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北煤田中高阶煤储层物性表征及深部有利区预测研究
1
作者 侯海海 Elizabeth Cruz Pérez +3 位作者 陈泓圳 胡博 何倩 黄乡琴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为定量表征淮北煤田中高阶煤储层物性特征,采用工业分析、显微煤岩组分定量、低温氮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对淮北煤田7个煤样的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田煤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最大镜质体反射率变化较大,... 为定量表征淮北煤田中高阶煤储层物性特征,采用工业分析、显微煤岩组分定量、低温氮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对淮北煤田7个煤样的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田煤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最大镜质体反射率变化较大,为0.59%~2.12%,可能受燕山期郯庐和太行山岩浆活动的共同影响。煤质具有中-高灰分、低-极低硫含量、低磷和中高热值的特点。从低阶煤到中阶煤,由于脱水作用较强,煤基质收缩,吸附孔隙和渗流孔隙体积减小,裂隙体积增大;从中阶煤到高阶煤,吸附孔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其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强。预测淮北煤田宿县矿区的南坪深部和桃园祁南深部、彭桥深部、朱仙庄北部,临涣矿区的任楼赵集深部和许疃深部,濉萧矿区的萧西深部为该区煤层气勘探的较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煤田 储层物性 孔裂隙结构 煤层气 有利区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孜煤矿深部勘查区中组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林 郭鸿 《河南科技》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是进行煤层气开发研究的关键因子。【方法】重点对海孜煤矿深部勘探区域中组煤储层的物性参数进行调查,以对井田内中组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煤层的物性特征适宜开采,其中有机显微组... 【目的】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是进行煤层气开发研究的关键因子。【方法】重点对海孜煤矿深部勘探区域中组煤储层的物性参数进行调查,以对井田内中组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煤层的物性特征适宜开采,其中有机显微组分占优,无机显微组分次之。该煤层含气量多,虽然煤层渗透率相对较小,但符合煤层气开采条件。煤层开采时的吸附作用一般,但有利于煤层气储集和缩短煤层气的开发周期。【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研究区煤层气抽采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孜煤矿深部勘查区 中组煤 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敏 张月霞 +9 位作者 吴琼玲 李亚茹 向钰鉥 田鑫 张晴宇 李婉霖 孙梦迪 张艺凡 吴彦旺 管彦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8,I0005,I0006,共22页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结物以自生石英、泥晶碳酸盐和自生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2%~21.6%,平均为12.0%,以次生孔隙为主;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占比达95%,呈特低—低—中孔隙度、低—特低渗透率特点。文昌组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包括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3种亚相及6种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渗透率相对居中;扇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居中,渗透率相对较高;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与扇三角洲的相似,渗透率相对最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更利于发育优质储层。文昌组砂岩经历早成岩阶段A、B期、中成岩阶段A、B期;压实—压溶作用较强,导致原生孔隙不发育;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长石、凝灰质和岩屑的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及次生矿物,孔隙度提高,但渗透率无明显提升。该结果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文昌组 沉积成岩特征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储层物性时变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4
作者 周文胜 刘媛 +3 位作者 刘振坤 刘晨 唐恩高 马天赐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876,899,共7页
油田经过长期开发,受驱替介质冲刷或吸附、滞留等多因素作用,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及原油黏度等物性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储层物性时变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 油田经过长期开发,受驱替介质冲刷或吸附、滞留等多因素作用,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及原油黏度等物性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储层物性时变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取心井物性对比方法受经济成本制约,采样位置、数量及采集时间对研究结论有重要影响;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法借助岩心驱替、核磁共振和CT扫描仪等仪器,可实时获取驱替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及剩余油饱和度等)的变化规律,但实验条件与实际油藏开发过程的相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值模拟方法可实现对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含水率、产液量及采收率的定量预测,但对聚合物驱油过程研究较少。随着越来越多油田进入“双高-双特高”阶段,需加大对储层时变机理探索力度,构建基于物性时变的剩余油精细表征及模拟技术,以物性时变为基础优化调整油田后期开发策略,为提高采收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时变机理 疏松砂岩 研究进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5
5
作者 曲春霞 杨秋莲 +3 位作者 刘登飞 刘旭 李爱琴 崔攀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发育,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渗透性逐渐变差,需要开展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储层物性是油藏各种因素的综合表征,主要受沉积环境、胶结物含量、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延长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发育,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渗透性逐渐变差,需要开展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储层物性是油藏各种因素的综合表征,主要受沉积环境、胶结物含量、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延长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可为油田开发部署及开发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储层物性 沉积微相 孔隙结构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6
作者 唐海发 彭仕宓 +1 位作者 赵彦超 李爱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二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研究,详细探讨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盒二段储层属于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沉积...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二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储层沉积学、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研究,详细探讨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盒二段储层属于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其中辫状河主河道微相物性最好;在砂岩的岩矿组成中,随石英含量的增加,长石、岩屑等含量的减少,储层物性变好;研究区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原始孔隙起到破坏作用,导致储层致密,低孔低渗,但溶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次生孔隙发育带的识别将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活动对西山煤田煤储层物性的差异改造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雷 汤达祯 +5 位作者 许浩 李松 逄建东 姚长华 李晶晶 喻廷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00-1910,共11页
为探讨岩浆侵入带来的高温热效应对西山煤田的煤储层物性的差异改造特征,在盆地模拟的基础上,以西山煤田西区煤岩为研究对象,系统采用反射率测试、工业分析、核磁共振、等温吸附、低温液氮吸附、显微裂隙统计等实验手段对距岩浆岩体远... 为探讨岩浆侵入带来的高温热效应对西山煤田的煤储层物性的差异改造特征,在盆地模拟的基础上,以西山煤田西区煤岩为研究对象,系统采用反射率测试、工业分析、核磁共振、等温吸附、低温液氮吸附、显微裂隙统计等实验手段对距岩浆岩体远近不同的煤样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离岩浆侵入中心距离不同,储层的孔形、孔径、吸附规律等都表现出差异演化特征,如距岩体越近,煤层反射率明显增大、挥发分较低、灰分增大、BET和孔容增大、瓦斯吸附能力为低—高—低的趋势。在高温、高压的双重作用下,煤层形成了大量岩浆诱发成因的煤层割理,普遍提高了煤层的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岩浆活动对西山煤田煤储层物性的改造具有双重性,研究区的中西部屯兰和石千峰一带是储层综合物性条件最佳的地区,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 岩浆活动 储层物性 改造 差异性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南地区乌尔禾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波 尤新才 +2 位作者 张银 张顺存 史基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0,共11页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方法并结合测录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以砾岩为主,发育少量砂岩,成分...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方法并结合测录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以砾岩为主,发育少量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目前研究区储层成已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复杂,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破坏性最大,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具有双面性,胶结物的发育一方面减少了储层孔隙度,但亦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压实应力,并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储层埋藏较深,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储层物性差,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背景下形成局部相对优质储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南地区 二叠系 乌尔禾组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建模 被引量:53
9
作者 李少华 张昌民 +3 位作者 张尚锋 彭裕林 陈新民 姚凤英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储层随机建模主要分三步: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物性参数建模,其中物性参数的建模需要沉积微相模拟的结果来控制。沉积微相控制下物性参数建模的方法是,首先利用顺序指示模拟建立沉积微相的三维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采用顺序高... 储层随机建模主要分三步: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物性参数建模,其中物性参数的建模需要沉积微相模拟的结果来控制。沉积微相控制下物性参数建模的方法是,首先利用顺序指示模拟建立沉积微相的三维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采用顺序高斯模拟对其物性参数进行模拟,最后根据沉积微相模拟结果进行合并,得到相控下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在实例中对比了相控下物性参数模拟与直接物性参数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前者更合理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控制 储层物性参数 建模 地质模型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上限界定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朋岩 刘凤轩 +3 位作者 马锋 杨勉 林益康 卢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致密砂岩气成藏形成过程受到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特点的控制,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在某一上限值以下的储层中才会形成大面积低丰度的致密砂岩气聚集,但这一界限值一直缺少公认的标准。通过收集国内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实测储层物性数据,经... 致密砂岩气成藏形成过程受到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特点的控制,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在某一上限值以下的储层中才会形成大面积低丰度的致密砂岩气聚集,但这一界限值一直缺少公认的标准。通过收集国内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实测储层物性数据,经过统计分析,研究致密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分布规律,总结致密物性的形成原因和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常规测试渗透率有超过80%的数据点小于0.1×10-3μm2。经过校正的原地渗透率值比常规渗透率低一个数量级。据此可以用常规渗透率0.1×10-3μm2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上限,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统计全球致密砂岩气藏数据,认识到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环境多样,深度跨度大,地质年代差异大。构造活动、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形成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但在各个盆地具体表现各有不同。通过气源、构造活动强度和储层致密程度可以圈定致密砂岩气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渗透率 原地渗透率 储层物性 致密砂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苗 廖远涛 +3 位作者 邓大飞 蒲美玲 余江浩 刘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112,共4页
通过对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从沉积作用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的控制和沉... 通过对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从沉积作用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的控制和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特征的关系2个方面分析了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沉积相带和物性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浊积扇水道3种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为有利储层。在沉积微相内部,识别出复合反韵律型和均质韵律型2种储层物性模式,其中均质韵律型储层物性模式更有利于形成良好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表现在机械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3个方面,其中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粒间溶孔,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东一段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差异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永建 王延斌 +2 位作者 李霞 高莎莎 郭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从储层物性来看,盒3、盒2段最好,其次是山1段,较差的为山2、盒1段。造成上古生界主要储层物性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相、成岩作用、粘土矿物和裂缝等。沉积相是形成物性差异的基础,曲流河砂体物...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从储层物性来看,盒3、盒2段最好,其次是山1段,较差的为山2、盒1段。造成上古生界主要储层物性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相、成岩作用、粘土矿物和裂缝等。沉积相是形成物性差异的基础,曲流河砂体物性最好,其次是辫状河砂体,而三角洲河道砂体最差;成岩作用是形成物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压实作用,从山1段至盒3段随着压实作用的减弱,储层剩余粒间孔隙增多,物性相对变好;粘土矿物成分、含量及裂缝对物性差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伊利石含量越高,物性越差;微裂缝越发育,物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沉积相 上古生界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进财 冯如进 +4 位作者 樊太亮 王宏语 侯伟 沈武显 刘振兴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为细-粗粒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为细-粗粒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微裂缝,以粒间孔隙为主。砂岩面孔率在10%~15%之间,平均喉道半径、视孔喉比小。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微观方面的岩石结构及填隙物特征、成岩作用和宏观方面的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凹陷 青山口组 储层物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红华 李旭平 +3 位作者 钟建华 范伟 刘磊 周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53-61,共9页
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观察鉴定,结合录、测井资料,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 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观察鉴定,结合录、测井资料,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该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储层岩石为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碎屑颗粒以岩屑和长石为主,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颗粒接触关系主要为线接触和点—线接触;孔隙度与渗透率在储层内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较大,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控制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物源、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体系、构造条件和异常压力。通过对该储层物性特征的主控因素的分析,可为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的预测与评价及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辽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油田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浩 王香文 刘双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共5页
以小集油田为例,研究了老油田注水前后,储层孔渗参数变化的不同特征与剩余油的合理开采的关系。在比较小集油田水淹前后取芯井孔隙度与渗透率参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有3种类型,即孔隙度与渗透率主频分布变... 以小集油田为例,研究了老油田注水前后,储层孔渗参数变化的不同特征与剩余油的合理开采的关系。在比较小集油田水淹前后取芯井孔隙度与渗透率参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有3种类型,即孔隙度与渗透率主频分布变窄型、孔隙度与渗透率向高值收敛增大型和孔隙度与渗透率数值均匀增大型;探讨了沉积韵律、含水特征与3种孔渗参数变化类型的相关关系;根据油田注水后,注入水的冲刷作用对孔渗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油藏物性参数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确定不同的孔渗参数变化类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注采方案,是合理挖潜剩余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参数变化 老油田 沉积韵律 含水特征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对储层物性及油层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世加 王明筏 +2 位作者 路俊刚 范小军 杨国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沥青充填在储层中使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非均质性增强。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对沥青含量不同的储层进行有机溶剂浸泡,浸泡前后进行物性实验对比,分析了沥青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指出了沥青可大大降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 沥青充填在储层中使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非均质性增强。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对沥青含量不同的储层进行有机溶剂浸泡,浸泡前后进行物性实验对比,分析了沥青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指出了沥青可大大降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尤其是对细砂岩和填隙物多的砂岩影响更大,指出沥青是引起该区油层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提高含沥青储层油气的产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沥青 储层物性 准噶尔盆地 浸泡实验 油层低产 油气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振幅能量表征河道砂体及其储层物性——以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干大勇 黄天俊 +6 位作者 吕龑 杨广广 何昌龙 夏小勇 吴长江 郗诚 喻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3,共6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是该区新一轮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为了支撑该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开展了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在河道砂体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多...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是该区新一轮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为了支撑该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开展了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在河道砂体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多属性融合识别河道砂体边界,结合地震强振幅“亮点”刻画出河道砂体;通过计算出河道砂体振幅能量并与河道砂体储层物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沙溪庙组8号砂组的地震响应特征为“砂体顶界表现为强波谷、底界表现为强波峰”的“亮点”反射特征,地震剖面表现为沿河道走向砂体连续、稳定分布;②预测该区沙溪庙组8号砂组河道宽度介于600~1400 m,面积为67.22 km2;③在河道砂岩地震调谐厚度范围内,砂体地震振幅能量与砂体物性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物性越好振幅能量越强,并且随着砂体厚度和孔隙度增加,砂体的地震“亮点”模式更容易识别。结论认为,河道砂体振幅能量与砂体物性相关度超过80%,地震振幅能量能反映河道砂体物性,该认识可以为后续井位部署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侏罗世沙溪庙期 致密砂岩气 河道砂体 正演模拟 振幅能量 储层物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矿化度对盐间页岩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兆敏 赵艳玲 +3 位作者 王海涛 赵清民 鹿腾 徐正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针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注水开发造成盐溶解及地层坍塌问题,通过岩心渗吸-驱替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了不同矿化度注入水对岩心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矿化度水中渗吸... 针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注水开发造成盐溶解及地层坍塌问题,通过岩心渗吸-驱替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了不同矿化度注入水对岩心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矿化度水中渗吸的岩心T2(弛豫时间)谱的右峰随渗吸时间逐渐向左移动,岩心发生水敏效应,导致孔隙结构变小;在超纯水中渗吸的岩心T2谱峰的右翼随渗吸时间逐渐向右移动,表明注入水逐渐向较大孔隙运移,岩心内可溶盐类发生溶解,导致孔隙结构变大。经中矿化度水驱替后,盐间页岩油岩心渗透率降低20. 45%,产出液中离子含量少量增加;经低矿化度水和超纯水驱替后,岩心渗透率分别增大34. 76%、61. 15%,产出液中离子含量均大量增加。该结果解释了现场注水开发造成地层坍塌的现象,对盐间页岩油藏注水开发生产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矿化度 储层物性 渗吸 驱替 核磁共振 盐间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 被引量:38
19
作者 胡华锋 印兴耀 吴国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32,209,共8页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是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综合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储层物性参数后验概率...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是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综合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储层物性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实现多种储层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初始化,而是通过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岩石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与叠前地震反演相结合,不仅能模拟地球物理随机特性,还能解决常规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对测井资料过度依赖的问题。海上某区块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储层精细描述提供多种物性参数,并可对反演结果的误差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参数 统计岩石物理模型 贝叶斯分类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滇东地区不同煤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乐乐 汤达祯 +2 位作者 许浩 李松 高丽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103,共5页
为了分析煤阶对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的控制作用,对不同煤阶煤样的孔-裂隙结构、吸附能力和孔渗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镜质组反射率小于2.5%时,随着煤阶升高,煤岩压实程度不断增强,煤中吸附孔含量逐渐增多,BET比表面积... 为了分析煤阶对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的控制作用,对不同煤阶煤样的孔-裂隙结构、吸附能力和孔渗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镜质组反射率小于2.5%时,随着煤阶升高,煤岩压实程度不断增强,煤中吸附孔含量逐渐增多,BET比表面积和BJH总孔体积逐渐增大,致使煤岩吸附能力逐渐增强,而渗流孔含量相对减少,渗流孔隙结构变差,渗透率随煤阶升高而减小;镜质组反射率大于2.5%时,随着煤阶升高,煤中吸附孔含量减少,BET比表面积和BJH总孔体积呈下降趋势,吸附能力减弱,而煤岩后期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再生孔隙,致使煤岩渗流孔含量增加、渗流孔隙结构变好,总孔隙度升高,渗流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储层物性 裂隙结构 吸附能力 孔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