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研究
1
作者
郝晓宇
张堰铭
+2 位作者
左宏
李群
侯俊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机械储能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弹性变形的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设计了可实现这一目标的传动及控制机构。该机构通过同步两个不同半径绕线轮的转速,或固定转速比的两个相同半径绕线轮,实现缠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可弹性变形拉...
针对机械储能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弹性变形的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设计了可实现这一目标的传动及控制机构。该机构通过同步两个不同半径绕线轮的转速,或固定转速比的两个相同半径绕线轮,实现缠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可弹性变形拉线的持续弹性变形,进而在弹性线收放过程中实现能量的连续储能与释放。在储能过程中,将外界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拉线伸长的弹性势能;在释放能量时,弹性拉线变形回复,进而释放其储存的弹性势能。相比传统的机械储能技术,该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洁紧凑,单位体积内储能密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制造与维护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收集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发挥电力系统调频调峰、紧急备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变形
储能
技术
储能
与
释放
机械
储能
储能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帅
李书乾
+4 位作者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揭示浅部老空区底板奥灰承压水储能释放动态演化的突水机制。基于区域奥灰岩溶演化史,采用流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探治工程揭露,确定区域奥灰岩溶强径流带在井田内的展布形态,建立岩溶水动力场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方法反演辛安矿“10·25”突水时间及空间位置。针对煤矿采空区底板奥灰突水特点及难点,提出流场树靶、探治结合、新旧共治“三位一体”的水害防控技术体系,经过3个阶段治理实践,不仅3个老旧突水点共1080 m^(3)/h涌水量以及新突水点稳定涌水量3600 m^(3)/h得到完全封堵,且矿井原正常涌水量2040 m^(3)/h下降到1020 m^(3)/h,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底板奥灰突水
储能释放
突水时间反演
突水通道定位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研究
1
作者
郝晓宇
张堰铭
左宏
李群
侯俊玲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复杂服役环境重大装备结构强度与寿命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472081,1217227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xzy012023021)。
文摘
针对机械储能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弹性变形的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设计了可实现这一目标的传动及控制机构。该机构通过同步两个不同半径绕线轮的转速,或固定转速比的两个相同半径绕线轮,实现缠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可弹性变形拉线的持续弹性变形,进而在弹性线收放过程中实现能量的连续储能与释放。在储能过程中,将外界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拉线伸长的弹性势能;在释放能量时,弹性拉线变形回复,进而释放其储存的弹性势能。相比传统的机械储能技术,该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洁紧凑,单位体积内储能密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制造与维护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收集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发挥电力系统调频调峰、紧急备用等功能。
关键词
弹性变形
储能
技术
储能
与
释放
机械
储能
储能
密度
Keywords
elastic deformati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mechanisms of storage and release
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nergy density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帅
李书乾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机构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辛安矿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126,42202291)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IRT_17R37)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142021004)。
文摘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揭示浅部老空区底板奥灰承压水储能释放动态演化的突水机制。基于区域奥灰岩溶演化史,采用流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探治工程揭露,确定区域奥灰岩溶强径流带在井田内的展布形态,建立岩溶水动力场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方法反演辛安矿“10·25”突水时间及空间位置。针对煤矿采空区底板奥灰突水特点及难点,提出流场树靶、探治结合、新旧共治“三位一体”的水害防控技术体系,经过3个阶段治理实践,不仅3个老旧突水点共1080 m^(3)/h涌水量以及新突水点稳定涌水量3600 m^(3)/h得到完全封堵,且矿井原正常涌水量2040 m^(3)/h下降到1020 m^(3)/h,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关键词
老空底板奥灰突水
储能释放
突水时间反演
突水通道定位
防控技术体系
Keywords
Ordovician limestone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of old goaf
stored energy release
time inversion of water inrush
positioning of water inrush channel
pro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研究
郝晓宇
张堰铭
左宏
李群
侯俊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周帅
李书乾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