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质成因的走滑断裂带岩溶缝洞型储层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凤磊 林承焰 +4 位作者 任丽华 张国印 朱永峰 张银涛 关宝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34,共20页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立体结构,是影响其连通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优选具有典型缝洞体特征的一间房地质露头,通过无人机露头扫描、探地雷达分析和实际测量等手段,完成断裂、裂缝和溶洞的参数提取,...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立体结构,是影响其连通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优选具有典型缝洞体特征的一间房地质露头,通过无人机露头扫描、探地雷达分析和实际测量等手段,完成断裂、裂缝和溶洞的参数提取,依据露头大型溶洞、小型溶洞、断层核和破碎带的分布特征,建立断裂带露头区缝洞体发育模式。基于里德尔剪切机理与应力椭圆理论,分析走滑断裂结构特征;采用传统解释与智能识别结合手段,完成富满油田跃满井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走滑断裂、缝洞体主体和裂缝带精细解释,以及不同结构储层地震响应正演验证;借助缝洞型井组的干扰试井,分析储层连通要素,建立以生产井单井产能、见水周期、油压变化和静压梯度等生产动态为依据的油藏单元划分思路,探讨了不同结构特征储集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断裂走向为控制缝洞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可将其划分为单断面无溶蚀断-缝组合、单断面弱溶蚀断-缝-洞组合和单断面强溶蚀断-缝-洞组合3个发育阶段,建立单断面、平行断面和复杂断面3个岩溶缝洞体发育模式,用来指导研究区缝洞型储层立体结构刻画;②确立断裂面走向为核心连通要素,基于储层解释结果,划分了不同断裂面组合的顺向强连通、复合中连通和侧向弱连通3种连通类型;③建立同向单断裂组合、斜列断缝面组合和不同向多断缝面组合3种储集体连通性组合模式,以及与之对应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基于这种认识,可以建立起一种油藏连通单元的分析思路,从而指导走滑断裂带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勘探与剩余油挖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断裂破碎带 储层连通性 缝洞型储层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稀疏井网油田储层连通性研究——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油田涠三段为例
2
作者 朱金起 杨朝强 +2 位作者 杨燕 陈奎 傅涛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0-692,共13页
为解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油田涠三段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复杂且难以动用等问题,通过储层构型界面分级、复合砂体解剖、储层构型单元定量化表征等海上稀疏井网油田储层构型技术体系开展研究,指导A油田储层连通性分析,从而解决A... 为解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油田涠三段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复杂且难以动用等问题,通过储层构型界面分级、复合砂体解剖、储层构型单元定量化表征等海上稀疏井网油田储层构型技术体系开展研究,指导A油田储层连通性分析,从而解决A油田涠三段生产难题。垂向上,A油田涠三段不同油组可划分为3~4期单成因砂体;侧向上,综合储层侧向接触模式、砂体侧向规模约束、井震结合研究、生产动态验证,得到不同注采井在同期砂体的储层构型剖面;结合不同油组的沉积微相变化及水下分流河道厚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A油田涠三段储层构型单元进行了定量化表征。在此基础上,从剖面和平面上分别对A油田主力开发层系W_(3)ⅣD、W_(3)ⅣE油组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剖面上,W_(3)ⅣD油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垂向叠置,河道间砂体连续性中等,横向整体连通性较好;平面上,南西物源方向的河道微摆动,规模变化较大,局部发育小规模河口坝,北东物源方向的河道较为顺直,规模变化不大。剖面上,W_(3)ⅣE油组北部单井垂向上沉积微相及井间砂体厚度变化较快,砂体连续性一般,南部整体呈弱连通状态;平面上,南西物源方向的河道摆动明显,河口坝较发育,北东物源方向的河道较为顺直,间湾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连通性 储层构型 涠三段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表征: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满深区块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振忠 赵海涛 +2 位作者 王彭 李静 徐国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1-312,共12页
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压力高,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流体流动渗流、自由流并存,储层连通性表征困难,而储层连通性的精确表征是寻找油气富集区、储量精确预测、井网优化和井位部署的关键所在。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超深缝洞型... 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压力高,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流体流动渗流、自由流并存,储层连通性表征困难,而储层连通性的精确表征是寻找油气富集区、储量精确预测、井网优化和井位部署的关键所在。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建立缝洞型储层应力渗流自由流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岩石渗透率演化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轴压的增加,岩石渗透率逐渐降低,岩石连通性减弱;低围压条件下,轴压对岩石渗透能力和连通性影响显著;随着裂缝开度和倾角的增加,储层连通性逐渐增强;裂缝连通溶洞能够显著改善储层连通性;随着溶洞体积的增加,流体流速与等效渗透率增大,显著改善储层连通性;而单纯增加溶洞数量,会减弱自由流(Stokes)效应,改善储层连通性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确评价,提高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碳酸盐岩 储层连通性 岩石力学特性 流固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储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逯晓喻 黄志龙 +4 位作者 陈践发 师生宝 马永强 郭龙 李亚5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4,共6页
从油藏地球化学角度出发,以临邑洼陷夏502块沙三下段、商546块东二段和大芦家区块馆二段为例,运用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传统全油色谱指纹技术进行油藏储层和流体连通性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同一井区范围内如果原油含氮化合物参数分布... 从油藏地球化学角度出发,以临邑洼陷夏502块沙三下段、商546块东二段和大芦家区块馆二段为例,运用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传统全油色谱指纹技术进行油藏储层和流体连通性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同一井区范围内如果原油含氮化合物参数分布特征相似,则油藏和流体连通性好,反之则连通性较差;含氮化合物较色谱指纹抗生物降解能力强,更适合于对遭受生物降解的油藏连通性进行预测;在预测储层连通性时,含氮化合物的精细识别和可鉴定特征可用于不同学者之间重复性和对比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储层连通性 色谱指纹 分子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成像技术的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国萍 游瑜春 冯琼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6-754,共9页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相储层平面相变快、纵向上多期次叠加,各礁带内小礁体连通性复杂。在实际开发生产中,生物礁体或礁群之间的连通性研究为井位调整优化、井轨迹设计和减少遇水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研究储层静态连通性主要是利用地...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相储层平面相变快、纵向上多期次叠加,各礁带内小礁体连通性复杂。在实际开发生产中,生物礁体或礁群之间的连通性研究为井位调整优化、井轨迹设计和减少遇水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研究储层静态连通性主要是利用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或井间地震技术。将频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储层静态连通性的研究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频谱成像技术判定生物礁体或礁群连通性的方法。首先分析井位处生物礁储层与非储层的频谱差异性,然后用这种差异性来指导区域横向上的频谱差异性,进而判定礁体或礁群之间的连通性。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元坝长兴组各生物礁带的连通性,所取得的认识已初步应用于元坝长兴组气藏开发中,新部署的开发井成功避水,并获得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频谱成像技术 储层样本点 储层连通性 井位部署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北油田切六区路乐河组储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建洪 牟中海 +8 位作者 魏成章 李晓茹 李鹏真 丁扬 陈袁 苏秋 徐乐 赵文凯 贾风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以测井、储层物性、三维地质模型的渗透率属性资料以及实际注采资料为基础,分别从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储层构型特征、注采信息3个方面对昆北油田切六区路乐河组的储层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井测井曲线呈箱型,井间储层连通... 以测井、储层物性、三维地质模型的渗透率属性资料以及实际注采资料为基础,分别从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储层构型特征、注采信息3个方面对昆北油田切六区路乐河组的储层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井测井曲线呈箱型,井间储层连通性较好;测井曲线呈指状,连通性变化较大;测井曲线呈钟型,下部连通性较好,上部较差;测井曲线呈漏斗型,上部连通性较好,下部较差;测井曲线呈齿型,连通性较差;两口井曲线特征差异较大,储层连通性较差;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及自然伽马值较低时,曲线越光滑则连通性越好。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单一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席状砂构型单元连通性有好有差,其他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复合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其他复合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加积型叠置的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其他叠置类型的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产液井的产液量增长比例越大,表明其与注水井井间储层的连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北油田 储层连通性 测井曲线特征 储层构型 注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P油田河流相多层砂岩油藏储层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丽娜 王龙 +1 位作者 陈培元 孙福亭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解决渤海P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注水井吸水不均衡、注入水单层突进、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以搞清剩余油分布及指导油田井网优化。通过对压力变化、水淹状况、生产干扰情况及储层沉积、储层展布等方面的分析,对河流相多层... 为解决渤海P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注水井吸水不均衡、注入水单层突进、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以搞清剩余油分布及指导油田井网优化。通过对压力变化、水淹状况、生产干扰情况及储层沉积、储层展布等方面的分析,对河流相多层砂岩油藏储层连通性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沉积类型条件下,馆陶组辨状河沉积储层连通性优于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相同沉积类型中,沉积规模广、砂体呈垂向叠加,且夹层不发育的储层连通性好。可见,研究区储层连通性主要受沉积类型、沉积规模、砂体叠加模式及夹层展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连通性 地层压力 水淹 沉积规模 砂体叠加模式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的连通性模拟方法
8
作者 刘春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6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储层连通性 模拟方法 地质统计模型 采收率 地质体 地层学 比率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北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宇蓉 唐洪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共4页
从油藏地球化学角度出发 ,根据原油中C9~C17支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色谱指纹特征、轻烃指纹对比、轻烃成熟度指标 ,对埕北 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埕北 30潜山油藏各井原油的油源相同 ,但原油中C9~C17环烷烃和支链... 从油藏地球化学角度出发 ,根据原油中C9~C17支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色谱指纹特征、轻烃指纹对比、轻烃成熟度指标 ,对埕北 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埕北 30潜山油藏各井原油的油源相同 ,但原油中C9~C17环烷烃和支链烷烃指纹、轻烃指纹、轻烃成熟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油藏在横向上是不连通的 ;各油藏单元的古生界和太古界原油色谱指纹一致 ,其储层在纵向上是连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油田 潜山油藏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色谱指纹 储层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试井的煤层气储层优势渗流方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银涛 张遂安 +3 位作者 梁涛 孙延明 代礼兵 张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获得晋城矿区某区块3号煤层的储层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为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干扰试井技术对该区块井网内的煤层气井进行井间干扰测试。选定一口井为激动井,其周围5口井为观测井,组成干扰试井测试井组... 为获得晋城矿区某区块3号煤层的储层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为矿区煤层气规模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干扰试井技术对该区块井网内的煤层气井进行井间干扰测试。选定一口井为激动井,其周围5口井为观测井,组成干扰试井测试井组,测试并分析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其优势渗流方向。结果表明:激动井W-160井与观测井W-156井、W-166井间的煤层气储层连通性,优于其与观测井W-161井、W-157井以及W-164井间的储层连通性,即该区块煤层气储层的优势渗流方向为NE—SW向。将测试成果与生产实际相比对,验证了其正确性。试验证明了干扰试井测试可有效识别煤层气储层的连通性及优势渗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干扰试井 井间干扰 储层连通性 优势渗流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F油田Asmari组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倪军娥 王龙 +3 位作者 郭丽娜 甘云燕 王兴龙 伊硕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8期43-49,共7页
伊拉克F油田Asmari组油藏储层复杂,包括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复杂。综合静态资料和动态数据,从储层特征,隔夹层分布,微裂缝发育情况,地层压力变化和见水规律多方面,对F油田储层连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mar... 伊拉克F油田Asmari组油藏储层复杂,包括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复杂。综合静态资料和动态数据,从储层特征,隔夹层分布,微裂缝发育情况,地层压力变化和见水规律多方面,对F油田储层连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mari组隔夹层岩性多样,含量最多的为以白云岩为主的物性隔夹层;其次为泥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砂岩、云质砂岩及灰岩。隔夹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且由于微裂缝发育,改善了储层连通性。地层压力变化和见水规律表明Asmari组储层层内和层间、纵向和平面具有连通性,但储层非均质性造成连通性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F油田 Asmari组 储层连通性 混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研究方法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渤海海域BZ油田储层A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睿 刘曾勤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46-51,共6页
河道砂体是渤海湾海域主力储层类型,储层分布和连通性的刻画对油藏管理和挖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渤海BZ油田动态资料入手,发现主力储层A的先前地质认识无法解释生产井的动态差异,通过进一步开展精细等时地层对比,识别出储层A发育三期... 河道砂体是渤海湾海域主力储层类型,储层分布和连通性的刻画对油藏管理和挖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渤海BZ油田动态资料入手,发现主力储层A的先前地质认识无法解释生产井的动态差异,通过进一步开展精细等时地层对比,识别出储层A发育三期叠置河道,具有两套油水系统;采用等时地层切片方法,进一步证实储层A具有非均质性,发育两种典型的河道砂体叠置关系:"孤立型"和"桥接型"。综合应用精细地层对比、地层切片技术和动态资料,能够获取储层展布和连通性、油水分布规律的新认识,为河流相储层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有效地指导油藏生产和井网方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储层的分布和连通性 等时地层对比 地层切片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流动单元的定义和划分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杨宇 康毅力 +1 位作者 张凤东 康志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37,共4页
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来说,由于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对储集空间的综合影响,使砂岩油藏的流动单元研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因此,... 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来说,由于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对储集空间的综合影响,使砂岩油藏的流动单元研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因此,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特征,论证了该区碳酸盐岩储层渗流屏障的存在及其类型,探索性提出区别于砂岩油藏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的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和流体性质分析法等,并综合缝洞型储层的发育特征初步划分了该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流动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流动单元 储层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及生产资料在储气库早期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飞 张士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6,156,共5页
针对陕224井区储量、储层连通性、边界封闭性不确定的问题,运用压力恢复试井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压力恢复曲线拟合,确定近井地带特性参数,如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并获得4组储层及边界解释模型;利用流量标准化拟压力曲线... 针对陕224井区储量、储层连通性、边界封闭性不确定的问题,运用压力恢复试井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压力恢复曲线拟合,确定近井地带特性参数,如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并获得4组储层及边界解释模型;利用流量标准化拟压力曲线拟合校正了解释模型,求取到气藏关键参数,如地层系数、径向复合半径、流度系数比、储容系数比、边界位置,计算井区共动用储量10.43×108m3。研究表明,试井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资料周期短、精度低的缺陷,克服了解释模型不全面、不唯一的弊端,获得了完整准确的井区气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 生产动态分析 储层连通性 边界封闭性 储量评价 陕224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体精细刻画及认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东阳 汪功怀 +5 位作者 彭鑫岭 杜浩坤 刘忠亮 张渊 程杨 李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针对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台缘礁气水关系复杂的问题,开展了长兴组礁滩体地震识别及台缘礁内幕精细刻画工作。通过井震精细标定,明确了礁滩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多属性分析等手段对长兴组礁滩体进行宏观识别,结... 针对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台缘礁气水关系复杂的问题,开展了长兴组礁滩体地震识别及台缘礁内幕精细刻画工作。通过井震精细标定,明确了礁滩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多属性分析等手段对长兴组礁滩体进行宏观识别,结合最新古地貌恢复结果分析了礁滩体平面展布规律;利用瞬时相位与波阻抗反演结果对台缘生物礁群的内幕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了单礁体储层的连通性。结果表明:长兴组发育台缘礁群与台内礁滩复合区2类礁滩体,礁滩复合区的分布受到台缘礁间水道控制,宽水道对应礁滩复合区面积大,窄水道对应礁滩复合区面积小,平面上呈近似扇形分布;台缘礁群在长兴组中上部可识别2期次50个单礁体,呈现5类不同的叠加发育模式,并且2期次的单礁体储层互不连通,同一期次侧向叠置的单礁体储层普遍连通。研究结果对普光气田长兴组下步勘探及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台地边缘 生物礁 储层连通性 长兴组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地区电缆地层测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徐锦绣 吕洪志 崔云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电缆地层测试与常规测井曲线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价储层,有利于深化对油藏和储层的研究和认识。在收集整理渤海地区大量应用实例的基础上,着重对电缆地层测试在反映储层连通性、流体性质及储集物性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电缆... 电缆地层测试与常规测井曲线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价储层,有利于深化对油藏和储层的研究和认识。在收集整理渤海地区大量应用实例的基础上,着重对电缆地层测试在反映储层连通性、流体性质及储集物性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电缆地层测试的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地层测试 应用效果 储层连通性 流体性质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T压力分析在渤海J25-1油田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春明 王少鹏 +2 位作者 刘维永 王海更 宋建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7,共3页
FMT电缆地层测试是渤海油田应用较广泛的一项实用测井技术,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渤海J25-1油田储量评价为例,在充分论证压力资料适用性的前提下,运用FMT压力分析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油气藏类型、流体... FMT电缆地层测试是渤海油田应用较广泛的一项实用测井技术,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渤海J25-1油田储量评价为例,在充分论证压力资料适用性的前提下,运用FMT压力分析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油气藏类型、流体界面及储层连通性,达到了合理划分计算单元、提高储量计算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地层测试 储量评价 断块油气田 有效厚度下限 流体界面 油藏类型 储层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开发指标预测新方法: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康博韬 杨莉 +4 位作者 张迎春 杨宝泉 苑志旺 陈筱 顾文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53-159,共7页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开发成本高,调整空间小,风险及不确定性大,开发指标预测对于深水油田的开发决策至关重要。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油田丰富的地震、地质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考虑沉积相、砂体叠置关系、储层...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开发成本高,调整空间小,风险及不确定性大,开发指标预测对于深水油田的开发决策至关重要。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油田丰富的地震、地质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考虑沉积相、砂体叠置关系、储层连通程度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对该油田生产井展开分类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建立考虑储层因素的生产井含水上升及产量递减规律定量预测方法。结果表明:①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储层构型复杂,生产井动态规律差异明显,储层特征是影响生产动态规律的关键因素;②所建立的方法首次将深水浊积油田储层研究与生产动态规律相结合,预测精度高,现场适用性强;③研究思路与工作流程对其他油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海外深水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 砂体叠置 储层连通性 含水上升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