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波 王子天 +2 位作者 康莉 张顺存 史基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5,共13页
以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以及测井和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对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的岩石学及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砂砾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 以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以及测井和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对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的岩石学及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砂砾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蚀孔,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埋藏较深,成岩作用复杂,成岩演化阶段主要处于晚成岩B期,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为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因素,储层原始孔隙因压实作用损失平均达19.5%;其次为胶结作用,造成孔隙度减少平均为7.2%;而易溶组分发生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研究区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约为5.2%,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成为研究区低孔低渗背景下发育的优质储层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北地区 三叠系 百口泉组 储层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油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2
作者 曾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5-17,共3页
1 三间房组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现象经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鉴定,三间房组沉积物经历了多种成岩变化(见表1),主要有压实、胶结、蚀变和溶蚀等作用,前几种作用降低孔隙度,只有溶蚀作用才增大孔隙度。
关键词 储层成岩作用 成岩 三间房组 中侏罗统 溶蚀作用 孔隙度 碎屑岩 压实作用 胶结物 蚀变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成因分析
3
作者 卢慧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49-950,共2页
柴西狮子沟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的茫崖坳陷,具有多期成盆和改造作用特征,主要发育古近系与新近系巨厚沉积,第四纪柴西地区基本隆升,沉积较薄。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产于中深层,包括下干柴沟组(E3)和上干柴沟... 柴西狮子沟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的茫崖坳陷,具有多期成盆和改造作用特征,主要发育古近系与新近系巨厚沉积,第四纪柴西地区基本隆升,沉积较薄。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产于中深层,包括下干柴沟组(E3)和上干柴沟组(N1)。研究发现,中深层的岩石成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干柴沟组 坳陷区 作用特征 古近系 成因分析 碳酸盐岩 原生孔隙 溶蚀孔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储层成岩作用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4
作者 侯方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8,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主持的“储层成岩作用研讨会”于1989年12月3日至8日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油气田,石油研究院、总公司科技发展部、石油院校共23个单位的五十余名代表。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储层成岩作用 地矿部 科技发展部 日至 碎屑岩 碳酸盐岩 方少仙 薄片鉴定 经验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梅山组储层成岩-孔隙协同演化机制
5
作者 高彦杰 甘军 +4 位作者 胡潜伟 江汝锋 汪紫菱 葛翔 沈传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4-2028,共15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高温超压环境下梅山组储层成岩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合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碳氧同位素、黏土X衍射等资料,开展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高温超压环境下梅山组储层成岩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合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碳氧同位素、黏土X衍射等资料,开展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确定成岩共生序列,建立孔隙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储层经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成岩序列为早期黏土胶结→方解石胶结→长石、碳酸盐矿物溶蚀→石英加大、自生石英颗粒→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胶结→一期油气充注→长石、碳酸盐矿物溶蚀→二期油气充注;高温和超压抑制胶结物发育的同时改善成岩流体,发育溶蚀孔隙,具有高温增孔、超压保孔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岩作用 超压 孔隙演化 深水 梅山组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三段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定量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常宇 刘明洁 +8 位作者 张庄 叶素娟 杨映涛 伍玲 张玲 南红丽 谭秀成 曾伟 连承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1-323,349,共14页
为了明确川西坳陷须三段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定量恢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综合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资料,对须三段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成岩作用与孔隙度演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埋藏... 为了明确川西坳陷须三段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定量恢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综合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资料,对须三段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成岩作用与孔隙度演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研究,基于效应模拟原则,即不对具体成岩作用进行模拟,而是通过地质参数来模拟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叠加结果,从而建立须三段砂岩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明确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须三段主要发育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经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且一直存在于砂岩储层演化过程中;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且只出现在特定的60~120℃温度窗口。基于对现今砂岩孔隙度与深度关系的观察,明确砂岩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以及溶蚀后的压实、胶结作用。因此,可将孔隙度演化划分为正常压实与胶结阶段、溶蚀增孔阶段和溶蚀后正常压实与胶结3个阶段。此外,将孔隙度演化分解为孔隙度减小模型和孔隙度增大模型,这2种模型在孔隙度演化的3个阶段分别叠加,可得到模拟孔隙度演化的三段式分段函数模型,进而实现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过程模拟。通过应用该模型对典型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过程的模拟表明,川西坳陷须三段因压实作用和早期胶结作用影响,具有早期致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成岩作用 效应模拟 孔隙度演化 须三段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控制烃、储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 被引量:15
7
作者 谭绍泉 曾治平 +2 位作者 宫亚军 闵飞琼 陈雪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果,建立地层压力、生物标志物、储层物性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异常高压对成烃、储层成岩演化以及油气充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压作用影响下,烃类演化保持较长的时限,对于盆地腹部有效烃源岩的长期演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储层砂岩的孔渗条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异常高压演化,是现今深部储层砂岩保持较好的孔渗条件的重要成因之一;成藏关键期,油气充注过程在超压或强超压驱替作用下,油气的横向和垂向运移具幕式排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烃类演化 储层成岩作用 成藏关键期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学报2014年第32卷总目录
8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1210,共10页
关键词 沉积学报 盆地沉积 层序地层格架 油气地质 烃源岩 ORDOVICIAN 储层成岩作用 沉积体系研究 现代沉积 三角洲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