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77
1
作者
朱筱敏
米立军
+3 位作者
钟大康
张琴
张善文
吕希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大量的储层分析化验资料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压溶作用较少。胶结作用主要有十分普遍的石英次生加大胶结、碳酸盐胶结、粘土矿物胶结。碳酸盐胶结物有早、晚两期...
大量的储层分析化验资料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压溶作用较少。胶结作用主要有十分普遍的石英次生加大胶结、碳酸盐胶结、粘土矿物胶结。碳酸盐胶结物有早、晚两期,早期泥晶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浅层,连晶方解石充填的深度分布范围大,在中深部最为发育。溶蚀作用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蚀。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长石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影响孔隙大小的关键因素,早期方解石的胶结有利于后期次生孔隙的发育。在济阳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中,不同凹陷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不同。在西部的惠民凹陷次生孔隙主要发育于1500~2400m,向东至东营凹陷则主要发育于1650~2450m,再向东到沾化凹陷为2300~3500m,车镇凹陷为2200~2700m。从西向东、由南向北次生孔隙的发育深度逐步增大是受盆地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近系
砂岩
储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朱世发
朱筱敏
+1 位作者
刘振宇
尤新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侏罗系砂岩、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主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侏罗系砂岩、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偶见方沸石胶结和硅质胶结。溶蚀作用导致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解流失。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长石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早期方解石的胶结有利于后期次生孔隙的形成。在克-乌断裂带上、下盘地层中,断裂带上盘埋深浅,一般小于1200m,原生孔隙非常发育;断裂带下盘埋深较深,压实作用强,原生孔隙所占比例明显减少,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流体及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砂岩
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77
1
作者
朱筱敏
米立军
钟大康
张琴
张善文
吕希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基金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济阳坳陷古近系沉积体系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编号2001BA605A09-1.7)
文摘
大量的储层分析化验资料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压溶作用较少。胶结作用主要有十分普遍的石英次生加大胶结、碳酸盐胶结、粘土矿物胶结。碳酸盐胶结物有早、晚两期,早期泥晶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浅层,连晶方解石充填的深度分布范围大,在中深部最为发育。溶蚀作用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蚀。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长石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影响孔隙大小的关键因素,早期方解石的胶结有利于后期次生孔隙的发育。在济阳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中,不同凹陷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不同。在西部的惠民凹陷次生孔隙主要发育于1500~2400m,向东至东营凹陷则主要发育于1650~2450m,再向东到沾化凹陷为2300~3500m,车镇凹陷为2200~2700m。从西向东、由南向北次生孔隙的发育深度逐步增大是受盆地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控制的。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近系
砂岩
储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Keywords
Jiyang Depression, Paleogene, sandstone reservoir, diagenesis, secondary p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quality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朱世发
朱筱敏
刘振宇
尤新才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滚动精细勘探(2005-2009)”
文摘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侏罗系砂岩、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偶见方沸石胶结和硅质胶结。溶蚀作用导致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解流失。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长石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早期方解石的胶结有利于后期次生孔隙的形成。在克-乌断裂带上、下盘地层中,断裂带上盘埋深浅,一般小于1200m,原生孔隙非常发育;断裂带下盘埋深较深,压实作用强,原生孔隙所占比例明显减少,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流体及断裂控制。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砂岩
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Keywords
Junggar basin
Jurassic
sandstone reservoir
diagenesi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quality
分类号
P618.130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朱筱敏
米立军
钟大康
张琴
张善文
吕希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
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朱世发
朱筱敏
刘振宇
尤新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