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背斜储层物性演化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为例
1
作者
汪顺宇
王健
+3 位作者
李勇
王阿瑞
陈美伊
刘可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5,70,共17页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逆冲断层相关褶皱为研究对象,分析断背斜储层的粒间体积分布特征,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模拟断背斜的形成过程与物性演化,评价构造挤压与流体流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断...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逆冲断层相关褶皱为研究对象,分析断背斜储层的粒间体积分布特征,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模拟断背斜的形成过程与物性演化,评价构造挤压与流体流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断背斜形成过程中,储层处于压应变状态,受外弧扩张作用和逆断层的影响,断背斜的枢纽和后翼是高孔隙度储层的优势发育部位。晚期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储层储集空间的保护作用有限,保护孔隙度为0.25%~0.47%和0.18%~0.43%的断背斜枢纽和后翼免受构造挤压应力的破坏。压应变演化路径控制储层孔隙度演化,早期强压应变导致孔隙度快速下降,后期外弧扩张作用抵消部分压应变,早期损失的储层孔隙度不能完全恢复。该结果为挤压背景下的断背斜优质储层分布及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演化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构造
流体
断背斜
有限元
白垩系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岩性油藏动态成藏过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震
朱文奇
+3 位作者
夏鲁
潘高峰
吴迅达
郭彦如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5-906,共12页
运用定量方法对西峰油田地层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成岩史、孔隙度演化史、油气充注期、圈闭形成史及成藏动力窗口演化史分别进行了模拟,并对成藏关键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早白垩世开始,区域构造沉降及伴...
运用定量方法对西峰油田地层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成岩史、孔隙度演化史、油气充注期、圈闭形成史及成藏动力窗口演化史分别进行了模拟,并对成藏关键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早白垩世开始,区域构造沉降及伴随的大规模盆地热事件引发了烃源岩的生排烃,为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油源条件;成藏之前,有机酸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长8段储层的物性,从而奠定了油气成藏所需的空间基础;随时空演化,源储压差的持续增大使油气充注进入储层成为了可能;从成藏期开始,成藏动力窗口和岩性圈闭窗口的持续发育,不但保障了油气的高效充注,而且使已形成的油藏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成藏关键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表明,西峰地区长8段储层油气成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成藏期储层物性良好,成藏后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储层逐渐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储层物性演化
动力窗口
圈闭窗口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背斜储层物性演化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为例
1
作者
汪顺宇
王健
李勇
王阿瑞
陈美伊
刘可禹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5,70,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55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46)
+2 种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ZD2019-183-01-04)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tsqn2023121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DOG2024-ZYRC-05)。
文摘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逆冲断层相关褶皱为研究对象,分析断背斜储层的粒间体积分布特征,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模拟断背斜的形成过程与物性演化,评价构造挤压与流体流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断背斜形成过程中,储层处于压应变状态,受外弧扩张作用和逆断层的影响,断背斜的枢纽和后翼是高孔隙度储层的优势发育部位。晚期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储层储集空间的保护作用有限,保护孔隙度为0.25%~0.47%和0.18%~0.43%的断背斜枢纽和后翼免受构造挤压应力的破坏。压应变演化路径控制储层孔隙度演化,早期强压应变导致孔隙度快速下降,后期外弧扩张作用抵消部分压应变,早期损失的储层孔隙度不能完全恢复。该结果为挤压背景下的断背斜优质储层分布及预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储层物性演化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构造
流体
断背斜
有限元
白垩系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168.130.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岩性油藏动态成藏过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震
朱文奇
夏鲁
潘高峰
吴迅达
郭彦如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5-906,共12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
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2008ZX05001)
文摘
运用定量方法对西峰油田地层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成岩史、孔隙度演化史、油气充注期、圈闭形成史及成藏动力窗口演化史分别进行了模拟,并对成藏关键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早白垩世开始,区域构造沉降及伴随的大规模盆地热事件引发了烃源岩的生排烃,为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油源条件;成藏之前,有机酸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长8段储层的物性,从而奠定了油气成藏所需的空间基础;随时空演化,源储压差的持续增大使油气充注进入储层成为了可能;从成藏期开始,成藏动力窗口和岩性圈闭窗口的持续发育,不但保障了油气的高效充注,而且使已形成的油藏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成藏关键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表明,西峰地区长8段储层油气成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成藏期储层物性良好,成藏后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储层逐渐致密。
关键词
成藏过程
储层物性演化
动力窗口
圈闭窗口
西峰油田
Keywords
accumulation process
evolution of reservoir property
driving-force window
trap window
Xifeng oilfield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背斜储层物性演化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为例
汪顺宇
王健
李勇
王阿瑞
陈美伊
刘可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岩性油藏动态成藏过程
刘震
朱文奇
夏鲁
潘高峰
吴迅达
郭彦如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