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吃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立管支撑结构分析
1
作者 苏云龙 白雪平 +3 位作者 易丛 贾旭 范模 李达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1-144,共4页
以陵水17-2深吃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为例,介绍立管支撑结构的分析流程与方法。立管支撑结构一端与平台下浮体相连,另一端与立管接头接收装置相连。计算分析中,为了准确模拟立管支撑结构及相连结构的受力情况,计算模型截取整段下浮体、... 以陵水17-2深吃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为例,介绍立管支撑结构的分析流程与方法。立管支撑结构一端与平台下浮体相连,另一端与立管接头接收装置相连。计算分析中,为了准确模拟立管支撑结构及相连结构的受力情况,计算模型截取整段下浮体、并模拟立管接头接收装置的结构。立管载荷作用点准确按照立管接头的实际中心点进行施加。通过计算最大应力分析立管支撑结构的强度,通过S-N曲线和应力幅分析立管支撑结构的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吃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 结构设计 立管支撑结构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储卸油平台结构设计与数值分析
2
作者 赵志娟 唐友刚 +1 位作者 李焱 吴植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针对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储卸油平台(MCPSO),设计了混凝土和钢板混合的双层储油舱室和吸力桩固定式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MCPSO储罐在波浪力作用下应力的传递特征,分析了波浪力和装载情况对于MC... 针对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储卸油平台(MCPSO),设计了混凝土和钢板混合的双层储油舱室和吸力桩固定式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MCPSO储罐在波浪力作用下应力的传递特征,分析了波浪力和装载情况对于MCPSO储罐的影响。结果表明MCPSO的舱室设计使得其罐体受力路径清晰,充分发挥了内外罐各自结构和材料的优势。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指出了平台建造中应注意加强的部位,为后续的研究和试验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本文研究成果可有效降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风险,提高开发效益,为边际油田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边际田开发 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平台 结构设计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试验研究
3
作者 韩盼盼 郅长红 +2 位作者 刘东喜 王晋 尤云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7-952,共6页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长立柱式储油舱内的可靠性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式方法在常规海况静态置换及一年一遇海况动态置换中对油水界面监测均具有稳定、可靠的测量特性,可适用于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超长立柱式储油系统。另外,在监测系统中需设置高位/低位定点监测装置及精准的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吃水监测系统以分别消除斜率偏差及曲线偏移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钻井生产平台 湿式 水置换 界面监测 静压式方法 中试试验 水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式浸没泵在半潜式储油平台上的应用
4
作者 尤学刚 程纠 +3 位作者 吴尧增 刘孔忠 刘伟杰 汪建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针对10万t级深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因4个船体立柱布置了大量的介质舱,剩余空间难以布置机舱和泵舱的问题。综合考虑舱室布置、介质属性、输送要求、操作维护及安全性等因素,兼顾集中货油装卸、扫舱、压载等功能,且不占用大量的立柱空间... 针对10万t级深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因4个船体立柱布置了大量的介质舱,剩余空间难以布置机舱和泵舱的问题。综合考虑舱室布置、介质属性、输送要求、操作维护及安全性等因素,兼顾集中货油装卸、扫舱、压载等功能,且不占用大量的立柱空间,根据实际工况,在液压系统上设置储能器,保证台风期间系统安全;使用真空自吸装置提高泵的吸入性能;在排载泵管柱上设置密封装置,保证船舱的水密,减少安装维护工作量;选择采用液压式浸没泵作为货油泵,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泵 首座 创新 半潜式 储油生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动态模型的提油作业拖轮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霞 刘镇方 +1 位作者 裴斐 林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8,共11页
目前,由于串靠外输方式具有对船舶吨位差异及装载状况要求小、海况适应力强、系泊力小、解脱迅速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外输作业中。串靠提油作业时,位于穿梭油轮尾部的拖轮能够提供的最大有效拖力直接影响到... 目前,由于串靠外输方式具有对船舶吨位差异及装载状况要求小、海况适应力强、系泊力小、解脱迅速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外输作业中。串靠提油作业时,位于穿梭油轮尾部的拖轮能够提供的最大有效拖力直接影响到了作业的安全性。为完善串靠提油作业时所需拖轮拖力的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拖轮选型理论依据,就需要对拖力进行数值计算。首先,对FPSO与穿梭油轮串靠外输系统绕系泊单点旋转时所受风、浪、流等环境载荷进行全面考虑,建立了准动态受力平衡模型;然后,运用经验公式及AQWA软件计算出环境载荷大小,并依据计算结果拟合出环境载荷曲线;最后,配合受力平衡方程求解出能够保障作业安全进行所需的最小拖力。依照此方法计算所得拖力选取的拖轮能够兼顾作业安全性和使用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生产平台 串靠外输 穿梭 拖轮 环境载荷 安全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