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吉林某低渗透油藏CO_(2)驱沥青质沉淀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
文士豪
李忠诚
李明义
陈栗
李金龙
陈伟
黄文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石炭系本溪组煤储层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及成因——以M172井为例 |
牛小兵
张辉
王怀厂
虎建玲
吴陈君
赵伟波
潘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组分混合”沉积的储层非均质性及形成机理——以渤海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为例 |
叶茂松
解习农
杜学斌
赵珂
吴峰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以靖安油田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为例 |
何俊昊
斯尚华
喻意
张天杰
敬小军
杨哲恒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海平面升降对海相临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东河砂岩储层为例 |
赵俊威
徐怀民
何翠
江同文
徐朝晖
阳建平
王超
余义常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6
|
长岭断陷龙凤山气田营城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李宇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多级界面约束下构型对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作用——以川西沙溪庙组曲流河为例 |
张小菊
邓虎成
伏美燕
凌灿
徐争启
吴冬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东营凹陷低渗透岩性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 |
王春伟
韩淑乔
杜焕福
杨勇
孙鑫
董佑桓
刘继水
边旭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9
|
河流沉积单元分析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吴朝东
刘建民
王军
李忠
谢小建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余家坪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李爱荣
张金功
武富礼
王永东
王彦龙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1
|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
倪新锋
陈洪德
田景春
赵俊兴
韦东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2
|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 |
陈安清
陈洪德
林良彪
侯中健
向芳
徐胜林
王峻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3
|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阿三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李继红
曲志浩
岳乐平
肖伟
杨亚娟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9
|
|
14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为例 |
张世广
卢双舫
张雁
柳成志
赵荣
仲维维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5
|
辽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以沈84-安12块储层为例 |
李小艳
卢宗盛
胡勇
侯建湘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0
|
|
16
|
鄂尔多斯盆地苏14井区盒8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
吴恒
侯明才
魏旭
李磊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17
|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以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为例 |
靳松
朱筱敏
钟大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15
|
|
18
|
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储层的野外实例三维数字模型和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安沟油砂露头为例 |
张小银
詹容若
段亮
罗晓容
魏荣浩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四川盆地金秋区块三叠系须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因 |
柴毓
王贵文
柴新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20
|
塔南凹陷东部构造带南屯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张君龙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