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研究
1
作者 郝晓宇 张堰铭 +2 位作者 左宏 李群 侯俊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机械储能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弹性变形的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设计了可实现这一目标的传动及控制机构。该机构通过同步两个不同半径绕线轮的转速,或固定转速比的两个相同半径绕线轮,实现缠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可弹性变形拉... 针对机械储能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弹性变形的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设计了可实现这一目标的传动及控制机构。该机构通过同步两个不同半径绕线轮的转速,或固定转速比的两个相同半径绕线轮,实现缠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可弹性变形拉线的持续弹性变形,进而在弹性线收放过程中实现能量的连续储能与释放。在储能过程中,将外界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拉线伸长的弹性势能;在释放能量时,弹性拉线变形回复,进而释放其储存的弹性势能。相比传统的机械储能技术,该大容量持续弹性变形储能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洁紧凑,单位体积内储能密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制造与维护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收集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发挥电力系统调频调峰、紧急备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变形储能技术 储能释放 机械储能 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帅 李书乾 +4 位作者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揭示浅部老空区底板奥灰承压水储能释放动态演化的突水机制。基于区域奥灰岩溶演化史,采用流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探治工程揭露,确定区域奥灰岩溶强径流带在井田内的展布形态,建立岩溶水动力场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方法反演辛安矿“10·25”突水时间及空间位置。针对煤矿采空区底板奥灰突水特点及难点,提出流场树靶、探治结合、新旧共治“三位一体”的水害防控技术体系,经过3个阶段治理实践,不仅3个老旧突水点共1080 m^(3)/h涌水量以及新突水点稳定涌水量3600 m^(3)/h得到完全封堵,且矿井原正常涌水量2040 m^(3)/h下降到1020 m^(3)/h,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底板奥灰突水 储能释放 突水时间反演 突水通道定位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