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增产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化蜀 刘林 +2 位作者 黄志文 范鑫 张金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2-1010,共9页
储层增产技术是川西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为典型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致密、最小主应力与垂向应力接近的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以及储层裂缝发育等特点,前期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针对须家河... 储层增产技术是川西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为典型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致密、最小主应力与垂向应力接近的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以及储层裂缝发育等特点,前期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针对须家河组储层开展了工程地质特征评价和前期压裂效果分析,在储层岩相、岩石学、物性和裂缝等特征研究基础上,将储层分为3大类地质工程双甜点类型。其中断缝体型甜点可通过氮气钻井、小规模试破和酸化建产,层理缝型甜点可通过近井深度解堵及复合改造工艺建产,孔隙型甜点需要通过超高压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实现建产。X8-2井主要钻遇断缝体型储层,通过氮气钻井测试获得稳定无阻流量达53×10^(4) m^(3)/d,而钻遇孔隙型甜点储层的XS101井可通过大规模体积压裂获得稳定产量(15×10^(4) m^(3)/d)。这些井的实践成功为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动用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增产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改造 氮气钻井 储层增产 气藏开发 致密砂岩气藏 须家河组 新场气田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煤岩储层渗流能力的氧化液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康毅力 涂莹谦 +2 位作者 游利军 李相臣 皇凡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69,共9页
煤岩储层物理增产难,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改造煤岩储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但目前基于煤层气领域的氧化研究却相对较少,系统评价氧化作用对煤岩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则更为鲜见。为此,选取新疆托克逊黑山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 煤岩储层物理增产难,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改造煤岩储层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但目前基于煤层气领域的氧化研究却相对较少,系统评价氧化作用对煤岩储层渗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则更为鲜见。为此,选取新疆托克逊黑山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样,分别开展了柱状煤样和粉状煤样与过氧化氢作用实验,测试了柱状煤样渗透率、粉状煤样溶蚀率和浸泡液性能参数等,并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润湿角测量等手段,分析煤岩与过氧化氢的反应机制和改善煤岩渗流能力的机理,进而对比氧化作用与酸化作用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氧化后渗透率明显提高,为初始渗透率的1.4~3.2倍;(2)氧化后煤岩产生大量微裂隙和溶蚀孔,可显著改善孔隙连通性,煤岩表面缔合态羟基和羧基增多,表面水湿性变弱;(3)有机质、黄铁矿等组分易被氧化消耗,同时产生的H+、小分子脂肪酸等又进一步溶蚀无机矿物组分;(4)氧化作用兼具酸化作用溶解无机矿物的优势,产生煤粉程度较弱、可控。结论认为,强氧化剂作用于煤岩储层具有成为一种新的煤岩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氧化作用 渗透率 孔隙连通性 酸化作用 微裂隙和溶蚀孔 溶解无机矿物 煤岩储层增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雄 李沁 +3 位作者 方裕燕 张紫薇 车星祥 牛芳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6,I0006,I0007,共5页
高温高压油气藏暂堵转向压裂是储层增产关键技术,暂堵剂的筛选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针对暂堵剂的性能要求,通过室内实验定量分析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的流变性能、破胶性能、暂堵性能和配伍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在160℃高温... 高温高压油气藏暂堵转向压裂是储层增产关键技术,暂堵剂的筛选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针对暂堵剂的性能要求,通过室内实验定量分析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的流变性能、破胶性能、暂堵性能和配伍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在160℃高温下持续剪切60 min,黏度保持100 mPa·s左右,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封堵层,降解残渣率小于<5%,配伍实验中与标准盐水、压裂液配伍性较好。与高温胶凝酸混合后自然降解破胶,说明该体系只应用压裂工艺中,若用于酸压应考虑采用隔离措施。为满足高温高压油气藏人工裂缝转向需求,在小尺寸裂缝中可以采用高温稠化粘结暂堵液达到较好的封堵效果,封堵压力均在20 MPa以上,在大尺寸裂缝中采用复合暂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增产 暂堵剂 人工裂缝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 水溶性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