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天府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致密储层砂体刻画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邱玉超 许强 +5 位作者 李一博 邓伟 郑超 赵正望 金值民 谭秀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四川盆地天府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简称须四段)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发育,为当前致密砂岩气的重要勘探层系。但受限于地震纵向分辨率,常规方法难以区分薄层泥岩,对该层段砂岩的精细刻画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制约了对盆地砂体展布规律... 四川盆地天府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简称须四段)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发育,为当前致密砂岩气的重要勘探层系。但受限于地震纵向分辨率,常规方法难以区分薄层泥岩,对该层段砂岩的精细刻画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制约了对盆地砂体展布规律和有利目标区的认识。针对上述问题,建立钻井资料与地震相映射关系,在自然伽马曲线约束下,寻找最佳反演频率参数,提高井间砂体预测精度。采用波形指示模拟的方法精细刻画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砂岩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须四段砂岩具有西厚(55.0~100.0 m)、东薄(15.0~50.0 m)的特征;与须三段相比,砂体厚薄变化转换带(坡折带)向克拉通内部迁移。统计地震工区内22口井数据,坡折带以西砂岩平均孔隙度高(8.0%)、储层厚度大(45.4 m)。结合构造演化、沉积相带展布、砂岩厚度和孔隙度变化,认为四川盆地天府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具有构造控坡折带、坡折带控储层的规律。坡折带以西的储层物性好、厚度大,为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对须四段勘探深入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砂体刻画 波形指示模拟 井震结合 储层预测 须家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万斌 吕正祥 +3 位作者 刘家铎 田景春 冯明石 李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3-490,共8页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技术方法,结合储层物性、沉积相等资料,对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储层预测地质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钙...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技术方法,结合储层物性、沉积相等资料,对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储层预测地质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钙屑砂岩等富含岩屑的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中等;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差,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是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控制须四段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沉积微相、埋藏早期和溶蚀期砂体所处的古构造位置以及(主要是下亚段)裂缝发育情况。据此建立了该区须四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须四上亚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埋藏早期古构造高位置;须四段下亚段储层预测地质模型为砂岩含量高的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溶蚀期古构造高位置+裂缝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地质预测模型 须家河 孝泉-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DY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谯述蓉 张虹 赵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4-780,共7页
以储层标定为基础、储层波形特征分析为核心、地震反演处理与解释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的储层综合预测方法。运用此技术查明了川西DY地区主力储层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三段的砂体具有厚度大、含气性较好、横向上分布稳定的展... 以储层标定为基础、储层波形特征分析为核心、地震反演处理与解释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的储层综合预测方法。运用此技术查明了川西DY地区主力储层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三段的砂体具有厚度大、含气性较好、横向上分布稳定的展布格局,总结了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三段储层的有利反射波形特征为低频弱振幅,提出了勘探、开发部署地震选点模式及一批勘探、开发评价井位,经实钻证实预测成果可靠,钻探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特征 分频特征 地震反演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预测 须家河 川西DY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油气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叶泰然 黄勇 +1 位作者 王信 王长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6,共5页
致密砂岩的油气预测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由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致密性 ,形成并发展了以裂缝预测为主的诸多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 ,但实际效果仍然欠佳。作者以丰谷构造为例 ,以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 ,通过... 致密砂岩的油气预测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由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致密性 ,形成并发展了以裂缝预测为主的诸多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 ,但实际效果仍然欠佳。作者以丰谷构造为例 ,以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 ,通过构造恢复、油气水及四史(沉积史、生烃史、热史、孔隙演化史 )研究 ,剖析聚集期古构造的成藏过程 ,指出以聚集期隆起为主要线索的早期圈闭是须二气藏最有效的勘探目标。在此基础上 ,运用地震多参数预测、压力预测等地震油气识别技术 ,预测有利储集区域 ,提供建议井位。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丰谷构造 须家河 致密砂岩储层 油气预测 聚集期圈闭 压力预测 吸收系数 突变系数 油气藏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段基于相控的相对优质储层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彦庆 刘忠群 +4 位作者 林恬 肖开华 王爱 薛明喜 霍志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3-872,共10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上,通过岩性逐级识别,实现岩性准确解释;进而分析须家河组三段各砂组顶、底界面处岩性组合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明确地震剖面上波峰和波谷的地质含义,同时考虑井-震分层的差异,多方法确定提取地震属性时的合理时窗,进而提取相应范围内、不受上、下地层影响的多种地震属性,以钻井结果为比照,优选对砂砾岩最为敏感的地震属性,井-震结合,刻画须三段砂砾岩的展布。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砂砾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段,应用岩心资料,对砂砾岩细分岩石相,明确了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类相对优质储层,建立其测井解释标准,在砂砾岩展布的约束下,精细刻画了两类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为须三段气藏下一步规模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岩石相 沉积微相 优质储层 致密砂岩 储层预测 须家河 川东北元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包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有效储层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长城 赵家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3,151,共3页
针对河包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以地震、地质及测井互馈结合方法为核心,通过储层替换、合成记录正演等手段,对储层地震反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2种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分别为:强振幅,同相轴下拉,低频率;... 针对河包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含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以地震、地质及测井互馈结合方法为核心,通过储层替换、合成记录正演等手段,对储层地震反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2种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分别为:强振幅,同相轴下拉,低频率;视频率高、平行—亚平行反射。追踪2种储层在地震上的分布,与构造图叠加后可知,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斜坡带及局部构造高点周缘的斜坡部位,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低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有效储层预测 致密砂岩 须家河 河包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储层预测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甘其刚 许多 +1 位作者 李勇 李佳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探讨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优质储层预测、裂缝发育带预测及含气性检测方法。针对川西新场气田须家河组气藏,在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和有利沉积相带预测的基础上,利用AVO叠前同时反演预测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采用纵横波资料联合的裂... 探讨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优质储层预测、裂缝发育带预测及含气性检测方法。针对川西新场气田须家河组气藏,在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和有利沉积相带预测的基础上,利用AVO叠前同时反演预测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采用纵横波资料联合的裂缝检测方法,进行地震属性裂缝预测、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横波分裂裂缝检测及离散裂缝网络建模的裂缝表征等多方法、多尺度的裂缝综合预测;利用纵波和横波联合反演进行储层的含气性预测,并形成了须家河组气藏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系列可以较好地预测须家河组气藏相对高孔隙储层、裂缝发育带及含气有利区,钻井成功率从15%提高到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须家河 3D3C 储层预测 裂缝检测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气藏有利勘探目标和预测技术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威 凡睿 +3 位作者 黎承银 屈大鹏 张腊梅 苏克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2-1001,共10页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是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整体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商业动用难度大”的特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发育“断缝体”气藏,通南巴构造带的通江-马路背地区是“断缝体”气藏勘探最...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是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整体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商业动用难度大”的特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发育“断缝体”气藏,通南巴构造带的通江-马路背地区是“断缝体”气藏勘探最有利区带,优势岩相和裂缝发育区是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勘探目标。利用动态构造识别技术、非线性岩性与物性反演预测技术以及综合裂缝预测技术等关键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烃源断层识别、相对优质储层预测以及裂缝预测等问题,实现储层“甜点”综合预测。这些技术在川东北“断缝体”气藏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储层厚度预测误差从16%降低到8%,裂缝预测吻合率从60%提高到85%;依据“断缝体”评价思路部署实施的4口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100%,提交天然气控制储量367.91×10^(8)m^(3),落实了千亿方资源规模阵地,基本实现了川东北地区通江-马路背区块的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断层 断缝体 储层预测 致密砂岩 须家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二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叶泰然 郑荣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5-48,15,共4页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埋深4000-6000 m,属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等时异相沉积特征突出。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导致前期研究常出现"砂对砂、泥对泥"的地层穿时对比的情况,地层对比及储层预测难度均较大。文章运用地震地层学与高分...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埋深4000-6000 m,属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等时异相沉积特征突出。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导致前期研究常出现"砂对砂、泥对泥"的地层穿时对比的情况,地层对比及储层预测难度均较大。文章运用地震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须家河组二段大区域的等时异相地层对比,建立了地震层序约束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剖析了其纵横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分析了地震属性与储层纵横向变化的之间关系,最终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实现了储层横向展布预测。该研究成果经钻井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形成了较有针对性的方法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层对比 川西坳陷 须家河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横向 地震地层学 等时 钻井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低孔渗砂岩成岩相定量评价与快速预测——以遂宁—蓬溪须二段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蒋裕强 王猛 +5 位作者 刁昱翔 张春 程晓艳 刘枢 房龙 李正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7-449,共13页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须组须二段砂岩储层是中国低渗致密砂岩的突出代表,成岩作用对于砂岩致密化具有重要影响。借助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分析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以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或...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须组须二段砂岩储层是中国低渗致密砂岩的突出代表,成岩作用对于砂岩致密化具有重要影响。借助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分析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以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或特征的成岩作用划分出6种成岩相;引入视压实率、视胶结率、视微孔率、成岩系数结合孔渗参数,定量评价不同成岩作用强度,区分不同成岩相类型;探索地应用稳健回归方法建立孔渗-成岩系数解释模型;利用成岩系数解释模型解释未取心井参数,绘制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区域分布。绘制储层(孔隙度>6%)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有利储层发育区,实现了成岩作用、成岩相定量评价,成岩相的快速预测,并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对于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定量评价 稳健回归 储层预测须家河组须二段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联合反演预测相对优质储层——以川西深层致密碎屑砂岩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叶泰然 付顺 +1 位作者 吕其彪 赖未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62,369,共7页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发育三角洲致密碎屑砂岩,砂体厚度大,但含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薄。相对优质储层与作为围岩的致密砂岩和泥岩波阻抗较为接近,利用常规地震方法很难预测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而且预测精度差。利用3D3C勘探...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发育三角洲致密碎屑砂岩,砂体厚度大,但含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薄。相对优质储层与作为围岩的致密砂岩和泥岩波阻抗较为接近,利用常规地震方法很难预测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而且预测精度差。利用3D3C勘探优势,开展纵波及转换横波联合反演,在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砂中找砂"的预测思路,优选泊松比、P波阻抗多波属性数据体,采用多体交会解释手段,剔除泥岩和致密砂岩,可较好地预测致密砂岩背景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联合反演 优质储层预测 致密储层 须家河 川西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层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甘其刚 许多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分类,建立了波阻抗反演与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预测等多技术相结合的有利储层横向展布预测方法;采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方法,系统地建立了多尺度裂缝发育带预测和裂缝综合评价技术系列;以叠前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提取方法为主,建立了AVO岩石物性参数反演、AVD叠前反演油气预测、Proni吸收滤波、吸收梯度预测、双相介质理论含气性识别、多尺度频率和吸收分析等含气性预测和识别的技术系列。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须家河组致密非均质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含气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须家河 裂缝性气藏 有利储层 裂缝检测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预测 被引量:19
13
作者 马如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37,I0021,共3页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是致密化非均质储层,其成藏模式是“古构造+裂缝改造”。因此,裂缝预测在储层油气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裂缝预测方法(如曲率法)仅仅适用于简单构造地区,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的复杂构造地区,...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是致密化非均质储层,其成藏模式是“古构造+裂缝改造”。因此,裂缝预测在储层油气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裂缝预测方法(如曲率法)仅仅适用于简单构造地区,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的复杂构造地区,需要使用新的裂缝预测法——“应变法”。用“去断层恢复”、“去褶皱恢复”、“去压实恢复”等方法模拟地层沉积演化逆过程,将地层逐步恢复到无形变时的沉积状态,并计算不同地质时期地层构造恢复过程中的应变值,作为裂缝分布的控制参数,用地表露头裂缝统计及FMI成像测井数据作为裂缝方向的控制参数,最终达到裂缝预测的目的。使用该方法预测得到川西须家河组砂岩的裂缝分布范围,经过实际钻井的检验证实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集层 裂缝(岩石) 预测 构造 正演 应变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预测 须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为例 被引量:89
14
作者 蔡希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714,共8页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物性差、产量低的特点,但勘探潜力大。有利烃源岩发育区控制天然气的平面分布,深层致密砂岩储层中发育的"有效储渗体"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有效储渗体"的发育受构造、沉积相和...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物性差、产量低的特点,但勘探潜力大。有利烃源岩发育区控制天然气的平面分布,深层致密砂岩储层中发育的"有效储渗体"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有效储渗体"的发育受构造、沉积相和成岩相3种因素控制。有效孔隙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布,裂缝控制了天然气的高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具有超深、超高压、超致密等特征,储层和高产富集带预测难度大。利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可有效解决优质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含气性识别等关键问题。该技术在川西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使须家河组二段钻井成功率从15%提高到89%,高产井命中率从9%提高到6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11×108m3,实现了川西致密气田的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渗体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储层预测 深层致密砂岩 天然气富集、高产 须家河气藏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MLB地区须二段气藏开发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迪 杨丽兵 +2 位作者 毕有益 杨杰 徐守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6,4-5,共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MLB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是一套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致密砂岩储层,近几年来随着勘探、开发上对川内致密砂岩气藏不断突破,尤其是MLB地区的M101的获产,均证实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因此针对MLB须二段致... 四川盆地东北部MLB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是一套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致密砂岩储层,近几年来随着勘探、开发上对川内致密砂岩气藏不断突破,尤其是MLB地区的M101的获产,均证实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因此针对MLB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的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镜下分析等资料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利沉积微相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压实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同时裂缝的发育有效改善了储渗性能,形成渗透率相对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有望获高产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须二段气藏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特征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南巴陆相须二段致密气勘探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学韬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32,共1页
四川盆地川北坳陷通南巴区块陆相须家河组为致密砂岩气藏。中原油田接手通南巴区块经营权后,勘探开发研究院加强了钻井、地震、野外露头等基础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优选须二段顶部地震复波、上波谷变窄区,部署了滚动评价井马7井。2020年6月... 四川盆地川北坳陷通南巴区块陆相须家河组为致密砂岩气藏。中原油田接手通南巴区块经营权后,勘探开发研究院加强了钻井、地震、野外露头等基础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优选须二段顶部地震复波、上波谷变窄区,部署了滚动评价井马7井。2020年6月3日至6月8日,马7井3次放喷点火后火焰高度4~6 m,最高达10 m,气测全烃值最高89.838%。马7井须二段优质储层的钻揭及气藏的发现验证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网+优质储层”双重控制天然气富集机理,初步形成了高角度褶皱背景下波形正演分析储层研究技术,为该地区陆相致密砂岩甜点储层预测和井位部署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致密砂岩 勘探研究 正演分析 储层预测 双重控制 滚动评价 勘探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AVA裂缝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甘其刚 高志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3,i018-i019,共4页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高阶动校、叠前深度偏移等,以获得保持相对振幅的动校正数据。然后按AVA处理流程获得裂缝预测资料,关键步骤是宏面元组合。文章对川西坳陷FG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作了实际处理研究,获得估算的裂缝方位和密度,并与构造特征和钻井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证明方法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 宽方位 技术应用 裂缝检测 裂缝-孔隙型储层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反射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 地表一致性 垂直裂缝 振幅变化 储层裂缝 振幅补偿 相对振幅 裂缝预测 处理流程 关键步骤 致密砂岩 须家河 上三叠统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光萍 康家光 丁成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针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埋藏深,超致密,且具有很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通过对以往 束状和砖块状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满足P波各向异性分析的宽方位三维采集技术。该 采集技术较之常规束状、砖块状采... 针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埋藏深,超致密,且具有很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通过对以往 束状和砖块状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满足P波各向异性分析的宽方位三维采集技术。该 采集技术较之常规束状、砖块状采集技术,在各个方位角上的炮检距和覆盖次数分布更加合理。将宽方位三维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应用于川西某地区,得到了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同时,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结果与断裂 展布及构造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技术 川西地区 宽方位 各向异性分析 须家河 非均质性 次数分布 技术应用 地震资料 分析结果 预测结果 三叠系 炮检距 方位角 块状 P波 储层 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安地区须四段气藏叠前地震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明华 熊艳 王玉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79-82,9-10,共4页
广安地区须四段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是勘探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可获取纵波阻抗、横波阻抗与密度等多种信息,从而用于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文章通过岩石物理分析、AVO模型正演,... 广安地区须四段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是勘探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可获取纵波阻抗、横波阻抗与密度等多种信息,从而用于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文章通过岩石物理分析、AVO模型正演,论证了叠前反演技术用于该区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具有可行性,并利用近、中、远3个偏移距的部分叠加数据体反演出了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密度,最后利用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密度计算出多种弹性参数综合预测了研究区域储层厚度展布及气、水分布。文章的研究表明叠前反演技术对于该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与气、水识别都有较好的效果,对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气、水识别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叠前反演 储层预测 气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