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河北工区双复杂滩坝砂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应用与效果
1
作者 夏连军 张军华 +2 位作者 朱相羽 王喜安 罗震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50,共11页
苏北盆地三河北滩坝砂储层具有“盖储叠合、厚度变化,储层信号弱、岩性相变”的盖层、储层双复杂特点,其精细描述较常规滩坝砂储层更为困难。为此,首先对目标区开展井震标定分析,明确阜二段3个砂组的主要地震特征,根据其特点,提出“提频... 苏北盆地三河北滩坝砂储层具有“盖储叠合、厚度变化,储层信号弱、岩性相变”的盖层、储层双复杂特点,其精细描述较常规滩坝砂储层更为困难。为此,首先对目标区开展井震标定分析,明确阜二段3个砂组的主要地震特征,根据其特点,提出“提频+去屏蔽+90°相移”的研究思路与对策,采用压缩感知方法进行拓频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道匹配追踪方法进行去强屏蔽处理,最后利用90°相移技术精细刻画砂体。模型测试与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1)针对变厚度的复杂盖层,基于压缩感知反射系数稀疏反演的提频目标处理,可以有效分离叠合的复合波;(2)利用幅度可调制的多道匹配追踪方法,能可控去除顶部强屏蔽层的部分能量,使储层内砂组反射同相轴与厚度相一致;(3)90°相移处理能直观地解释有利砂体;(4)将优势地震属性与T_(0)构造图相融合,并结合地震相分析,可以较好地判识研究区滩坝砂体的分布区域。该方法对复杂滩坝砂储层砂体刻画具有理论研究与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 压缩感知 匹配追踪 90°相移 属性融合 储层精细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精细描述在东方1-1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姜平 于兴河 +3 位作者 黄月银 成涛 李茂 刘力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4,共8页
东方1-1气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泥流冲沟发育,组分分布复杂,这些特征影响了开发效果,文章从气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精细描述了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借助地球物理新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从而进行单砂体雕刻,最终建立精... 东方1-1气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泥流冲沟发育,组分分布复杂,这些特征影响了开发效果,文章从气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精细描述了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借助地球物理新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从而进行单砂体雕刻,最终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气田储层精细描述,认清了储层沉积微相与砂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刻画了单砂体的展布、隔夹层分布以及泥流冲沟的边界;建立了实体三维储层非均质参数模型,对储层空间几何形态及物性空间变化进行精细描述。以此为依据,优化开发井的井别、井位、井轨迹,使气田开发在满足下游供气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平衡开采,提高气田采收率,为海上类似气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1-1气田 储层精细描述 沉积相 地质建模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系数反演的隐蔽油气藏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以车排子地区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受地震分辨率及波形干涉影响,直接利用原始地震资料进行隐蔽油气藏薄储层精细描述的难度较大。基于反射系数数据体的地震反演是在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保幅去噪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别提取时变、空变子波构建子波逆变换因子,利用分频算法... 受地震分辨率及波形干涉影响,直接利用原始地震资料进行隐蔽油气藏薄储层精细描述的难度较大。基于反射系数数据体的地震反演是在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保幅去噪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别提取时变、空变子波构建子波逆变换因子,利用分频算法选择主频数据体构建地质约束条件,最终计算求取反射系数数据体并进行解释的反演技术,该技术能够较大限度地消除地震资料中的各类干涉现象并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针对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储层存在的砂体厚度薄,储层与地震反射特征对应关系较差的难题,利用基于反射系数反演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薄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结果显示,砂体主要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团块状不连续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部以及西部近岸区域,符合以滨浅湖砂体沉积为主、局部沉积扇三角洲砂体的沉积规律,根据反演结果将储层尖灭线向湖岸方向进行了合理外推,扩大了岩性圈闭的有效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反射系数反演 储层精细描述 地震数据 分辨率 车排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北地区储层精细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叶鹏 宋保全 +1 位作者 林亚光 张春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大庆油田杏北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席状砂和表外储层发育 ,为了充分挖掘高含水期薄差储层的剩余油潜力 ,提出了适于三角洲前缘薄差储层的精细描述方法 ,给出了该描述方法的具体步骤 ,并采用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杏北地区8个区块的储层精细模... 大庆油田杏北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席状砂和表外储层发育 ,为了充分挖掘高含水期薄差储层的剩余油潜力 ,提出了适于三角洲前缘薄差储层的精细描述方法 ,给出了该描述方法的具体步骤 ,并采用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杏北地区8个区块的储层精细模型 ,为优化二次加密井射孔方案、优选油水井措施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相 精细储层描述 单砂层 非均质 地质建模 大庆油田 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韵律精细描述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渤海X油田G砂体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建敏 达丽亚 +2 位作者 江聪 周连德 郭诚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渤海X油田明化镇组下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G砂体为油田主力含油砂体。通过分析测井相特征,G砂体纵向上识别出2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依据沉积微相叠置模式及实钻井韵律信息,建立了沉积模式控制下的韵律特征响应模板;然后结合2期沉积微相平... 渤海X油田明化镇组下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G砂体为油田主力含油砂体。通过分析测井相特征,G砂体纵向上识别出2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依据沉积微相叠置模式及实钻井韵律信息,建立了沉积模式控制下的韵律特征响应模板;然后结合2期沉积微相平面发育特征及纵向叠置模式,以井点为基础,由点至面分析了G砂体储层韵律平面展布特征;最终通过分析不同着陆位置水平井生产特征,总结了储层韵律对开发井的影响,为后续油田水平井部署及剩余油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韵律精细描述 水平井部署 浅水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洁 郝兰英 马利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90,共8页
针对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零散、复杂的问题,大庆油田开展了高含水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试验,形成了以储层沉积微相为基础的相控地质建模和大规模并行数值模拟为主要内容、具有大庆特色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实践表明,... 针对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零散、复杂的问题,大庆油田开展了高含水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试验,形成了以储层沉积微相为基础的相控地质建模和大规模并行数值模拟为主要内容、具有大庆特色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实践表明,大庆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充分定量应用了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细化、量化了剩余油分布,优化了综合调整挖潜,措施可以落实到单井、单层,对控制油田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必将成为现代化油藏管理的有效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大庆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历程、思路、要点、成果和认识,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特高含水 三维地质建模 储层精细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区井震结合储层描述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蔡东梅 韩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大庆长垣油田在纵向上存在河道砂体井网控制程度低、井间砂体预测及组合精度不高等问题。应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和密井网资料,在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萨葡高油层采用井震结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实现了由"沉积模式指导"的定... 大庆长垣油田在纵向上存在河道砂体井网控制程度低、井间砂体预测及组合精度不高等问题。应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和密井网资料,在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萨葡高油层采用井震结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实现了由"沉积模式指导"的定性描述到"地震趋势引导"的半定量描述河道砂。结果表明:井震结合后河道砂体的井间预测精度明显提高,河道边界及平面走向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地下实际,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储层精细描述 地震趋势引导 河道砂体展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井网区井震结合储层描述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文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密井网区砂体刻画精度,采用井震结合地震趋势引导、曲线定相、厚度参考和模式预测4个关键步骤,从砂体展布趋势与沉积期次、微相边界位置、井间连通状况和砂体展布规模4个方面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并从储层空... 为进一步提高密井网区砂体刻画精度,采用井震结合地震趋势引导、曲线定相、厚度参考和模式预测4个关键步骤,从砂体展布趋势与沉积期次、微相边界位置、井间连通状况和砂体展布规模4个方面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并从储层空间结构演变与地震反射效果的对应关系角度评价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宏观砂体分布的变化集中出现在废弃河道、河间砂体、河道边界、窄小河道走向、不同期次河道叠加演化5种情况;存在5类储层结构形成有效地震反射,分别是最大水退期、上部层位快速水退、水进阶段较大水退期、水进阶段稳定期和水退阶段较大水进期,而水进水退的过渡位置受临层厚砂体影响地震反射效果不好,该对应关系的提出,有利于推动技术有形化,加深地质认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结合 精细储层描述 适用性评价 储层空间结构 萨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薄散弱油藏精细描述与有效开发 被引量:2
9
作者 何贤科 蔡华 +1 位作者 刘江 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2-157,共6页
海上"薄散弱"油藏由于其油层薄、砂体小、分布零散、天然能量弱,大多难以经济有效开发。通过井震结合韵律层细分对比技术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砂体成因类型,并利用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定量地质知识库、地质... 海上"薄散弱"油藏由于其油层薄、砂体小、分布零散、天然能量弱,大多难以经济有效开发。通过井震结合韵律层细分对比技术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砂体成因类型,并利用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定量地质知识库、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对储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精细刻画并运用相约束下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其进行定量表征。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地层自流注水开发和多底多分支水平井开发技术。实践表明,相对于定向井衰竭式开发,单井日产量可提高11倍,采收率约可提高20%,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这为海上"薄散弱"油藏及类似难动用储量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薄散弱油藏 储层精细描述 地层自流注水 多底多分支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音 张立秋 +1 位作者 丁一 董静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0,共6页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是油藏工程师追求的目标。为此,采用“模式预测绘图法”绘制沉积相带图,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深化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认识;通过建立精细构造模型,深化了断层分布特征认识;通过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是油藏工程师追求的目标。为此,采用“模式预测绘图法”绘制沉积相带图,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深化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认识;通过建立精细构造模型,深化了断层分布特征认识;通过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数字化,建立相控+岩控的三维地质模型,提高了地质模型精度,深化了储层空间非均质特征的认识;综合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取心井资料、监测资料、分层注水资料以及新井和油水井动态资料实施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提高了数值模型精度,深化了油水分布特征的认识。从而实现了精细描述和研究剩余油分布,进一步提高了剩余油描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描述 储层精细描述 相控三维地质模型 精细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测井曲线大尺度差异超分辨
11
作者 曹志民 丁璐 +1 位作者 韩建 郝乐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0-685,共16页
精细储层描述一直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重点,但常规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对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储层的有效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从多视多尺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两级知识迁移的测井曲线大... 精细储层描述一直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重点,但常规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对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储层的有效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从多视多尺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两级知识迁移的测井曲线大尺度差异超分辨方法提高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实现低成本情况下的储层精细描述;选取地层反映较好的微球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曲线作为目标曲线,实现高分辨成像电阻率曲线信息到目标测井曲线映射模型的构建,进而实现目标测井曲线的大尺度差异超分辨,并将超分辨结果与不同超分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超分辨曲线与真实高分辨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与对比方法相比提高了3.6%~16.0%,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28.9%~90.8%、15.7%~69.8%、24.4%~74.7%、25.0%~74.2%、25.2%~77.4%。本文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现有常规测井曲线的毫米级超分辨处理,得到的超分辨曲线能够大致地捕捉到地层的变化,降低了精细储层有效识别问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储层描述 测井曲线 集成机器学习 大尺度 超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煤层气薄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占族 张雷 +3 位作者 霍丽娜 曹孟起 丁清香 高广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0-34,164+162,共5页
在常规波阻抗反演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纵向分辨率。本文以中国E盆地三维地震数据预测煤层气薄储层为例,在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础上求取水平变差函数,利用随机模拟得到井间波阻抗,通过反复迭代取得与地震数据相匹... 在常规波阻抗反演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纵向分辨率。本文以中国E盆地三维地震数据预测煤层气薄储层为例,在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础上求取水平变差函数,利用随机模拟得到井间波阻抗,通过反复迭代取得与地震数据相匹配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吻合度高,能精细描述煤层气薄储层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他特征,为煤层气薄储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薄煤层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叠后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质统计学反演 煤层气 储层精细描述 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高效聪明井”布井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力诣 赵云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无效低效循环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为最大限度挖潜剩余油,结合油田稳产形势,在搞清油田各套层系片网开发状况、各类储层动用状况、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状况基础上,...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无效低效循环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为最大限度挖潜剩余油,结合油田稳产形势,在搞清油田各套层系片网开发状况、各类储层动用状况、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状况基础上,利用储层精细解剖技术,结合井震结合技术以及动态分析方法,实现对储层砂体发育、构造特征的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准确判断,在剩余油富集区开展“高效聪明井”挖潜剩余油方法研究。采取“少井、高效”的方式,利用水平井、大角度定向井、直井对零散分布的剩余油进行有效挖潜,对油田持续稳产、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油田的产量接替提供了新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聪明井” 储层精细描述 剩余油 井轨迹参数 布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3块稳油控水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立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6-68,共3页
海南3块为岩性-构造油藏,注水开发后出现油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幅度大等特点。通过储层精细研究,结合油水运动规律,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速度,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含水上升速度 产量递减 储层精细描述 综合治理 海南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对聚驱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端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聚驱过程常有少部分采油井虽位于大规模发育河道上,注采关系完善,注入方案也与其他井类似,但受效较差。为探究其原因,同时探索受效差油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精细描述了受效差储层,研究了大面积发育河道砂内部微观建筑结构,对典型侧... 聚驱过程常有少部分采油井虽位于大规模发育河道上,注采关系完善,注入方案也与其他井类似,但受效较差。为探究其原因,同时探索受效差油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精细描述了受效差储层,研究了大面积发育河道砂内部微观建筑结构,对典型侧积体顶部的剩余油进行试验挖潜。结果表明,复合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影响注入方向、波及体积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对于指导聚驱过程调整及驱后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精细描述 复合砂体 侧积体 聚合物驱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综合调整研究——以台兴油田广山区块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梓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根据断块油藏的几何形态及断层组合模式,断块油藏的形状可以分为条带状、三角形、四边形、半圆形。台兴油田广山区块是典型的三角形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采油速度低、井网不完善,需要进行研究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对广山区块... 根据断块油藏的几何形态及断层组合模式,断块油藏的形状可以分为条带状、三角形、四边形、半圆形。台兴油田广山区块是典型的三角形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采油速度低、井网不完善,需要进行研究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对广山区块阜三段油藏开展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等研究,定量描述了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提出了油藏综合调整方案,为改善此类区块的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断块 储层精细描述 剩余油分布 台兴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结合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技术——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胜 夏竹 +3 位作者 凌云 郭建明 郭向宇 王洁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8,424,共8页
在常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中,单井误差消除和多井一致性校正都是从测井角度进行的,当面对复杂的陆相沉积地层时,地层单元在井间很难进行等时及准确的对比解释,标准化后的测井资料质量仍然不能满足基于测井的储层地质特征精确描述与刻画... 在常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中,单井误差消除和多井一致性校正都是从测井角度进行的,当面对复杂的陆相沉积地层时,地层单元在井间很难进行等时及准确的对比解释,标准化后的测井资料质量仍然不能满足基于测井的储层地质特征精确描述与刻画的高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井震结合测井资料标准化新思路,并在标准化处理各步骤中更多地融入地震信息,即在地震相对等时间地层沉积格架宏观约束下,强调把测井垂向高分辨性与地震空间上连续性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测井资料标准化效果与测井分析数据的质量,为后续更合理、更准确地开展储层精细描述阶段的测井数据储层地质解释、储层参数定量计算和三维储层静态地质建模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井震结合 相对等时间沉积界面 储层精细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某油田中块流一段细分层系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英蕾 马光克 +1 位作者 雷霄 张乔良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5期48-50,共3页
南海某油田中块流一段处于开发中期,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层合采/合注层间干扰严重,油井含水量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油井严重结垢,修井比较困难。文中主要综合了生产测井资料、调整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及储层精细描述,分析剩余油的分布特征... 南海某油田中块流一段处于开发中期,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层合采/合注层间干扰严重,油井含水量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油井严重结垢,修井比较困难。文中主要综合了生产测井资料、调整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及储层精细描述,分析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流一段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块流一段各生产井细分层系方案。细分层系实施效果好,提高了流一段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剩余油分布 储层精细描述 细分层系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