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克拉区块潜山储集体类型动态量化表征及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宏 李伟奇 +3 位作者 虢中春 杨小腾 徐健 王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789-800,共12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原油储量丰富,受构造及岩溶作用控制,储集体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不同类型储集体具有各自的开发特征,准确识别储集体类型是后续生产措施制定和油藏有效开发的基本前提。针对塔河油田雅克拉区块潜山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原油储量丰富,受构造及岩溶作用控制,储集体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不同类型储集体具有各自的开发特征,准确识别储集体类型是后续生产措施制定和油藏有效开发的基本前提。针对塔河油田雅克拉区块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体类型判别的实际需求提出一套储集体类型动态识别方法,基于塔河油田生产井动态数据分析,在单井开发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提取与储集体类型相关性强的弹性驱初期产油量、弹性驱时间、弹性驱累计产油量、弹性驱产量月递减率4项动态参数作为判别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形成动态参数量化标准,最终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基于动态资料的储集体类型自动批量识别,获得的储集体识别结果与钻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确定的储集体类型吻合度达80%以上。该自动识别方法具有参数明确、识别结果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辅助地质资料对储集体进行更准确的判定,更可应用于地质资料较少地区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研究,为油藏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雅克拉潜山 储集体类型动态识别 生产阶段划分 神经网络 缝洞型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祥 张琴 +3 位作者 朱筱敏 王勋杰 季汉成 蒋永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发育来自北部及西北部物源的三角...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发育来自北部及西北部物源的三角洲为主,盆地中心主要为湖相和滑塌浊积扇沉积。储集体主要由砂砾岩和砂岩组成,其中细砂岩发育最多,其次为砂砾岩及砾岩;岩石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都较低。本区碎屑岩储集物性普遍较差,这与岩石较低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有关。不同成因类型储集体其物性存在一定差别。其中2 200 m以上的三角洲平原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但随着埋深的增加,物性迅速降低。在相同的深度,从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储集物性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物性特征 储集体类型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周口坳陷 南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多类型储集体沉积成岩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洋 刘鹏 +1 位作者 宋国奇 刘雅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62-2170,共9页
针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的多类型储集体成因机制不明、成岩演化不清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早、晚沉积期形成的中盐湖盆和多盐湖盆从沉积、成岩2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预测有利储集体类型。研... 针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的多类型储集体成因机制不明、成岩演化不清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早、晚沉积期形成的中盐湖盆和多盐湖盆从沉积、成岩2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预测有利储集体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盐湖盆与多盐湖盆在沉积期的气候、水体和地貌环境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各自形成不同类型的储集体;受控于膏岩层产生的碱卤水,2类湖盆都经历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其中多盐湖盆受碱性流体影响较大,导致两类湖盆在各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强度不同;砂岩滩坝和扇三角洲前缘为中盐湖盆有利储集体类型,近岸水下扇扇端和扇三角洲前缘为多盐湖盆有利储集体类型,多盐湖盆寻找有利储集体应尽量避开受碱性流体影响较大的2.8~3.3 km深度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成岩差异性 类型集体 沙四上亚段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特征及分类分级地质建模 被引量:80
4
作者 李阳 侯加根 李永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0-606,共7页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储集空间类型和规模为标准划分缝洞储集体类型,采用分类分级的方法建立缝洞型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缝洞储集体划分为溶洞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基质岩...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以储集空间类型和规模为标准划分缝洞储集体类型,采用分类分级的方法建立缝洞型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缝洞储集体划分为溶洞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基质岩块4种类型,其中溶洞型储集体又细分为大型溶洞和小型溶洞2种亚类,裂缝型储集体划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及微裂缝4种亚类。大型溶洞建模采用"地震截断,模式修正"的确定性方法、小型溶洞采用以大型溶洞为训练图像的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溶蚀孔洞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大尺度裂缝采用人工解释的确定性方法、中尺度裂缝采用蚂蚁体追踪的确定性方法、小尺度裂缝采用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微裂缝及基质岩块因储集性能差,一般不建立离散分布模型,最后将各类缝洞储集体离散分布模型进行融合,构建了典型缝洞单元离散分布模型。塔河油田6区、7区应用效果表明,分类分级建模提高了该类油藏的建模精度,有效地指导了注水开发,改善了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储集体类型 分类分级地质建模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六七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红凯 袁向春 康志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4,141-142,共5页
应用岩心、钻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塔河油田六七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S67单元上岩溶段储层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大型溶洞、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S67单元大型溶洞与溶蚀缝是主要储集体,分布于单元中部与中北... 应用岩心、钻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塔河油田六七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S67单元上岩溶段储层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大型溶洞、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S67单元大型溶洞与溶蚀缝是主要储集体,分布于单元中部与中北部。纵向上受古潜水面控制,在相近海拔高度内呈连片分布;平面上大型溶洞在岩溶残丘、岩溶高地以及构造应力集中区易形成大型溶洞,而溶蚀缝与溶蚀孔常与岩溶洞穴、断裂密集区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体类型 层特征 分布规律 碳酸盐岩 六七区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嘉宏 康志宏 蓝茜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92,共12页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以岩溶缝洞为主,随着油田开发深入和地球物理技术长足进展,岩溶暗河地下形态渐为明晰。但由于岩溶缝洞储集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岩溶产物和储集体类型多样等特点,以至于岩溶储集体类型、结构和发育模式分...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以岩溶缝洞为主,随着油田开发深入和地球物理技术长足进展,岩溶暗河地下形态渐为明晰。但由于岩溶缝洞储集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岩溶产物和储集体类型多样等特点,以至于岩溶储集体类型、结构和发育模式分歧较大。以T615缝洞单元为实例,以高分辨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单元内岩心、录井、测井、FMI成像测井和单井动态等资料,将井区内储集体划分为机械充填型(砂泥岩充填和细砂岩充填)、垮塌角砾充填型、溶洞(未充填)型和溶蚀裂缝4种类型。结合高分辨采集的三维地震属性刻画资料,对典型岩溶系统主要岩溶产物(厅堂洞、干流洞、末梢洞、落水洞和驻水洞)的分布特征及识别标志进行研究,将岩溶划分为4个期次。经过构造和充填改造,在4层洞穴中,洞穴结构、岩溶产物和储集体类型具有较大差异。结合水文地质和岩溶理论,建立典型岩溶系统的连井岩溶缝洞地质剖面图和连井缝洞发育模式图,揭示井间缝洞组合关系,对岩溶储层描述和表征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集体 储集体类型 岩溶产物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成因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文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4,共4页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发现早、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差异大,占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1%,一直是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已发现的非构造油气藏储集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4类:一是西北缘同生断阶陡坡带洪积扇砾岩、砂砾岩为储...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发现早、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差异大,占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1%,一直是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已发现的非构造油气藏储集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4类:一是西北缘同生断阶陡坡带洪积扇砾岩、砂砾岩为储集层的断层-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二是准东断地近岸三角洲水下扇、浊积扇砂砾岩、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三是腹部古凸起控制的侏罗系-白垩系缓坡带河流-三角洲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四是海西运动期基底潜山风化壳油气藏。它们以上三叠统白碱滩组(黄山街组)盆地级区域盖层为界,划分为上、下两大成藏组合。下组合油气来源为自源、近源,其非构造油气藏形成主要是储集体岩相、物性、辅导体系3因素控制;上组合油气来源主要为二叠系远源及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的混源,其非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输导体系、构造背景、储集体岩相、圈闭及物性5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非构造油气藏 集体成因类型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