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重点油区水热型砂岩地热储层评价
1
作者 刘先录 胡光明 +3 位作者 肖红平 周玉钦 张庭瑀 饶松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200,共16页
现行的热储行业评价标准是基于有水优储(中高孔中高渗)制定的,按此标准我国大多数盆地的热储属于有水差储(中低孔低渗),故现行热储行业评价标准存在不适应性。另外,在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常用的评价方法需要大量的参数和数据,而... 现行的热储行业评价标准是基于有水优储(中高孔中高渗)制定的,按此标准我国大多数盆地的热储属于有水差储(中低孔低渗),故现行热储行业评价标准存在不适应性。另外,在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常用的评价方法需要大量的参数和数据,而这一阶段能获取的资料往往较少,因此,探索少参数的快速评价方法很有必要。松辽盆地重点油区的水热型砂岩热储具有中薄层中低孔低渗的特点,属于有水差储,本研究以此为例,探索研究有水差储的评价标准及少参数条件下热储的快速评价方法。首先,在了解了目的层热储的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黄金分割法划分等级,确定这些参数的评价标准。由于其属于低温热储,单井日产水量对热储的评价更为重要,选取开发区的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单井日产水量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其进行分析后构建热储评价公式,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并按照黄金分割法划分等级。将此方法的得分排名与现有2种评价方法的两两对比表明,纳入砂体厚度而弃用温度是合理的,且此方法的得分标准差较大,能够更好地反映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差异,因此,此方法较为可行,针对有水差储制定的评价标准较为合理。本研究所确定的有水差储评价标准对其他盆地的热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考虑到各盆地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确定的少参数快速评价方法对其他盆地不一定适用,但是确定评价公式的过程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水热型砂岩 有水差储 地热储层评价标准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储层评价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40
2
作者 刘锐娥 李文厚 +5 位作者 陈孟晋 张春林 孙粉锦 王雅丽 肖红平 蔺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31-538,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低渗透油气藏的特点,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将研究区山2段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结合425块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储层微观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山2段是一套在岸线背景下具有强侵蚀作用...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低渗透油气藏的特点,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将研究区山2段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结合425块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储层微观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山2段是一套在岸线背景下具有强侵蚀作用的远源砂质辫状河沉积,受物源分异和水动力条件控制,榆林、神木、府谷3条河流的沉积储集特征差异明显,榆林河河道砂体为一套具有石英含量高、杂基和软岩屑含量较低、几乎不含长石的石英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以粒间孔为主的复合型孔隙,具有良好的储集性;神木和府谷河河道砂体与之相反,为石英含量低、杂基和软岩屑含量高、普遍含少量长石的岩屑石英砂岩,储层储集性差,仅见少量粒内溶孔。成岩演化分析认为山2段储层进入晚成岩B期,此期压实、压溶作用已非常强烈,榆林地区由于烃类的早期充注才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通过对山2段储层沉积成岩演化分析,总结了石英砂岩与岩屑石英砂岩沉积储层特征的差异,预测出鄂尔多斯东部下步勘探方向即以榆林气田为代表的榆林河沉积区山2段高渗透石英砂岩发育的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东部 山西组 储层评价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被引量:53
3
作者 庞雯 郭德运 +1 位作者 赵靖舟 时宝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9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男东区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本文在长6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中一低孔、低渗型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ⅢA...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男东区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本文在长6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中一低孔、低渗型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ⅢA类较差储层,但长61储层相对较好,次为长62储层,长63总体较差,以差储层、非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长6油层 甘谷驿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多参数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丁熊 谭秀成 +2 位作者 罗冰 黄勇斌 范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92,共5页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因素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评价难度大的实际,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构造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运用灰色模糊理论,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储层有效厚度以及...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因素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评价难度大的实际,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构造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运用灰色模糊理论,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储层有效厚度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极差等作为储层评价因素,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碳酸盐岩储层质量进行评价,从而解决了储层评价因素间的关联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其评价结果与油气实际产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这种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糊 碳酸盐岩 储层评价 嘉二段气藏 四川盆地 磨溪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欢庆 丁超 +1 位作者 杜宜静 王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4,共9页
储层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储层作出符合地质实际的分类与评价。储层分类评价的结果可以直接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因此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介绍了地质经验法、权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 储层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储层作出符合地质实际的分类与评价。储层分类评价的结果可以直接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因此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介绍了地质经验法、权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分形几何法、变差函数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各种测井方法和地震方法等11种储层评价研究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研究认为资料的选择、评价参数的选择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验证是储层评价研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储层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方法和技术 聚类分析 评价标准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滨里海盆地东南油气储层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伟 顾韶秋 +1 位作者 曹子剑 张国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2,共6页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地处东欧地台东南部边缘,为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是里海地区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滨里海盆地东南部三叠系-侏罗系广泛发育陆源碎屑岩地层。储集层岩性主要为浅海陆棚、海滩砂坝及三角洲沉积相的砂岩和粉砂岩,储层物...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地处东欧地台东南部边缘,为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是里海地区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滨里海盆地东南部三叠系-侏罗系广泛发育陆源碎屑岩地层。储集层岩性主要为浅海陆棚、海滩砂坝及三角洲沉积相的砂岩和粉砂岩,储层物性特征总体表现为中孔-中渗型。测井结果显示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变化较大,储层非均质性强。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优化地质要素,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砂岩厚度作为关键地质因素,建立了模糊数学关系模型,克服了常规的储层含油气性评价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复杂化和主观性问题。通过多个模型比较,作出判断,确定了J2Ⅱ和TⅡ储层为本区优势储层,为该区进一步油气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侏罗系 三叠系 储层评价 滨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33
7
作者 夏青松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锦泉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13,4-5,共3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对其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的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讨论了物性与砂体成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储层划分为四类,该区没...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对其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的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讨论了物性与砂体成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储层划分为四类,该区没有Ⅰ类好储层,Ⅱ类中等储层仅占9.4%,Ⅲ类差储层占51.1%,Ⅳ类非储层占37.4%,以Ⅲ类储层为主;采用Ⅱ、Ⅲ类作为有效储集岩,预测了六个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地区 三叠系 储层评价 有利区带 沉积特征 孔隙类型 三叠系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丁绍卿 郭和坤 +1 位作者 刘卫 孙佃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3,26,共3页
利用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对岩心、岩屑测量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核磁测量得到的各项测量参数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利用该技术在多个油田进行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核磁测量得到的结果能够满足工程上快速划分和评价有效储层的精度要求... 利用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对岩心、岩屑测量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核磁测量得到的各项测量参数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利用该技术在多个油田进行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核磁测量得到的结果能够满足工程上快速划分和评价有效储层的精度要求,核磁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吻合,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心 岩屑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集性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4 位作者 高志勇 韩丹 张丽娟 孙玉善 程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37-842,共6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主要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基质微孔,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岩石组成、成岩演化、孔隙组合类型有一定差...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主要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基质微孔,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岩石组成、成岩演化、孔隙组合类型有一定差异,导致储集性差异明显,储集性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控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带古近系、白垩系储层岩性、物性参数等将本区储层分为4个级别,Ⅰ、Ⅱ类储层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Ⅲ类储层属低渗透储层可以作为寻找天然气的目的层,而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非常致密型储层,甚至为非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 白垩系—古近系 成岩演化 储集性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砂沟井田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文卿 冉茂云 +3 位作者 熊建龙 张军 赵文峰 刘文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1,共4页
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方法较多,但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该类储层的评价则少见。为此,在分析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A(资源特征)、B(开采性能)、C(煤层特征)、D(构造特征)等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 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方法较多,但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该类储层的评价则少见。为此,在分析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A(资源特征)、B(开采性能)、C(煤层特征)、D(构造特征)等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煤层气储层评价多层次结构,确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突变模型。其中指标层A1(含气量)、A2(资源丰度)、A3(含气饱和度)构成燕尾突变模型;B1(储层渗透率)、B2(储层压力)、B3(顶板孔隙度)、B4(底板孔隙度)构成蝴蝶突变模型;C1(煤层厚度)、C2(煤级)、C3(灰分)构成燕尾突变模型;D1(构造特征)、D2(水文特征)构成尖点突变模型;准则层A、B、C、D构成蝴蝶突变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煤田砂沟井田煤层气储层进行了评价,得出砂沟井田煤层气储层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第5号煤层最有利,然后依次为第6、8、9、19号煤层。突变理论模型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一致,该方法减少了以往评价模型中人为主观因素,评价方法更简单,评价结果更可靠,为煤层气储层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煤层气 储层评价 燕尾突变 蝴蝶突变 尖点突变 突变模型 准噶尔盆地 砂沟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欣超 桑树勋 +3 位作者 方良才 黄华州 吴国代 武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6,221,共6页
以淮南矿区构造煤储层评价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6个单元煤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结果与原专家打分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吻合率达62.5%;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构造煤储层确实可行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 以淮南矿区构造煤储层评价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6个单元煤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结果与原专家打分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吻合率达62.5%;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构造煤储层确实可行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构造煤储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参与的评价过程,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储层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量化,而且可以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各个参与评价的参数,使不精确的表达和处理方法数字化,可提高储层综合评价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煤层气 储层评价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低渗透储层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希濮 孙卫 +2 位作者 高辉 郭庆 王国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和化验资料,研究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齐古组、头屯河组砂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和化验资料,研究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齐古组、头屯河组砂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状况,选用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启动压力、孔喉半径比等低渗透储层评价新参数将齐古组、头屯河组储层划分成3类,分类结果适合地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 三塘湖油田 齐古组 头屯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建东 刘吉余 +1 位作者 于润涛 李艳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4,119,共3页
针对单因素评价储层结果不惟一的特点 ,研究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层次分析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进而确定各项参数的相对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 ,实现储层质量的评价。应用该方法评价了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区东部SⅡ和... 针对单因素评价储层结果不惟一的特点 ,研究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层次分析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进而确定各项参数的相对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 ,实现储层质量的评价。应用该方法评价了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区东部SⅡ和PⅠ油层组。评价结果表明 ,SⅡ和PⅠ油层组被划分成 4种不同的类型 ,所划分的各类储层特征明显 ,与研究区储层实际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储层的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层次分析 权重 非均质性 评价指标 油层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北堡地区深层火成岩储层评价 被引量:31
14
作者 马乾 鄂俊杰 +1 位作者 李文华 成锁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0,344,共5页
黄骅坳陷北堡地区沙一段、沙三段深层火成岩是该区重要的储集岩 ,该储集岩以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 ,玄武岩以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 ,火山碎屑岩以粒间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 ;沙一段薄层基性玄武岩微裂缝发育 ,而中性凝灰岩粒... 黄骅坳陷北堡地区沙一段、沙三段深层火成岩是该区重要的储集岩 ,该储集岩以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 ,玄武岩以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 ,火山碎屑岩以粒间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 ;沙一段薄层基性玄武岩微裂缝发育 ,而中性凝灰岩粒间孔隙和微裂缝组合发育 ,沙三段厚层玄武岩顶底裂缝发育 ,而中性凝灰岩微裂缝则非常发育 ;低中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大为储集层的主要特征。岩性、火山岩相带、构造应力、充填期与聚油期相近是火成岩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沙一段火山碎屑岩类发育 ,但分布范围小 ,沙三段以玄武岩为主 ,厚度大 ,分布广。火成岩顶面构造高部位是有利储层分布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储集性 储层评价 油气层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Q型聚类分析与判别函数法进行储层评价——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例 被引量:41
15
作者 马立文 窦齐丰 +1 位作者 彭仕宓 王韶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研究对象,在关键井研究与合理选择分类参数的基础上,尝试综合应用Q型聚类与判别函数的数理方法,对该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定量的分类评价,并研究了其储层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层分... 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研究对象,在关键井研究与合理选择分类参数的基础上,尝试综合应用Q型聚类与判别函数的数理方法,对该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定量的分类评价,并研究了其储层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显示出较高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老爷庙油田 庙28x1区块 东一段 储层评价 Q型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法 储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6
作者 吕红华 任明达 +1 位作者 柳金诚 李有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0-745,共6页
利用244口井的小层数据,尝试用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进行评价。为使评价结果定量化,以便利用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储层储集性能及与沉积相的关系,提出如下处理方法首先对由Q型主因子分... 利用244口井的小层数据,尝试用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进行评价。为使评价结果定量化,以便利用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储层储集性能及与沉积相的关系,提出如下处理方法首先对由Q型主因子分析得到的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用归一化得分与对应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相乘后相加,得到样本总得分。根据样本总得分,运用聚类分析,进行储层分级。对储层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就储层储集性能而言,花土沟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明显好于上干柴沟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最好的沉积亚相;河口坝是最好的沉积微相,其次为浊积砂与水下河道。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储层评价方法具有定量化、地质意义明确等优点,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Q型主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新近系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评价与预测——以轮古7井区以东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庆玉 梁彬 +3 位作者 秦凤蕊 曹建文 淡永 李景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1,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岩溶储集空间主要为后期溶蚀孔、溶洞和溶缝为主。通过古地貌恢复及岩溶垂向分带研究,结合油藏开采动态,对轮古7井区以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评价与预测...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岩溶储集空间主要为后期溶蚀孔、溶洞和溶缝为主。通过古地貌恢复及岩溶垂向分带研究,结合油藏开采动态,对轮古7井区以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评价与预测。研究认为:高产高效井主要位于岩溶缓坡地的峰丘洼地、丘峰洼地及岩溶峰丛谷地的溶丘、溶峰及其边坡部位。垂向上表层岩溶带和垂向渗滤带的上部,开发效果较好,多发育裂缝-孔洞型、洞穴型储层;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岩溶发育相对较弱,局部发育小规模溶洞或岩溶管道,岩溶储层以裂缝型或孔洞型为主。在此基础上预测出五个高产高效油气储层岩溶区,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碳酸盐岩 岩溶古潜山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指标刍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兰朝利 王金秀 +2 位作者 杨明慧 张君峰 何顺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在中国发现较晚,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还缺乏合适的标准。通过兴城气田典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与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指标的对比,认为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标准中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指标不...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在中国发现较晚,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还缺乏合适的标准。通过兴城气田典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与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指标的对比,认为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标准中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指标不适合对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进行评价。为此,须建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标准,以便更准确地对火山岩气藏储层作出评价。笔者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在对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定量描述参数(有效渗透率、基质有效孔隙度、基质空气渗透率和平均孔喉半径)和定性描述参数(岩相、岩性、储集空间和储层产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油成果,建立了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分类评价标准。该标准确定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指标值明显较火山岩油藏储层标准低,更适用于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的评价。同时,该标准也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火山岩气藏 储层评价指标 兴城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段砂岩储层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蓉 田景春 +2 位作者 王峰 冯强汉 蒙小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并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表明,高桥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少量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 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并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表明,高桥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少量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平均孔隙度为8.37%,平均渗透率为0.81×10-3μm2,为典型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其次为晶间孔和原生粒间孔,发育少量微裂隙;孔隙结构表现为排驱压力中等-较高、以细喉道为主、孔喉道连通性相对较差的特点。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参数,评价出4类储层,其中,Ⅱ—Ⅲ类储集岩是研究区较好-中等的储集岩,也是研究区今后增产上储的主要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盒8段 高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超低渗透储层评价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南星 刘林玉 +3 位作者 郑锐 卢德根 朱钰卿 孙运彬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选用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孔隙度等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将长81储层划分为3类:Ⅰ类为较好储层;Ⅱ类为中等储层;Ⅲ类为较差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Ⅱ类和Ⅲ类储层,有少量的Ⅰ类储层,分类结果符合该地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评价参数 长81储层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