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肺癌患者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氧疗与储氧面罩吸氧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秦欢 穆盛田 郑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储氧面罩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且符合脱机标准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HFNC组(A组,n=32)和储氧面...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储氧面罩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且符合脱机标准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HFNC组(A组,n=32)和储氧面罩吸氧组(B组,n=30),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管前及拔管后1 h和12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的患者数量、ICU住院时间和ICU死亡率。结果拔管前、拔管后1 h和12 h时2组患者比较,氧合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2 h时A组患者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需要再插管的患者数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且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序贯HFNC可获得更高的氧合指数,减少再插管风险,同时保证患者气道湿化水平、舒适度和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机械通气 拔管 经鼻高流量 储氧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