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储层力学性质与破裂条件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为例
1
作者 魏水建 徐天吉 +1 位作者 唐建明 程冰洁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6,共15页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在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综合信息计算地应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力学性质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基于Mohr-Coulomb岩石强度准则、Terzaghi有效地应力原理和Anderson地应力关系的确立模式,利用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推导出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脆性指数等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数学公式。综合考虑脆性、内摩擦角、抗张强度、抗压强度、黏聚力、稳定性、破裂压力等裂缝影响因素,建立了反映储层裂缝发育概率的岩石破裂指数计算公式。通过WR页岩气田储层纵横波速度、密度及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弹性参数的地震叠前反演,在计算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破裂指数实现了目标储层裂缝空间发育特征预测。将裂缝预测效果与岩心、测井、微地震压裂监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本方法能为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地应力 储层力学性质 破裂指数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