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锻造对钒基储氢电池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合金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姜十万 赵忠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9-92,共4页
为了探讨锻造对新能源汽车用钒基储氢电池自蔓延高温合成合金性能的影响,提高其综合性能,对自蔓延高温合成V_(3)TiNi_(0.56)钒基储氢合金进行了锻造,并进行试样的显微组织、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和耐碱液腐蚀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锻造使... 为了探讨锻造对新能源汽车用钒基储氢电池自蔓延高温合成合金性能的影响,提高其综合性能,对自蔓延高温合成V_(3)TiNi_(0.56)钒基储氢合金进行了锻造,并进行试样的显微组织、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和耐碱液腐蚀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锻造使自蔓延高温合成V_(3)TiNi_(0.56)钒基储氢试样平均晶粒尺寸减小65.38%,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91.08%,腐蚀电位正移19.24%,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的稳定性能和耐碱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储氢电池 锻造 充放电循环 自蔓延高温合成合金 耐碱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炭载体对铝水储氢电池复合正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林森 李振亚 王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炭为载体的Ni/C复合正极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对目标材料Ni/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Ni/C膜电极在中性电解液中的活性,将Ni/C膜电极与铝合金组装成的...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炭为载体的Ni/C复合正极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对目标材料Ni/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Ni/C膜电极在中性电解液中的活性,将Ni/C膜电极与铝合金组装成的铝水储氢电池进行了恒流放电实验以研究放电性能。考察了活性炭,中间相炭微球和炭黑不同炭载体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炭黑为载体的电催化剂在中性电解液中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 炭载体 储氢电池 中性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储氢电池在快速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河成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稀土储氢电池 镍氢电池 中国 生产 交通工具 音响 市场 电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C膜电极-铝合金储氢电池的研究
4
作者 张林森 王为 李振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3-1108,共6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椰壳活性炭(AC)为载体的Ni/AC电催化剂.将Ni/AC电催化剂制作成膜电极,与铝合金一起组成了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效、安全、廉价的Ni/AC膜电极-铝合金储氢电池.运用SEM和XRD对Ni/AC电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椰壳活性炭(AC)为载体的Ni/AC电催化剂.将Ni/AC电催化剂制作成膜电极,与铝合金一起组成了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效、安全、廉价的Ni/AC膜电极-铝合金储氢电池.运用SEM和XRD对Ni/AC电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Ni/AC膜电极在中性电解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将Ni/AC膜电极与铝合金组装成的模拟电池进行了恒流放电实验以研究其产氢量和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镍在活性炭上的负载量为50%时,活性炭上沉积的镍颗粒最小;采用镍负载量为50%的Ni/AC电催化剂的Ni/AC膜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将其作为正极的储氢电池不仅放电性能好,产氢量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C电催化剂 储氢电池 中性电解液 产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储氢电池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学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电池 储氢电池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氢电池用新型镁基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郑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58-160,164,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储氢电池用新型镁基合金Mg-8Ca-5Si-3V-0.3Cr,并进行了XRD、SEM、吸放氢性能、充放电循环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为非晶合金,能在室温吸放氢,最大吸氢量为3.962%,放氢平台压力约为0.5 MPa;与...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储氢电池用新型镁基合金Mg-8Ca-5Si-3V-0.3Cr,并进行了XRD、SEM、吸放氢性能、充放电循环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为非晶合金,能在室温吸放氢,最大吸氢量为3.962%,放氢平台压力约为0.5 MPa;与熔炼法制备的Mg2Ni镁基储氢合金相比,该合金经2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率从99.6%减小至20.6%,腐蚀电位正移313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池 镁基合金 机械合金化 非晶合金 室温吸放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水电池制氢体系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林森 王双元 +1 位作者 王为 李振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3-395,共3页
设计了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效、安全、环保的铝-水储氢电池体系,该体系在对外输出电能的同时,还对外输出纯氢气。铝-水储氢电池体系主要是由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构成的密闭体系,阴极为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活性炭担载镍(Ni/C)析氢催化剂制备... 设计了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效、安全、环保的铝-水储氢电池体系,该体系在对外输出电能的同时,还对外输出纯氢气。铝-水储氢电池体系主要是由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构成的密闭体系,阴极为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活性炭担载镍(Ni/C)析氢催化剂制备的Ni/C膜电极,阳极为高活性铝合金,电解液为1mol/LNaCl中性溶液。本体系可以通过调节放电电流的大小来调节氢气的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池 铝电合金阳极 析氢阴极 结构设计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铂钛网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铝水电池的应用
8
作者 林碧亮 李军 魏文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3-1635,1694,共4页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涂铂钛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测厚仪对涂铂钛网的形貌、涂层厚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涂铂钛网在中性电解液中的活性,将涂铂钛网与铝合金组成铝水储氢电池,并进行恒流放电实验以研究其放电性能...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涂铂钛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测厚仪对涂铂钛网的形貌、涂层厚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稳态极化曲线研究了涂铂钛网在中性电解液中的活性,将涂铂钛网与铝合金组成铝水储氢电池,并进行恒流放电实验以研究其放电性能。结果表明,涂铂钛网中铂涂层厚度约0.21μm,涂铂钛网的析氢过电位低,电池开路电压0.782V,生成的氢气纯度高达99.99%,且涂铂钛网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铂钛网电极 制备 铝水储氢电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燃料储能的离网式风-光-储混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及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倩鹏 陈晓文 +3 位作者 王辉 贾鹏程 岳宗宇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优化的同时对于兼顾跨季节储能的研究较少,并存在无法兼顾和平衡经济性和稳定性以获得最优配置规划方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储氢和氢内燃机发电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减少了电池的配置容量,同时氢内燃机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上比燃料电池存在一定的优势,既降低了系统成本,又实现了长时储能.首先通过单目标优化,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系统经济性最优的条件,再通过多目标优化,基于粒子群算法以系统运行负荷缺电率最小和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获取最优配置方案.通过模拟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建立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基于当地气象数据与用电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得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风电-电池-储氢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缺电率 平准化度电成本 跨季节储能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独立供电系统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39
10
作者 江全元 石庆均 +3 位作者 李兴鹏 陈跃辉 张文磊 宋军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6,共8页
风光储独立供电系统是解决边远地区供电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其合理地配置电源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是系统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在建立基本元件模型的基础上,以系统等年值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运行约束条件,构建了风光储独... 风光储独立供电系统是解决边远地区供电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其合理地配置电源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是系统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在建立基本元件模型的基础上,以系统等年值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运行约束条件,构建了风光储独立供电系统的电源优化配置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数值求解方法。在算例分析中,分别以蓄电池和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循环系统作为储能装置,对比分析了不同储能模式下的系统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在满足相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前提下风/光/蓄电池系统的优化配置更经济,合理地评估停电损失和设置可靠性指标可有效降低系统冗余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独立供电系统 粒子群优化算法 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循环系统 模型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