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0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收入再分配与储蓄结构变动
1
作者 穆怀中 孟婉荣 陈曦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7,共10页
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储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在世代交叠收入再分配条件下,会使劳动力的代际再分配增加,但储蓄会减少吗?这是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依据生命周期均衡再分配原理,构建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 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储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在世代交叠收入再分配条件下,会使劳动力的代际再分配增加,但储蓄会减少吗?这是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依据生命周期均衡再分配原理,构建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蓄结构变动评估数理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蓄结构变动规律,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上升,代际再分配增加,储蓄率不一定减少,应对老年养老风险的储蓄增加,到2035年社会养老储蓄增加11.87%,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再分配增加和养老储蓄增加的同向结构变动;(2)代际再分配增加,老年消费增加,到2035年老年消费增加13.13%;(3)中国近远期养老储蓄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到2035年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0.5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收入再分配 储蓄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莫巨华 王浩 +5 位作者 王超 张云辉 王美敬 孙克涛 邢新阳 任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的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重大挑战。通过传统水电融合改造,构建卧式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其快速启动和强大的调峰能力,可有效平抑风电和光伏的出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 随着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的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重大挑战。通过传统水电融合改造,构建卧式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其快速启动和强大的调峰能力,可有效平抑风电和光伏的出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可调水电与泵站的联合运行平抑风电和光伏出力波动,考虑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改造可行性,建立了系统总输出与电力消耗负荷曲线之间差值平方和最小化的优化调度模型,采用POA优化方法对系统联合运行调度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卧式风光水储联合运行优化调度,系统的平均日供电缺口显著减少,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增强了系统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抽蓄 风光水储蓄 联合调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基于收入效应与基础效应的分析
3
作者 王智辉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2,共5页
文章利用2006—2022年我国各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房价上涨会提高居民的储蓄率水平,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会明显大于财富效应。平均而言,房价每上... 文章利用2006—2022年我国各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房价上涨会提高居民的储蓄率水平,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会明显大于财富效应。平均而言,房价每上涨一倍,居民储蓄率上升11.1%。进一步从收入差异、开放水平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异质性发现,收入水平更低的地区,外开放程度更低的地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地区,居民对房价更加敏感,房价的上升更能提高居民储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储蓄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异质性视角下金融发展对绿色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
作者 马姚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246-252,共7页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绿色国民财富积累成为重要内容,研究金融发展对绿色储蓄率的空间异质作用对促进绿色国民财富的有效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2022年省域数据,在国民储蓄率基础上考虑生态环境、能源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绿色国民财富积累成为重要内容,研究金融发展对绿色储蓄率的空间异质作用对促进绿色国民财富的有效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2022年省域数据,在国民储蓄率基础上考虑生态环境、能源资源消耗等因素,以全面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采用GWR模型对金融发展和绿色储蓄率空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2022年我国绿色储蓄率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呈现四阶梯递减趋势,具有较强的空间级差效应;②金融发展对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绿色储蓄率的推动力显著高于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③经济发展速度、通货膨胀严重制约绿色储蓄率的上升。因此,我国要构建绿色财富积累的空间网络体系,采取以效率提升为主的绿色储蓄发展模式,加强绿色储蓄积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储蓄 金融发展 GWR模型 空间异质性 绿色国民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消费与储蓄的行为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怡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消费还是储蓄,表面上属于相互制衡抑或对立的负相关选择,但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从长远而深层的意义上两者其实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前,网络新生代不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具备很强的储蓄意愿。网络新生代具备学习... 消费还是储蓄,表面上属于相互制衡抑或对立的负相关选择,但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从长远而深层的意义上两者其实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前,网络新生代不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具备很强的储蓄意愿。网络新生代具备学习型消费者的特征,这一特征由其成长过程的社会化学习与互联网技术化学习的同步所决定。正是在两种同步进行的学习中,网络新生代既能够像前辈一样在集体与个体、节俭与消费之间取得平衡;也能够在其娴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创造性地实践,积极干预自己的消费和储蓄,凸显了代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生代 消费 储蓄 学习型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预期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天宇 唐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主要渠道是预期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或支出效应。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老年家庭在没有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足以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预期效应,说明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低成本的促消费政策。要更大程度上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居民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以全方位发挥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和预期效应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储蓄 消费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成长经历会影响城镇家庭储蓄率吗?——来自CHFS 2019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锟 刘含笑 李琦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4,共15页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成年前在农村成长的城镇居民比在城市成长的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从而更加偏向低消费和高储蓄。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将“目前居住在城市...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成年前在农村成长的城镇居民比在城市成长的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从而更加偏向低消费和高储蓄。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将“目前居住在城市地区且拥有非农业户口、18岁之前为农业户口”作为“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界定标准,实证检验城镇家庭户主的农村成长经历对其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比户主没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有更高的储蓄率,风险态度和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户主会因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而导致其家庭储蓄率较高;农村成长经历对储蓄率的正向影响在户主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资产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家庭中更为显著。因此,需要从改善城市的经济金融状况(降低生活成本、增强社会保障、减少不确定性等)入手来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并通过改善风险态度、加强金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等渠道来降低农村成长经历对城镇家庭储蓄率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经历 农村成长经历 城镇家庭储蓄 风险态度 风险厌恶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财富与城镇居民家庭储蓄——基于住房政策改革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伏霖 高洁 +1 位作者 戴溪 姚懿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31,共13页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费,已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006年起,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住房政策,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住房的首付比例及税负大幅下降,造成住房价值增长率在90平方米左右出现间断。本文利用住房政策冲击造成的不连续性设计断点回归,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住房财富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外的住房财富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家庭总储蓄,这一影响在中年群体、背负债务的群体以及工作不稳定的群体中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政策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财富 家庭储蓄 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在国家,利在自己”:新中国初期的保本保值储蓄
9
作者 丁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1950年3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之后,物价趋稳,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为消除民众对物价能否长期稳定的顾虑,国家银行在折实储蓄的基础上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的适宜举办,对民众来说,改善了生活,增强了储蓄兴趣,初步建立了储... 1950年3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之后,物价趋稳,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为消除民众对物价能否长期稳定的顾虑,国家银行在折实储蓄的基础上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的适宜举办,对民众来说,改善了生活,增强了储蓄兴趣,初步建立了储蓄习惯;对于国家来说,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支援了新中国国家建设。同时,保本保值储蓄的实施,为货币储蓄奠定了基础,也扩大了人民政府的政治影响,体现了新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本保值 储蓄 新中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的人民储蓄与社会生活
10
作者 丁芮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3,共6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北京陆续举办了折实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等,并以此为基础走上了人民币储蓄的新阶段,开创了新中国的人民储蓄。人民储蓄的创建,平抑了物价,稳固了币值,引导民众养成了储蓄的好习惯,使民众不担...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北京陆续举办了折实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等,并以此为基础走上了人民币储蓄的新阶段,开创了新中国的人民储蓄。人民储蓄的创建,平抑了物价,稳固了币值,引导民众养成了储蓄的好习惯,使民众不担心物价上涨,保障了民众生活的安定,更使民众初步体会到了新中国生活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储蓄 物价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植物系统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对七星瓢虫种群定殖及控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加佳 李姝 +3 位作者 杨亚洁 王甦 顾俊杰 岳艳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1278,共8页
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提升天敌昆虫高效可持续防控害虫的保护型生物防治的技术,然而在田间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储蓄植物系统的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并不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提升天敌昆虫高效可持续防控害虫的保护型生物防治的技术,然而在田间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储蓄植物系统的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并不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作为我们熟知的优势天敌昆虫,田间应用时因为定殖率低,严重限制了其可持续控害效率。本试验对已构建的七星瓢虫储蓄植物系统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探究了不同替代猎物的初始密度等关键参数对天敌昆虫七星瓢虫的种群变化及对靶标害虫桃蚜Myzus persicae的控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储蓄植物系统接种替代猎物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不同初始密度时,对七星瓢虫个体数量及桃蚜密度均有显著差异,初始接种密度为300的Y300、N300处理组在21~28 d时桃蚜的虫口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同时七星瓢虫定殖率在7~14 d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初始设置1 d笼罩去除在7~14 d内有效帮助七星瓢虫个体数量维持,而且有助于卵、幼虫种群的建立。在距离储蓄植物系统9 m处,七星瓢虫成虫定殖率高于其他处理组,由此证明七星瓢虫储蓄植物系统作用距离可达9 m处,有助于七星瓢虫种群维持发挥可持续控害作用。本研究为科学地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完善优化储蓄植物系统可持续控害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植物系统 七星瓢虫 笼罩试验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基于“中国年龄–储蓄率之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青嬗 唐盛芳 周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协变量平衡聚焦于消除处理变量和协变量的相关性,有助于在因果推断中减少极端权重的产生,提高估计量的稳定性和精度。目前二元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相关研究较多,但连续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现有研... 协变量平衡聚焦于消除处理变量和协变量的相关性,有助于在因果推断中减少极端权重的产生,提高估计量的稳定性和精度。目前二元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相关研究较多,但连续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现有研究直接基于平衡权重的角度实现协变量平衡,相应最优化为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最优化求解相对复杂,导致方法对于大样本量数据尤其是微观数据的使用存在局限性。为避免上述不足,本文基于广义倾向得分的角度提出一种连续处理变量下的协变量平衡方法。该方法使得协变量逼近基的加权样本均值等于协变量逼近基的样本均值,平均剂量响应函数的估计量满足渐近无偏性和相合性。特别地,本文方法的最优化函数为严格凸函数且不带任何约束,从而最优化函数存在唯一解且求解相对简单,因此方法适用于大样本量数据尤其是微观数据的问题研究。此外,本文还提出一种特别的J折交叉验证方法,选择逼近基的阶数以实现数据驱动。数值模拟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估计精度较高。将方法应用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本文得出我国存在“年龄–储蓄率之谜”现象,即户主年龄与家庭储蓄率存在正U型关系,拐点约为4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推断 协变量平衡 连续处理变量 年龄–储蓄率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竞争性储蓄”到“竞争性投资”:再论性别失衡对中国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志帆 廖雯珺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竞争性储蓄”理论认为,中国性别失衡现象可能促使家庭增加储蓄,以提升子女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在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风险金融资产供给增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金融决策可能因性别失衡而从传统储蓄转向风险投资。利用2015、2017、201... “竞争性储蓄”理论认为,中国性别失衡现象可能促使家庭增加储蓄,以提升子女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在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风险金融资产供给增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金融决策可能因性别失衡而从传统储蓄转向风险投资。利用2015、2017、2019年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性别失衡加剧的省份中,有儿子的家庭更倾向于参与金融市场并持有风险资产,但未发现“竞争性买房”的证据;金融知识水平低、已成年儿子未婚的家庭风险金融决策对性别失衡更敏感。因此,因性别失衡而涉足风险金融市场的家庭可能被高收益率所吸引而忽视潜在风险,政府部门需加强对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强调理性参与投资,方能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失衡 竞争性储蓄 竞争性投资 风险金融投资 婚恋市场 家庭金融 金融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捷 董书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家庭资产的积累,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工具,在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商业健康保险的持有对家庭风险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家庭资产的积累,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工具,在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商业健康保险的持有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在控制人口统计特征、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有商业健康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增加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占比。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预防性储蓄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对城镇地区、中西部地区和高收入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以及提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具有更显著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风险金融资产 预防性储蓄 倾向得分匹配(PSM)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15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张运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8,共14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未婚男性的影响程度比未婚女性更大。进一步分年龄段的研究表明,家庭为未婚成员所作的储蓄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16-30岁、31-40岁未婚男性和16-30岁未婚女性人数都对家庭储蓄率有正向影响,其余年龄段的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无显著影响。最后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低储蓄率家庭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 储蓄 竞争性储蓄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经验性研究:1978~2002 被引量:20
17
作者 包群 阳小晓 赖明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18,共7页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nd short-term dynamics between investments and savings are both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of co-integration test reveals that although there exists a positive long-...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nd short-term dynamics between investments and savings are both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of co-integration test reveals that although there exists a positiv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saving, public saving and investment, the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saving and investment is the key reason that restraints the effective formation of investment. A further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VAR system is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saving and investment,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an obvious lagged effect exis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vate to investment. Finally, it’s concluded that a competitive and multi-channels mechanism of capital formation is crucial to transform savings to inves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率 1978-2002年 中国 经济增长 居民储蓄 政府储蓄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包群 阳小晓 赖明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2,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2年期间样本数据考察了储蓄、投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协整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与投资之间具有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低下是制约资本形成的关键原因。进一步基...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2年期间样本数据考察了储蓄、投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协整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与投资之间具有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低下是制约资本形成的关键原因。进一步基于VAR系统的脉冲响应检验结果证实我国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过程存在显著的时滞效应,同时投资行为具有自我积累效应。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指出如何通过形成储蓄—投资转化方式的多元化和转化过程的竞争性来促进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率 实证分析 中国 VAR系统 脉冲响应分析 居民储蓄 政府储蓄 投资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监利县178户调查为例 被引量:34
19
作者 史清华 黎东升 郑龙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2,共8页
农户的储蓄目的相当明确———为了社会保障。民间借贷行为是正规金融组织弱化农村信贷服务功能的结果。民间借贷尽管以“亲情”和“友情”等借贷为主 ,借贷中“立字据”与“付息”比例也不占优 ,但不少的付息的案例表明“高利贷”行为... 农户的储蓄目的相当明确———为了社会保障。民间借贷行为是正规金融组织弱化农村信贷服务功能的结果。民间借贷尽管以“亲情”和“友情”等借贷为主 ,借贷中“立字据”与“付息”比例也不占优 ,但不少的付息的案例表明“高利贷”行为在农村相当普遍。乡村干部和村级组织在其中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 ,已成为“高利贷”放贷主体。农民在求贷的途径选择上 ,优先选择“高利贷” ,是因为求贷的成功率与高利息相比 ,成功率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储蓄行为 借贷行为 高利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与居民储蓄率 被引量:44
20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165,共10页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保险 居民储蓄 OL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