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瑞 刘宗宾 +2 位作者 贾晓飞 王公昌 田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7,共13页
密闭取芯以及大量加密调整井实钻显示,渤海SZ油田平面上水淹差异大,平面剩余油动用不均,而现行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手段难以满足下一步挖潜需求,基于减缓平面矛盾、释放平面剩余油潜力需求,开展了渤海SZ油田开发后期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密闭取芯以及大量加密调整井实钻显示,渤海SZ油田平面上水淹差异大,平面剩余油动用不均,而现行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手段难以满足下一步挖潜需求,基于减缓平面矛盾、释放平面剩余油潜力需求,开展了渤海SZ油田开发后期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研究。研究显示,现行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以地质统计学方法为主,其基础参数多为井眼处储层指标信息、以小层为测量单元,存在表征层次不足、无法有效描述井间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等问题,通过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深化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程度表征层次,结合油田不同相带单元平面油水接触关系,统计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新指标非连通厚度,该指标以连井剖面为基本单元,克服了无法描述井间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的局限,并通过绘制非连通厚度平面分布图,实现了储层内部结构差异程度半定量表征。将非连通厚度指标应用于渤海SZ油田小井距先导试验,指标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连通厚度 小井距试验井 开发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结合进行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表征——以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263油田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闵小刚 陈开远 范廷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5-381,共7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263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多期次砂体表现出的强烈非均质性,综合应用井-震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定量描述,并体现到地质建模和井位部署中,以降低储量风险、落实潜力、... 针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263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多期次砂体表现出的强烈非均质性,综合应用井-震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定量描述,并体现到地质建模和井位部署中,以降低储量风险、落实潜力、优化开发井位、指导ODP方案(整体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决策。岩石物理分析发现,该油田以密度反演为主的拟阻抗可以很好地反映砂、泥岩的变化。通过阻抗体上提取的振幅和相干信息,可以识别平面岩相变化、废弃河道、点坝以及小断层分布。这些信息可以在属性模拟时约束平面渗透率变化。对于强不连续位置,还可以设置虚拟断层以表征砂体内部的不连通性。利用短时窗傅氏变换频谱分解技术以及差异频谱所反映的吸收衰减现象,在频率域通过调谐振幅的成像特征研究了储层横向变化规律,定量求取了砂体厚度,并成功检测了含油气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 井-震数据 建模 井位部署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砂体厚度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