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沉积界面的储集层建模方法初探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继新 穆龙新 +2 位作者 陈和平 尹艳树 周久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4,共4页
根据河道沉积过程及沉积响应规律,将基于沉积界面的建模方法从浊积扇体建模推广到河流相储集层砂体建模研究中,以再现河道沉积过程,改善河道砂体内部结构的模拟效果。基于沉积界面的河流相储集层建模包括4个步骤:①利用带扰动的阻尼简... 根据河道沉积过程及沉积响应规律,将基于沉积界面的建模方法从浊积扇体建模推广到河流相储集层砂体建模研究中,以再现河道沉积过程,改善河道砂体内部结构的模拟效果。基于沉积界面的河流相储集层建模包括4个步骤:①利用带扰动的阻尼简谐振动模型生成河道流线,完成单一成因砂体串珠状连接;②识别河道(点坝)首尾界面,生成点坝模型;③确定河道(点坝)内部砂体叠置样板,采用双曲面、抛物面以及多项式等函数拟合界面;④通过侧积层关键参数三角函数随机抽样,完成点坝内部表征。河流相储集层的实例研究表明:基于沉积界面的建模技术较好地再现了河道砂体沉积过程,精细刻画了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沉积过程 储集层结构单元 河道砂体 储集层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赵敏 康志宏 刘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0,共3页
三维储集层建模技术虽然已经考虑了地质体的空间结构,但往往还不尽人意。因此提出在建模中对三维地震波形体进行地震重采样,并对孔洞内的油水空间分布,采取了体约束建立三维地质相模型。模型三维再现了塔河油田8区未充填溶洞的几何形态... 三维储集层建模技术虽然已经考虑了地质体的空间结构,但往往还不尽人意。因此提出在建模中对三维地震波形体进行地震重采样,并对孔洞内的油水空间分布,采取了体约束建立三维地质相模型。模型三维再现了塔河油田8区未充填溶洞的几何形态,为此类油藏的勘探及开发部署等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建模 碳酸盐岩 波形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宁东2、3井区侏罗系延8油层组三维储集层建模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召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54,共9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宁东2、3井区延8油层滚动勘探开发现状和需要,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油气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从沉积微相特征分析和储集层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三维地震、测...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宁东2、3井区延8油层滚动勘探开发现状和需要,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油气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从沉积微相特征分析和储集层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和露头等资料,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了该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8油层组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建模结果分析表明,麻黄山西区块延8油层组三维储集层模型与实际砂体展布和物性特征吻合较好,实现了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定量化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麻黄山西区块 侏罗系延8油层组 三维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气田长北区块山西组下段主力储集层建模及水平井地质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寿铉成 何光怀 Nick Fest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气田长北区块主力储集层是下二叠统山西组下段的石英砂岩 ,将用水平井开发。为编制水平井开发方案而进行的气藏地质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砂岩是连续分布的席状砂体 ,发育于横向迁移极大的辫状河沉积环境中的内切河谷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气田长北区块主力储集层是下二叠统山西组下段的石英砂岩 ,将用水平井开发。为编制水平井开发方案而进行的气藏地质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砂岩是连续分布的席状砂体 ,发育于横向迁移极大的辫状河沉积环境中的内切河谷 ,轴部多层河道辫状冲积的叠加厚度平均约 15 .77m ,主河道两侧渐变为单层河道 ,估计多层河道砂体宽 5~ 3 0km、厚 9~ 40m ,单层河道砂体宽 0 .2 5~ 1km、厚 5~ 8m。石英砂岩粗—很粗粒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高都有利于保存储集层原生孔隙空间 ,但其内部存在阻流带 ,估计垂向阻流带的平均间距为 60 0m ,利用水平井可以降低阻流带的影响。根据气藏地质研究成果 ,考虑长北区块河道方向和地层最小水平应力 (压应力 )方向 ,进行 2口水平井地质设计 ,钻井过程中通过随钻测井随时调整钻井轨迹。图 4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建模 水平井 地质设计 长北区块 下二叠统 山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曲流河河道储集层构型三维建模 被引量:13
5
作者 岳大力 陈德坡 +3 位作者 徐樟有 吴胜和 范峥 蒋婷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40,共8页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其中Ng522单层发育2个大型点坝砂体,在系统的点坝砂体构型表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储集层构型界面的几何建模方法,将构型界面模型嵌入到基于三维结构化网格体的相模型中,建立了研究区26...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其中Ng522单层发育2个大型点坝砂体,在系统的点坝砂体构型表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储集层构型界面的几何建模方法,将构型界面模型嵌入到基于三维结构化网格体的相模型中,建立了研究区26-295井区真正意义上的、更符合地下实际的三维储集层构型模型,再现了成因微相内部构型单元及界面的空间分布特征,满足了三维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点坝内部的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延伸到距点坝顶三分之二的位置,点坝砂体表现为"半连通体"特征。建立了点坝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指出挖潜措施。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并可以推广到其他相似油田,这对丰富储集层地质学理论及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孤东油田 储集层构型 剩余油 储集层建模 点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分辨率级可视化随机建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元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1,86,共3页
测井数据的统计指标可用于预测储集层参数的分布。对照测井曲线,整理出小层物性数据的统计指标(均值、方差等)以及储集层和夹层的交替分布频率,就可以描述小层内部的纵向非均质性。把纵向非均质指标与储集层随机模拟相结合,使模型的纵... 测井数据的统计指标可用于预测储集层参数的分布。对照测井曲线,整理出小层物性数据的统计指标(均值、方差等)以及储集层和夹层的交替分布频率,就可以描述小层内部的纵向非均质性。把纵向非均质指标与储集层随机模拟相结合,使模型的纵向取值对应于测井分辨率,实现测井分辨率级储集层随机建模。在对某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描述中,以测井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视化计算软件,对储集层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进行了测井分辨率级的模拟,精细地显示了各种储集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建模 随机 地质统计学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源砂岩原生孔隙储集层岩石相控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灿灿 王拥军 周凤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7,共5页
在中国陆相沉积地层中,近源砂岩储集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显著特点。按常规均质地层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很低,无法满足测井解释评价、储量计算及油藏描述与模拟的需求。沉积相控建模在一定程度... 在中国陆相沉积地层中,近源砂岩储集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显著特点。按常规均质地层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很低,无法满足测井解释评价、储量计算及油藏描述与模拟的需求。沉积相控建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参数模型的精度,但仍然存在相带划分人为因素多及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储集层参数模型精度,依据岩石物理理论,提出岩石相控建模的概念,认为控制近源砂岩原生孔隙储集层参数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相。根据岩石相对近源砂岩进行有效分类后分别建模,可以提高模型精度,并且便于计算机自动处理。该方法在冀东老爷庙油田馆陶组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源砂岩 岩石相 储集层参数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的二维表征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月莲 宋新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55,共2页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不仅能表征储集层已知地质特征 ,还能对井间储集层展布进行预测。笔者从地质模型三维数据体网格单元纵横向结构分析入手 ,以地层岩性、油层为计算单元统计分析各岩性的厚度、百分组成和油层储集参数平面展布 ,并通过...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不仅能表征储集层已知地质特征 ,还能对井间储集层展布进行预测。笔者从地质模型三维数据体网格单元纵横向结构分析入手 ,以地层岩性、油层为计算单元统计分析各岩性的厚度、百分组成和油层储集参数平面展布 ,并通过多种储集层特性三维网格数据体之间的数据运算 ,来表征油层储量丰度等参数。探讨三维地质模型的运算与平面图形的表征 ,不仅有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检验 ,更有助于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与预测、有利于加密井、扩边井的井位设计 ,这可以作为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地质 三维可视化 型运算 平面图表征 储集层 储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君君 王志章 +3 位作者 张枝焕 姜丹 王礼常 张肖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4-486,共3页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精细油藏描述的各个环节已实现了数字化。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藏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三维储集层模型既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又为油气藏的评价、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一些处在...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精细油藏描述的各个环节已实现了数字化。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藏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三维储集层模型既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又为油气藏的评价、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一些处在勘探开发早期的新区由于井少,在进行储集层建模时,常常出现所谓的"牛眼"现象。为提高模拟精度,利用相邻老区的密井网区确定变差函数,将其应用到稀井网区建模,取得了良好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 风城油田 储集层建模 沉积微相 变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融合的定量表征及其对储集层连通性的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磊夫 王红亮 +1 位作者 李英烈 潘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以浊积朵叶体沉积为例,介绍了砂体融合现象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讨论了砂体融合现象对沉积环境及砂体叠置样式的指示作用,并应用砂体融合比定量描述了砂体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在以砂泥为主的碎屑沉积中,砂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常普遍,其包... 以浊积朵叶体沉积为例,介绍了砂体融合现象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讨论了砂体融合现象对沉积环境及砂体叠置样式的指示作用,并应用砂体融合比定量描述了砂体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在以砂泥为主的碎屑沉积中,砂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常普遍,其包括砂体对泥质隔夹层的侵蚀并与其他砂体融合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砂体融合比在不同的构型层次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用基于目标的建模方法建立了3组砂地比、单砂层尺寸相同但具有不同层次与不同砂体融合比的朵叶体三维模型。对模型的连通性分析表明:模型引入的沉积层次越多,连通性越差;对沉积层次一致的模型而言,砂体融合比越高,连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融合 浊积朵叶体 储集层连通性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坨71区块有利储集砂体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武军昌 吴胜和 +1 位作者 高志勇 傅国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在东营凹陷胜坨油田坨71区块的有利储集砂体预测中,探索应用砂体随机模拟的结果直接对无井区进行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综合测井、地震资料,应用示性点过程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20个等可能的渗透性砂体分布的模拟实现,在对各模拟实现进... 在东营凹陷胜坨油田坨71区块的有利储集砂体预测中,探索应用砂体随机模拟的结果直接对无井区进行有利储集砂体分布预测。综合测井、地震资料,应用示性点过程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20个等可能的渗透性砂体分布的模拟实现,在对各模拟实现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模拟结果进行不确定性评价,结合对概率大于0.5和0.7的渗透性砂体的厚度统计结果、构造背景及附近井油层分布情况,预测出坨71井以东和坨深1井东南的2个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区。应用砂体随机模拟的结果直接预测无井区的有利砂体分布,有利于降低滚动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随机 储集层建模 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6
12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李玖勇 石书缘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在简要回顾多点地质统计学起源后,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研究进展。在应用领域,已经从河流相建模发展到扇环境建模,从储集层结构建模发展到储集层物性分布模拟,从宏观地质体预测发展到微观孔喉分布建... 在简要回顾多点地质统计学起源后,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研究进展。在应用领域,已经从河流相建模发展到扇环境建模,从储集层结构建模发展到储集层物性分布模拟,从宏观地质体预测发展到微观孔喉分布建模,从地质研究发展到地质统计反演。在整合信息建模方面,给出了3种综合地震属性的方法;在算法方面,提出了PRTT实时处理方法,完善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并开发了新的多点统计生长算法(Growthsim)。对多点地质统计学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在训练图像、数据综合以及建模方法耦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学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26
13
作者 贺顺义 师永民 +2 位作者 谢楠 张志翔 李翠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4,共3页
在对不同年代、不同系列测井响应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特征与岩石力学特征本质上的相关性,经过误差校正,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技术,找到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模... 在对不同年代、不同系列测井响应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特征与岩石力学特征本质上的相关性,经过误差校正,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技术,找到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模型,为油田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常规测井 压裂 多元回归 多极声波测井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质约束降低天然气概率储量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家华 卢涛 +2 位作者 陈凤喜 王旭东 王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以YL气田山西组二段主力气层为例,利用储集层展布和物性参数的横向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地质条件约束建模,降低气藏建模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主力气藏概率储量的不确定性。地质约束条件包括:①主力气藏东南部大片地区几乎没有砂岩;②砂... 以YL气田山西组二段主力气层为例,利用储集层展布和物性参数的横向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地质条件约束建模,降低气藏建模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主力气藏概率储量的不确定性。地质约束条件包括:①主力气藏东南部大片地区几乎没有砂岩;②砂岩集中分布在辫状河道中部和底部,气藏物性参数比例曲线显示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值呈顶部较小、底部较大的特征。比较没有地质条件约束得到的400个建模实现和利用约束1、约束1+约束2分别得到的100个实现和23个实现,并求取了概率储量P90、P50、P10。所得结果说明,应用地质约束后,山西组二段主力气藏的概率储量不确定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建模 天然气 地质约束 非均质性 不确定性 概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致密隔层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敏 侯朝晖 刘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复杂。前期对此类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强调定量表征300m范围内风化壳中发育的溶蚀洞穴、孔、缝的储集空间。然而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认识到纵向上几套缝洞型储集层间...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复杂。前期对此类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强调定量表征300m范围内风化壳中发育的溶蚀洞穴、孔、缝的储集空间。然而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认识到纵向上几套缝洞型储集层间存在具一定封隔作用的致密灰岩段。综合应用储集层地质认识、测井、地震、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开展单井致密段及井间致密隔层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致密隔层三维分布模型,对评价储集层段横向连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油藏注水方式、堵水措施及层段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气藏 缝洞型油藏 致密隔层 测井识别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第29卷总目次
16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油地质 矿产地质 碳酸盐岩储集层 克拉玛依油田 火山岩储集层 储集层建模 陆西地区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盆地 柴达木盆地 塔中Ⅰ号坡折带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