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沉积学在大庆长垣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郝兰英 郭亚杰 +2 位作者 李杰 齐金成 焦艳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文中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调整挖潜,需要精细精确刻画储层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及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高保真地震处理、大密度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及地层切片优选方法;针... 文中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调整挖潜,需要精细精确刻画储层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及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高保真地震处理、大密度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及地层切片优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砂体分布特点,给出了利用地层切片采用"砂中找泥"和"泥中找砂"的单一河道识别分析方法,形成了"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控"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实际应用证明对剩余油的分析认识更具针对性,应用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了D区水平井方案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钻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地震沉积学 井震结合 储层精细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随机介质正演模拟刻画深水区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灵伟 顾汉明 +2 位作者 赵迎月 陈殿远 赵小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3-590,676+502,共8页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对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内部的孔洞、裂缝进行精细刻画。运用"交"、"并"算法将储层结构单元与随机介质模型结合,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地质随机介质模型,应用正演模拟、常规处理和相似性分析技术,获得与实际地层最接近的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和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建模 正演模拟 储层精细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窄河道砂岩精细刻画关键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伟飞 赵爽 +3 位作者 赵迪 张聪玲 胡治权 许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6-101,共6页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陆相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和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河道砂体整体表现为厚度薄、宽度窄、多期叠置且岩性致密的特点,单河道相带与储层空间刻画、储层定量预测与描述困难,制约了对该区气藏的开发评价。为此,在地震资料高保真、高...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陆相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和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河道砂体整体表现为厚度薄、宽度窄、多期叠置且岩性致密的特点,单河道相带与储层空间刻画、储层定量预测与描述困难,制约了对该区气藏的开发评价。为此,在地震资料高保真、高分辨率目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时频域频变能量融合、三维可视化子体追踪多域多属性相带空间融合刻画技术,基于射线参数域的改进三参数反演的砂体定量预测技术和基于孔隙介质渐进方程反演的流体识别技术,围绕沉积相、岩相、物相、流体相开展河道砂岩精细刻画,形成了河道砂岩储层精细刻画系列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河道砂岩气藏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关键技术可实现致密砂岩气藏地震资料高效高品质处理,为区内河道砂岩的边界识别、分期次刻画及精细定量描述等夯实了基础;②多域多属性相带刻画技术可有效刻画不同河道的边界及内部的非均质性,突出地质体空间轮廓,实现复合相位内叠置河道分期次精细刻画;③基于射线参数域的改进三参数反演的定量预测技术和基于孔隙介质渐进方程反演的流体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的预测。结论认为,该系列技术提高了川西致密岩性气藏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增强了对复合相位内叠置河道砂期次的识别能力,实现了对河道砂岩储层外形空间及内幕的精细刻画,突破了薄层岩相、物相及流体相高精度定量预测技术瓶颈,从根本上破解了制约陆相薄层、叠置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部地区 致密气藏 河道砂岩 储层精细刻画 目标处理 多域多属性 流体识别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松南三维区台缘礁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鸿光 陆永潮 邹卓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于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南部隆起北缘松南三维台缘礁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在识别海平面变化控制下高频礁生长单元构成样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成礁模型,在此模型指导下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在体系域内精细刻画台缘... 基于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南部隆起北缘松南三维台缘礁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在识别海平面变化控制下高频礁生长单元构成样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成礁模型,在此模型指导下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在体系域内精细刻画台缘礁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并结合速度模型约束下的储层孔隙度反演预测储层物性的分布格局。研究认为,研究区台缘礁的礁体生长具有典型的复杂镶边型特征,体系域约束下层间振幅属性能有效地反映小尺度等时单元内台缘礁生长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孔隙度预测中的地震低速异常区是潜在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缘生物礁 储层精细刻画 地震沉积学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定量描述与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北部老区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祝金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95,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北部老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低产低压气井逐年增多、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等问题越来越突显。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在调研同类型气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复杂河流相砂岩储层精细刻画技术和地...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北部老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低产低压气井逐年增多、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等问题越来越突显。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在调研同类型气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复杂河流相砂岩储层精细刻画技术和地质建模、数模一体化剩余气评价技术,准确描述井间、层间剩余气的分布,然后在明确侧钻水平井、侧钻井和调层井选井选层技术界限的基础上,制订出具体的挖潜对策,指导了该区块现场挖潜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复杂河流相砂岩储层精细刻画技术可以实现单砂体级别的精细刻画,对优势储层进行定量描述,为河流相储层地质研究提供了模式指导;②“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天然气剩余储量评价技术精准描述了剩余气的平面和纵向分布特征,为下一步挖潜指明了方向;③苏11区块北部老区天然气剩余储量分布可划分为井网未控制型、层内非均质型及层间非均质型3种模式,针对井网未控制型优先考虑侧钻水平井挖潜,针对层内非均质型优先考虑侧钻井挖潜,针对层间非均质型则优先考虑部署调层井挖潜;④确定了侧钻水平井、侧钻井、调层井选区选井选层技术界限,在苏11区块北部老区已累计部署侧钻水平井5口、侧钻井8口、调层井79口;⑤截至目前,现场措施井有效率达100%,累计增产天然气1.01×108 m3。结论认为,基于该项研究成果所提出的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老区挖潜对策,取得了较好天然气增产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储层精细刻画技术 剩余气评价技术 选区选井选层 技术界限 挖潜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油气运移模拟技术在渤中19-6油气田及围区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弟江 郭永华 +2 位作者 乔柱 陈心路 孔栓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31,共12页
利用现有的油气运移模拟软件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无法反映砂泥岩空间叠置关系,严重影响了油气运移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以渤海海域渤中19-6油气区及围区为例,从单井数据出发,以地震属性为约束,井震联合刻画砂体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 利用现有的油气运移模拟软件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无法反映砂泥岩空间叠置关系,严重影响了油气运移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以渤海海域渤中19-6油气区及围区为例,从单井数据出发,以地震属性为约束,井震联合刻画砂体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计算油源断层断面泥质含量,作为断层输导能力的定量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三维立体油气运移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深部油气聚集主要受砂体与地貌造就的低势区的共同控制,中浅层油气聚集则主要受断层活动性与断面泥质含量高低的影响。高精度油气运移技术成功再现了渤中19-6构造成藏过程,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模拟 储层精细刻画 断层输导能力 定量评价 地球化学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