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方杰 宋洪庆 +2 位作者 徐建建 杨连枝 李正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50-3759,共10页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模型解析解。以宽沟煤矿地下水库为例,计算该地下水库的储水系数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高对储水系数的影响最大,上覆岩层体应力次之,弹性模量最小;储水系数随上覆岩层体应力、垮落带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弹性模量、泊松比、采高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每增加1.1 GPa,储水系数增大0.4%~3.0%;上覆岩层体应力每增加20 MPa,储水系数减小19%~39%;泊松比每增加0.1,储水系数增大10%~14%;垮落带高度每增加2 m,储水系数减小8%~11%;采高每增加1 m,储水系数增大20%~60%。根据该模型计算所得储水系数的分布范围为10%~35%,这与矿区抽排水工程试验值范围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储水系数 有效应力 采空区 垮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储水系数的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邹立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3期123-124,共2页
以往对储水系数的叙述是不明确的。本文给出的储水系数定义,对于正确理解含水层储水系数及它与给水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承压和潜水层平面流微分方程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实际中正确应用,很有意义。
关键词 储水系数 给水度 承压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厚度 平面流 潜水面 二维流 释水 三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畦灌地表储水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聂卫波 费良军 马孝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了提高水量平衡模型模拟水流运动过程的精度。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结合动力波(KW)模型,通过对其无量纲化,研究了畦灌过程中的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估算其值的经验计算式。研究表明同一次畦灌过程中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 为了提高水量平衡模型模拟水流运动过程的精度。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结合动力波(KW)模型,通过对其无量纲化,研究了畦灌过程中的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估算其值的经验计算式。研究表明同一次畦灌过程中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非恒定值,而是随灌水时间和水流推进距离等因素变化的。结合已有文献资料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畦灌水流运动过程,考虑动态的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取值,可有效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23.32%。同时也表明采用该文所建经验计算式估算畦灌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值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试验 水量平衡模型 动力波(KW)模型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下渗水形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引起的海底承压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位的波动——海底弱透水层的弹性储水效应
4
作者 李国徽 李海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24-27,共4页
研究了由潜水含水层、在海底延伸的承压含水层和介于其间的弱透水层构成的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弱透水层的弹性储水以及含水层的海潮荷载效应对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底弱透水层延伸足够长时,它的弹性储水对承... 研究了由潜水含水层、在海底延伸的承压含水层和介于其间的弱透水层构成的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弱透水层的弹性储水以及含水层的海潮荷载效应对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底弱透水层延伸足够长时,它的弹性储水对承压含水层中的海潮引起的水头波动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系统 弹性储水系数 越流 海潮荷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06井水位固体潮效应变化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廖欣 刘春平 +3 位作者 石云 唐彦东 王福昌 万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通过分析承压井孔储水效应对井水位固体潮效应(井潮)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含水层储水系数S和导水系数T对潮汐排水响应的影响,以探讨井潮变化形成的初步原因.以川06井为例,通过对实测井孔水位数据进行潮汐分析,得到井孔储水效应引起的相对振... 通过分析承压井孔储水效应对井水位固体潮效应(井潮)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含水层储水系数S和导水系数T对潮汐排水响应的影响,以探讨井潮变化形成的初步原因.以川06井为例,通过对实测井孔水位数据进行潮汐分析,得到井孔储水效应引起的相对振幅A和相位移η,进而分析A和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井潮变化主要受井孔储水效应变化影响;在潮汐排水响应阶段,井潮主要受含水层导水系数T(或渗透系数K)影响,而受储水系数S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潮 潮汐排水响应 导水系数 储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法在水文地质参数估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立才 陈鸿汉 张达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根据地下水的抽水试验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时,传统的计算方法是配线法和直线图解法。这两种方法比较繁琐,且人为误差较大。本文运用数学模型的最优化方法即梯度法,并借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了水文地质参数的数值求解。计算结果... 根据地下水的抽水试验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时,传统的计算方法是配线法和直线图解法。这两种方法比较繁琐,且人为误差较大。本文运用数学模型的最优化方法即梯度法,并借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了水文地质参数的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能消除人为误差,准确反映含水层的参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法 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 抽水试验 含水层 导水系数 储水系数 数学模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对称的地下水位潮汐波动确定滨海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4
7
作者 宋超 周训 +3 位作者 赵敬波 陈瑞阁 张欢 李婧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1476,共6页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升段和下降段是不对称的。基于海岸带承压含水层正弦潮汐波的传播理论,提出了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分段法,并与振幅衰减法和滞后时间法进行对比,各种方法求出的储水系数与导水系数之比(S/T)很接近,说明分段法是有效的。对于北海市滨海含水层,上升段求出的S/T值比下降段要大,其成因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 海岸带 潮汐效应 储水系数 导水系数 地下水 广西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下水非稳定流求参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志亮 陈石 高鹏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437,共4页
导水系数T和储水系数S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计算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反映地下含水层中水的流动与储存或释放的参量。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同时求出这两个未知数比较困难,求解不理想。运用基于生物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原理的全局搜索的... 导水系数T和储水系数S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计算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反映地下含水层中水的流动与储存或释放的参量。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同时求出这两个未知数比较困难,求解不理想。运用基于生物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原理的全局搜索的现代最优化遗传算法求解,仅用50次的迭代运算,精度完全达到要求,且快捷、方便、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遗传算法 导水系数 储水系数 非稳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层析法刻画非均质含水层K与S采样时间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梅 孙蓉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水力层析法(hydraulic tomography,简称HT)是一种高精度刻画含水层非均质性的抽水试验新技术,通过在不同地点及深度进行多组抽水试验并收集含水层水位变化资料,进行地下水流数值反演,对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做详细的识别。由于观测水... 水力层析法(hydraulic tomography,简称HT)是一种高精度刻画含水层非均质性的抽水试验新技术,通过在不同地点及深度进行多组抽水试验并收集含水层水位变化资料,进行地下水流数值反演,对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做详细的识别。由于观测水位数据随着时间变化与渗透系数K、储水系数S的相关性不断变化,因此运用不同时刻水位数据反演参数K与S精度不一样。基于水力层析理论,采用剖面二维承压含水层数值模型研究了时间采样对估计参数K与S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大,渗透系数K的估计逐渐变好,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在K已知条件下,采样时间t0(t0定义为JACOB直线图解法中s-lgt曲线直线段的延长部分与lgt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时刻之前,储水系数S的估计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而变好,t0之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反演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层析 时间采样 优化设计 渗透系数 储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井抽水模型试验的含水层变形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伟华 邵光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城市地面沉降由多种因素引起,而过量抽取地下水是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含水砂层变形为弹性可恢复,但实际原位观测结果发现,含水砂层变形不会随水位上升而完全恢复,还存在长时间的蠕变。基于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存在形式,本研究利用室... 城市地面沉降由多种因素引起,而过量抽取地下水是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含水砂层变形为弹性可恢复,但实际原位观测结果发现,含水砂层变形不会随水位上升而完全恢复,还存在长时间的蠕变。基于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存在形式,本研究利用室内模型模拟含水层弱透水层的交替布置方式,通过对设置在系统底部的微承压含水层非完整井进行抽水与注水回灌补给,监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与分层压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抽水层或是越流补给层都存在水位降深-累计压缩变形的(双)线性关系,验证了含水层存在塑性变形和与随时间发展而产生的蠕变,抽水含水层的储水系数与经验值和理论值相比较,初步验证了本试验模型的合理性;注水回灌没有使含水层变形恢复,但是减缓了沉降趋势。因此,含水层的不可恢复变形及其时间延迟性在抽水地面沉降的研究中不能忽略。本模型试验的抽水含水层变形特性研究结论可为抽水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含水层 弱透水层 储水系数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沉降对含水层参数及给水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蓉 曹国亮 +4 位作者 赵勇 陆垂裕 孙青言 严聆嘉 彭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共8页
地面沉降主要由深层地下水开采造成,含水层的压缩释水是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主要构成来源,同时随其压缩变形孔隙比减小造成储水系数、渗透系数的减小,对弱透水层非弹性释水量、越流补给量造成影响。地面沉降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非线性变... 地面沉降主要由深层地下水开采造成,含水层的压缩释水是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主要构成来源,同时随其压缩变形孔隙比减小造成储水系数、渗透系数的减小,对弱透水层非弹性释水量、越流补给量造成影响。地面沉降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非线性变化及对承压含水层系统的反馈作用也成为水文地质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对地下水开采量、沉降量、地质参数变化以及给水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较为定量定性的探究,以含水层压缩过程中的物理机制为依据,并基于沧州地区深层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和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数学手段构建储水系数和渗透系数变化的一维非线性沉降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随承压水头下降,储水系数最高可减小77%,含水层系统的给水能力和储水能力会随压缩变形减小50%甚至更多。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水文地质参数与应力变化相关关系、科学评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储水调节能力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下水 地面沉降 储水系数 非线性模型 给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砂充填采矿中采场内充填体渗流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彦鑫 丁凌霄 冯朝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30,共4页
通过对上向水平分层水砂充填采矿中采场内渗流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渗透系数、比储水系数、充填层厚度、脱水井间距等多参数影响下求解充填采场内充填体脱水时间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提出了实验室准确测定渗... 通过对上向水平分层水砂充填采矿中采场内渗流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渗透系数、比储水系数、充填层厚度、脱水井间距等多参数影响下求解充填采场内充填体脱水时间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提出了实验室准确测定渗透系数和比储水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红透山铜矿上向水平分层水砂充填采场内充填体在不同工艺参数影响下的脱水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各个参数与脱水效率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砂充填开采 充填体 渗透系数 储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气田致密碎屑岩气田水赋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泽君 余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6,共4页
应用非稳定流理论求参的方法和思路,对新场气田蓬莱镇(J3P)沙溪庙组(J2s)气藏致密碎屑岩气田水的赋存与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引用美国水文地质教授Tempples从测井曲线上求参数的技术方法,系统求取了气田导水系数(T)、弹性释水系数-储水系... 应用非稳定流理论求参的方法和思路,对新场气田蓬莱镇(J3P)沙溪庙组(J2s)气藏致密碎屑岩气田水的赋存与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引用美国水文地质教授Tempples从测井曲线上求参数的技术方法,系统求取了气田导水系数(T)、弹性释水系数-储水系数(S)等流体动力参数。结合沉积徽相叠加圈定了沙溪庙组(J2s)气藏产水预测区,认为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地层水的产出,不仅受静态的地质环境制约,同时也受控于岩石颗粒骨架对上覆地层荷重的支撑强度等物性条件引起的弹性释出能力影响。指出气田沙溪庙组(J2s)T值和S值与所获工业性天然气气流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碎屑岩 新场气田 气田水 规律研究 赋存分布 沙溪庙组气藏 正相关关系 非稳定流 分布规律 技术方法 测井曲线 水文地质 导水系数 动力参数 储水系数 沉积微相 环境制约 支撑强度 上覆地层 岩石颗粒 地层水 天然气 工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畦灌水流推进简化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聂卫波 马孝义 +1 位作者 幸定武 赵文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畦灌水流推进过程计算模型对确定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依据水量平衡模型,分析畦灌下渗水形状系数、地表储水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渗水形状系数受地表水推进过程中的推进距离和时间的幂指... 畦灌水流推进过程计算模型对确定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依据水量平衡模型,分析畦灌下渗水形状系数、地表储水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渗水形状系数受地表水推进过程中的推进距离和时间的幂指数影响很小,可用一个稳定值代替,由此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畦灌水流推进简化解析模型。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求解方便、精度较高的优点,可用于畦灌合理灌水技术指标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畦灌 下渗水形状系数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层析法的渗漏通道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5,140,共5页
渗漏通道反演研究对探测堤坝渗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值抽水试验,运用水力层析法对含水层渗漏通道进行了反演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垂直饱和渗漏含水层,含水层大小为18 m×18 m,渗漏含水层布设3口斜井。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渗漏通道反演研究对探测堤坝渗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值抽水试验,运用水力层析法对含水层渗漏通道进行了反演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垂直饱和渗漏含水层,含水层大小为18 m×18 m,渗漏含水层布设3口斜井。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监测点监测不同时刻的水头响应数据,运用连续线性估计方法(SSLE)对含水层储水系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刻画渗漏含水层储水系数的详细分布,能够有效识别渗漏通道分布情况;斜井多的情况下,可以揭露更多的含水层信息,获得更多的水头响应数据,最终的识别效果好于斜井少的情况;地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非稳定流水力层析法能够准确探明渗漏通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层析法 抽水试验 储水系数 渗漏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聂卫波 马孝义 费良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传统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模型研究,必须给定下渗水形状系数σz的具体值,导致模型精度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下渗水形状系数σz与水流推进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确定其迭代算法,... 传统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模型研究,必须给定下渗水形状系数σz的具体值,导致模型精度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下渗水形状系数σz与水流推进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沟灌水流推进解析模型,确定其迭代算法,研究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不同取值(介于0.70~0.80之间)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田间试验对模型验证。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可解决沟灌过程中下渗水形状系数难以直接给定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在0.70~0.80之间的不同取值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且取0.75时的模拟值优于取0.70或0.80时的计算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模型有较为严谨的物理基础,计算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沟灌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下渗水形状系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5
17
作者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就已致力于利用地下库容来储热、储气、储油、储淡水以及放置废水和毒液。 当前,在世界上的多数地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所能得到的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只要着手正确管理储存的地下水,那么在多数地区... 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就已致力于利用地下库容来储热、储气、储油、储淡水以及放置废水和毒液。 当前,在世界上的多数地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所能得到的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只要着手正确管理储存的地下水,那么在多数地区,人类是能够解决水的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地下水开采 水文地质 人工补给 开发利用 储热 补给量 储气 储水系数 补给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的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研究
18
作者 蒋耿民 李援农 马智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通过分析膜孔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准确、方便确定膜孔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方法】通过引入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下渗水形状系数和膜孔沟灌入渗方程,建立基于水量平衡的膜孔沟... 【目的】研究建立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通过分析膜孔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准确、方便确定膜孔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方法】通过引入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下渗水形状系数和膜孔沟灌入渗方程,建立基于水量平衡的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检验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对田间膜孔沟灌试验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绝对值均值的分析可知,试验中各灌水沟除个别组误差绝对值均值大于5%外,其余均在5%以下;多组灌水沟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4%,可以满足膜孔沟灌灌水技术指标确定的需要。【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为严谨的物理基础,计算求解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较强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沟灌 水量平衡模型 地表储水形状系数 下渗水形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2年总目录
19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长春地质学院 前寒武纪 铁矿床 磁异常 构造变形 冯本智 许靖华 储水系数 中国辽宁 伊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磨光法在污染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地下水质模拟试验研究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之二
20
作者 杨天行 王秉忱 +3 位作者 侯印伟 王忠仁 尹宝瑞 许人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4期89-99,共11页
假设G是承压水井开采区的平面区域,Γ是平面区域的边界(如图1),可视为二维流。含水层的厚度m和孔隙度n为常数;渗透关系K和弹性储水系数μ为(X,y)的函数;导水系数为T=Km,G内的越流补给强度为ε(X,Y,t),污染源的强度为W_o;第p口井的开采量... 假设G是承压水井开采区的平面区域,Γ是平面区域的边界(如图1),可视为二维流。含水层的厚度m和孔隙度n为常数;渗透关系K和弹性储水系数μ为(X,y)的函数;导水系数为T=Km,G内的越流补给强度为ε(X,Y,t),污染源的强度为W_o;第p口井的开采量为Q_P,浓度通量为ψ_P;策p口井的井心坐标为(X_P,Y_P),任一点(X,Y)EG到(X_P,Y_P)的距离用r_p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质 储水系数 导水系数 开采区 孔隙度 承压水井 平面区域 二维流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