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开发动用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顺 丁超 +4 位作者 曲建山 郭兰 万永平 朱晴 王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1,共7页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的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及未动用原因,厘清地质条件、落实地面条件或环保允许的探明地质储量分布和规模,并针对性提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高效开发对策、动用程序和技术攻关方向。研究表明,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可分为近期已规划动用储量、暂时不可动用储量和长期不可动用储量三大类,通过实施相应的技术对策和进一步研究攻关,预计可增加探明动用地质储量20237.59×10^(4)t,新建原油产能(107~155)×10^(4)t/a,将为应对低油价、实现油田高效开发、保持长期稳产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特低渗透油藏 伊陕斜坡 延长油区 探明未用地质储量 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化学驱面临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初阳 李长宏 +1 位作者 卢军 李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河南油田化学驱已形成油藏工程、驱油剂配方研发、地面工程设计等方面技术,在26个单元开展了化学驱工业化应用,油藏化学驱类型包括Ⅰ、Ⅱ类并探索了Ⅲ类油藏,技术方法涵盖了聚合物驱、复合驱、非均相驱等,化学驱已成为油田稳产或延缓产... 河南油田化学驱已形成油藏工程、驱油剂配方研发、地面工程设计等方面技术,在26个单元开展了化学驱工业化应用,油藏化学驱类型包括Ⅰ、Ⅱ类并探索了Ⅲ类油藏,技术方法涵盖了聚合物驱、复合驱、非均相驱等,化学驱已成为油田稳产或延缓产量递减的主体技术。随着优质资源的全面动用,目前面临着优质化学驱资源匮乏、化学驱项目效益下降、化学驱技术发展与创新的挑战。应对挑战的对策是做实基础工作,调整技术路线,强化技术攻关研究,深化注采工艺支撑和研发配套撬装化地面注聚系统,优选性价比高驱油剂,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地面投资,提升化学驱效果和效益,提高化学驱储量动用率,实现化学驱储量有序接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现状 面临挑战 对策 撬装化注聚系统 化学驱效益 储量动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匡明 曲德斌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5期63-67,74,共6页
基于我国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总结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原油采收率、原油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提出改进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 基于我国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总结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原油采收率、原油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提出改进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根据油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建议采用采收率、商品率、储量动用率3个指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本指标,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备选指标,原油回收率难以准确计算,不作为开发利用评价指标。对于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工作,建议从规范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组织和管理、细化评价指标、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分类界限标准动态调整等方面合理化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资源 开发利用 评价指标 采收率 商品率 储量动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