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
1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0期7-9,共3页
淮南矿务局地测处的孙茂也来稿说:淮南现有各生产矿井,设计时均没有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从实际情况看,地质勘探所确定的储量往往是有误差的(一般为负误差),矿井实际产量一般也超过了设计能力,实际回采率与设计回采率之间的偏离,这是影响...
淮南矿务局地测处的孙茂也来稿说:淮南现有各生产矿井,设计时均没有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从实际情况看,地质勘探所确定的储量往往是有误差的(一般为负误差),矿井实际产量一般也超过了设计能力,实际回采率与设计回采率之间的偏离,这是影响储量备用系数的三个方面。这些因素使矿井或水平的实际服务年限缩短。所以,计算矿井或水平服务年限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笔者总结分析淮南生产矿井的实际资料,以求证实际的储量备用系数值。 1.矿区概况。淮南现有生产矿井均位于淮河以南,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15~30°,断裂构造发育。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纪煤系,可采层有12~15个,可采总厚度为29~33米。煤系地层由砂岩(35.5%)、粉砂岩和砂质页岩(29.5%)、粘土岩和页岩(23.5%)、煤层(11.5%)组成。煤系地层均被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厚为15~3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备用系数
地质勘探
地层倾角
断裂构造发育
二迭纪
砂质页岩
实际生产能力
淮河以南
负误差
设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鹤壁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舒仁安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1-4,共4页
<正>一、矿区概况 鹤壁煤田呈单斜构造,南北长约34公里,勘探深度为1000米时(-800米)平均宽约4公里,面积约126公里~2。地质储量约13亿吨。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层是大煤,煤种为瘦煤,煤厚4~12米,一般为4~8米;在大煤下...
<正>一、矿区概况 鹤壁煤田呈单斜构造,南北长约34公里,勘探深度为1000米时(-800米)平均宽约4公里,面积约126公里~2。地质储量约13亿吨。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层是大煤,煤种为瘦煤,煤厚4~12米,一般为4~8米;在大煤下面还有两层下夹煤,局部可采,煤种为贫煤和无烟煤,下夹上煤厚0.6~1米,下夹下煤厚2.2~3米。 1954年以前仅有地方小窑开采,1954年开始矿区建设,先后建成9对矿井,总设计能力441万吨,另有两对待建井。矿区自1957年11月一矿移交生产,到1981年共产原煤8743万吨。 矿区浅部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矿区建设
鹤壁矿区
储量备用系数
建井
石炭二叠系
勘探深度
地质
储量
煤种
资源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摘
3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11期60-,共1页
作者指出在煤的浅部建山西型特大矿井(年产300~400万吨),能全面加快煤炭生产发展的速度,有利于开发山西煤炭资源和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建议应将建设山西型特大矿井作为一项决策。山西型特大矿井是以多井筒、多分区大巷。
关键词
煤炭生产基地
煤炭资源
储量备用系数
大巷
线芯
锚喷支护
采掘工
电气防爆
煤炭经济研究
二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确定和验证矿井生产能力的简便方法
4
作者
詹益豪
《煤炭工程》
1988年第9期7-9,共3页
本文根据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简式,编制出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诸多因素,即■值参数矩阵表及其使用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矿井生产能力
参数矩阵
储量备用系数
简式
煤矿设计
保护性开采
煤层赋存
测算结果
矿山开发
可采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同煤田水平划分问题探讨
5
作者
岳文源
《煤炭工程》
1982年第7期1-3,共3页
大同煤田包括两个煤系,上煤系为侏罗系大同群,含有15个煤层组,平均间距约20米;下煤系为石炭系太原群,含有10个煤层,平均间距约10米。全井田除东南边缘地带外,其余均为近水平煤层。对这种近距离近水平煤层群的开拓,过去都是划分为水平的...
大同煤田包括两个煤系,上煤系为侏罗系大同群,含有15个煤层组,平均间距约20米;下煤系为石炭系太原群,含有10个煤层,平均间距约10米。全井田除东南边缘地带外,其余均为近水平煤层。对这种近距离近水平煤层群的开拓,过去都是划分为水平的,其目的是要使开采工作集中,使井下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简单,管理方便。我局过去在水平划分上有过很多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很有必要。 一、一个水平要有足够的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煤层组
平均间距
划分问题
可采
储量
煤层群
井下运输
储量备用系数
近水平煤层
原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煤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陈果毅
《煤炭工程》
1981年第12期8-10,共3页
我省设计的大多是小型煤矿,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煤矿设计并不简单,要提交一部质量高的小煤矿设计确非容易.为使小煤矿建设工期短、投资省,投产后经济效果好,很有必要探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必须坚持基建程序过去由于急于建井...
我省设计的大多是小型煤矿,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煤矿设计并不简单,要提交一部质量高的小煤矿设计确非容易.为使小煤矿建设工期短、投资省,投产后经济效果好,很有必要探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必须坚持基建程序过去由于急于建井而采取“三边”的做法,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有中间报告、评价报告和非正式报告等,其勘探程度都很不够.如西山矿1960年2月开工,同年3月完成的初设依据1959年底的储量报告(是根据仅有的两个见煤钻孔资料编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设计
储量
报告
地质资料
小型煤矿
建井
评价报告
基建程序
勘探程度
钻孔资料
储量备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倾斜条带布置在东曲矿井的应用
7
作者
徐廷宣
倪剑飞
《煤炭工程》
1984年第7期6-8,共3页
倾斜条带布置是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系统的一项重要改革.许多矿井生产实践表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比盘区上、下山布置方式具有运输环节少、通风系统简单、井巷工程量省,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和经济效果好等优点.但是。
关键词
资源回收率
运输环节
缓倾斜煤层
重要改革
通风系统
井巷工程
砂质泥岩
储量备用系数
燕子山
杜儿坪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设计改革 势在必行——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学习研究会议题情况简介
8
《煤炭工程》
1983年第3期1-6,共6页
1982年7月15日至8月4日,煤炭部技术委员会以搞好新老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为中心议题,召开了第一期学习研究会,探讨了搞好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建国以来,煤矿设计工作从学习设计一般的矿井,到独自设计装备比较先进的大型、特大...
1982年7月15日至8月4日,煤炭部技术委员会以搞好新老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为中心议题,召开了第一期学习研究会,探讨了搞好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建国以来,煤矿设计工作从学习设计一般的矿井,到独自设计装备比较先进的大型、特大型矿井,设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设备在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委员会
设计改革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矿区规划
特大型矿井
矿区总体设计
储量备用系数
井田范围
情况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设计》1982年总目录
9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煤矿建设
煤炭资源开发
储量备用系数
大型矿井
大中小并举
建设前期工作
交岔点
胶带输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矿井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毓峰
《煤炭工程》
1978年第S1期11-14,共4页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煤炭工业必须高速度发展.今后新井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予计23年内投产新井的总能力约为前28年的3倍.煤炭地质、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战线,在短期内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适当加大矿井在建规模外,更主要...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煤炭工业必须高速度发展.今后新井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予计23年内投产新井的总能力约为前28年的3倍.煤炭地质、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战线,在短期内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适当加大矿井在建规模外,更主要的是靠加快矿井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建设
大型矿井
矿井设计
总能力
建井周期
在建规模
储量备用系数
技术水平
井巷工程
煤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
1
出处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0期7-9,共3页
文摘
淮南矿务局地测处的孙茂也来稿说:淮南现有各生产矿井,设计时均没有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从实际情况看,地质勘探所确定的储量往往是有误差的(一般为负误差),矿井实际产量一般也超过了设计能力,实际回采率与设计回采率之间的偏离,这是影响储量备用系数的三个方面。这些因素使矿井或水平的实际服务年限缩短。所以,计算矿井或水平服务年限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笔者总结分析淮南生产矿井的实际资料,以求证实际的储量备用系数值。 1.矿区概况。淮南现有生产矿井均位于淮河以南,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15~30°,断裂构造发育。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纪煤系,可采层有12~15个,可采总厚度为29~33米。煤系地层由砂岩(35.5%)、粉砂岩和砂质页岩(29.5%)、粘土岩和页岩(23.5%)、煤层(11.5%)组成。煤系地层均被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厚为15~35米。
关键词
储量备用系数
地质勘探
地层倾角
断裂构造发育
二迭纪
砂质页岩
实际生产能力
淮河以南
负误差
设计能力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鹤壁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舒仁安
机构
鹤壁市煤炭学会
出处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1-4,共4页
文摘
<正>一、矿区概况 鹤壁煤田呈单斜构造,南北长约34公里,勘探深度为1000米时(-800米)平均宽约4公里,面积约126公里~2。地质储量约13亿吨。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层是大煤,煤种为瘦煤,煤厚4~12米,一般为4~8米;在大煤下面还有两层下夹煤,局部可采,煤种为贫煤和无烟煤,下夹上煤厚0.6~1米,下夹下煤厚2.2~3米。 1954年以前仅有地方小窑开采,1954年开始矿区建设,先后建成9对矿井,总设计能力441万吨,另有两对待建井。矿区自1957年11月一矿移交生产,到1981年共产原煤8743万吨。 矿区浅部煤炭资源。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矿区建设
鹤壁矿区
储量备用系数
建井
石炭二叠系
勘探深度
地质
储量
煤种
资源回收率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摘
3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11期60-,共1页
文摘
作者指出在煤的浅部建山西型特大矿井(年产300~400万吨),能全面加快煤炭生产发展的速度,有利于开发山西煤炭资源和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建议应将建设山西型特大矿井作为一项决策。山西型特大矿井是以多井筒、多分区大巷。
关键词
煤炭生产基地
煤炭资源
储量备用系数
大巷
线芯
锚喷支护
采掘工
电气防爆
煤炭经济研究
二次支护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确定和验证矿井生产能力的简便方法
4
作者
詹益豪
机构
哈尔滨煤矿设计院
出处
《煤炭工程》
1988年第9期7-9,共3页
文摘
本文根据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简式,编制出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诸多因素,即■值参数矩阵表及其使用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矿井生产能力
参数矩阵
储量备用系数
简式
煤矿设计
保护性开采
煤层赋存
测算结果
矿山开发
可采
储量
分类号
TD2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2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同煤田水平划分问题探讨
5
作者
岳文源
机构
大同矿务局
出处
《煤炭工程》
1982年第7期1-3,共3页
文摘
大同煤田包括两个煤系,上煤系为侏罗系大同群,含有15个煤层组,平均间距约20米;下煤系为石炭系太原群,含有10个煤层,平均间距约10米。全井田除东南边缘地带外,其余均为近水平煤层。对这种近距离近水平煤层群的开拓,过去都是划分为水平的,其目的是要使开采工作集中,使井下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简单,管理方便。我局过去在水平划分上有过很多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很有必要。 一、一个水平要有足够的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煤层组
平均间距
划分问题
可采
储量
煤层群
井下运输
储量备用系数
近水平煤层
原群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煤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陈果毅
机构
浙江省煤炭设计院
出处
《煤炭工程》
1981年第12期8-10,共3页
文摘
我省设计的大多是小型煤矿,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煤矿设计并不简单,要提交一部质量高的小煤矿设计确非容易.为使小煤矿建设工期短、投资省,投产后经济效果好,很有必要探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必须坚持基建程序过去由于急于建井而采取“三边”的做法,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有中间报告、评价报告和非正式报告等,其勘探程度都很不够.如西山矿1960年2月开工,同年3月完成的初设依据1959年底的储量报告(是根据仅有的两个见煤钻孔资料编制的)
关键词
煤矿设计
储量
报告
地质资料
小型煤矿
建井
评价报告
基建程序
勘探程度
钻孔资料
储量备用系数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倾斜条带布置在东曲矿井的应用
7
作者
徐廷宣
倪剑飞
机构
山西省煤矿设计院
出处
《煤炭工程》
1984年第7期6-8,共3页
文摘
倾斜条带布置是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系统的一项重要改革.许多矿井生产实践表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比盘区上、下山布置方式具有运输环节少、通风系统简单、井巷工程量省,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和经济效果好等优点.但是。
关键词
资源回收率
运输环节
缓倾斜煤层
重要改革
通风系统
井巷工程
砂质泥岩
储量备用系数
燕子山
杜儿坪矿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设计改革 势在必行——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学习研究会议题情况简介
8
机构
煤炭部技术委员会
出处
《煤炭工程》
1983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1982年7月15日至8月4日,煤炭部技术委员会以搞好新老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为中心议题,召开了第一期学习研究会,探讨了搞好矿区规划和设计改革的有关问题.建国以来,煤矿设计工作从学习设计一般的矿井,到独自设计装备比较先进的大型、特大型矿井,设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设备在更新。
关键词
技术委员会
设计改革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矿区规划
特大型矿井
矿区总体设计
储量备用系数
井田范围
情况简介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设计》1982年总目录
9
出处
《煤炭工程》
1982年第12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煤矿设计
矿井建设
煤矿建设
煤炭资源开发
储量备用系数
大型矿井
大中小并举
建设前期工作
交岔点
胶带输送机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矿井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毓峰
出处
《煤炭工程》
1978年第S1期11-14,共4页
文摘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煤炭工业必须高速度发展.今后新井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予计23年内投产新井的总能力约为前28年的3倍.煤炭地质、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战线,在短期内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适当加大矿井在建规模外,更主要的是靠加快矿井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
关键词
矿井建设
大型矿井
矿井设计
总能力
建井周期
在建规模
储量备用系数
技术水平
井巷工程
煤炭系统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储量备用系数是必要的
《煤炭工程》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鹤壁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舒仁安
《煤炭工程》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摘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确定和验证矿井生产能力的简便方法
詹益豪
《煤炭工程》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同煤田水平划分问题探讨
岳文源
《煤炭工程》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型煤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陈果毅
《煤炭工程》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倾斜条带布置在东曲矿井的应用
徐廷宣
倪剑飞
《煤炭工程》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设计改革 势在必行——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学习研究会议题情况简介
《煤炭工程》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煤矿设计》1982年总目录
《煤炭工程》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型矿井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李毓峰
《煤炭工程》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