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调控及动因——以北京市中心城储备用地的规划调整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坚 宋丽青 马晨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9,共6页
传统研究认为,轨道交通站点影响下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将呈现"方式经营化、面积大型化、高强度随距离降低",但对旧城区未必尽然。本文在比较北京市中心城区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储备用地进... 传统研究认为,轨道交通站点影响下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将呈现"方式经营化、面积大型化、高强度随距离降低",但对旧城区未必尽然。本文在比较北京市中心城区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储备用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北京市中心城储备用地的规划调整而言,除土地利用方式经营化外,并未出现其他情形,以微调为主,但仍可分出开发阻力型、公益建设型、原址改造型、旧城保护型和集中拆建型等类型,各自规划调整特征有别。究其原因:(1)北京旧城区轨道交通晚于城市建设,属补偿性建设;(2)历史风貌用地比例大,保护要求高;(3)土地权属复杂,利益主体需要协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区 土地利用 轨道交通站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 储备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的利益相关者诉求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储备用地的规划调整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丽青 林坚 马晨越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储备用地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为切入点,分析政府、开发单位、公众、设计单位等利益主体的权力分配与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一般框架,指出旧城区...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储备用地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为切入点,分析政府、开发单位、公众、设计单位等利益主体的权力分配与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一般框架,指出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过程中以权力分配倾斜化、关注对象区别化、利益诉求差别化为特征的不均衡现状,建议我国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践注重:划定底线,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原则;设施先行,提升土地开发潜力;制度为本,明确可能的利益主体的权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调整 利益相关者 北京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储备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然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107-108,共2页
该文基于土地收储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地方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方土地储备组织体系复杂,城市规划与土地储备工作脱节,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土地储备潜力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土地储备科学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低等,... 该文基于土地收储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地方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方土地储备组织体系复杂,城市规划与土地储备工作脱节,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土地储备潜力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土地储备科学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低等,以期为土地收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收储 土地储备 建设用地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