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
1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0期7-9,共3页
淮南矿务局地测处的孙茂也来稿说:淮南现有各生产矿井,设计时均没有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从实际情况看,地质勘探所确定的储量往往是有误差的(一般为负误差),矿井实际产量一般也超过了设计能力,实际回采率与设计回采率之间的偏离,这是影响... 淮南矿务局地测处的孙茂也来稿说:淮南现有各生产矿井,设计时均没有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从实际情况看,地质勘探所确定的储量往往是有误差的(一般为负误差),矿井实际产量一般也超过了设计能力,实际回采率与设计回采率之间的偏离,这是影响储量备用系数的三个方面。这些因素使矿井或水平的实际服务年限缩短。所以,计算矿井或水平服务年限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笔者总结分析淮南生产矿井的实际资料,以求证实际的储量备用系数值。 1.矿区概况。淮南现有生产矿井均位于淮河以南,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15~30°,断裂构造发育。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纪煤系,可采层有12~15个,可采总厚度为29~33米。煤系地层由砂岩(35.5%)、粉砂岩和砂质页岩(29.5%)、粘土岩和页岩(23.5%)、煤层(11.5%)组成。煤系地层均被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厚为15~3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备用系数 地质勘探 地层倾角 断裂构造发育 二迭纪 砂质页岩 实际生产能力 淮河以南 负误差 设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鹤壁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舒仁安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1-4,共4页
<正>一、矿区概况 鹤壁煤田呈单斜构造,南北长约34公里,勘探深度为1000米时(-800米)平均宽约4公里,面积约126公里~2。地质储量约13亿吨。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层是大煤,煤种为瘦煤,煤厚4~12米,一般为4~8米;在大煤下... <正>一、矿区概况 鹤壁煤田呈单斜构造,南北长约34公里,勘探深度为1000米时(-800米)平均宽约4公里,面积约126公里~2。地质储量约13亿吨。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层是大煤,煤种为瘦煤,煤厚4~12米,一般为4~8米;在大煤下面还有两层下夹煤,局部可采,煤种为贫煤和无烟煤,下夹上煤厚0.6~1米,下夹下煤厚2.2~3米。 1954年以前仅有地方小窑开采,1954年开始矿区建设,先后建成9对矿井,总设计能力441万吨,另有两对待建井。矿区自1957年11月一矿移交生产,到1981年共产原煤8743万吨。 矿区浅部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矿区建设 鹤壁矿区 储量备用系数 建井 石炭二叠系 勘探深度 地质储量 煤种 资源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
3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11期60-,共1页
作者指出在煤的浅部建山西型特大矿井(年产300~400万吨),能全面加快煤炭生产发展的速度,有利于开发山西煤炭资源和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建议应将建设山西型特大矿井作为一项决策。山西型特大矿井是以多井筒、多分区大巷。
关键词 煤炭生产基地 煤炭资源 储量备用系数 大巷 线芯 锚喷支护 采掘工 电气防爆 煤炭经济研究 二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和验证矿井生产能力的简便方法
4
作者 詹益豪 《煤炭工程》 1988年第9期7-9,共3页
本文根据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简式,编制出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诸多因素,即■值参数矩阵表及其使用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矿井生产能力 参数矩阵 储量备用系数 简式 煤矿设计 保护性开采 煤层赋存 测算结果 矿山开发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煤田水平划分问题探讨
5
作者 岳文源 《煤炭工程》 1982年第7期1-3,共3页
大同煤田包括两个煤系,上煤系为侏罗系大同群,含有15个煤层组,平均间距约20米;下煤系为石炭系太原群,含有10个煤层,平均间距约10米。全井田除东南边缘地带外,其余均为近水平煤层。对这种近距离近水平煤层群的开拓,过去都是划分为水平的... 大同煤田包括两个煤系,上煤系为侏罗系大同群,含有15个煤层组,平均间距约20米;下煤系为石炭系太原群,含有10个煤层,平均间距约10米。全井田除东南边缘地带外,其余均为近水平煤层。对这种近距离近水平煤层群的开拓,过去都是划分为水平的,其目的是要使开采工作集中,使井下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简单,管理方便。我局过去在水平划分上有过很多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很有必要。 一、一个水平要有足够的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煤层组 平均间距 划分问题 可采储量 煤层群 井下运输 储量备用系数 近水平煤层 原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煤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陈果毅 《煤炭工程》 1981年第12期8-10,共3页
我省设计的大多是小型煤矿,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煤矿设计并不简单,要提交一部质量高的小煤矿设计确非容易.为使小煤矿建设工期短、投资省,投产后经济效果好,很有必要探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必须坚持基建程序过去由于急于建井... 我省设计的大多是小型煤矿,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煤矿设计并不简单,要提交一部质量高的小煤矿设计确非容易.为使小煤矿建设工期短、投资省,投产后经济效果好,很有必要探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必须坚持基建程序过去由于急于建井而采取“三边”的做法,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有中间报告、评价报告和非正式报告等,其勘探程度都很不够.如西山矿1960年2月开工,同年3月完成的初设依据1959年底的储量报告(是根据仅有的两个见煤钻孔资料编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设计 储量报告 地质资料 小型煤矿 建井 评价报告 基建程序 勘探程度 钻孔资料 储量备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条带布置在东曲矿井的应用
7
作者 徐廷宣 倪剑飞 《煤炭工程》 1984年第7期6-8,共3页
倾斜条带布置是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系统的一项重要改革.许多矿井生产实践表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比盘区上、下山布置方式具有运输环节少、通风系统简单、井巷工程量省,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和经济效果好等优点.但是。
关键词 资源回收率 运输环节 缓倾斜煤层 重要改革 通风系统 井巷工程 砂质泥岩 储量备用系数 燕子山 杜儿坪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改革 势在必行——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学习研究会议题情况简介
8
《煤炭工程》 1983年第3期1-6,共6页
1982年7月15日至8月4日,煤炭部技术委员会以搞好新老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为中心议题,召开了第一期学习研究会,探讨了搞好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建国以来,煤矿设计工作从学习设计一般的矿井,到独自设计装备比较先进的大型、特大... 1982年7月15日至8月4日,煤炭部技术委员会以搞好新老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为中心议题,召开了第一期学习研究会,探讨了搞好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建国以来,煤矿设计工作从学习设计一般的矿井,到独自设计装备比较先进的大型、特大型矿井,设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设备在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委员会 设计改革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矿区规划 特大型矿井 矿区总体设计 储量备用系数 井田范围 情况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设计》1982年总目录
9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煤矿建设 煤炭资源开发 储量备用系数 大型矿井 大中小并举 建设前期工作 交岔点 胶带输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矿井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毓峰 《煤炭工程》 1978年第S1期11-14,共4页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煤炭工业必须高速度发展.今后新井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予计23年内投产新井的总能力约为前28年的3倍.煤炭地质、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战线,在短期内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适当加大矿井在建规模外,更主要...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煤炭工业必须高速度发展.今后新井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予计23年内投产新井的总能力约为前28年的3倍.煤炭地质、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战线,在短期内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适当加大矿井在建规模外,更主要的是靠加快矿井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建设 大型矿井 矿井设计 总能力 建井周期 在建规模 储量备用系数 技术水平 井巷工程 煤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