IV类储层),莫北地区储集层性能最差(IV类和V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储集性能 综合评价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进财 赵伦 +5 位作者 张祥忠 杨智刚 曹海丽 陈礼 单发超 刘明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9-786,共8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NWKK碳酸盐岩油田为例,建立了古潜山岩溶储集层概念模型,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岩溶储集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带、表层带、洞穴带、渗流带和潜流带,裂缝发育程度...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NWKK碳酸盐岩油田为例,建立了古潜山岩溶储集层概念模型,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岩溶储集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带、表层带、洞穴带、渗流带和潜流带,裂缝发育程度依次增强;发育角砾孔隙型、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等6类储集层类型,裂缝和溶洞的发育使各岩溶带生产初期高产油低含水,但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快。平面上,岩溶储集层特征受控于构造海拔高度和古岩相特征:构造海拔高、岩性疏松的古潜山储集层受地表风化淋滤作用强,溶孔溶洞较发育,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角砾孔隙型、洞穴型和孔洞型;构造海拔低、岩性致密的古潜山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高,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与底水沟通作用强,产能效果好,但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快,平面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岩溶储集层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概念模型 产能特征 南图尔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占东 王义军 +4 位作者 胡慧婷 王海生 张海翔 李阳 朱晓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泥页岩层系储集层的性质是决定页岩油藏存在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层系为例,对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含量以及储集空间特征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层系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 泥页岩层系储集层的性质是决定页岩油藏存在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层系为例,对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含量以及储集空间特征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层系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含量大都在1%-3%),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且大部分泥页岩层系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脆性矿物含量适中,发育大量不同类型的孔隙,为排烃提供了有效的通道,也为残留在泥页岩层系中的油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青一段泥页岩层系整体含油性较好,估算页岩油资源量为78.37×10^8-97.97×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 青一段 泥页岩 页岩油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崔勇 栾瑞乐 赵澄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49,共3页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以粗面岩为主 ,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由构造裂缝、风化裂缝、各种溶蚀孔洞和气孔组成。储集层的性质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与裂缝相连通的气孔和半充填的杏仁孔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储集空间 ,因此常规...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以粗面岩为主 ,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由构造裂缝、风化裂缝、各种溶蚀孔洞和气孔组成。储集层的性质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与裂缝相连通的气孔和半充填的杏仁孔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储集空间 ,因此常规的测井解释不能客观地反映火山岩储集层特性。针对该区火山岩储集层的特征 ,在进行储集层参数解释时 ,应用裂缝孔隙度表征储集层物性 ,对测井资料进行了特殊处理 ,得到了与试油一致的结果。本项研究不仅在本区识别出 3个新的优质储集层发育段 ,而且为指导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火山岩 油藏 储集层特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46
13
作者 李秀华 肖焕钦 王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24,共4页
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出发 ,对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滨浅湖砂坝、席状砂两种储集砂体的沉积特征进行描述。阐述了其沉积相纵向及平面演化过程 ;分析了储集层时空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归纳出滩坝储集层发育的五个有利区带并进行了储集层预测 ;... 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出发 ,对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滨浅湖砂坝、席状砂两种储集砂体的沉积特征进行描述。阐述了其沉积相纵向及平面演化过程 ;分析了储集层时空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归纳出滩坝储集层发育的五个有利区带并进行了储集层预测 ;探讨了油气分布与富集成藏的控制因素。文章指出滨浅湖滩坝微相沉积中油气富集的关键是构造与储集层的匹配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洼陷 沙四段上亚段 滨浅湖砂坝 滨浅湖席状砂 储集层特征 油藏类型 油气勘探 油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生物地层及其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红岩 施振生 孙莎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890,共12页
通过单剖面笔石鉴定、笔石带划分、等值线图编制及页岩矿物成分、TOC和纹层特征分析,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生物地层及其储集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笔石带WF1—WF4和LM1—L... 通过单剖面笔石鉴定、笔石带划分、等值线图编制及页岩矿物成分、TOC和纹层特征分析,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生物地层及其储集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笔石带WF1—WF4和LM1—LM9,不同笔石带可用岩性和电性特征标定。不同笔石带页岩分布呈现西南和东北2大沉积中心,且矿物成分、TOC和纹层类型存在差异。笔石带WF2下部和WF4发育含(贫)有机质块状层理混合页岩,笔石带WF1—WF2上部及WF3发育含有机质水平层理混合页岩,笔石带LM1—LM4发育富(含)有机质水平层理硅质页岩,LM5—LM9发育贫有机质水平层理混合页岩。页岩矿物成分、TOC及层理类型受控于古气候、古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古沉积速率。笔石带WF1—WF2下部,水体由于温暖富氧,故块状层理发育、硅质含量和TOC值低。笔石带WF4水体由于较凉、富氧,故块状层理发育、钙质含量高、TOC值低。笔石带WF2上部、WF3、LM1—LM4水体由于贫氧、沉积速率低,故富有机质硅质页岩水平层理发育,粉砂纹层含量高。笔石带LM5—LM9水体由于富氧、沉积速率过高,故TOC值和硅质含量低、粉砂纹层含量高。图6表2参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带 页岩 储集层特征 奥陶系五峰组 志留系龙马溪组 生物地层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宜勤 喻春辉 +2 位作者 常秋生 阿不力孜 姚爱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北天山山前主要目的层储集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等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各储集层的演化严格受区域及局部构造运动、沉积展布、成岩作用的制约。不利沉积相带、碳酸盐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析出等是影响... 通过对北天山山前主要目的层储集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等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各储集层的演化严格受区域及局部构造运动、沉积展布、成岩作用的制约。不利沉积相带、碳酸盐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析出等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为溶蚀、环边泥膜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支撑。指出安集海塔西河组(N1t)、独山子沙湾组(N1s)、呼图壁紫泥泉子组(E1-2z)及玛纳斯安集海河组(E2-3a)为较好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储集层特征 成岩作用 准噶尔盆地 储集性能 碳酸盐 沉积相带 储集层物性 沉积展布 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南北前陆盆地侏罗系-白垩系沉积及储集层特征对比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志勇 冯佳睿 +2 位作者 崔京钢 周川闽 石雨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92,共13页
通过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白垩系厚度、岩性组合和沉积相对比分析,认为由于早白垩世之前天山南部古地势高于北部,使得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在以上3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明确了库车坳陷侏罗系各组厚度均小于准噶尔盆地南... 通过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白垩系厚度、岩性组合和沉积相对比分析,认为由于早白垩世之前天山南部古地势高于北部,使得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在以上3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明确了库车坳陷侏罗系各组厚度均小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以及早侏罗世沉积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成因机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天山南北古气候、构造古地理和古地形的差异,以及晚白垩世末期构造隆升与剥蚀作用,造成了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沉积环境和厚度的差异,也造成了两者的储集层碎屑组分、埋藏方式、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进一步厘定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有利砂体展布范围的基础上,梳理天山南北前陆盆地深层储集层特征和控制因素的差异,认为勘探程度较低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储集层受沉积相、地温梯度、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次生溶蚀作用、构造缝等控制,指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有利储集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北 前陆盆地 库车坳陷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白垩系 沉积相 有利储集层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质岩储集层特征及裂缝带地震多属性预测——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采西 周基爽 +4 位作者 张磊 孙宇 李辉 郑艺 陈新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二叠系风城组一段白云质岩为裂隙型储集层,在一些井中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在综合研究白云质岩优质储集层物性、孔隙结构及裂缝发育状况等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多属性,对该区白云质岩优质裂缝性储集层...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二叠系风城组一段白云质岩为裂隙型储集层,在一些井中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在综合研究白云质岩优质储集层物性、孔隙结构及裂缝发育状况等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多属性,对该区白云质岩优质裂缝性储集层进行了刻画。并预测研究区风城组一段白云质岩在平面上发育3个优质裂隙储集层带,共计预测面积471 km2,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祥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西斜坡 二叠系 白云质岩 储集层特征 地震多属性 裂缝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南天山山前白垩系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俊丰 朱长见 +2 位作者 张现军 刘永福 杜治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59,共3页
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塔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研究表明,其储集层岩石类型以辫状河河道沉积的岩屑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集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含量。克孜勒苏群沉积在... 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塔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研究表明,其储集层岩石类型以辫状河河道沉积的岩屑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集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含量。克孜勒苏群沉积在古生界风化剥蚀形成的古地形之上,南天山山前乌恰构造带、昆仑山山前乌泊尔构造带和甫沙构造带下白垩统厚度大,且处于有利的沉积相带之上,是扩大白垩系油气勘探成果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西南坳陷 白垩系 克孜勒苏群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白云岩储集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小青 伊海生 朱迎堂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根据白云岩物性、压汞分析以及铸体薄片观察,详细论述了本区白云岩的岩石学、孔隙和物性特征,指出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细、粗晶白云岩物性好。依据白云岩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本区白云岩属Ⅰ、Ⅱ类储层,并且... 根据白云岩物性、压汞分析以及铸体薄片观察,详细论述了本区白云岩的岩石学、孔隙和物性特征,指出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细、粗晶白云岩物性好。依据白云岩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本区白云岩属Ⅰ、Ⅱ类储层,并且是本区油气勘探重要的储集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白云岩 物性参数 孔隙结构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特征及单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军龙 闫博 +3 位作者 赵靖舟 王轶平 许登才 高秀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了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单井产能预测,预测了M井区合理的单井产量。研究表明:M井区长8储集层具备典型的超低渗透储集层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较为显著,储集层呈现对油水的双重润湿性;M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受到岩性控制作用,沿着河道方向,物性好、含油性好、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含油性好;M井区产量主要来自于M井区中-东南部,目前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M井区北部、中南部局部区域;物性参数法、试油资料折算法和试采法适合于M井区的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长8储层合理的单井产量为3.5~4.0t/d。研究成果为M井区长8储集层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 环县油区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