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世军 滕柏路 +2 位作者 程林松 艾爽 贾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2,118,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模拟页岩气储层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对波前运移程函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复合线性流模型对多级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气体流态进行分区,实现飞行时间与真实时间的换算,得到储层动用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及... 为了快速准确模拟页岩气储层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对波前运移程函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复合线性流模型对多级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气体流态进行分区,实现飞行时间与真实时间的换算,得到储层动用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及储层动用范围与时间的定量关系.对比波前快速推进法与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在相同时间内,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计算时储层动用范围更大.在裂缝总长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储层动用发现,在裂缝间的压力达到连通前,储层动用程度与裂缝形态无关;当裂缝之间压力连通后,储层动用与裂缝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 储层动用 波前运移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储层动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玉双 孙卫 +1 位作者 马广明 李明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储层动用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油田的动静态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一般注采比越高,储层动用程度也越高;平面上砂体分布面积广、连片性好、钻遇率高的小层动用较好,反... 目的研究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储层动用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油田的动静态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一般注采比越高,储层动用程度也越高;平面上砂体分布面积广、连片性好、钻遇率高的小层动用较好,反之则较差;辫状河道沉积的砂体动用程度好于溢岸沉积的砂体;剖面上的动用程度与沉积的旋回性及韵律性有关,一般正韵律的储层动用程度较差,复合韵律的储层动用程度较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用好的小层会越来越好,动用差的小层会越来越差;渗透率大小较其非均质程度对储层动用控制作用更为明显,但当渗透率接近时,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对流体渗流才会起到明显的影响;但也有相反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研究例区储层动用程度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油田 储层动用 沉积微相 沉积旋回 沉积韵律 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层动用程度的块状砂体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哈萨克斯坦Akshabulak油田为例
3
作者 王进财 范子菲 +5 位作者 赵伦 陈烨菲 张安刚 张祥忠 郭雪晶 李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9,共12页
以南图尔盖盆地Akshabulak油田J-Ⅲ层块状砂体为例,利用油田投产初期生产工作制度相近井的产液剖面资料和单井日产油量划分出“好”“较好”“中等”“差”4类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以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为判别函数,利用岩心分析资料选出与... 以南图尔盖盆地Akshabulak油田J-Ⅲ层块状砂体为例,利用油田投产初期生产工作制度相近井的产液剖面资料和单井日产油量划分出“好”“较好”“中等”“差”4类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以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为判别函数,利用岩心分析资料选出与储层动用程度类型响应较好的7类地质参数。以7类地质参数为变量,以测井解释数据为基础,运用神经网络聚类技术将储层划分为“高”“较高”“中等”“低”4类不同级别的流动单元。统计结果表明,4类储层动用程度类型与4种级别流动单元的静态地质参数和动态开发指标界限具有较好的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单元的组合样式决定了储层的垂向和平面动用程度:垂向上,流动单元发育种类越多,水体会优先流向高级别流动单元,这导致油藏垂向水驱动用程度不均匀;平面上,高级别流动单元较发育的区域,水体会优先波及,这导致油藏平面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垂向上高级别流动单元实施调剖堵水、平面上天然水驱协同人工注水开发的开发技术策略,实现了稳产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块状砂体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储层动用程度类型 剩余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快速法的页岩气藏重复压裂储层动用评价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聪 黄世军 +4 位作者 赵凤兰 李金仓 陈新阳 苏哲烨 罗瑞兰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46,共7页
页岩气藏在初次压裂之后,产量会快速下降,目前通常采用的稳产措施是重复压裂,因此需要对储层动用体积进行定量评价,并对重复压裂的参数进行优化,即建立适用于页岩气藏的重复压裂储层动用评价方法,以保证重复压裂效果。文中引入重复压裂... 页岩气藏在初次压裂之后,产量会快速下降,目前通常采用的稳产措施是重复压裂,因此需要对储层动用体积进行定量评价,并对重复压裂的参数进行优化,即建立适用于页岩气藏的重复压裂储层动用评价方法,以保证重复压裂效果。文中引入重复压裂时机和流动系数等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重复压裂开发效果评价的波前快速推进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定量评价重复压裂前后页岩气藏的储层动用体积,优选了重复压裂时机,研究了重复压裂方式对储层动用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次压裂后第2年进行重复压裂,储层动用效果最好;提高储层动用效果最好的重复压裂方式是缝内暂堵转向,封堵老缝、补压新缝和改善老缝导流能力的效果较差。研究成果对同类页岩气藏重复压裂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快速推进法 储层动用体积 重复压裂 压裂时机 压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储层动用半径的确定 被引量:39
5
作者 罗宪波 李波 +1 位作者 刘英 程林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稠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超过启动压力梯度时稠油才开始流动。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存... 稠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超过启动压力梯度时稠油才开始流动。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储层动用半径的数学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简单实用,分析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启动压力梯度 流度 储层动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型页岩油储层CO_(2)驱替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兰兰 杨正明 +4 位作者 李海波 周体尧 张亚蒲 杜猛 侯海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动用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评价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页岩油注CO_(2)驱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流量的增加,驱油效率增大,中孔与大孔驱油效率贡献也增大,绝对驱油贡献率均在...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动用困难的问题,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评价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页岩油注CO_(2)驱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流量的增加,驱油效率增大,中孔与大孔驱油效率贡献也增大,绝对驱油贡献率均在60%以上;增大驱替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基质渗透率较小的岩样驱油效率;岩样赋存状态以游离油为主,饱和原油后体积分数为40.51%~62.40%,驱替过程中游离油相对驱替体积分数在50%以上;随着驱替流量的增大,游离油/吸附油相对驱替体积分数减小;干样渗透率越大,渗透率随驱替流量的增长速率也越大。研究成果为页岩油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CO_(2)驱替 核磁共振 驱替特征 赋存状态 储层动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加砂压裂在川西难动用储层Js2^1的先导性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山 刁素 +3 位作者 颜晋川 林永茂 刘林 黄禹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6,5,共3页
川西沙溪庙组储层具有低渗致密的特点,低渗致密气藏改造需要造长缝,增加施工规模是最有效的途径。川孝490D井位于川西新场构造北翼,新场Js2^1储层属于难动用储层,压后返排困难,常规压裂改造后效果均较差。川孝490D井Js2^1砂体垂厚18.8m... 川西沙溪庙组储层具有低渗致密的特点,低渗致密气藏改造需要造长缝,增加施工规模是最有效的途径。川孝490D井位于川西新场构造北翼,新场Js2^1储层属于难动用储层,压后返排困难,常规压裂改造后效果均较差。川孝490D井Js2^1砂体垂厚18.8m,孔隙度为14.9%、渗透率1.37×10^-3μm^2,砂体展布范围宽,泥页岩隔层厚度大,盖产层之间地应力差明显,具备大型加砂压裂的基础和条件,由于该井是定向井(最大井斜角为39°)且目的层最大井斜角为28.2°,极大地增大了施工的难度。因此,压前通过测试压裂和分析,并运用FracPT压裂设计软件对施工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后,对该井Js2^1储层实施了81m^3大规模加砂压裂先导性试验,同时采用支撑剂段塞、斜坡式线性加砂、全程液氮伴注等工艺,加砂强度达到4.31m^3/m,平均砂比为25%、排量4.0-5.5m^3/min、入地液量541.3m^3,压后返排率达到90%,该层射孔后获天然气0.2×104m^3/d,压后获得天然气无阻流量1.7×10^4m^3/d。Js2^1储层大型加砂压裂的成功实践为高效、经济开发川西低渗致密储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也为同类型气藏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加砂压裂 动用储层 先导性试验 四川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形水平井在四川长宁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孟鐾桥 周柏年 +2 位作者 付志 谷翠琳 阳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5-169,共5页
随着四川长宁页岩气进入新的开发阶段,丛式水平井平台正下方储层无法动用的问题突显,目前沿用的常规水平井无法有效应对,严重制约了长宁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勺形水平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勺形水平井的技术原理,基于长... 随着四川长宁页岩气进入新的开发阶段,丛式水平井平台正下方储层无法动用的问题突显,目前沿用的常规水平井无法有效应对,严重制约了长宁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勺形水平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勺形水平井的技术原理,基于长宁区块地质情况设计了页岩气勺形水平井,并结合长宁区块第1口勺形水平井——CN-S井的试验情况对勺形水平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勺形水平井通过产生反向位移将入靶点提前,可使水平段增加300 m左右,可使平台下方死气区面积缩小至30 m×800 m,储层动用面积增加95%;钻井摩阻低(实测下钻摩阻为10~15 k N,起钻摩阻为5~10 k N,油层套管下入摩阻为15~20k N),套管下入顺利,具有技术可行性。实例表明,勺形水平井在长宁页岩气应用是可行的,能有效增加储层动用面积,节约钻井成本,对页岩气的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形水平井 死气区 储层动用 页岩气 四川长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