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某凹陷平北区基底岩浆岩优质储层发育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苗清 张武 +2 位作者 赵幸滨 肖晓光 李峻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1,共9页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压汞数据、测井曲线及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平北地区基底岩浆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花岗岩储层物性最好,其储集空间以构造缝、溶蚀缝和溶蚀孔为主,其中,构造缝占比61%,在作为良好...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压汞数据、测井曲线及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平北地区基底岩浆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花岗岩储层物性最好,其储集空间以构造缝、溶蚀缝和溶蚀孔为主,其中,构造缝占比61%,在作为良好的储集空间的同时,也为原生孔隙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区花岗岩储层发育具Ⅰ型模式,即,整体呈漏斗形,上部地区因裂缝、溶蚀孔洞被充填而形成致密区,储层物性差;中部大气淡水淋滤和构造应力作用下,裂缝发育,具备优异的储集空间和孔喉条件,为优质储层发育区;下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弱,构造应力影响小,裂缝不发育,储层物性最差。研究认为优质基底岩浆岩储层位于基底中上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强,构造应力强,断层、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岩浆岩 花岗岩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勇 袁云峰 +8 位作者 李辉 王亚飞 吕正祥 卿元华 李树博 陈洪 秦志军 王秋玉 谢知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5-978,共14页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存在的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及成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勘探。利用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存在的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及成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勘探。利用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以及成储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具有“双填隙物”特征,砾石间主要被较粗的砂质组分填隙,胶结作用主要发生于砂质组分之间;砂砾岩孔隙度低,砾石中基本不发育孔隙,砂质填隙物中孔隙较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和次生溶孔;与储层形成有关的成岩演化现象主要发生在砾石之间的粗填隙物砂质组分中,主要为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蚀作用,形成较多的溶蚀孔隙;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等高能沉积微相中储层更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与长石溶蚀有关,裂缝、不整合面是酸性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早成岩期酸性流体主要为沿不整合面下渗的大气水,尤其是靠近北三台凸起的区域大气淡水溶蚀更为显著,中成岩期主要为有机酸溶蚀;砂砾岩中发育大气酸溶蚀型、有机酸溶蚀型和双源酸叠加溶蚀型等3类储层,不同类型储层分布决定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斜坡区、凹陷区的砂砾岩+断裂发育叠合区是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砾岩油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上乌尔禾组 二叠系 阜康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山西组致密储层形成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以彬长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松 马立元 +4 位作者 王濡岳 邓杰 李昱东 全晓园 蒋融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0,共13页
明确致密储层“甜点”的分布是致密储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常规物性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明确... 明确致密储层“甜点”的分布是致密储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常规物性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明确了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建立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心滩微相岩石粒度粗,孔隙结构为小孔-中细喉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岩石粒度细,孔喉结构为微孔-微喉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间歇性火山凝灰质在酸性地层蚀变为高岭石,而在碱性地层蚀变为绿泥石套膜,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和方解石胶结,保护了储集空间。石英次生加大主要为泥岩转化形成的SiO_(2)渗滤到砂岩中形成的,中晚期方解石充填长石、岩屑溶孔为方解石顶底板胶结的主要原因。晚期构造改造形成的微裂缝无方解石胶结,改善了储层物性,对气藏起调整作用。彬长地区在3 750 m和3 900 m埋深段附近为2个溶蚀孔发育带。最优储层为溶蚀孔发育带内火山凝灰质转化形成的富含绿泥石套膜的中-粗砂岩;次优储层主要分布在溶蚀孔发育带内单砂体厚度较大、有旋回且无泥岩隔档的砂体的中下部,主要为缺少绿泥石套膜的中-粗砂岩,方解石胶结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最低。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成因,对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成岩作用 致密储层 主控因素 储层发育模式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宪军 石云倩 靖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的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研究针对火石岭组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差异开展,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差异原因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 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陆相湖盆水下喷发的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研究针对火石岭组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差异开展,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差异原因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凝灰岩中火山玻璃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脱玻化孔和溶蚀孔为主,并且粒度越粗物性越好,孔隙规模、孔径大小、孔隙丰度等方面逐渐变大;沉凝灰岩黏土矿物含量高,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物性差;凝灰质砂岩中长石、岩屑和浊沸石等易溶组分含量高,以溶蚀孔为主。②研究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储层较为致密,平均孔隙度为2.43%,渗透率平均值为0.076×10^(-3)μm^(2),粗粒凝灰岩孔隙度最高,其次是凝灰质砂岩和细粒凝灰岩,沉凝灰岩物性最差。③脱玻化作用是凝灰岩储层中高孔隙度和超低渗透率的重要原因,中成岩阶段的2次油气充注导致岩石发生有机酸溶蚀,此外,裂缝可以为有机酸和深部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导致后期溶蚀,并连接各种分散的溶蚀孔隙,提高储集空间的有效性。④近源相带气携水下火山碎屑流亚相粗粒凝灰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陆相湖盆 水下喷发 火山碎屑岩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灰岩潜山储层岩溶识别及发育模式
5
作者 谢兵 徐昉昊 +5 位作者 范彩伟 满勇 江凡 徐国盛 张喜淳 李安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2046,共18页
涠西南凹陷灰岩潜山勘探程度低,剩余资源勘探潜力大,二号断裂带周缘已发现多个潜山油田或含油构造,显示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综合运用钻井、录井、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二号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岩溶结构进行了系统研... 涠西南凹陷灰岩潜山勘探程度低,剩余资源勘探潜力大,二号断裂带周缘已发现多个潜山油田或含油构造,显示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综合运用钻井、录井、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二号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岩溶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构造演化与沉积背景综合分析了X构造岩溶储层的演化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二号断裂带X构造古潜山岩性主要为灰岩类、灰质白云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孔隙度在0.01%~35.88%之间变化,但平均值偏低,仅为4.30%;以X-1井为例,X构造表生岩溶储层自上而下划分为表层风化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水平潜流带岩溶缝/洞发育最优,为优质储层发育带;X构造裂缝-溶洞型灰岩潜山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岩相、古地貌及后期构造运动三者控制。岩相决定了溶蚀作用的发育程度,构造运动使地层抬升产生差异化剥蚀以及形成大量的裂缝,为后期岩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渗流空间。古地貌控制了潜水面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岩溶的发育位置,岩溶斜坡高部位受到的岩溶作用最强。综合3个控制因素建立了“岩性筑基-裂缝拓容-岩溶改造”的三元耦合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涠西南凹陷 碳酸盐岩潜山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林 徐佑德 +2 位作者 张曰静 刘子超 商丰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90,I0006,I0007,共14页
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发育的一套重要勘探层系。利用录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地震等资料,分析石炭系储层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东翼与西翼石炭系储层类型不同,凸起东翼以... 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发育的一套重要勘探层系。利用录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地震等资料,分析石炭系储层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东翼与西翼石炭系储层类型不同,凸起东翼以火山岩储层为主,岩性为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类储层不发育;凸起西翼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储层发育,岩性以凝灰岩与凝灰质砂岩为主。岩性岩相、风化淋滤与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储层的发育,车排子凸起发育两类储层模式,即凸起东翼发育裂缝-风化壳主导型储层模式,凸起西翼发育岩性-裂缝主导型储层模式。该结果可指导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凸起 石炭系 储层主控因素 岩性岩相 风化壳 裂缝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昝念民 王艳忠 +5 位作者 操应长 远光辉 程鑫 姜伟 贾光华 宋明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5-365,共11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经受多期构造运动及成岩改造,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应用测录井、岩心、薄片、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及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发育模式。东营凹...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经受多期构造运动及成岩改造,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应用测录井、岩心、薄片、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及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发育模式。东营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裂缝、溶洞及溶孔。溶洞包括灰泥溶洞和角砾间溶洞,裂缝主要包括构造缝和溶蚀缝,孔隙主要包括角砾间溶孔、脉内溶孔及晶间溶孔。东营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主要由残丘型及断块型潜山构成。残丘型潜山主要分布在草桥地区及郑家—王庄地区,垂向上受不整合面影响发育由垂直渗流带及水平潜流带构成的风化壳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高角度裂缝、角砾间溶洞及水平层状溶洞。残丘型潜山表生岩溶带整体较厚,缝洞规模较大,连通性好,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以灰岩为主的残丘型潜山表生岩溶带厚度可达170 m,以白云岩为主的残丘型潜山表生岩溶带厚度较薄,仅为70 m左右。断块型潜山主要分布在高青—平南地区和王家岗地区,受多期断裂活动和深部热液的影响,储集空间主要为断裂带附近和褶皱顶部的裂缝以及沿其分布的溶蚀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储层发育模式 碳酸盐岩古潜山 下古生界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北隆起桥古地区前中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特征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倩 樊太亮 +4 位作者 高志前 张同辉 马晓萱 卫端 鲁新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91-1402,共12页
桥古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地层是新疆塔北隆起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重点区域。该区潜山地层埋藏深且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受后期流体活动改造强烈,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区域油气勘探和靶区优选。为查明潜山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主... 桥古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地层是新疆塔北隆起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重点区域。该区潜山地层埋藏深且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受后期流体活动改造强烈,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区域油气勘探和靶区优选。为查明潜山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储层发育模式,利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系统的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古地区前中生界储层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三大类;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溶孔次之,局部发育溶洞。不同岩相物性差异明显,细粉晶白云岩、灰质粉晶白云岩和砂屑泥晶白云岩储集层较发育,储层基质物性好;泥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相对致密,为非储层,物性差。基于以上研究提炼出桥古地区内幕潜山储层发育模式,即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相、断裂及埋藏-热液作用,其中岩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断裂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埋藏-热液对储层发育进行叠加改造。对比目的层系储集单元特征,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发育5套开发小层系,其中第1、3、4套开发层系具有良好的储层物性和储盖组合,是未来油气勘探与靶区优选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桥古地区 前中生界 潜山储层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窝堡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储层控制因素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关龙 王越 +2 位作者 张奎华 于洪洲 肖雄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5,共9页
为明确柴窝堡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利储层分布规律,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芦草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储集... 为明确柴窝堡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利储层分布规律,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芦草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储集空间主要以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主,以超低孔超低渗、超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紧邻伊林黑比尔根山的近岸水下扇扇中砂砾岩原生孔隙度较低,成岩早期受垂向、侧向压实作用的共同作用,储层更加致密;近岸水下扇扇缘砂砾岩在成岩早期主要受垂向压实作用影响,侧向压实作用影响较弱,成岩后期经历烃源岩释放的酸性流体强溶蚀作用,形成了较多的粒间、粒内溶孔,为油气聚集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浊积扇砂体夹于半深湖—深湖相厚层烃源岩内,发育一定的溶蚀孔隙,为油气勘探的“甜点”储层。研究成果为柴窝堡凹陷部署勘探井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控制因素 储层发育模式 芦草沟组 柴窝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澈 蒋有录 +1 位作者 苏圣民 王洪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9,共8页
乌兰花凹陷为二连盆地潜山油气重点勘探区域,凹陷内花岗岩潜山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综合镜下鉴定、岩性分析、测井解释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乌兰花凹陷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式。乌兰花凹陷花岗岩潜山主要... 乌兰花凹陷为二连盆地潜山油气重点勘探区域,凹陷内花岗岩潜山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综合镜下鉴定、岩性分析、测井解释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乌兰花凹陷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式。乌兰花凹陷花岗岩潜山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溶蚀扩大缝和构造裂缝,发育风化型和构造型2种储层,具有风化型-构造型储层复合发育的潜山储层发育模式,潜山优质储层分布在断裂带与风化壳复合的区域。该认识对深化乌兰花凹陷潜山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勘探程度较低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区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储层 主控因素 储层发育模式 花岗岩潜山 乌兰花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潜山有效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11
作者 杨飞 刘娟霞 +2 位作者 孙言啟 孙源 穆天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1,共9页
针对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储层特征不清、主控因素不明这一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综合利用岩心、壁心、薄片、实测物性以及测井资料,详细描述了储层类型及特征,并重点讨论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结... 针对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储层特征不清、主控因素不明这一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综合利用岩心、壁心、薄片、实测物性以及测井资料,详细描述了储层类型及特征,并重点讨论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主要由粗面玄武岩、粗安岩、粗面岩、英安岩以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储层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均发育,但以次生溶蚀孔与裂缝占主导。高压压汞资料分析表明,玄武岩与凝灰岩的孔径多小于100 nm,而粗面岩与英安岩具有大孔径占主导的多孔径特征,孔径峰值集中在1μm;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发育受岩相与风化作用共同控制,其中近源相带的隐爆角砾岩亚相以及中酸性溢流相上部亚相是主要的成储相带,风化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宏观分布,不整合面之下300 m是火山岩储层的有利发育区,但喷发间断形成的次级旋回界面处因短期的暴露也可以形成较好的储层,最终建立了“多级风化-优势岩相”耦合下的火山岩潜山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潜山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储层发育模式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台地边缘上奥陶统灰岩段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波 贾承造 +3 位作者 顾家裕 李启明 邬光辉 倨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3,209,共7页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储层发育模式强调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埋藏溶蚀是造成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目标是有利沉积相带中的裂缝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裂缝期次 埋藏溶蚀 储层发育模式 台地边缘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台缘—台内过渡带薄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及识别新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旭日 张冠宇 +2 位作者 徐云贵 陈康 彭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1,共1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明确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和地震响应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支撑该区天然气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基于安岳气田高石18井区的测...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明确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和地震响应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支撑该区天然气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基于安岳气田高石18井区的测井、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了以储层预测为目的的研究,确定了台缘—台内过渡带的储层发育模式,运用地震正演方法总结了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并利用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提升了地震资料品质,再结合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完成了薄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储层的典型响应特征为灯四段顶界波峰相对弱振幅和宽波谷响应;②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储层位置3种因素对顶部储层振幅产生影响,其中储层物性越好、储层厚度越大,储层顶部振幅越弱,储层位置不同,对顶部振幅的影响不同,每类因素的影响效果可定量化体现;③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原地震数据的分辨率,消除了灯四段顶界强波峰干涉现象并表征了全区普遍发育的硅质夹层在地震上的响应,同时增强了断层的局部线性特征,更加准确地刻画了研究区内走滑断层的发育位置;④基于地震振幅属性并消除走滑断层影响的储层预测结果与研究区内井产能符合率高,具有较高可靠性。结论认为,针对四川盆地灯四段台缘—台内过渡带薄储层,灯四段顶界的振幅特征是储层预测的关键,导航金字塔处理方法可以突出薄储层振幅特征并精确表征断层,结合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可实现薄储层的精确预测,该技术系列为隐蔽性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和高精度储层预测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灯影组四段 储层 储层发育模式 地震正演 储层地震响应 导航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储层特征与形成模式 被引量:25
14
作者 范建平 宋金民 +8 位作者 江青春 刘树根 叶玥豪 黄士鹏 王佳蕊 苏旺 李立基 金鑫 冯宇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3-1430,共18页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非常规泥质灰岩储层近期取得重大勘探发现。基于野外露头剖面及钻井岩心观察,通过薄片鉴定、物性分析、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CT扫描以及测井分析等手段...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非常规泥质灰岩储层近期取得重大勘探发现。基于野外露头剖面及钻井岩心观察,通过薄片鉴定、物性分析、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CT扫描以及测井分析等手段,对茅一段泥质灰岩储层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地区茅一段主要发育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和(含)泥质生屑泥晶灰岩等4种岩石类型以及粒缘孔(缝)、有机质孔、溶孔(缝)、裂缝、滑石收缩孔(缝)等5类储集空间。其中,泥晶灰岩和泥晶生屑灰岩孔隙度低,有机质含量低,储集性能差;生屑泥晶灰岩和(含)泥质生屑泥晶灰岩孔隙度高,有机质含量高,储集性能好。茅一段储层受岩相、有机质丰度和成岩作用的综合控制,生屑泥晶灰岩微相和(含)泥质生屑泥晶灰岩微相中的原始孔隙发育好且富含粘土矿物;粘土矿物转化形成的粘土微孔和有机质孔为茅一段主要的储集空间;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为茅一段提供了部分储集空间。基于此,提出茅一段优质储层发育模式:沉积期,由于原始组构差异,生屑泥晶灰岩和(含)泥质生屑泥晶灰岩中的原始孔隙发育;中-深埋藏期,海泡石发生成岩转化,形成粘土微孔和有机质孔,同时释放富镁成岩流体,发生白云石化;深埋藏期,酸性流体进一步改造储层,使生屑泥晶灰岩和(含)泥质生屑灰岩储层发育为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集空间类型 岩石类型 储层发育模式 非常规储层 茅口组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规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新超 孙赞东 吴美珍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50,共8页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的岩溶储层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随着勘探和开发工作的细化,需要明确鹰山组内岩溶储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形态。依据三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认为鹰山组顶部发育了四期次岩溶作用,经历了地层剥蚀—剥蚀与岩溶作用共...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的岩溶储层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随着勘探和开发工作的细化,需要明确鹰山组内岩溶储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形态。依据三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认为鹰山组顶部发育了四期次岩溶作用,经历了地层剥蚀—剥蚀与岩溶作用共存—岩溶发育—充填的成岩过程。各期次岩溶作用发生时潜水面逐渐上升,伴随有高构造部位的削蚀。提出了岩溶储层的多期次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北斜坡 鹰山组 岩溶储层 溶蚀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雪峰山南缘石炭系寺门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自亮 张明何 +4 位作者 刘四兵 王均杰 郝景宇 陈义才 周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2-916,共15页
广西雪峰山南缘石炭系寺门组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背景条件,查明寺门组储层的形成发育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岩心资料,结合运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包裹体和孔-渗分析等手段,明确了广西雪峰... 广西雪峰山南缘石炭系寺门组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背景条件,查明寺门组储层的形成发育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岩心资料,结合运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包裹体和孔-渗分析等手段,明确了广西雪峰山南缘石炭系寺门组储层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及优质储层形成模式和有利区分布。研究表明,寺门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裂缝;储层类型属于孔隙-裂缝型和孔隙型,整体呈低孔、低渗特征。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沿岸砂坝、砂泥质滨岸和混合坪微相控制了寺门组储层砂体的分布;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原因,造成的孔隙损失率约85.2%;溶蚀作用使储层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增孔量约2.3%);构造裂缝极大地促进了储层的输导能力,使局部地区仍具备优质储层发育的物性条件。最后,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预测研究区存在德胜和洛埠2个有利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储层有利区分布 致密砂岩 寺门组 石炭系 雪峰山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