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山西组2段砂岩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关系
1
作者 郭兰 郭顺 +1 位作者 丁超 马志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为了寻找致密储层的有利砂岩储层类型,利用岩心铸体薄片、X-衍射、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精细划分砂岩储层类型,分析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结合包裹体测试分析,对不同砂岩储层类型的成岩演化与烃类充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寻找致密储层的有利砂岩储层类型,利用岩心铸体薄片、X-衍射、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精细划分砂岩储层类型,分析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结合包裹体测试分析,对不同砂岩储层类型的成岩演化与烃类充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2段划分为5种砂岩储层类型,其中纯石英砂岩和富石英低塑性岩屑砂岩形成于距今220~190 Ma的第1次油气充注时期,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为20.1%~22.9%,有利于烃类充注;储层在早白垩世开始进入致密化窗口,此时烃类大量充注成藏,为边致密化边成藏阶段;在早成岩阶段,高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及碳酸盐致密胶结砂岩已基本被压实,在距今190~100 Ma的烃类大规模成藏的窗口期,孔隙度小于等于4.4%的储层被致密化,不利于烃类充注;不同砂岩类型的成岩过程导致油气充注的选择性与储层含油气的差异性。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寻找天然气富集的有利砂岩储层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成藏期次 山西组2段 延安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府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岩储层致密化机理及其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娟 张少敏 +5 位作者 庞小婷 杨曦冉 李晓芳 葛新锐 蔡来星 杨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持续突破,展示出了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但是砂岩储层致密导致“甜点区”分布复杂,特别是对储层致密化机理及其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沙溪庙组致密砂岩...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持续突破,展示出了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但是砂岩储层致密导致“甜点区”分布复杂,特别是对储层致密化机理及其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为此,以四川盆地天府气田沙溪庙组一段(以下简称沙一段)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物性测试、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资料,系统表征了致密砂岩储层的物质组成、储集物性、成岩作用等特征,并探讨了储层致密化机理,最后结合油气成藏期次,明确了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沙一段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发育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为0.82%~17.48%,平均孔隙度为10.09%,渗透率为0.0001~632.4200 mD,平均渗透率为5.4200 mD,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局部发育长石溶孔和浊沸石胶结物溶孔;(2)沙一段压实作用以弱—中等为主,绿泥石包壳广泛发育,浊沸石呈基底式、孔隙式和颗粒交代状等多种形式胶结,方解石呈基底式和孔隙式胶结,溶蚀作用以长石溶蚀和浊沸石溶蚀为主;(3)沙一段发育3种类型的致密储层,第一种致密储层是在压实作用基础上早期强胶结作用下形成的;第二种致密储层是在压实作用基础上晚期胶结作用下形成的;第三种储层现今并未致密,但是早期的压实胶结作用导致储层曾经致密,后期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结论认为:(1)该区沙一段储层具有一期成藏特征,发生在距今88~68 Ma,第一种和第三种致密储层不能发生有效的油气充注,第二种致密储层可以发生有效的油气充注;(2)该区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控制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天然气相对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储层致密化 形成机理 成岩作用 油气充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储层致密化时序与孔隙演化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致密浊积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55
3
作者 罗静兰 罗晓容 +4 位作者 白玉彬 罗春燕 白雪见 李向军 李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9-92,共14页
通过岩芯观察、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利用电镜扫描、图像孔喉分析、荧光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毛细管压力测定,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激光拉曼成分测定,结合前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长6砂岩碎屑锆石LA-ICP... 通过岩芯观察、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利用电镜扫描、图像孔喉分析、荧光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毛细管压力测定,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激光拉曼成分测定,结合前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长6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微区U-Pb定年物源示踪研究成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7致密浊积砂岩类型及其骨架矿物成分对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产物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制约,讨论了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砂岩致密化时序、储层孔隙演化与储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源区母岩性质的影响,长7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别,并在纵向上呈现出规律变化;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岩演化过程,后者致使储层的致密化过程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最终导致长7各砂岩类型的孔隙演化和孔隙结构特征、储层储集质量及其在时空分布上的强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组分 差异成岩演 储层致密化时序 孔隙演 浊积砂岩 长7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机制 被引量:37
4
作者 郭迎春 庞雄奇 +1 位作者 陈冬霞 朱宏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32,共12页
致密砂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目标选区。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砂岩储层总体表现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储层。通过盆地数值模拟、成岩作用分析研究得出须二段在晚白垩世中期达到致密化,其致密化因素包... 致密砂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目标选区。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砂岩储层总体表现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储层。通过盆地数值模拟、成岩作用分析研究得出须二段在晚白垩世中期达到致密化,其致密化因素包括垂向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侧向构造挤压作用。不同因素的作用时间段不同,且影响程度也不同。晚白垩世之前,致密化因素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且前者是主要因素;进入晚白垩世,侧向构造挤压成为后期的致密化因素。须二段储层在致密背景上发育相对优质储层,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机制包括有利的沉积条件、异常高压、溶蚀作用及早期绿泥石的生成、裂缝化作用及烃类充注等。有利的沉积条件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前提;异常高压有效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是优质储层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设性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发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后期的裂缝化作用在储层致密化之后起到了改善储集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相对优质储层 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须二段 川西坳陷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致密化及其影响下的致密油充注特征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继刚 郭凯 +2 位作者 宫鹏骐 徐静 郭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致密历史、油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充注动力与阻力的计算,探讨了储层早期致密化影响下的致密油充注特征。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长8段储层孔隙演化经过4个阶段,在中成岩阶段A1期基本达到致密,...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致密历史、油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充注动力与阻力的计算,探讨了储层早期致密化影响下的致密油充注特征。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长8段储层孔隙演化经过4个阶段,在中成岩阶段A1期基本达到致密,而此时油气大规模充注尚未开始。储层早期致密化形成的高充注阻力导致浮力难以成为驱替致密油运移的有效动力。同时,结合该区具有紧邻源岩的致密砂岩普遍含油、"甜点"富油且流体分异性差的特征,认为广泛发育的长7段烃源岩与长6和长8段储层间的剩余压力差是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动力,且是导致致密砂岩含油而甜点富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充注动力 致密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锦旗探区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1 位作者 薛会 徐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杭锦旗地区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对储层特征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的分析认为,硅质胶结物、钙质胶结物和黏土矿物的生成是影响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一期胶结物——方解石是导致储层最终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 杭锦旗地区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对储层特征的描述及致密化原因的分析认为,硅质胶结物、钙质胶结物和黏土矿物的生成是影响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一期胶结物——方解石是导致储层最终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形成时的包裹体测温和氧同位素计算出的温度判断,早白垩世晚期是储层最终致密化的时间.结合生烃模拟研究及成藏期次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天然气藏分为2种类型,即常规圈闭气藏和根缘气藏,分别在中侏罗世晚期之前和早白垩世晚期之后成藏,主体上分别分布在以三眼井—泊尔江海子断裂为界的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杭锦旗地区 储层致密化 根缘气藏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储层致密化与石油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立元 邱桂强 +2 位作者 刘春燕 胡才志 罗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0-634,共15页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和天环坳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中部长7张家滩页岩为主要源岩,下伏长8油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支水道砂体为主要储集体,源储大面积叠覆邻接、共同演化,时间过程和相互关系在石油成藏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勘...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和天环坳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中部长7张家滩页岩为主要源岩,下伏长8油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支水道砂体为主要储集体,源储大面积叠覆邻接、共同演化,时间过程和相互关系在石油成藏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勘探评价中具有关键作用。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盆地数值模拟和镜下观测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长8油层组储集岩致密化、石油成藏的时间关系,并分析了石油充注的成岩响应和储层致密化对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实背景下的多期次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在123 Ma(K1中期)附近长8油层组储层进入致密化窗口(f<15%)、在83 Ma(K2中期)附近储层平均孔隙度接近目前的状态(f≈7%)。石油成藏具有一期多阶段的特点,其过程可从J3早期开始延续至K2中期,大规模成藏的窗口期约在143~95 Ma(J3—K1)间、高峰期在124~110 Ma(K1中期)间。成藏窗口明显早于储层致密化窗口、成藏高峰期早于储层由低孔演变到特低孔的关键胶结事件发生时间。这种时间关系决定了储层成岩演化的迟缓性与石油成藏的继承性。石油充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减缓或抑制成岩作用的进行,同时也改变了储层的润湿性,降低了石油成藏的动力条件,后期的继承性充注更易于发生,从而成为低动力背景下石油成藏的重要基础。而不同类型砂岩的差异成岩演化导致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油气成藏更加复杂化,表现为选择性充注和含油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成藏期次 成藏机制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县-长武地区长6-长8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志强 赵凯莉 +4 位作者 赵俊兴 郭小军 魏千盛 王国华 李应许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1-598,共8页
探讨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彬县-长武地区延长组的长6-长8储层孔隙的影响。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资料分析,对彬长地区长6-长8储层特征及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长6-长8储层砂岩主要... 探讨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彬县-长武地区延长组的长6-长8储层孔隙的影响。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资料分析,对彬长地区长6-长8储层特征及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长6-长8储层砂岩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胶结方式主要为孔隙式胶结,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长石溶孔和碳酸盐溶孔为主,发育少量微裂隙,粒间孔不发育。计算结果表明,长6-长8砂岩原始孔隙度差别不大,平均为34.85%。压实作用造成孔隙损失最大,平均为-23.44%;其次为胶结作用,平均为-11.26%;后期溶蚀作用增加了储层孔隙度,平均为+6.87%。孔隙计算结果以及孔隙发育情况分析表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长6-长8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储层致密化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储层致密化成因 被引量:8
9
作者 谢佳彤 李斌 +2 位作者 彭军 韩梅健子 刘弈伶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2,153-154,共4页
针对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储层微观观察和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结合孔隙定量化计算建立储层成岩—成孔演化模型。研究认为,该区储层存在二次致密化作用,其中中成岩B阶段... 针对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储层微观观察和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结合孔隙定量化计算建立储层成岩—成孔演化模型。研究认为,该区储层存在二次致密化作用,其中中成岩B阶段晚期的碳酸盐岩胶结作用是储层剩余原生孔和次生孔损失的重要原因。发生在中成岩B期酸性和碱性叠加溶蚀作用促进了次生孔隙形成,是该区有效储层形成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该区柯坪塔格组储层致密化及非均质成因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成岩作用 孔隙演 溶蚀作用 柯坪塔格组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关系:以三肇凹陷白垩系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斯尚华 胡张明 +4 位作者 刘吉 刘云飞 耳闯 杨哲恒 何俊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54-1863,共10页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相关性,利用微米CT、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且定量分析了其成藏期。根据储层孔隙演化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储层致密化过程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相关性,利用微米CT、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且定量分析了其成藏期。根据储层孔隙演化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储层致密化过程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发现:三肇凹陷扶余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喉特征表现为窄喉道、宽孔隙、孔喉配置差、微细喉道总体积大等特征。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储层致密化重要成因,储层致密时间应该在嫩江组末之前。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三肇凹陷扶余储层油充注分为早期和晚期,相应的充注时间分别距今77~74 Ma、67~65 Ma,分别对应于嫩江组沉积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综合对比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历史和储层孔隙演化特征,认为原油充注发生储层致密化之后,即先致密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油气成藏 形成时期 扶余油层 三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方解石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斯尚华 赵靖舟 +4 位作者 蒙启安 耳闯 吴伟涛 李军 白玉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3,共6页
方解石是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中广泛发育的胶结物,同时方解石胶结作用也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以方解石胶结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和扫描电镜能谱等资料,分析方解石形成时期及其... 方解石是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中广泛发育的胶结物,同时方解石胶结作用也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以方解石胶结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和扫描电镜能谱等资料,分析方解石形成时期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方解石胶结物主要类型为细晶方解石和粗晶方解石2种。其中细晶方解石充填粒间孔中,呈连晶式生长,或以细小晶体交代长石,在长石表面的溶蚀孔及微孔内沉淀,有时呈嵌晶状胶结多个颗粒;粗晶方解石以残留孔隙充填为特征,呈不规则状分布。方解石胶结物发育2期:第1期为嫩江期(距今78~77 Ma),形成温度为89.5~110.2℃;第2期为明水期(距今73~65 Ma),形成温度为122.6~134.3℃。早期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与生物气有关,晚期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与有机酸脱羧作用有关,2期方解石胶结物均极大破坏了储层物性,也是导致研究区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方解石胶结物 形成时期 扶余油层 三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沙三—沙四段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洪瑾 蒋有录 +1 位作者 姜文利 赵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40,89,I0002,I0003,共17页
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沙三—沙四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反演回剥”原理,研究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和致密化过程,分析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成藏的时序关系。... 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沙三—沙四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反演回剥”原理,研究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和致密化过程,分析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成藏的时序关系。结果表明:目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主要为中、低孔—低、特低、超低渗储层;主要经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等成岩作用,具有多期溶蚀、多期胶结的特征;孔隙度演化整体呈原生孔隙减少→次生孔隙增加→次生孔隙减少→次生孔隙弱增加的趋势;明化镇组沉积中后期储层达到致密化,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晚期碳酸盐胶结是储层致密化的直接原因。储层经历东营组沉积末期(27.8~25.2 Ma)、馆陶组沉积末期至明化镇组沉积期(10.6~6.2 Ma)两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储层致密化前后,分别对应“先成藏后致密型”和“先致密后成藏型”两种成岩—成藏耦合关系。在第二期油气充注时期,岔—高—鄚构造带的孔隙度整体高于苏桥—文安斜坡带的,苏桥—文安斜坡带的孔隙度低于成藏物性下限,难以发生油气充注。该结果为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 孔隙演 油气充注史 砂岩储层致密化 成岩—成藏耦合 霸县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致密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钟韬 李键 +1 位作者 曹冰 高红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在埋深3 500m以下的深层普遍致密化且含气饱和度低。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激光拉曼和流体包裹体等资料,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烈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 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在埋深3 500m以下的深层普遍致密化且含气饱和度低。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激光拉曼和流体包裹体等资料,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烈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自生石英、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根据胶结矿物形成时间推算储层致密化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末,对应距今约17~13 Ma的中新世中后期。由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期次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花港组初次成藏期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早期,储层尚未致密,但油气充注时间短且强度弱,不能大面积成藏,主成藏期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末至中成岩阶段B期,成藏时间对应大致距今15~5Ma的中新世晚期,但由于储层普遍致密化,油气充注程度低。花港组深层储层"先致密后成藏"是造成含气饱和度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组 储层致密化 油气成藏 致密后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园园 杨海风 +3 位作者 刘庆顺 郭涛 王波 刘晓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偏光-荧光分析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沙一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史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偏光-荧光分析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沙一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史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早成岩B期之前,主要受上覆岩层压实作用的控制造成原生孔隙的大量减少,但并未形成致密储层;早成岩B期之后,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的胶结作用的发生才是形成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根据储层致密化过程分析和油气成藏期确定的结果来看,BZ27构造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在致密化过程早期伴随有一期小规模的烃类充注,而在距今6Ma的烃类大规模充注之前,储层已完全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储层致密化 油气成藏期 黄河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阿合组储层致密过程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
15
作者 景涛涛 李文浩 +3 位作者 董卫 陈一凡 王龙伟 杨懿芳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6-1168,共13页
下侏罗统阿合组是迪北地区致密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系,近年来迪北2井、迪北5井的钻探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表明了迪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迪北地区也是库车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前人针对迪北地区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条... 下侏罗统阿合组是迪北地区致密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系,近年来迪北2井、迪北5井的钻探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表明了迪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迪北地区也是库车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前人针对迪北地区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条件已经做了系统研究,但针对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油气充注期次是两期还是三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取迪北5井、迪探2井的砂岩样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SEM)、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手段,明确了阿合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厘定了成岩演化序列,运用反演回剥原理定量表征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阐述了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迪北地区阿合组经历了压实、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阿合组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的主要原因;阿合组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溶蚀—原油充注—晚期方解石、铁方解石胶结—方解石溶蚀、天然气充注-构造挤压等成岩过程,具有多期溶蚀、多期胶结的特征;阿合组储层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早期原油充注发生于康村组早期—中期(14.1~12.3 Ma),此时储层尚未致密,但原油充注规模较小,晚期天然气充注发生于康村组中期—晚期(10.2~8.1 Ma),储层已经致密(致密时间约为11 Ma),此时三叠系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包裹体较为发育,表明了天然气充注程度较高。因此,迪北地区阿合组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成藏史之间耦合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这些认识有助于明确迪北地区阿合组油气富集规律,并为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迪北地区 油气成藏 储层致密化 成岩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非克拉通盆地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储机制
16
作者 吕雪雁 曹喆 +4 位作者 杨光庆 张玉银 刘静静 李晋 张忠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4-958,共15页
古生界广泛发育的碎屑岩是北非地区克拉通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不同地区的储层成岩演化和后期改造不同,储层品质差别很大。基于IHS数据库中的北非地区8个构造单元492个油气藏的储层资料,结合储层埋藏史、地温史和成岩演化史,研... 古生界广泛发育的碎屑岩是北非地区克拉通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不同地区的储层成岩演化和后期改造不同,储层品质差别很大。基于IHS数据库中的北非地区8个构造单元492个油气藏的储层资料,结合储层埋藏史、地温史和成岩演化史,研究了不同时代和地区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差异,提出了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地区。研究认为:(1)北非地区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泥盆系砂岩储层是北非克拉通盆地的主力储层,主要为河流相、滨海-近岸相和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储层分布范围广,连续性好。(2)储层经历两类埋藏史,构造演化差异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储层成岩演化不同。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石英次生加大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长石溶解和多期构造裂缝改造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3)寒武系-下奥陶统有利储层普遍发育于受海西运动影响较大的隆起区。上奥陶统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霍加尔地盾周边的莫祖克盆地、伊利兹盆地和阿赫奈特盆地。下泥盆统优质储层分布范围更广,主要分布在伊利兹盆地、阿赫奈特盆地、蒂米蒙盆地、里甘盆地以及古达米斯盆地北部隆起和斜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成岩作用 储层致密化 储层形成机制 古生界 克拉通盆地 北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含气系统压力演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勇 朱治同 +2 位作者 吴鹏 申陈州 高计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8-1581,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多层系致密气发育,准确认识气藏压力演化过程对深化致密气成藏认识和实现气井高产稳产具有指导意义。综合应用钻测井资料和岩心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多层系致密气发育,准确认识气藏压力演化过程对深化致密气成藏认识和实现气井高产稳产具有指导意义。综合应用钻测井资料和岩心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压力演化。结果显示,研究区自下而上发育欠压、略微欠压和常压系统。均一温度和盐度总体上连续分布,反映了油气连续充注过程。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均一温度和盐度正相关,反映近源生烃后快速充注;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均一温度和盐度负相关,受流体远距离运移充注和紫金山构造热事件作用下的气藏再平衡影响。研究区在白垩纪中期大量生烃,形成了异常高压,储层压力在34.89~38.26 MPa。后期地层抬升造成储层压力降低,其中地层降温贡献了50.31%~57.85%;天然气膨胀引起的气体运移贡献了28.25%~41.95%,且以上部地层降低为主;孔隙反弹贡献了0.37%~0.79%。相关成果系统揭示了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压力系统演化及现今气藏压力成因,对于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和类似盆地致密气富集成藏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压力系统 致密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选 钟建华 +3 位作者 孙玉凯 王劲松 魏婷 曲俊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气藏储层以高岩屑含量的中一细砂岩为主,部分层位赋存大量碳质碎屑,孔隙度与渗透率普遍较低,而其致密化原因十分复杂,且一直没有被系统总结。文中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心与镜下观察、岩石物性测定... 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气藏储层以高岩屑含量的中一细砂岩为主,部分层位赋存大量碳质碎屑,孔隙度与渗透率普遍较低,而其致密化原因十分复杂,且一直没有被系统总结。文中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心与镜下观察、岩石物性测定及统计,对其储层储集性能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沉积、成岩和构造3大作用分别通过影响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组分与储集空间控制了其储集性能,而该区独具特色的高碳屑含量对储层物性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水西沟群致密储层的3种主要致密化机制为原生(沉积)致密化、次生(成岩)致密化和有机质充填致密化。该研究为研究区水西沟群致密储层的综合评价和气藏类型的界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特征 储集性能 储层致密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7段致密储层成因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董姜畅 王爱国 +5 位作者 樊志强 孙勃 蒲磊 刘鹏飞 胡瑞 张卫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6-451,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7段储层总体上经历了压实、2期油气充注及其引发的2期成岩响应。砂岩厚度不同,油气充注与致密化过程也不同。研究表明:薄层砂体(0.5~2.6 m)的致密化过程为压实-Ⅰ期油气充注—压实-Ⅰ期方解石胶结,储层致密机... 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7段储层总体上经历了压实、2期油气充注及其引发的2期成岩响应。砂岩厚度不同,油气充注与致密化过程也不同。研究表明:薄层砂体(0.5~2.6 m)的致密化过程为压实-Ⅰ期油气充注—压实-Ⅰ期方解石胶结,储层致密机理为压实和早期方解石胶结;厚层砂体(大于2.6 m)的致密化过程为压实-Ⅰ期油气充注-压实-Ⅰ期方解石胶结-Ⅱ期油气充注-Ⅱ期方解石胶结,储层致密机理为压实和早晚2期方解石胶结。富软碎屑砂岩仅受压实作用就可致密。除压实作用外,油气充注控制了储层的成岩过程。油气充注时,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储层;成藏后,油水分异导致水层中的方解石沉淀填充孔隙而变致密,油层中水岩反应被抑制而残留孔隙。油气充注为方解石胶结提供了碳源,且与沉积差异一起控制了方解石胶结层的分布。沉积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油气充注是长7段储层致密化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油气充注 长7段 延长组 铁边城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第四段致密砂岩孔隙演化定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晔寒 林良彪 +3 位作者 余瑜 卓俊驰 王亚男 郭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203,共13页
对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第四段致密砂岩孔隙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全岩和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分析方法,建立孔隙度演化模型,探讨孔隙演化的控制因素。须四... 对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第四段致密砂岩孔隙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全岩和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分析方法,建立孔隙度演化模型,探讨孔隙演化的控制因素。须四段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可划分为:①同沉积阶段的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处于26.2%左右;②早成岩A阶段和早成岩B阶段的第一期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与自生矿物填充作用,使孔隙度演化为18.7%左右;③中成岩A阶段和中成岩B阶段的第二期溶蚀作用与自生矿物填充作用等,使孔隙度演化为5.12%~5.71%。定量计算的储层孔隙度为5.71%,接近测试的储层平均孔隙度5.12%。压实作用与强烈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多期次的溶蚀作用是砂岩增孔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孔隙演 储层致密化 成岩作用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