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进财 赵伦 +5 位作者 张祥忠 杨智刚 曹海丽 陈礼 单发超 刘明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9-786,共8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NWKK碳酸盐岩油田为例,建立了古潜山岩溶储集层概念模型,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岩溶储集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带、表层带、洞穴带、渗流带和潜流带,裂缝发育程度...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NWKK碳酸盐岩油田为例,建立了古潜山岩溶储集层概念模型,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岩溶储集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带、表层带、洞穴带、渗流带和潜流带,裂缝发育程度依次增强;发育角砾孔隙型、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等6类储集层类型,裂缝和溶洞的发育使各岩溶带生产初期高产油低含水,但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快。平面上,岩溶储集层特征受控于构造海拔高度和古岩相特征:构造海拔高、岩性疏松的古潜山储集层受地表风化淋滤作用强,溶孔溶洞较发育,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角砾孔隙型、洞穴型和孔洞型;构造海拔低、岩性致密的古潜山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高,储集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与底水沟通作用强,产能效果好,但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快,平面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岩溶储集层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概念模型 产能特征 南图尔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